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1-3节复习[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1-3节复习[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0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05-10 18:5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8张PPT。第二章复习课一、空气里有什么?空






氧 气二氧化碳氮 气稀有气体其他气体二、空气的应用(21%)(78%)供给植物生长所需的氮;冷冻剂;制化肥、炸药;保护气;食品充氮防腐等保护气;制成各种用途的电光源;激光技术;制造低温环境;医疗麻醉空气是一种重要的天然资源(0.03%)(0.94%)(0.03%)第一节空气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氮气约占空气的1/5
B.除去密封容器内空气中氧气,可选磷在其中燃烧
C.煤炉的燃烧不会污染居室中的空气
D.空气是具有固定成分的物质B2、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耗尽O2,生成固态的P2O5
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木炭或细铁丝
C.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
D. 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A3.2004年人类对火星的探索取得了重大突破。如右图为火星大气含量示意图。
根据上题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火星上无法传播
B、金属铁在火星上不会生锈
C、火星上适合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D、火星上不会形成风B四、教案片断
1、教学课题:质量守恒定律
2、课的类型: 新课
3、教学模式:实验探究法
?
?
?
?
4、教学过程:
第二节氧气和氧化氧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色、态、味、密度、溶解性等)氧气是一种_____色____味的气体;____溶于水,密度比空气____ 。无无不易略大钢瓶内装的是什么物质?
呈什么状态?淡蓝色的液态氧氧气在1标准大气压
下,降温到-183℃时
液化成淡蓝色液体,
-218 ℃时变成雪化
状的蓝色固体。2、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与金属与非
金属发出耀眼白光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发出白光,生成气体能
使石灰水变浑浊
发出白光,同时生成
大量白烟在空气中发出淡蓝色
火焰硫在纯氧中燃烧发
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反应后生成一种具有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化合反应:
A + B====AB 多变一氧化物: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以上反应有什么共同点?思考:CO2、P2O5、SO2、Fe3O4等物质的组成有何规律?练习:哪些是氧化物KClO3、H2O 、H2SO4、 Fe2O3?分解反应:
AB====A + B 一变多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之间的联系与区别①相同点:都是氧化反应,放出热量②氧化
反应剧烈氧化
(燃烧)缓慢氧化平稳的燃烧:
急剧的燃烧如木柴的燃烧有限的空间爆炸放出热量温度达到着火点自燃(转化为
剧烈氧化)燃烧的条件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一、要有氧气参与;
二、要达到一定的温度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
2、有氧气参与
3、要达到着火点着火点:物质着火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每种物质的着火点是不同的,这是
物质的一种特性。 2.将镁条点燃后,伸入到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仍能继续燃烧,生成了白色的氧化镁和黑色的碳粉。该过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我们可以知道,可燃物燃烧时不一定都与 反应。 氧气1.下列灭火的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 )
(1)炒菜时,锅里的油起火应采取的最佳灭火措施是盖上锅盖(2)秸秆,柴草着火,最好用嘴吹灭 (3)熄灭酒精灯,最好用嘴吹灭(4)电器着火,应当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5)汽油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6)撒在实验桌上的酒精着火,应用湿的抹布盖灭
A.135 B.246 C.136 D.235D?3. 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属于自燃的是??? ?? ;属于燃烧的是???? ? ;可能会爆炸的是??? ?? 。(均用序号填写)
??? A.农家肥料的腐烂
??? B.存放汽油的仓库里接触到火星而发生火灾
??? C.棉花在不通风的地方堆放得太多,又长时间不翻动而着火
D.用蜡烛照明ACCBCDB氧气的工业制法空气多次压缩降温液态空气低温蒸发-196℃氮气液氧沸点-196℃沸点-183℃N2O2物理变化膜分离技术空气一定压力下有富集氧功能的薄膜富集氧气氧气的制取实验室用的少量氧气的制取和收集方法二: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法方法一:分解双氧水法反应物是_______双氧水实验最后生成了氧气和水两种物质.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你能写出反应表达式吗?(用化学式表示)讨论二氧化锰没有参加反应,它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呢?与哪一步实验作用相似?二氧化锰的作用与加热相似.二氧化锰加快了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像二氧化锰那样,在反应中只起到改变(加快或减慢)其它物质的反应速率,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变的物质--------催化剂(一变二不变)1.某同学生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研究氧气的性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试分析:在该实验中,为什么会出现下列问题?
