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1能源资源的开发-同步巩固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3.1能源资源的开发-同步巩固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必修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8-01-04 19:3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能源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有多种分类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利用的能源。如: ① 、风能、生物能、潮汐能等。
2.非可再生能源:是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主要指: ② 、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3. ③ :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等。
④ :风能、太阳能、核能。
⑤ : 煤炭、风能等可直接被人利用的。
⑥ :最具代表——电能,经过人类一次开发的能源。
二、山西资源开发条件
1.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要因地制宜,不仅要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而且要考虑市场和交通条件。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 ⑦ ——2700亿吨,可开采560年
a.分布范围广——40℅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b.煤种齐全——十大煤种
c.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d.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2) ⑧ ——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且在很长时间内不会改变。这为山西煤炭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3)位置适中, ⑨
2.面临的挑战:
a. ⑩ 使晋煤失去部分市场。
b.西电东送使晋煤的市场份额缩小。
c. ? 等清洁能源的开采使得国内市场对晋煤的依赖减弱。
d.晋煤的开采条件下降,开采成本上升,竞争优势逐渐丧失。
三、能源基地的建设
1.扩大煤炭开采量—目的: ? 。
措施:扩大规模,增加产煤量。
结果:形成了大同、平朔、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2.提高晋煤的外运能力—目的: ? 。
措施:加强交通设施的建设。
结果:形成了以 ? 为主、 ? 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由北到南:大同—秦皇岛线 神木—黄骅港线 焦作—兖州—日照铁路线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目的: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和推动我国 ? 的调整措施:
a.建设 ? ,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b.发展 ? ,为冶金工业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焦炭。
结果:提高了能源输出结构水平和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及结果
1.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 ? 十分单一。经济的核心部门是—— ? 经济结构效益低下,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2.“六五”时期:
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在煤碳、铁矿、铝土矿资源的基础上构建了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延长了生产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
结果:单一的经济结构变为 21 ;原料工业超过采掘业而占到主体地位。
引水工程建设:原因——重化工业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而山西省年降水量少,抵消水缺乏。
缺水严重的地区——晋北和晋中
最大的引水工程-——万家寨引水工程 ( 22 )
作用:缓解了太原、大同、朔州三个中心城严重缺水的局面。
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山西省能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23 ; 24 ——水污染、大气污染,因此能源开发利用必须与生态环境治理同步。
2.保护与治理:
(1) 25 :推动以洁净煤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建立一个具有多品种、多层次的清洁能源生产体系。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
(2) 26 :环境问题的根源——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措施:
a.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 27 方向发展。
b.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 28 的比重。
3. “三废”的治理:
废渣
29?????——主要用于发电、供热和充填露天矿坑及塌陷区
30?????——经干燥后再利用
废气
做好销烟除尘工作,例如:洒水降尘、阻氧灭火?
营造防风林带,开展复垦绿化工作
废水
采取沉淀的办法
























重点一 能源资源开发条件
1.能源资源开发原则:
《强调》因地制宜,如何因地制宜,各抒己见,自由发挥。
2.能源资源开发条件:
①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②考虑市场和交通条件。

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1—2题。

1.下列属于该工业区发展的区位条件的是
①煤炭资源储量丰富 ②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
③便利的水陆运输 ④雄厚的科技力量 ⑤离铁矿区较近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
2.20世纪60年代以后,该区经济趋于衰落,有关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源消费从“煤炭时代”进入了“石油时代”,世界对煤炭的需求量明显下降
B.煤炭开挖深度的增加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得鲁尔区所产煤的价格缺乏市场竞争力
C.钢铁出现了世界性供过于求的状况,鲁尔区的钢铁工业受到各国钢铁产品低价格的冲击
D.鲁尔区铁矿资源主要来自法国西南部,运输成本不断提高
【参考答案】1.B 2.D

