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环境下的课堂教学
———《我国的土壤资源及保护》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道土壤是一种最基本的资源,关注我国的土壤资源,增强保护土壤的意识;
2、 了解我国当前土壤资源的现状,认识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壤资源的措施;
3、 培养学生通过网络搜索资料、分析处理资料的能力,锻炼学生课外自主探究的能力;
4、 尝试网络技术与科学学科的整合。
二、设计意图
新课程《科学》要求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实行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实行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去质疑、去调查、去探究、去解决问题。要大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变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兴趣和效率。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如何将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探究活动、课程资源三者进行有机的整合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而Web Quest(网络探究)就是能够实现这种设想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网络探究的观念与新课程倡导的理念有很多吻合,所以它正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期待。
首先教师利用收集到的各类资料、图片、FLASH动画等素材利用Microsoft FrontPage制成网络型课件,可以将课件在网络教室中设置成虚拟站点,也可以直接链接到因特网上的与课本内容有关的相关网页,让学生通过上网自主的获取知识。通过教师设置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接着设计出几个有吸引力的、可操作的任务,但要回答这些任务,只能通过查找网络上相关的资料(更多通过教师设置的虚拟网站);学生一边查找资料,一边小组合作讨论;小组代表回答问题,其余小组或学生可以补充;最后通过讨论保护土壤资源如何从我做起,使本节课的中心思想得以升华。
三、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
引入:展示“china”,大家认识这个英文单词吗?除了中国的含义之外还代表什么?
生:陶瓷
师:对,中国的陶瓷举世闻名,那么大家知道中国哪里的瓷器最有名吗?
生:景德镇,中国的瓷都
师:展现几幅景德镇陶瓷的图片
生:观赏图片
师:你们知道为什么景德镇的陶瓷这么有名吗?
生:列举······
师:除了精湛的工艺外,与当地的土壤类型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高岭土),如果换作我们这里的土壤就不太合适了,那有人就说,既然做不成精美的陶器,那就烧砖瓦总可以吧(展现烧砖瓦的图片),大家觉得这样做可取吗?
生:虽然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但同时对土壤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师:(展现烧砖瓦后留下的大坑图片),这告诉我们,不能对一种资源无止境的索取,发展经济的同时,应该注意保护环境。对于土壤也是如此,今天我们的课题是《我国的土壤资源及保护》。
问题一:
师:有人说,土壤嘛,随处可见,又不用花钱去买,所以说土壤不能算做一种资源,我们同学是怎么认为的呢?
生:(短暂的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请大家从土壤的组成成分、用途、形成过程等多角度加以说明,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通过我们的网站去了解,查找相关的资料。
打开网页:http://www./zzy/index.htm ( http: / / www. / zzy / index.htm )或10.131.137.5/zzy/index.htm ( 10.131.137.5 / zzy / index.htm )
生:查找资料,讨论
师:需要帮助的或有不同想法的请举手。
······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他学生注意聆听,并可以选择补充或发表不同的意见。
师:(总结)从我们刚才的讨论可知,土壤是一种资源,而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基本资源之一,与地球上的生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问题二:
师:以前有一种说法,中国“地大物博”,也就是说我国的土壤资源非常丰富,你们赞同这种观点吗?
生:不赞同(或赞同)
师:接下来请大家试通过了解我国的土壤资源现状,谈谈你的体会?
生:查找资料,讨论,发表不同的意见。
······
师:(总结)我们平时所说的土壤资源,一般指的是与人类有着十分密切关系的土壤资源或者是可以直接广泛加以利用的土壤资源,主要指的是耕地,森林等。从我们同学的查找可知,我国的土壤资源其实并不丰富。也就是说,对于有限的土壤资源,我们不仅要利用好,而且要保护好。
问题三:
师:那么我国的土壤资源当前保护的好吗?
生:不好
师:都存在哪些问题?还有没有其他不同形式的破坏?
生:(列举)土地沙漠化,土壤污染,沙尘暴的袭击,耕地蚕食等等
师:我们的网站上也列举出了这方面相关的资料,接下来,我们请几位同学通过课前收集的资料声情并茂的向大家分别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学生代表:(幻灯片演示)共5组,其他同学注意听,学习
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介绍,我们应该对当前我国的土壤资源说面临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使我想起了我们家乡周围的土壤资源,我们家乡的土壤资源保护的好吗?
生:(讨论)分别回答,学生举例说明
师:(总结)我们家乡的土壤资源也正遭受着种种破坏,补充举例说明(楼房越建越高,土地越建越少)。
问题四:
师:总的来说,我们国家的土壤资源并不丰富,而且又遭受着种种破坏,保护土壤,人人有责。那我们该怎么办呢?请大家想想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来保护我们的土壤资源。
生:讨论,查找资料,回答
师:1、立法保护;2、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我做起;3、宣传周围的人们,一起来保护土壤资源
师:通过这堂课,你体会最深刻的是哪一点?
生:发表言论
总结:看来,保护土壤资源,任重而道远,仅仅依靠个别人的努力是不够的,我们应该把我们今天所学到的告诉周围的人,让全社会的人都来了解土壤资源,都来保护土壤资源。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