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第二章测验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u:64 O:16 S:32 C:12 H:1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据CCTV报道,2005年5月22日上午,我国对珠穆朗玛峰高度进行重新测量的测量队员成功登上空气稀薄的顶峰。测量队员所携带的贮气瓶中,含有的气体主要是( )
A、氧气 B、氢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2.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具备的性质是:( )
A.易溶于水,比空气轻 B.难溶于水,比空气轻
C.易溶于水,比空气重 D.不易溶于水,比空气重
3.酸雨、臭氧层破坏和温室效应是全球环境的三大热点问题,下列选项不会加剧这三大环境问题的( )
A.化石燃料的燃烧 B.汽车尾气的排放
C.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D.使用氟里昂作致冷剂
4.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但原子的数目改变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改变,但原子的数目不变
C.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
D.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数等于生成物的分子数
5. 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与此功能相适应的是 ( )
A.肺泡壁很薄 B.肺泡壁布满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
C.肺泡数量极多,表面积很大 D.以上三项都是
6、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燃烧煤、石油过程中,排放大量的甲气体造成的;温室效应是生物呼吸和人类生产、生活排放大量的乙气体造成的。甲、乙气体分别是―――( )
A.CO2 和 SO2 B. SO2 和 NO2 C.SO2 和 CO2 D.SO2 和 NO
7.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燃烧时有发光放热现象 B、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C、燃烧一定是氧化反应 D、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就不可能燃烧
8.下列各项表示平静呼吸时的吸气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胸廓扩大一肺扩张一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一气体进入肺
B.胸廓扩大—肺扩张一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一气体进入肺
C.胸廓扩大一肺缩小一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一气体进入肺
D.胸廓扩大一肺缩小一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一气休进入肺
9.动物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中占体积分数最多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水蒸气
10.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3Fe+2O2 点燃 Fe3O4 B、S+O2 点燃 SO2
C、4P+5O2 点燃 2P2O5 D、2H2O 通电 O2↑+2H2↑
11.“非典”时期,各大酒店和商场等公共场所,大多用臭氧机消毒。大气中的臭氧层对地球上的生物具有保护作用是因为它能( )
A.增强紫外线的杀菌能力 B.阻挡和削弱过强的紫外线
C.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 D.透过更多的紫外线
12.与自然界碳循环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D.蒸腾作用
13. 宇宙飞船内,用含氢氧化锂的过滤网除去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LiOH+CO2→Li2CO3+X。则X的化学式为( )
A.H2 B.H2O C.O2 D、H2O2
14.被污染的空气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下列物质中,不会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是( )
A.吸烟产生的一氧化碳、尼古丁等物质 B.水烧开时产生的大量水蒸气
C.劣质装修释放出的甲醛、苯等有害物质 D.石材释放出的有害放射性气体:氡
15.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严重问题,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臭氧层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紫外线 ②温室效应将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③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空气受到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的污染
④汽车尾气排放的增加加剧了空气污染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6.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步骤依次是( )
①向清水漂洗后的叶片加碘酒然后用清水冲掉碘酒;②实验植物在暗处放置一昼夜;③观察叶片遮光与未遮光部分的颜色;④把遮光处理后的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⑤将叶片的一部分作遮光处理再移到光下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⑤④①
C、③④⑤①② D、②⑤④①③
17.以下是国家关于空气污染指数与质量级别、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表
污染指数 50以下 5 1~100 101-v200 201~250 251一300 300以上
质量级别 I Ⅱ Ⅲ IV(1) IV(2) V
质量状况 好 良好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中度重污染 重度污染
绍兴市2004年6月8日的空气污染指数为56~76,根据以上信息判断绍兴市当天的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状况分别是。 ( )
(A)I级好 (B)Ⅱ级良好 (C)Ⅲ级轻度污染 (D)V级重度污染
18.2003年12月23日早晨,重庆川东北气矿天然气发生“井喷”事故,喷出大量的硫化氢气体(硫化氢为无色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分子式为H2S,相对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这次事故造成附近高桥镇243名人员死亡,教训十分惨痛。如果你是高桥镇的学生,你认为不可取( )
A.往山顶高处走 B.用湿毛巾捂着嘴、鼻走
C.往山脚低处走 D.赶快跑到空气新鲜处
19.研究表明,许多金属氧化物对氯酸钾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分别用下列金属氧化物作催化剂,氯酸钾开始发生分解反应和反应剧烈时的温度如下表所示:
氧化物 Fe2O3 Al2O3 CuO MgO
开始反应时的温度(℃) 470 515 305 490