1.在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底部破裂了
2.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水槽内的水变成了紫红色
3.停止实验时,要先移开导管再熄灭酒精灯。其原因是
4.请将下列实验步骤进行正确排序: A、给试管加热 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C、熄灭酒精灯D、装高锰酸钾于试管 E、将导管移出水面 F、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G、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且集气瓶注满水倒置在水槽中。 则 正确的实验顺序是(填序号) 。F D G A B E C2.某无毒气体的密度约是空气的5/9,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的方法是( )
①向上排空气法②向下排空气法③排水法
A ① 或 ②
B ① 或 ③
C ② 或 ③
D ① ② ③均可c1.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大(所以能覆盖灭火)3.微溶于水(所以可制各种汽水)4.二氧化碳也有三态的变化,固态二氧化碳的俗称干冰
(可致冷,也可用于人工降雨)干冰升华人工降雨二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色、态、味、密度、溶解性等)4.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 Ca(OH)2的水溶液}反应:(3)这是二氧化碳的特征性反应,据此可检验某气体
是否是二氧化碳.(1)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原因:生成了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碳酸钙H2O + CO2 = H2CO3 (碳酸具有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红)H2CO3 ==== H2O +CO2↑ (碳酸的不稳定,受热易分解)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所以二
氧化碳可以灭火.2.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3.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你知道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吗?
△1.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都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 )
A.锥形瓶、长颈漏斗、导管、集气瓶
B.大试管、集气瓶、水槽、导管
C.酒精灯、广口瓶、漏斗、烧杯
D.烧杯、玻璃棒、长颈漏斗、集气瓶 A2.实验室里制取CO2气体,一般有五个步骤,请按顺序排列 ( )
①收集CO2气体;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装置;③向漏斗注入盐酸;④检查装置气密性;⑤向广口瓶中放入大理石小块。
A.②④⑤③①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②④⑤ D.④②③⑤① A3.盛有石灰水的容器敞开放置一段时间后,容器壁上常会形成一层白色物质,其原因为(用
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除去壁上白色物质,可用稀盐酸冲洗。其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教案片断
1、教学课题:质量守恒定律
2、课的类型: 新课
3、教学模式:实验探究法
?
?
?
?
4、教学过程:
第三节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白磷燃烧前后的质量测定这个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
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你知道质量守恒的原因吗?你知道吗?1、下列事实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的是( )
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比镁重.
B.煤燃烧后留下的煤灰比煤轻.
C.16克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32克二氧化硫.
D.水加热沸腾一段时间后质量变轻.
2、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有__ 。
A、分子个数;B、原子的种类;C、元素的种类;D、反应物质量总和与生成物质量总和;E、物质的种类DB、C、D3、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 元素和 元素,可能含有的是 元素.
4、在A + B → C + D的反应中,5克A和一定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C和10克D,则B的质量是 ( )
A.18克 B.7克 C.8克 D.6克COCH5. a g与b g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后,充分加热,得剩余固体c 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KCl的质量为______ g 。a+b-cc-b你会写吗?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书写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反应是真实存在的
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步骤:
写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式配配平化学方程式等将短线改为等号 注注明反应条件,生成物的状态你知道下式代表什么意义吗?124 160 2841、表示磷和氧气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五氧化二磷。2、表示反应在点燃的条件下进行
3、表示反应物中磷原子、氧分子和生成物
中五氧化二磷分子的个数比为4∶5∶2。4、表示124份质量的磷与160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
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质量比为31∶40∶711. 只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知道的是 ( )
A.反应物、生成物 B.反应条件
C.各物质之间的质量之比 D.各物质的物理性质 3.在A+2B===C+2D的反应中,若 A、B、C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为16、32、44,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
A.4 B.36 C.18 D.无法确定DC例1、加热分解5.8克氯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解:设加热分解5.8克氯酸钾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1、设未知数:
一般是求什么,
设什么。245965.8克x245∶96==5.8克∶xX=2.3克答:加热分解5.8克氯酸钾,可得到2.3克氧气。2、正确的写出
化学方程式:3、找出有关物质
的量:上下对齐,
已知量单位要写出4、列比例式:5、求解:
(除不尽时一般
保留一位小数)6、简明写出
答案。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
设.写. 找.列.解.答思考:
1、上例中,同时生成氯化钾
多少克?如何解答?
2、实验室要制取2.3克氧气,
需分解多少克氯酸钾?
如何改动?你会算吗?根椐化学方程式计算例1、加热分解5.8克氯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多少克?解:设加热分解5.8克氯酸钾得到氧气
的质量为x,245965.8克x245∶96==5.8克∶xX=2.3克答:加热分解5.8克氯酸钾,可得到2.3克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y149y245∶149==5.8克∶yy=3.5克同时可得到3.5克氯化钾。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应注意:步骤要完整
解题要规范
得数要准确三个要领三个关键准确书写化学式
配平化学方程式
准确计算各物质的质量比计算时还要注意:
必须代入纯净物的质量,若是体积,
要根据密度换算成物质的质量。二、有关不纯物质的计算。* 化学反应方程式中不管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代入的都是纯物质的质量.如果遇到不纯反应物或生成物,应将不纯物质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 不纯物质和纯物质质量间的换算.纯物质的质量 = 不纯物质的质量 ×纯度例题2: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氯酸钾来制取氧气,如果用20克纯度为96%的氯酸钾起反应,能制得多少克氧气?练习:有一不纯的锌片15.25克,跟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生成0.4克氢气,求此锌片中含锌的质量分数.
(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Zn + H2SO4 === ZnSO4 + H2↑)8.实验室利用大理石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如果制取二氧化碳5.5克,问需用含碳酸钙质量分数为96%的大理石多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