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2 编程序解决问题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教学的内容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第三章第三节1-2小节,是编程序解决问题的开篇,力图为学生揭开计算机解决问题的神秘面纱,向学生展示计算机程序设计的精彩片断,引领他们经历分析问题、确定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等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极大的求知欲,为后面的VB可视化程序设计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二、 学生分析
我校的高一学生都来自于农村,同学们都非常想知道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但没有形成一个完全的知识系统。他们刚学过用word处理文本;用excel处理表格;用photoshop等处理图片;用cooledit等处理声音;用premiere和会声会影处理视频;用flash等处理动画。然而他们对于计算机是怎样来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却一片空白。对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普遍陌生,对自己编程来解决问题,既感觉新奇有趣,又担心程序设计的技术难度,自己不能适应。鉴于这样的情况,学生不可能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完全认识计算机编程,但可以通过观摩活动,并让他们体验在VB中执行程序来解决一个简单而有趣的问题来经历编程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感受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是可以达到的。
三、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软件及其种类,学会正确使用现成软件;
2、了解编程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算法的概念以及流程图的描述方法;
3、学会应用VB编写简单的程序并运行、修改、保存方法,体验程序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自主探究软件及其分类,软件、程序、算法的概念;
2、通过观摩,了解程序的编写、运行、保存过程,理解语句的作用;
3、通过实践,体验编程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编程实现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激发了学生学习编程的兴趣,增加了学生的成就感。
四、 教学重点
编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设计算法。
五、 教学难点
1、VB的初步使用
2、计算机程序代码的功能与作用
六、 教学设计思路
先演示如何编写仿制word工具栏部分命令按钮的程序代码,通过运行并解释语句代码的作用来引入,通过展示和修改文字处理系统的原代码来体会程序的对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功能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用编程解决一道物理题来经历和体会编程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从而解决本节的重难点。
七、教学准备(本教案需用到的各种教学媒体和资源)
1、硬件:多媒体机房,网络
2. 软件:VB6.0、PPT、屏幕录像、教学设计
八、教学课时:1课时
九、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节引入 第三章,我们学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这一章,我们利用现成的软件(已经编好的程序)让计算机工作,如用word处理文本;用excel处理表格;用photoshop等处理图片;用cooledit等处理声音;用premiere和会声会影处理视频;用flash等处理动画。然而,当我们找不到合适的软件来加工和表达信息时,可以考虑利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自己编制程序,让计算机为我们服务。 听讲、思考
认识软件及其种类 1、软件及其分类(P68) 计算机软件分为两大类: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系统软件是由计算机厂家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提供给用户使用的软件总称。其主要功能是使用和管理计算机,也是为其他软件提供服务的软件。它最接近计算机硬件,其他软件都要通过它利用硬件特性发挥作用。系统软件主要包括:(1)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软件。(2)语言处理程序:汇编程序、各种高级语言的解释程序、编译程序等。(3)服务程序:系统诊断程序、测试程序、编辑程序、装配连接程序等。(4)数据库管理系统:用于管理、操作和维护数据库的软件。数据库可存储大量的各种数据。 应用软件是为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而编制的计算机应用程序及其有关资料。计算机的作用之所以如此强大,最根本的原因是计算机能够运行各种各样的程序,从而发挥强大的作用。应用软件往往都是针对用户的需要,利用计算机来解决某方面问题。如以上学过的工具软件,科学应用软件,火车订票系统,人事档案系统,财务系统、学籍管理系统等。 2、正确使用现在软件应用软件是针对某一实际应用目的而编制的软件。不同的软件具有不同的功能,因此,应该选择能满足自己需要的软件。当有些需求利用现成的软件难以满足时,可以利用计算机程序开发软件(也叫编程语言),自己编制程序解决问题。 阅读、思考
编程解决问题 1、演示仿制word工具栏部分命令按钮的程序编写及运行过程。建立窗体——控件设定——Command控件代码编写每编写一条语句就运行一下程序,观察text1控件内容的变化,并解释和保存程序,认识什么叫窗体和工程文件。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Text1 = "中华人民共和国"Text1.FontName = "隶书" Text1.FontSize = 28 Text1.FontBold = True Text1.FontItalic = True Text1.FontUnderline = True Text1.ForeColor = RGB(255, 0, 0)End Sub2、展示仿制word文字处理系统源程序并修改运行,进一步揭示计算机所做的每一次动作,每一个步骤,都是按照已经用计算机语言编好的程序来进行的。3、编程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包括: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等。其中解决问题之前需要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明确问题的需求,然后确定解决问题的办法。分析问题是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过程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设计算法,就是寻找问题求解的方法和确定具体的求解步骤。用计算机解决问题时,任何答案的获得都是计算机按照指定顺序执行一系列指令的结果。因此,我们需要将解决问题的方法转换成一系列具体的、可操作的步骤,这些步骤的集合称为算法。 观察老师每一条语句编写后程序运行时text1控件内容的变化情况,领会程序对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作用观察思考领会
知识拓展与实践知识拓展与实践 物理老师想编写一个描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程序(小球运动时间限定在1~100秒),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如下:1)分析问题问题的要求已知的内容输出的内容描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小球运行的初速度和运行时间在窗体上以小球在某个时间的坐标为中心,以30为半径画出空心圆 交流讨论
2)设计算法流程图描述如下:3)编写程序启动屏幕录像,演示用VB编写的“描述小球做平抛运动轨迹” 的程序运行界面,程序代码如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g = 9.8t = 1v = Val(Text1.Text)Do While t <= 100 x = v * t y = g * t * t / 2 Circle (x, y), 30 t = t + 1LoopEnd Sub4、调试运行 编程完毕后,需要进行调试,以验证所编写的程序是否正确。如果程序运行不正确,说明程序中有错误。程序中的错误有两种: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语法错误是指编写程序时,有些地方不合乎程序语言的语法规则,计算机不能理解;逻辑错误指程序在逻辑上有问题,因而得出错误的结果。 自主探究观摩听讲讨论思考
知识拓展与实践 运行界面展示如下:5、保存窗体文件和工程文件。发送屏幕录像到学生的桌面,供学生实践,并辅导和抽样点评。 参考屏幕录像完成程序录入及运行、保存。听讲讨论生生互助程序修改完善
课题小结 PPT展示:用计算机可以快速地解决一些人力所无法解决的问题,当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找不到现成的工具软件时可以考虑自己编写程序。程序是一些计算机指令,运行程序时计算机会自动执行指令,实现程序功能。程序设计语言有VB、VF、C、Java、Pascal等,可以用它们来编写程序。在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时,算法设计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算法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通过上述的学习我们知道,计算机是不会自己解决问题的,但它可以在人们编好的程序指示下帮助人们解决问题。懂得程序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将可以更好地利用计算机。 观看听讲思考
教学反思:
整个课堂教学气氛非常活跃,条理清楚,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积极思考,这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能够很好地解释自己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例,揭开了用计算机程序编程的神秘面纱;二是教师的演示和学生动手调试程序环节合理,过程流畅; 但由于课时较紧,对学生自主阅读的掌控和对学生动手调试程序环节如果把握不好,容易超时和失控。
具
体
问
题
分
析
问
题
设
计
算
法
调
试
程
序
编
写
程
序
得
出
答
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