重点二 能源基地建设
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措施


读我国某种矿产品运输线路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矿产品输出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叙述正确的是
A.石油工业向气化、液化、电化产品方向发展
B.冶金工业向不锈钢系列制品及铝系列制品方向发展
C.建材工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D.化学工业向轻、薄型方向发展
2.该矿产品的运输能够
A.改善输入地区的环境质量 B.缓解输入地区能源不足的压力
C.改善输出地区的环境质量 D.有利于能源的综合利用

【参考答案】1.B 2.B


重点三 能源的综合利用(山西)
1.改革开放初期的产业结构

2.产业结构的调整
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构建了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
3.结果:单一结构转变为多元结构,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


1.(2014·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大庆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陆上油田和重要的石化基地,截至2008年大庆油田已经开采出可采储量的75%。近年来大庆重点发展了石化深加工、电子信息、机械及仪表仪器生产等产业。下表是大庆市近年主要经济和产业指标值。
年份
2005
2008
2012
GDP(亿元)
1 400
2 220
4 000
三次产业占GDP比重
3∶86∶11
4∶82∶14
4∶81∶15
采掘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82
79
72
材料二 玉门是我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2009年被列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多年的石油开采造成大气、水和土壤的严重污染,老城区人口从13万锐减至3万。近年来玉门重点发展了新能源产业。
(1)分析大庆市产业结构及变化特点。
(2)目前大庆和玉门在资源、经济和环境三方面面临问题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各自面临的问题和具有的优势,两市选择不同产业发展方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家战略,对大庆、玉门这类资源型城市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方面,大庆和玉门采取了各具特色的举措,据此谈谈对“因地制宜”思想的认识。



【参考答案】(1)第二产业比重大;石油采掘工业占主导地位;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
(2)玉门石油资源已经枯竭,大庆也将面临石油枯竭的问题;玉门的经济发展已经衰退,大庆的采掘业比重过高;玉门的环境问题更加严重。
(3)大庆:区位优越;资金、技术等条件好。
玉门: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发展新能源产业。
(4)可提供资金、技术和相关优惠政策。
(5)“因地”是指根据条件,“制宜”是指应采取合适的对策和措施,同是资源型城市,但所处地理位置不一样,条件有差异,采用适合各自情况的产业转型政策。

重点四 我国能源问题
1.我国能源存在的问题
(1)能源地区分布不均,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地区不匹配,即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2)能源供应紧张。
(3)人均能源消耗量低,能源利用率低,单位产值能耗大。
(4)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以煤炭为主,污染严重。
(5)广大农村仍大量用木材和秸秆等作为燃料。
2.我国目前能源利用紧张的原因
(1)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
(2)我国耗能大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能源紧张。
(3)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4)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需求。
(5)国际石油价格上涨。
(6)我国缺少石油储备体系。
3.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及其问题
(1)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石油、天然气比例小。
(2)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产生的环境问题
①排出SO2等有害气体,形成酸雨、酸雾;
②排放大量CO2气体,使温室效应加强,全球变暖;
③产生废渣,污染环境;④废弃物污染水源。
4.我国石油安全面临的挑战和措施
(1)面临挑战
①国内石油资源不足,供需矛盾突出;②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越来越大,抵御风险的能力差;③国际石油资源竞争激烈;④进口来源单一,过分依赖中东和非洲;⑤运输方式和运输通道较单一,过分依赖海洋运输,单一的运输路线;⑥缺乏石油战略储备。
(2)应对措施
①降低对石油的依赖性。
a.调整能源结构,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多元化战略,以煤炭为主、电力为中心,油气和新能源全面发展;
b.提高石油利用率,节约使用;
c.加强石油的勘探开发;
d.加强石油替代资源的开发利用。
②积极拓展石油的国际市场,保证石油来源的多元化和石油运输(运输线路和运输方式)的多元化。
③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降低石油供应突然中断的风险,规避油价的严重影响。
5.我国能源利用的发展方向
以煤炭为主,利用石油、天然气,积极发展水电,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风能、沼气、地热能、海洋能等。

