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环境[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与环境[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04-14 21:4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节 免 疫
2003年11月 日
一、教学目标
!.了解抗传染免疫的涵义。
2.了解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3.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4.了解人工免疫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教学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第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教师设问: (1)人类的传染病按照传播途径可分为哪几类?
(2)传染病具有什么特点1
教师引导: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有的人虽然接触到病毒。病菌却不会患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时,为什么有些同学容易被传染,有的同学没有被传染?为什么患过麻疹的人就不会再患麻疹了?这些都与人体的免疫有关系。
【板书】第五节 免疫
首先,我们学习抗传染免疫。
【板书】一、抗传染免疫
指导阅读:课本第161页找出定义。
[板书」1.定义:人体对传染病所具有的抵抗力。
请同学对以下各种免疫现象进行分析,它们有哪些异同类?
投影:组织讨论
(1)曾经得过甲肝的人很少再得甲肝。
(2)皮肤的屏障作用。
(3)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4)泪液的冲洗和杀菌作用。
(5)一个人一生只得一次麻疹。
教师归纳:相同点:都具有免疫作用
不同点:(2)(3)(4)是对多种病原体产生免疫作用
2. 分类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设问: (1)为什么曾经得过甲肝的人很少再得甲肝?.
(2)为什么一个人一生只得一次麻疹呢?
教师讲述:人们以天花为例,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天花病人痊愈后能终生免疫呢?原来,天花病毒侵人人体后,人体中的淋巴细胞就会对病原体加以识别。并产生抵抗天花病毒的物质对它们产生免疫反应。
在这里,我们把天花病毒叫做抗原,把抵抗天花病毒的物质叫抗体。
设问:什么叫抗原?哪些可以是抗原?什么叫抗体?(请同学们看书后开展
讨论)
学生回答: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抗原。
当抗原侵人人体后,人体会产生一种能消灭病原体或其产生的毒素的一种特殊的蛋白质,这种特殊的蛋白质叫做抗体。
设问:为什么把抗体完成的免疫叫体液免疫?(请同学们看书后开展讨论)
学生回答:因为抗体存在于体液中。
[板书]体液免疫:B淋巴细胞——抗体(记忆力功能)
教师讲述:抗体和抗原产生反应,使病原体凝集,并能中和毒素。由于B淋巴细胞对各种抗原记忆能力不一样,因此免疫持续的时间也不一样。
设问: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还有什么细胞在起作用?(请同学们看书后讨论)
学生回答:T淋巴细胞。
[板书」细胞免疫:T淋巴细胞 —— 淋巴因子(记忆功能)
教师讲述: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形成,是一个有细胞免疫和体液棉衣共同参加的连续过程。人们很早就观察到免疫现象,并将其运用到传染病的预防实践中去。
设问:同学们打过预防针吗?能举例吗?
回答:打过,如卡介苗等。
讲述:接种卡介苗后能预防肺结核。我们把这种用人工方法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式叫人工免疫。
【板书】二、人工免疫
1.定义:用人工方法使人体获得免疫。
2.分类 给人体接种抗原物质
给人体注入抗体或淋巴因子
讲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人工免疫的国家,我们炎黄子孙应引以为豪。早在宋朝,我国劳动人民就把天花病人的痘痴经过干燥减毒,研成粉末,吹进小孩鼻孔,使小孩获得对天花的抵抗力,称之为种牛痘。它属于哪一种人工免疫?
学生回答:给人体接种抗原物质。
讲述:人不小心被狂犬咬伤时,要预防狂犬病病毒感染、上医院后,医生给他注射含有特异性抗体的血清或抗毒素,有效地预防狂犬病的发生,请问这属于哪一类人工免疫。
学生回答:给人体注入抗体。
讲述:“这两类人工免疫各有特点。前者:人体获得免疫作用速度慢,维持时间长;后者:人体获得免疫作用快,维持时间短,只能作应急处理或治疗病人。
(三)小结:这堂课我们学习了抗传染免疫。现代免疫学认为,人体的免疫功能包括抗传染免疫、自我稳定、免疫监视三个方面。
(四)作业布置
[第二课时]
二、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人
1.复习提问:
(1)抗传染免疫分哪两大类?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有什么异同?
(3)人工免疫的方法有哪两种?各有何特点?
2、引言:人工免疫的应用是人类社会在预防传染病上的重大突破,使人们有计划、有步骤地消灭传染病成为可能。我国在成功消灭了天花、霍乱等传染病的基础上,向世界承诺在2000年彻底消灭小儿麻痹症。像这类免疫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
(二)新课传授
[板书J:计划免疫
设问:什么是计划免疫
指导阅读课本162页,找出计划免疫的定义。
【板书】1.定义:有计划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获得免疫,达到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称为计划免疫。
教师讲述:以前,青少年患结核病较高。后来人们把结核杆菌在马铃薯培养基上培养,经干燥减毒研制了卡介疫苗,有效地预防结核病。可见接种疫苗对预防疾病作用是巨大的。
设问:我国对适龄儿童实施哪“四苗”?各预防哪些传染病?
