课件25张PPT。信息与信息的特征同学们,我们这门课叫作“信息技术” 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我们教材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就是信息。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 导入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观看运动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天气预报
旅游地图试给信息下定义:控制论奠基人维纳:
信息是区别于物质和能量的第三类资源。
物质能量信息感觉剥夺实验1954年,美国做了一项实验。该实验以每天20美元的报酬(在当时是很高的金额)雇用了一批学生作为被测者。
实验内容是这样的:实验要求被测试的人安静地躺在实验室的一张舒适的床上。实验室内一片漆黑,非常安静,被试者看不见任何东西,也听不到一点声音。被试者两只手戴上手套,并用纸卡住,吃的喝的都事先安排好了,用不着被试者移动手脚。总之,尽量剥夺被试的所有感觉信息。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你长时间在那种环境下会怎样? 实验结果实验开始时,被试还能安静的睡着,但稍后,被试者开始失眠,焦躁不安,急切地寻找刺激,想唱歌,打口哨,自言自语,用两只手套相互敲打,或者用它去探索这间小屋。虽然被试者每天都可以获得丰厚的报酬,但是这也难以让他们在实验中坚持3天以上。在这种状态下,即使实验结束后让他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他也会频频出错,精神也集中不起来了。据说,实验后得需要3天以上的时间才能回到原来的正常状态。
可见,信息与物质和能量一样,是我们生存的保障,丰富多彩的生活是离不开信息的。 猜猜看1、
它通常在学校中大显身手
它可以有各种颜色
它的形状是圆柱形的
它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
它通常可以在其它物体上留下痕迹。
2、
小小绒毛轻又轻,
随风飞舞象伞兵。
飞到东来飞到西,
到处安家把根生。香农的观点1948年,信息论的奠基人之一,香农提出:信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钟义信的观点我国信息论专家钟义信提出,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
也就是说凡是表述了事物运动状态或变化方式的现象都是信息,信息包含了自然界或社会中的各种事物的运动状态或变化方式。
分析以下文字,其中包含哪些信息?
冰河解冻,
小孩换牙
精神抖擞,神采飞扬
火车提速
刻舟求剑什么是信息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从信息的本质来看,信息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种资源。从信息的作用来看,信息是用来消除人们对信息所描述事物的不确定性 。从信息的内容来看,信息描述了事物的运动状态与方式。信息的主要特征普遍性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身边处处都有信息,上课的铃声,交通的红绿灯,每天看到的,听到的无不是信息
只要有物质存在,有事物运动,就会有他们的运动状态和方式,就会有信息存在,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信息的存在可以被人们感知、获取、传递和利用。书是不是信息? 思考:书是文字、图像的载体,也是信息的载体。而书本身不是信息。信息的表示、传播、存储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
有没有不依附载体的信息?信息的载体: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纸张,胶片,磁带,光盘,大脑载体依附性共享性英国作家萧伯纳说: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每个人就有了两种、甚至多于两种思想。
20世纪初期,美国最大的福特公司的一台电机出现故障,很多人搞了两三个月都修不好。在束手无策的情况下,有人向公司推荐了当时已经移居美国的德国科技企业管理专家斯坦门茨。斯坦门茨在电机旁边仔细观察、计算了两天后,就用粉笔在电机的外壳上画了一条线,说:“打开电机,在记号处把里面的线圈减少16圈。”人们半信半疑地照他的话去做,结果,毛病果真出在这里。电机修好后,有关人员问他要多少酬金,他说:“一万美元!”啊?一万美元!那人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呢!于是,便要求斯坦门茨列一张帐单说明费用的支出。斯坦门茨写到:“用粉笔画一条线1美元,知道在哪里画这条线9999美元。”
帐单送到了公司老板那里,老板看了后连连点头,很快照付了一万美元,并用重金聘用了他。