2013年5月30日,中缅油气管道全线贯通。海上进口原油和缅甸天然气资源将通过该管道输送至国内。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管道运输方式的优点。
(2)说出中缅油气管道铺设过程中不利的自然条件。
(3)简述中缅油气管道的建成对保障我国能源消费的意义。
(4)中缅油气管道的建成将促进云南成为我国西南地区大型石化基地,分析石化基地的建设对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参考答案】(1)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管理方便。
(2)穿越众多高山峡谷、河流;途经地区地震多发,多滑坡、泥石流,地质地形条件复杂。
(3)有利于我国石油进口的多元化、多渠道,保障能源安全;缩短从波斯湾进口石油的运输距离,节省运费;减少石油运输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程度。
(4)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增加税收,提高居民收入。

重点五 影响可再生资源开发的自然因素
种类
影响开发的自然因素
我国分布
水能
河流径流量、河流落差、地质条件、河流含沙量大小
西南、中南和西北黄河上游
太阳能
海拔高低、空气稀薄程度、天气状况、大气的晴朗洁净程度
青藏高原、西北内陆
风能
风源远近及稳定程度、周围地形对其影响程度、风沙灾害天气
我国西北内陆和沿海地区
地热能
板块交界地带、断裂发育地带
西藏地区
潮汐能
海岸线轮廓、日潮汐次数、潮高大小
东南沿海
沼气
生物原料多少、温度高低、发酵时间长短
南方地区

2012年我国太阳能电池生产量已占全球的50%以上,同年我国光伏发电装机量占全球的比重却较低。读我国光伏企业空间分布统计表,回答1—2题。
广东
浙江
上海
北京
江苏
山东
河北
福建
安徽
陕西
企业数
153
143
128
116
112
50
30
21
21
19
占全国比重
16.6%
15.6%
13.9%
12.6%
12.2%
5.4%
3.3%
2.3%
2.3%
2.1%
1.影响我国光伏企业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①世界市场 ②国家政策 ③太阳辐射 ④技术水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我国积极鼓励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其主要目的是
①减少能源消费量 ②调整能源结构 ③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④根治环境污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1.B 2.C

2.我国积极发展光伏产业,不是为了减少能源消费总量,随着经济发展,能源消费量会增加;发展光伏产业能调整能源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光伏产业能降低环境污染,但不能根治污染。
重点六 区域能源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的分析思路
一、区域能源问题的表现
1.能源数量方面:短缺。
2.能源利用方面: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3.能源结构方面:对某一能源尤其是对煤的消费量过大带来的环境问题,如大量燃煤引起大气污染、酸雨等。
二、能源问题的原因
1.能源分布状况:能源分布贫乏,如日本;某种资源分布广,如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构成,造成煤炭丰富而石油紧缺。
2.技术水平:如我国由于技术水平限制,能源利用率低。
三、能源问题的后果
1.能源短缺:抑制经济发展,经济缺乏活力。
2.利用不合理:大气污染、酸雨等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
四、区域能源的应对措施
1.开源:开发新能源;加强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2.节流:节约能源。
3.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五、资源型区域能源利用的问题
问题
原因或影响
应对措施
经济结构单一
经济发展过分依赖当地的非可再生资源(当地的主要资源),其他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
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和产业转移。改造传统产业,减少数量,扩大规模;鼓励和引进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资源枯竭
随着非可再生资源的开发,资源枯竭,主导产业衰退,失业人员大增
发展科技和教育,为地区企业改造和转型提供技术支持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新兴产业不愿进驻
治理污染,美化环境,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鹤岗市是我国重要煤炭基地之一,但目前在尚有26亿吨煤炭资源有待开发的条件下,自身发展却面临诸多困难。读图完成1—2题。

1.鹤岗市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A.资源枯竭,生态破坏严重 B.产业结构单一,增长方式粗放
C.位置偏远,交通闭塞 D.腹地狭小,劳动力素质低
2.目前,有利于鹤岗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有
①加大对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投资 ②重点发展高精尖产业
③打造煤电化工基地 ④打造绿色食品之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1.B 2.D