指导学生看课本表7-5,熟悉各传染病相对应的疫苗。
[板书]:‘四苗”——卡介疫苗、百白破联合制剂、脊髓灰质疫苗、麻疹疫苗。
投影:表格(已知传染病,请学生说出相应的疫苗)
讲述:前面我们已知道肝炎中有一种乙型肝炎,其病毒传播广泛,目前人们对乙型肝炎的治疗缺乏特效药,因此乙型肝炎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
设问: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回答:注射乙肝疫苗。
讲述:我国从1992年l月1日起又把乙肝疫苗纳人计划免疫,以预防和控制乙肝。所以,我们现在的儿童都要实施“五苗”预防接种。传染病曾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敌人”。我国政府和人民在同传染病的长期斗争中摸索出了对付传染病的。“三大法宝”:即疫苗,抗生素,以消毒、杀菌灭鼠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计划免疫的实施,使人类有可能消灭某些传染病。
过渡:人体除了抗传染免疫外,还有哪些功能呢?
讲解:免疫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反应,其作用是识别“自己”和“非己”,并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那么人体免疫功能有哪些呢?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板书]四、人体免疫功能
1.人体免疫功能有:抗传染免疫、自我稳定、免疫监视。
提问:抗传染免疫指哪两个方面?
回答:指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两个方面。
提问:自我稳定、免疫监视分别指什么含义?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讲解:自我稳定指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免疫监视即随时识到和清除体内突变产生的异常细胞。
过渡:当一个人的免疫功能异常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讲解: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顽固病症,为何难以根治呢?因为患者自身的淋巴细胞或抗体损伤了自身的细胞。
问:我们当中有无学生注射过青霉素?
回答:有。
再问:注射前一定要先进行什么手续?为什么?
讲解:注射青霉素~定要先进行皮试,这是因为有些具有过敏体质的人,对某些抗原会产生过敏反应。一如对青霉素有过敏反应的人一接触青霉素就会发生过敏,严重时出现休克甚至死亡,这时必须迅速用药物抢救。
阅读课文回答:艾滋病是一种什么病?为什么那么可怕?
教师小结并板书:
[板书]2.人免疫功能异常时会出现病变或免疫功能过低。
(三)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人工免疫和计划免疫,它们有效地控制了传染病的发生。人体有三大免疫功能:抗传染免疫、自我稳定和免疫监视。
(四)作业布置
第六节 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病
2003年11月 日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恶性肿瘤和癌。
2、了解动脉硬化。
3.介绍恶性肿瘤的防治。
4.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恶性肿瘤和癌,动脉硬化。
教学难点:动脉硬化和心血管意外。
三、教学过程
(一)引人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了防中毒和传染病,由此可知,人类需要自身保护的重要性,但由于人类的不断努力,使许多传染性疾病逐渐得到了控制。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某些非传染性疾病却在逐渐增多,已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主要有恶性肿瘤、脑血管意外和冠心病等。
(二)教授新课
设问:肿瘤和癌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说的疾病,两者好否完全一样呢?
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展开讨论,得出两者是不完全相同的,然后转人本节课的学习。
[板书] 一、恶性肿瘤
设问:肿瘤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呢?他与我们前面所学的传染病引起的原因是否一样?
让同学们阅读课本后师生讨论归纳。
展示投影片:
1. 肿瘤是一种细胞性疾病
2.肿瘤细胞特点:能不间断分裂,产生与自己相同的肿瘤细胞
良性肿瘤细胞的特点:产生的肿瘤细胞都集中在原发部位
恶性肿瘤细胞的特点:产生的肿瘤细胞转移并侵犯新的组织
思考:肿瘤的成因与传染病是否一样?良性肿瘤细胞与恶性肿瘤细胞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讲述:肿瘤与传染病不同,后者由病原体引起,而前者是由正常细胞转变为肿瘤细胞而形成的。良性肿瘤细胞与恶性肿瘤细胞的共同点是都能不间断地分裂,区别在于是否sgff移并侵犯新的?
设问:那么,我们常说的癌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展示投影片:3.由上皮细胞形成的恶性肿瘤叫癌
讲述:由于大多数恶性肿瘤都是癌,所以习惯认为恶性肿瘤就是癌,恶性肿瘤细胞就是癌细胞。
设问:当知道了肿瘤的形成后,同学们一定会想,它对人的生命危害怎么会如此之大呢?