剧烈反应时的温度(℃) 490 540 350 545
实验室用氯酸钾来制取氧气,如果不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最好选用( )
A、Fe2O3 B、Al2O3 C、CuO D、MgO
20.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
A、臭氧 B、氯化氢 C、水 D、碳酸钙
21.关于下列物质反应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D、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22.下列气体是空气中含有的几种成分,其中能充入灯泡制成霓虹灯的是 ( )
A.N2 B.O2 C.CO2 D. 稀有气体
23.空气中氧气含量最少的时候是( )
A.早晨 B.中午 C.傍晚 D.午夜
24.下列各种现象不能用质量守衡定律解释的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动物的呼吸作用 C.水结冰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二、简答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44分)
25.在温室中种植蔬菜,适当增加空气中的 的浓度,可加速 作用的进行,提高蔬菜产量。水稻、小麦的种子应干燥贮藏,以减弱其 作用,保持品质。
26有一种气体A,它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能溶于水生成B,B显酸性,但不稳定,易分解生成C和气体A。气体A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白色沉淀。(1)A、B、C各是什么物质,写出它们的化学式:A ,B ,C 。(2)写出A溶于水生成B的反应方程式为:
。
27.如图所示,点燃两支短蜡烛,然后沿烧杯内壁倾倒二氧化碳。根据实验回答:
(1)观察到的两支蜡烛的现象是 。
(2)该实验能够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
物理性质是: ;
化学性质是:二氧化碳气体的本身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28.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2)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写出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的文字表达式
29.仔细观察右边实验过程,请问哪只试管
中的白磷能燃烧?(白磷的着火点为40℃) 答 ,同时此实验还告诉我们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1) ;(2) 。
30.下图所示装置用于测定蝗虫呼吸作用的速率。实验装
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蝗虫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图中
的NaOH溶液能够充分吸收瓶中的CO2气体,据图回答:
⑴ 30分钟后,U形管中的水柱向 瓶(填“A”或“B”)移动;
⑵ B瓶有什么作用? 。
3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
⑴绿色植物通过_____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通过____作用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
⑵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反应的方程式如下),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请在括号填写该化工原料的化学式:
2CO2+6H2=1( )+4H2O
⑶为了缓减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____(填序号)
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
B、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C、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32.将一株植物在黑暗环境中放置48小时,然后将一片叶子的叶脉切断(如图所示),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再将叶片脱色处理后用碘液处理,发现a部(上部)叶呈棕色,b部(下部)叶呈蓝色,这个实验说明了:
(1) 。(填字母代号)
A.光合作用需要光 B.光合作用需要CO2
C.光合作用需要H2O D.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2) 。(填字母代号)
A.叶上部有淀粉产生,下部无淀粉产生
B.叶下部有淀粉产生,上部无淀粉产生
33.如下图(甲)所示,先将天竺葵在黑暗的地方放置一昼夜,再在天竺葵的叶上,用两片相同大小的铝箔纸盖住相同位置的上下叶表皮的一部分,这是为了___。在阳光下4小时后,经用酒精处理(图乙),滴加碘液(图丙),观察到的现象是叶片的遮光部分 (填“变蓝”或“不变蓝”);这说明 。
34.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 的反应,请你写出一个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5.在2Cu+O2=2CuO的反应中,参加反应的铜、氧气与生成的氧化铜的质量比是: 。
36.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试根据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推断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的组成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37.从事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是进行科学实验的设计。科学实验的正确步骤应为:①明确实验目的②收集有关资料③设计合理方案④进行科学实验。请你按照以上四步,完成以下实验设计,(所用装置图用序号表示)
在实验室中,经常用固体Zn和稀硫酸(H2SO4)的混合物在常温下反应的方法制取氢气,反应生成 ZnSO4和H2。已知在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089 g/L,空气的密度为l.293 g/L,且在常温常压下,l体积水能溶解0.002体积的氢气。
①明确实验目的: 。
②收集有关资料:氢气的密度 于空气密度且 水。固体Zn和稀硫酸(H2SO4)的混合物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设计合理方案:发生装置选用 ,收集装置选用 。
三、分析计算(共8分)
38.燃烧含硫的煤和燃放鞭炮都会产生污染空气的二氧化硫气体。如果完全燃烧1.6克硫,能产生多少克二氧化硫气体?(3分)
39.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与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加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5分)
(1)维生素C的一个分子由 个原子构成,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维生素C在氧气中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化学方程式为 ;
(3)将1.76克维生素C放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
a
b
水
B瓶
A瓶
死去并灭菌的蝗虫
活蝗虫
NaOH溶液
NaOH溶液
第27题图
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