2012年我国太阳能电池生产量已占全球的50%以上,同年我国光伏发电装机量占全球的比重却较低。读甲、乙两幅图,完成1—2题。

1.甲、乙两图依次表示的是
A.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和风能的开发利用 B.风能的开发利用和太阳能的开发利用
C.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和核能的开发利用 D.核能的开发利用和地热能的开发利用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所示均为新能源 B.甲是二次能源,乙是一次能源
C.甲是常规能源,乙是新能源 D.甲是新能源,乙是常规能源
煤炭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德国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其成为世界最著名的工业区。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但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据此回答3—5题。
3.和鲁尔区相比,山西省较匮乏的自然资源是
A.水资源 B.铁矿石 C.水陆交通 D.煤炭资源
4.山西省比鲁尔区欠缺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A.广阔的市场 B.政府的支持 C.便捷的交通 D.劳动力素质
5.为尽快使山西省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下列整治措施正确的是
A.增加原煤的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B.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
C.增加农业投入,提高第一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
D.增设水路网,改善交通条件
2012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和消费量分别为331848万吨标准煤和361732万吨标准煤。读2012年我国四类主要能源的生产消费比重表,完成6—7题。




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
4.3%
8.9%
76.5%
10.3%
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
5.2%
18.8%
66.6%
9.4%
6.甲、乙、丙、丁所代表的能源分别是
A.原煤,原油,水电、核电和风电,天然气 B.原油,天然气,原煤,水电、核电和风电
C.天然气,原油,原煤,水电、核电和风电 D.原煤,水电、核电和风电,原油,天然气
7.下列措施中最能促进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是
A.利用我国煤炭资源优势,出口创汇 B.扩大进口渠道,增加对外能源依赖度
C.加大勘探力度,增加煤炭开采量 D.加快产业升级,推进清洁生产
下表为中国、日本、美国、法国四个国家2000年燃烧石化燃料排放二氧化碳的主要指标。读表回答8—10题。
人口
(百万)
GDP
(十亿,美元,1995年)
一次能源供应
(百万吨油当量)
CO2排放(百万吨)

275.42
8 986.90
2 299.67
5 665.44

1 262.46
1 040.31
1 142.44
2 996.77

126.92
5 680.57
524.71
1 154.85

60.43
1 755.62
257.13
373.26
8.①~④所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A.中国、日本、美国、法国 B.美国、中国、法国、日本
C.美国、中国、日本、法国 D.中国、美国、日本、法国
9.关于上述四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 B.②国单位GDP排碳量最高
C.③国人均排碳量最低 D.④国的能源主要依靠水电
10.近年来中国为节能减排做出了巨大努力,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①政策支持 ②降低能源结构中煤炭的比重
③全部关闭高耗能、高污染企业 ④促进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晋、陕、内蒙古三个省级行政区接壤的地区被称为“乌金三角”。结合“乌金三角”地区区位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能源资源的开采是该地区重点发展的工业。为加强本地区能源的外运能力,应采取的对策有哪些?
(2)分析“乌金三角”地区在开发建设中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
(3)要促进“乌金三角”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由于对煤炭资源大规模、高强度的开发,东北、山西等地的煤炭资源型城市虽为国家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和资源支撑,但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生命和后续发展能力的代价。下图为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与资源产业生命周期图。据此回答1—2题。

