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周周清试题(编者:玲)
班级 姓名 学号
1、 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1、下列选项中,化学反应后发生改变的是( )。
A.元素种类 B.原子的数目
C.分子种类 D.质量总和
2、下列氧气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B、蜡烛能在氧气中燃烧
C、氧气不易溶于水 D.氧气在一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
3、食用油在锅内着火,关掉火源后,火仍不熄灭。这时灭火的最简便的方法是( )
A.浇水 B,盖严锅盖 C.把油倒入水槽 D.用灭火器
4、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燃现象的共同点是--------------------------------( )
A.都有火焰 B.都发光 C.反应都剧烈 D.都产生热
5、下列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6、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它能跟空气里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现要收集一氧化氮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向上排空气法 B.排水法
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D.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7、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说服中不正确的是 ( )
A.固体药品应平铺在试管底部 B.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C.酒精灯里的酒精的量不能超过其容积的三分之二
D.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时先停止加热,再从水中取出导管。
8、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 )
A.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B.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小
C.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D.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小
9.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
A.氧化铁, B.三氧化二铝
C.硫酸铜, D.硝酸钾,
10、10 g甲与足量的乙反应,生成8g丙和15g丁,则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是( )。
A.13g B.23g C.18g D.25g
11、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
⑴原子的数目 ⑵分子的数目 ⑶分子种类
⑷物质种类 ⑸物质质量总和 ⑹相对原子质量
⑺相对分子质量 ⑻元素种类
A. ⑸⑻ B. ⑴⑸⑹⑻
C. ⑴⑵⑹⑸ D. ⑴⑸
12、只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知道的是( )。
A.反应物、生成物 B.反应条件
C.各物质之间的质量之比 D.各物质的物理性质
13、化学方程式2H2+O2点 燃2H2O中,H2和O2的质量比为 ( )
A、2:1 B、1:8 C、1:1 D、1:16
14、化学方程式2KClO3 △ 2KCl+3O2↑表示的—种意义是 ( )
A、氯酸钾是由氯化钾和氧气混合而成
B、氯酸钾是由氯化钾和氧气化合而成
C、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D、氯酸钾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3
15、在3A+B=2C+D的化学反应中,12gA与3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
3:2。当有8gB参加反应时,生成D的质量是( )
A.16g B.14g C.8g D.5g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5g镁与3g氧气反应可生成8g氧化镁 B.4g镁与4g氧气反应可生成8g氧化镁 C.4.8g镁与3.2g氧气反应可生成8g氧化镁 D.6g镁与4g氧气反应可生成10g氧化镁
17.若4A+3B2=2AmBn,则m、n的数值是( ) A.m=4,n=6 B.m=2,n=3 C.m=1,n=2 D.m=3,n=2
18、在A+2B===C+2D的反应中,若 A、B、C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为16、32、44,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4 B.36 C.18 D.无法确定
19、取4.8克化合物M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13.2克,水10.8克,则化合物M的元素组成应是( )
A、一定含有C、H,可能含O
B、一定含有C、H、O
C、一定含有C、H,一定不含O
D、缺少条件,无法判断
20、电解108克水得到的氧气跟加热完全分解多少克氯酸钾放出的氧气质量相等 ( )
A、122.5克 B、245克 C、12.25克 D、24.5克
二、填空题(化学方程式以及配平每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计45分)
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______等于______的各物质的______,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必须以_____ _为基础,遵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E是描述一些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发生的现象,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内
(1)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
(2)硫在氧气中燃烧。 ( )
(3)碳在氧气中燃烧。( )
A.发出白光 B.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C、火星四射 D、有水雾生成
E.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3、某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判断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 2XY2+Y2 = 2Z 中 Z 的化学式为 。
5、 24.5克氯酸钾与 5克二氧化锰混合后共热,完全反应后,冷却,称得生成氯化钾为14.9克,求生成的氧气 克。
6、下列列举的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主要操作步骤:
①点燃酒精灯,先使试管受热均匀,然后对准试管中的药品部位加热;
②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
③收集完毕,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⑥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⑦熄灭酒精灯.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 _____.
(2)收集方法:
①由于氧气_____ ___.可以用__ ______收集;
②由于氧气___ _____可以用___ _____收集.
(3)检验方法___ _____.
(4)验满方:______ __.
7、a g与b g混合后,充分加热,得剩余固体c g,则生成的质量为______,KCl的质量为______。
8:有紫黑色固体A加热后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B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把淡黄色粉末C加热后放入盛有B的集气瓶里,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写出各种物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3、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中填写反应类型
A.碳酸钙 点燃 氧化钙+二氧化碳 B.铁+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c.甲烷+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D.木炭+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A ( )
B ( )
C ( )
D ( )
9、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Fe+□O2□Fe3O4
(2)□Al+□O2□Al2O3
(3)□C+□Fe3O4□Fe+□CO2
(4)□Fe2O3+□CO──□Fe+□CO2
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计15分)
1、 使1.5千克氢气完全燃烧,可生成水多少千克?至少需要消耗氧气多少千克?
2、把4g硫粉放在给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O2质量(g) 3 4 6
SO2质量(g) 6
(1)第一次实验中,参加反应的S、O2、生成的SO2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__ __; (2)通过计算求出第二次实验生成SO2多少克? (3)在表中填写第三次实验生成SO2的质量.
3、现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15克,加热使它完全反应,结果发现试管内固体物质质量比原来减少了4.8克,试回答:
⑴生成多少克氧气 (2)充分反应后,试管内含有哪些固体物质,其质量分别为多少克
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