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土壤的结构北方工大附中 陈国秀
E_mail:chgx690126@163.com
2005年8月11日 主要概念和观点1.土壤质地 土壤结构 团粒结构 土壤持水能力
2.土壤质地和结构直接影响土壤的温度、水分、
透气性及养分供应状况,进而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
及耕作性能;
3.土壤持水能力和透气性在土壤肥力中占有重要位置;
4.土壤的层次结构是土壤自然形成的历史记录;
5.人类活动对耕作土壤的结构和肥力有影响.
知识要点和能力训练重点1.能说出土壤质地的含义和砂土、壤土、
粘土的质地特征;
2.用实验证明土壤的水分和土壤粒径之间
的关系;
3.说出土壤质地和结构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4.通过观察描述土壤剖面的层次结构;
5.结合对土壤剖面的观察,具体分析人类活
动对土壤产生的一些影响。土壤质地:土壤中大小颗粒的组合
比例(相对含量)基础知识土粒:土壤中的固体颗粒砂土、壤土、粘土土壤质地砂土: 砂土的粒径最大(0.05mm~2.00mm),
潮湿的砂土不能攥团,
摸上去磨手。土壤质地壤土的粒径次之(0.002mm~0.05mm),
潮湿的壤土可以攥团。 壤土土壤质地 粘土的粒径最小
(小于0.002mm),
潮湿的粘土,
可以搓条,手感粘腻。
粘土基础知识土壤结构:土壤中各种粒径的排列形
式或相互粘结的形式。非团粒结构、团粒结构非团粒结构 团粒结构 块状结构体和核状结构体,立方体型,长、宽、高大体相等,边面一般不明显,外形不规则,结构体内部紧实,俗称“土坷垃”。 片状结构体,薄片状,常出现在犁底层,成层排列。 柱状结构体和棱柱状结构体,纵轴大于横轴呈直立型,棱角不明显的为圆柱状结构体,棱角明显的为棱柱状结构体,大多出现在粘重的底土层、心土层和柱状碱土的碱化层。 团粒结构体,近似球形的较疏松多孔的小土团,一般在耕层较多,其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壤肥力的水平.基础知识土壤持水能力:灌溉中止后,当没有 水分流出时,土壤吸持的水分处于饱和状态。这时,土壤的含水量叫做土壤最大含水量,此时的土壤含水量百分数就是通常所说的土壤持水能力。土壤剖面:地表到成土母质之间的垂直剖面。典型的土壤层次结构暗棕壤剖面图红壤剖面图褐土剖面图灰化土剖面图黑土剖面图黄壤剖面图什么样土壤最肥沃一般来说,土壤颜色越黑越肥沃案例交流土壤的结构 目标:
1.说出土壤质地的含义和砂土、壤土、粘土的质地特征。
2.能用实验证实土壤中的持水能力和土壤粒径之间的关系。
3.会做种植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4.会用感官分辨砂土、壤土和粘土
5.会做土壤的持水能力和土壤粒径之间关系的实验,并会做实验记录。案例交流土壤的结构 教学方法 :
实验 对比
教学手段 :
砂土、壤土和粘土的土样;各种实验器材 案例交流土壤的结构 实验用具:
1.提前准备三种烘干的土样(砂土、壤土、粘土)
2.花盆或替代品(每组一个)
3.黄豆若干
4.量筒或量杯(每组一个)
5.一定量的清水 案例交流土壤的结构 实验步骤:
1.把土样进行编号;
2.每个组分别取量相同的土样一种,放于花盆中;
3.把数量相同的黄豆种植于花盆中;
4.浇同样量的水,做好记录,贴好编号;
5.放置于条件相同的环境中(温暖);
6.每天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若要浇水,要一起浇同样量的水) 案例交流土壤的结构 (实验记录)案例交流土壤的结构 (实验记录)导入: 植物生长是受多种条件影响的,如:光、热、水土以及植物体本身。我们前一阶段种植了黄豆,我们给定的条件是温度和水量一致,但结果不同,这是为什么?说明什么?案例交流土壤的结构 用感官了解三种土壤 :实验用具:烘干的砂土、壤土、粘土,做好编号;水
实验步骤:
1)用眼睛去观察三种土样的颜色;
2)手去触摸三种土样,感觉粗细及粘性
一些水,去感觉土样的粘性(试着把三种土撮 成条或攥成团,看看哪种能行)
3)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了解三种土壤不同的沉降速度 案例交流土壤的结构 实验用具:土壤样品、水、烧杯、玻璃棒、量筒、手表;
实验步骤:
1、取相同质量的砂土、壤土、粘土各一份,分别放入烧杯中;
2、在烧杯中加水搅拌,使土壤中的颗粒自然悬浮在水中。
停止搅拌后让颗粒自由沉降,观察①大小不一的颗粒在水中3、自由沉降的先后顺序;②多长时间水能变清。
4、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了解三种土壤的含水量 案例交流土壤的结构 实验用具:土壤样品、水、塑料瓶两头去掉在一头用纱布裹好做成实验器皿、量筒
实验步骤:
1、取相同质量的砂土、壤土、粘土各一份,分别放在实验器皿中;
2、用量杯向实验器皿缓慢地加入相同数量的水,下面用量杯接着;
3、观察器皿中水流出的速度和数量;
4、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案例交流土壤的结构 总结:土壤质地不同,含水量持水能力不同,土壤粒径越大,含持水能力越低;土壤粒径越小,含持水能力越高。人类活动对土地的影响东北——黑土、沼泽沼泽土华北——盐碱地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西北地区——荒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