1.资源型城市最佳的产业结构调整时间段为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⑤~⑥
2.下列措施中,不适合我国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选择的是
A.将煤炭产业的重心由开采转为深加工,延长开采周期
B.增加科技投入,改造传统工业,提高产业竞争力
C.大力扶植机械制造业和生物制药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D.利用区位和市场优势,重点发展食品加工业,削弱第三产业
我国《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五大国家综合能源基地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图为我国综合能源基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五个能源基地中
A.山西基地煤炭丰富,煤电、煤化工等综合开发前景广阔
B.新疆基地油气资源丰富,以能源加工和出口为主
C.西南基地交通运输不便,以新能源发电、输电建设为重
D.蒙东基地距离我国能源消费市场较远,生产技术水平低
4.各能源基地地区环境问题及其调整方向是
A.鄂尔多斯荒漠化严重,应全面转向第三产业
B.新疆水资源短缺,应兴建坎儿井保证矿区用水
C.西南地区土壤侵蚀加剧,应保护并恢复森林植被
D.内蒙古草场退化面积增大,应停止畜牧业发展
读云南省2013—2015年接纳风电规划表(单位:万千瓦),回答5—7题。
年份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风电可发电量
54.0
101.6
173.2
枯水年
46.0
100.4
1618.7
平水年
41.0
89.3
155.4
丰水年
39.3
76.4
81.6
5.据表,云南风电2013—2015年的增长意味着
A.气候变化强风资源增多 B.水电发电量大幅减少
C.水能资源开发达到饱和 D.居民用电量同步增长
6.从水电、风电最佳搭配来看,风电发电量最多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7.云南省实施风水互补,比之于水火互补,有助于
A.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B.解决枯水季节水能不足
C.降低成本保护环境 D.解决枯水年份水能不足
生物乙醇是指通过微生物的发酵将各种生物质转化为燃料酒精。它可以单独或与汽油混配制成乙醇汽油作为汽车燃料。某投资公司计划在图所示的区域,建立一条生物能管道运输线(G),可将生物乙醇由生产基地运至港口。专家评估这项投资,实现后可获得长期的回报。据此读图回答8—10题。

8.据图示信息可推测,成为该区域生物乙醇原料的优势作物应是
A.甜高粱 B.玉米 C.甜菜 D.甘蔗
9.将生产的产品运往港口,首选管道运输主要考虑的是
A.地形与地势 B.天气与气候 C.产品性质与特点 D.城市与居民
10.评估该项投资实现后,效益显著的主要原因是
A.从业人员少、工资低 B.运量可保持稳定、费用低
C.清洁新能源市场需求量大 D.该项技术已得到普遍应用
1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智利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极为短缺的国家。近年来,为了摆脱能源依赖进口的局面,积极开发本土能源资源。该国北部的M地区(下图所示)背山面海的特殊地理位置令电力工程设计师们萌生了能源开发的新构想。智利某能源公司计划在M地区东部的高山上修建两座“水电站”,利用先期开发的太阳能把海水抽到高山水库,然后让海水倾泻而下用于发电,以获得持续稳定的电能。该计划预计年发电量可达300兆瓦,足以满足M地区及其地区数百万居民的用电需求。

(1)分析智利M地区河流水能难以开发利用的不利自然条件。
(2)推测智利及M地区化石能源缺乏的地质条件。
(3)阐述在M地区太阳能未能得到大力推广的自然原因。
(4)对该国在M地区调海水建“水电站”的计划,你认为是否可行并表述见解。








(2014?四川卷)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反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下图为南海全年风功率密度等级图。读图回答1—2题。

1.结合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判断,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2.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目前在下列四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2013?安徽卷)下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完成第3题。

3.图中所示石油、天然气
A.与伏尔加河水能的能量来源不同 B.直接形成于伏尔加河的沉积作用
C.开发得益于伏尔加河水资源丰富 D.输出主要通过伏尔加河运往西欧
4.(2016?新课标全国卷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 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5.(2015?上海卷)石油是工业的血液。认识我国石油资源开发和利用状况,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读图回答问题。

(1)归纳我国石油生产时空分布的基本格局。
(2)“我国部分地区油田资源已进入中晚期”,举例说明这一判断。
(3)概述2009年我国石油生产量与进口量的关系,说明2009年华东、华南的石油进口量与其他地区的差异及其原因。



6.(2014?四川卷?节选)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北海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气产地。简述北海油气田开采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答案】1.B 2.A
【解析】1.从景观图来看,甲图有风力旋转装置,乙图有太阳辐射集热装置,两图应分别为风能和太阳能的开发利用。
2.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均为新能源;都经过了加工或转换,属于二次能源。
【答案】3.A 4.C 5.B