价值性时效性信息的主要特征信息的普遍性 一一 我国最著名的“照片泄密案”,就是1964年《中国画报》封面刊出的一张照片。大庆油田的“铁人”王进喜头戴大狗皮帽,身穿厚棉袄,顶着鹅毛大雪,握着钻机手柄眺望远方,在他身后散布着星星点点的高大井架。日本情报专家据此解开了大庆油田的秘密,他们根据照片上王进喜的衣着判断,只有在北纬46度至48度的区域内,冬季才有可能穿这样的衣服,因此推断大庆油田位于齐齐哈尔与哈尔滨之间;并通过照片中王进喜所握手柄的架式,推断出油井的直径;从王进喜所站的钻井与背后油田间的距离和井架密度,推断出油田的大致储量和产量。有了如此多的准确情报,日本人迅速设计出适合大庆油田开采用的石油设备。当我国政府向世界各国征求开采大庆油田的设计方案时,日本人一举中标。庆幸的是,日本当时是出于经济动机,根据情报分析结果,向我国高价推销炼油设施,而不是用于军事战略意图。有两家鞋厂分别派了一位推销员到一个岛上推销鞋,他们上岛后发现岛上居民一年四季都光着脚。一家鞋厂的推销员失望的给公司拍电报:“岛上无人穿鞋,没有市场。”然后他就回去了。而另一家鞋厂的推销员则心中大喜,他也给公司拍了一份电报:“岛上无人穿鞋,市场潜力很大,请速寄100双鞋来。”他把凉鞋送给了岛上的居民,岛上的居民穿上之后都觉得很舒服,不愿再脱下来,他为公司赢得了市场。
① 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②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信息是有价值的,但是要以积极开拓的心态去使用信息,才能发挥信息的价值。信息可以增值;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有价值。信息的重要性鲍勃和托德同一天到公司上班,托德一再被提拔,鲍勃却一直在基层。鲍勃实在忍无可忍,他大胆地指出总经理偏爱吹牛拍马的人,而辛勤工作的人却得不到提拔。总经理听他讲完后说:“好吧,也许你说的对,不过我很想证实一下,你现在到集市去,看看有什么卖的。”
鲍勃很快从集市上回来,说刚才集市上有一个农民拉了车土豆在卖。
“一车大约多少斤?”总经理问。
鲍勃立即赶回去,过了一会儿回来说,车上有40多袋土豆,每袋约20斤。
“多少钱一斤?”总经理问。鲍勃又要跑回去,但总经理把他拉住了:“鲍勃先生,请休息一会吧。”他派人把托德叫来,对他说:“托德先生,你马上去集市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不一会儿,托德回来了,他向总经理汇报说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有40多袋,共800多斤,价格适中,质量很好,他已经带回几个土豆请总经理过目。他还了解到这位农民今天下午还要拉一车西红柿上集市,据说价格还可以,他准备再和这个农民联系一下。
鲍勃一直在一旁看着,现在他终于知道自己和托德之间的差距了。
请问:鲍勃和托德之间的差距是什么?由于托德总是能够主动对总经理的指示进行分析,获取相关的信息,为总经理的决策提供有效信息,得到了总经理的赏识,获得了事业的成功。
现在是信息时代,信息越发重要,你获取了更多的信息,也许就把握了商机,你获取了更多的信息,也许就成就了事业。那到底什么是信息,信息对我们有多重要呢? 结论案例详情 2004年12月26日上午约8时,印尼苏门达腊省亚齐岛突然剧烈抖动,同时房屋倒塌。随后,海岸边突然掀起惊涛骇浪,波高几米至十几米的“水墙”,一波接一波的冲向岸边,席卷了一切。这场突如其来的海啸,转瞬间夺走了20多万条生命,数十万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超过千亿美元,受灾国家和地区多达40余个,震惊了世界。在这场大海啸面前,自诩为地球霸主的人类,显得多么的无能、无奈和渺小! 2005年“年度儿童”缇丽 在印度洋大海啸中,一名10岁的英国小女孩仅凭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救了几百人的性命 。这位小英雄名叫缇丽,海啸来临当天,她正和父母在泰国普吉岛海滩享受假期。就在海啸到来前的几分钟,缇丽的脸上突然露出惊恐之色。她跑过去对母亲说:“妈妈,我们现在必须离开沙滩,我想海啸即将来临!”她说她看见海面上起了很多的泡泡,然后浪就突然打了过来。这正是地理老师曾经描述过的情形,并且她记得,从海水上涨到海啸袭来,这中间有10分钟左右的时间。 起初,在场的成年人对小女孩的话都半信半疑,但缇丽坚持请求大家立即离开。于是,几分钟内游客已全部撤离沙滩。当这几百名游客跑到安全地带时,身后已传来了巨大的海浪声——“噢,上帝,海啸,海啸真的来了!”人们在激动和惊恐中哭泣,争相拥抱和亲吻他们的救命恩人缇丽。当天,这个海滩是普吉岛沿岸惟一没有死伤的地点。 总结信息的概念:
信息的特征: ◇ 普遍性◇ 依附性◇ 共享性◇ 价值性
◇ 时效性 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一个个的事例,了解了信息,知道了信息的特征,深刻领会到了信息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它时刻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我们生活在丰富多彩的信息社会,这些信息因为发出者,传播方式,接受者的众多以及人们对信息的理解也不尽相同,甚至处于各种各样的目的,信息也就良莠不齐,甚至各种虚假骗人信息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