请学生们对肿瘤的所见所闻展开讨诠私
讲解:由于癌细胞恶性增殖,耗尽患者营养,使人消瘦衰竭死亡,且由于癌细胞在体内广泛传播,所以,难以治愈。当然,如果是良性肿瘤,只要把它切除就行。(为什么)
设问:知道了恶性肿瘤的特点及危害,同学们应如何加以防治呢?
让学生阅读课本后讨论:
1.联系实际,简要介绍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
2.归纳小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预防。
3.对该疾病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过渡:目前,对人类危害最大的非传染性疾病还有心血管疾病,即常听说的冠心病和脑血管意外,它们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板书〕二、心血管庭的面
1.动脉硬化:由于胆固醇和其他BHM类物质在动脉管腔内壁堆积,使动脉管壁失去弹性而变硬,同时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
设问。请同学们思考。引起动脉硬化的原因是什么了结果会造成什么?为此,我们的生活习惯中应注意什么?
展示自制投影片讲解动脉硬化的特点。
讨论后小结:(1)平时不能摄人过多的胆固醇和脂肪类物质,以免造成动脉硬化。
(2)动脉硬化的结果会阻碍血液循环,造成危险。
设问:当人身上某些部位的动脉硬化后,会使人产生什么后果呢?
让学生阅读课本后归纳总结。
2.冠心病:冠状动脉硬化所致。
脑血管意外(中风):脑部动脉硬化加高血压所致。
3.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之敌。
讨论了心血管疾病的形成原因后,再让同学们考虑应如何防止这些疾病的产生。
(三)小结
本节课重点要求同学了解肿瘤、肿瘤细胞的特点和危害,了解癌的成因和对人体的危害;弄清动脉硬化的成因和后果,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养成健康科学的生活习惯是防止非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也使学生认识到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之敌应是心血管疾病。
第八节 遗传病和优生
2003年11月 日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遗传物质。
2.了解遗传病和优生 。
3.了解什么是近亲和禁止近亲婚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禁止近亲婚配。
教学难点:遗传物质和遗传病。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复习提问:什么是传染病,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它们分别是由什么引起的?
学生回答后,讲解。
发生在人类身上的疾病是否都由病原体或细胞或动脉硬化等引起的呢?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后回答:不是。
讲:有些疾病既不是传染病,也不是肿瘤、心血管疾病等,而是由父母遗传给子女造成的,即是我们已听说的遗传病,那么什么原因会造成遗传病,我们应如何防止呢?
(二)讲授新课
【板书】一、遗传物质
讲解:我们在初一已学过,人和其他所有生物具有不同的性状,那是位于染色体上基因决定的,那么染色体、基因分别是什么样的物质呢?
让学生阅读课本P 169。
分析:(1)染色体是由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和蛋白质组成;
(2)DNA分子相对分子量很大,由两条长链盘旋成螺旋状;
(3)DNA分子是由许多起遗传作用的片段构成,这些片段就是基因;
(4)由于基因决定生物性状,所以,DNA是一种遗传物质。
展示投影片:染色体 蛋白质
DNA(遗传物质)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特征)
[板书]二、遗传病和优生
设问:请同学思考,日常生活中常听说有先天愚型,白化病等,它们是否由于病原体引起,或细胞性疾病,动脉硬化引起呢?
讲:这些疾病是由于DNA、基因、染色体发生变化而引起。
[板书]l.遗传病:人的 W、基因和染色体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疾病。
讲:如白化病是由于基因突变而引起,先天愚型是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引起(正常人体内有46个染色体,形成23对)。
所以,遗传病的产生原因与其他疾病不同。治疗也相当困难,目前已是医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国遗传病的发病率已是相当高。请同学们想一想,在你的周围有没有遗传病存在。
设问:如何来防止遗传病的发生呢?
[板书]2.优生
讲述:优生就是运用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多生优良个体或减少不良个体生育,为此,我国制定了优生法规,重要的一条措施是禁止近亲婚配。
[板书](1)禁止近亲婚配
设问:什么是近亲?为什么要禁止近亲婚配?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71。
小结:①近亲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之内的旁系血亲。
展示投影片思考:图中的“本人”除了标明的直系血亲之外,还有哪些直系血亲和三代之内的旁系血亲?
答:图中标明的是上三代近亲,实际上还有下三代近亲。
②近亲婚配导致遗传病的发病率较高。
设问:还有哪些其他优生措施呢?请同学阅读P 171。
[板书」(2)开展婚前检查,进行遗传咨询,产前诊断
(三)小结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遗传物质是什么,弄清染色体、DNA、基因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了解基因决定了生物体的性状;了解遗传病与传染病、肿瘤、心血管疾病等的差异,认识到遗传病是难以治愈的,明白优生的重要性,了解优生的措施。
(四)作业:《作业本》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