【答案】6.C 7.D
【解析】6.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占比重最大的是煤炭,即丙代表原煤;占我国能源消费比重第二位的应是石油,即乙代表原油。
7.利用我国煤炭资源优势出口创汇会导致我国煤炭资源逐步枯竭;过度增加对外能源依赖度,不利于我国能源供应安全;目前我国煤炭开采量已经很大,并因此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加快产业升级,推进清洁生产,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有利于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
【答案】8.C 9.B 10.C
【解析】8.根据表格数据,四个国家中,GDP最高的①是美国,人口最多的②是中国,人口最少的④是法国,有一亿多人口的③是日本。所以C对。
9.四国中,①国的能源结构以石油为主,A错。②国能源以煤炭为主,单位GDP排碳量最高,B对。根据表格数据,③国人均排碳量不是最低,C错。④国的能源主要依靠核电,D错。
10.近年来中国为节能减排采取的措施包括政策支持,①对。降低能源结构中煤炭的比重,②对。全部关闭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会阻碍经济发展,不实际,③错。促进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④对。故选C。
11.【答案】(1)加强铁路、公路等建设,增加运煤通道;在水源较丰富的地区建设坑口电站以及输电线路,向外输送电力。
(2)开发煤炭资源,导致植被破坏;加剧土地的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产业结构偏重,工业“三废”污染严重;重工业需水量大,加剧水资源短缺。
(3)加强煤炭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轻工业;发展生态农业,搞好矿区复垦,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
【解析】(1)加强“乌金三角”地区能源的外运,可以从加强公路、铁路等交通建设和火电站、输电线路建设两方面去分析。(2)本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植被覆盖差,生态环境脆弱,大力开发煤炭资源,会导致植被破坏,加剧土地的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产业结构偏重,又会加剧污染和水资源短缺。(3)本地区可持续发展措施,应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如发展生态农业,搞好矿区复垦,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加强煤炭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优化产业结构等。

【答案】1.C 2.D
【解析】1.根据图示可以看出,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滞后于资源产业生命周期,故资源型城市的最佳产业结构调整阶段应处于资源开采开始走向衰退、城市经济增长还维持着高位时期,图中④~⑤阶段符合题意。
2.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和带动就业,故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不应该削弱第三产业的发展。
【答案】3.A 4.C

【答案】5.B 6.D 7.C
【解析】5.据表,云南风电2013—2015年的增长意味着水电发电量大幅减少,B对。区域气候变化不明显,风力资源变化不大,A错。我国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C错。发电量增大,与西电东送、工业发展有关,居民用电量增长较慢,不同步,D错。
6.根据图中数据,从水电、风电最佳搭配来看,风电发电量最多的季节是枯水期,北半球冬季,D对。丰水期表示夏季,发电量小,B错。平水期代表春秋季,发电量较小,A、C错。
7.云南省实施风水互补,比之于水火互补,风电没有环境污染,有助于降低成本保护环境,C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受技术水平影响,与风水、风火互补类型无关,A错。只能是缓解,不能解决枯水季节、枯水年份水能不足问题,B、D错。
【答案】8.D 9.C 10.C
【解析】8.读图,根据经纬度判断,图示区域主要位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甜高粱、玉米、甜菜是温带作物,不适宜在该区生长,A、B、C错。甘蔗是适宜在该地生长,所以D对。
9.根据材料可知,生产的产品是生物乙醇,采用管道运输的方式,主要是考虑产品的性质、特点,要保障运输的安全、方便,C对。从图中河流流向看,港口处海拔较高,不能利用地势自流,A错。该区主要受副热带高压带和东南信风带交替控制,气候对交通的影响小,不是主要因素,B错。产品主要是作汽车燃料,不是生活能源,与居民关系不大,D错。
10.效益好,从业人员少、工资应该较高,A错。产品是以生物质为原料的,生物质生长是有季节变化的,运量变化有季节性,B错。生物乙醇是清洁新能源,市场需求量大, C对。该项技术目前没有得到普遍应用,D错。
11.【答案】(1)该地区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量小、河流稀少;流程短,流量有限;多时令河,季节变化大。
(2)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以隆升为主;生物量有限,缺乏化石能源形成的沉积地质环境与条件。
(3)易受夜间和风沙及大雾天气影响,集中难度大,稳定性较差。
(4)可行:发挥高山与海洋间距小的海陆位置及落差优势,引海水发电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强;有利于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及克服太阳能的不稳定性,优化能源结构。
不可行:能源经过二次转化,调海水的工程建设投资量较大;海水可能对安第斯山区及沙漠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该地区多地震等地质灾害,难以确保库区安全。


【答案】1.A 2.B
【解析】1.读图,根据图例分析,风功率等级最高的部分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地区,西南部风功率密度等级最低。根据材料,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也就是从这个方向来的风最多,所以,对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业最大的是东北风,A对。其他选项对应的风功率密度等级较低,所以B、C、D错。
2.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风力发电站目前应选择在容易开发,便于向我国陆上经济发达的地区输送电力的海域。读图可以判断,四地中只有②地距离我国陆上经济发达区最近,且位于大陆架浅海区,所以最合理的是②地,B对。①地风功率密度等级较低,不是最适宜地区,A错。③、④地距离我国大陆远,不便于电力输送,C、D错。
【答案】3.C
【解析】3.石油、天然气与水能都是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石油、天然气是地质时期低等生物沉积在湖泊或海洋中变成有机质,经过复杂的地质作用转变和富集起来的。伏尔加河向南流入里海,沿该河运油不可能到达西欧。
4.【答案】(1)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水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
(2)有风: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
有地: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
(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离东部(用户)较远(需长距离输电);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
(4)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等可以调节、控制,以使电网输电平稳(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

5.【答案】(1)1999年:石油生产主要分布于东北,其他地区相对较少;北方多,南方少;陆上石油生产占主导地位,海洋石油生产相对较少。
2009年:东北、西北石油生产平分秋色;北方多,南方少;陆上石油生产占主导地位的格局保持不变。
(2)由图可见东北的石油生产量逐步下降,进口量明显增加,这反映该地区油田开发强度大,储量有所减少,需要进口部分石油弥补储量不足带来的产能下降。这表明我国部分地区油田确已进入中晚期。
(3)关系:2009年我国石油进口量明显大于国内生产量。
差异:华东、华南石油进口远大于其他地区。
原因:华东、华南石油生产远远满足不了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依靠进口弥补缺口。
【解析】(1)从时空分布来看我国石油生产,主要是在图示时间内,石油生产的变化及地区间的差异。1999年:石油生产主要分布在东北,其他地区相对较少;北方多,南方少;陆上石油生产占主导地位,海洋石油生产相对较少。2009年:东北、西北石油生产平分秋色;北方多,南方少,陆上石油生产占主导地位的格局保持不变。(2)油田资源进入中晚期,石油产量将逐渐下降,该区域石油进口量增加。图中符合这一特征的地区为东北地区。由图可见东北的石油生产量逐步下降。进口量明显增加,这反映该地区油田开发强度大,储量有所减少,需要进口部分石油来弥补储量不足所带来的产能下降。这表明我国部分地区油田确已进入中晚期。(3)通过各地石油生产量相加得到的数据和各地石油进口量相加得到的数据,两数据进行对比可知2009年我国石油进口量明显大于国内生产量。华东、华南石油进口量明显大于其他地区。这与华东、华南石油生产量小,两区经济发达,石油消费量大,必须依靠进口弥补缺口有关。
6.【答案】有利条件:油气资源储量丰富;位于大陆架浅海,便于开采;接近能源消费市场;运输便利。(任答三点)
不利条件:位于西风带,终年风浪大;多阴雨天气,不利于海上油气开采作业;开采成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