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在加热和冷却后》第一课时课件+教案+学案+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第一课时课件+教案+学案+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1-06 17:09:10

文档简介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习题
一、基础过关
1.我来填一填:
(1)( )、( )、( )、( )、( )、( )、( )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
(2)雨、霜、雾都是空气中的( )遇到冷、降温而凝结形成的
(3)( )是悬浮于近地面层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天气现象。多春秋季出现。
2.判断:
(1)云和雾就是水蒸气。( )
(2)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罐壁而凝结成小水珠(露珠),壁外温度降到零度以下便结成细小的冰粒,即为霜。( )
综合训练
1.科学探究:
造雨实验,学生分组做实验:先准备半杯热开水,再把一块冷玻璃放在杯口,观察玻璃上是否有水珠?想一想杯口玻璃上水珠是哪里来的?
三、拓展应用
1.水有哪几种形态?在什么条件下它们会互相转化?
2.雨、霜、雾是怎么形成的?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过关
1.(1)云)、(雾)、(雨)、(露)、(霜)、(雪)、(冰)
(2)水蒸气
(3)雾
2.(1)× (2)√
二、综合训练
1.有,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降温而凝结形成的小水珠。
三、拓展应用
1.答:水在自然界中有液体、固体、气体三种形态。液态的水遇冷(0℃以下),会凝结成冰;冰遇热会融化成水;水受热会变成水蒸气。
2.雨、霜、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降温而凝结形成的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水在自然界的存在有多种形式,知道水的三态变化条件。
2.能够做雨、霜、雾的模拟实验,了解它们的成因。
学习重点知识
做造雨、霜、雾的模拟实验,了解它们的成因。
二、学习过程
1.我看书:看书,熟悉课的内容。
2.我思考:探究雨、霜、雾的形成
(1)雨是怎么形成的呢?
(2)霜是怎么形成的呢?
(3)雾是怎么形成的吗?
3 我能做:注意安全。
学生分组做实验:先准备半杯热开水,再把一块冷玻璃放在杯口,观察玻璃上是否有水珠。?请将玻璃平拿举起,然后斜侧立起,观察到什么了?
学生分组做实验:先把碎冰倒进干燥的椰奶易拉罐(或玻璃杯),罐内放入一支试管,在试管和罐内各放一支温度计,在碎冰中加入盐,在罐底下放一块湿毛巾。观察:罐外是否有霜出现?试管里的水结冰时,温度是多少??
学生分组做实验:准备半杯不冒热气的温水,把一支冰棒或一块冰放在杯口,观察出现的现象?
4.我总结:通过探究性学习,我知道了:?
雨、霜、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降温而凝结形成的。?

《水在加热冷却后》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水在自然界的存在有多种形式,了解雨、霜、雾的成因。
2.能够做雨、霜、雾的模拟实验,了解它们的成因。
3.知道云、雾、霜、雪、冰、雹是水在大自然中多姿多彩的化身;
教学重点
了解雨、霜、雾的成因
教学难点
能够做雨、霜、雾的模拟实验,了解它们的成因。
教学方法
实验操作,小组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课件,玻璃杯、冰块、易拉罐、湿毛巾、盐、温度计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美丽的图片,了解多姿多彩的各种形态的水
1.欣赏雾凇、雪人、山中雾、下雨、冰山、白云、露珠、霜、雹的图片。
2.你知道雾凇、雪人、山中雾、下雨、冰山、白云、露珠、霜、雹都是什么形成的吗?
3.云、雾、露、雪、冰、雹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那么,水是怎样形成雨、霜、雾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探究雨、霜、雾的形成
1.造雨实验,探寻雨的成因。
(1)雨,同学们都淋过,可是雨是怎么形成的呢?
(2)学生分组做实验:先准备半杯热开水,再把一块冷玻璃放在杯口,观察玻璃上是否有水珠。
(3)汇报观察结果:是否有水珠?想一想杯口玻璃上水珠是哪里来的?
(4)请将玻璃平拿举起,然后斜侧立起,观察到什么了?这就是下雨。
(5)小组讨论:雨是怎么形成的?
(6)汇报讨论结果:雨是怎么形成的?
(7)小结:当云中的水滴或小冰晶凝结得足够重时,就会降落下来。当小冰晶穿过暖和的空气层时,会融化成雨水落下来,这就是下雨;如果空气低于0℃,就会下雪;如果夏天高空中凝结成的大冰晶穿过暖和的空气层时没有被融化,落下来的就是冰雹了。
2.造霜实验,探寻霜的成因。
(1)霜,同学们见过,可是你知道霜是怎么形成的呢?
(2)学生分组做实验:先把碎冰倒进干燥的椰奶易拉罐(或玻璃杯),罐内放入一支试管,在试管和罐内各放一支温度计,在碎冰中加入盐,在罐底下放一块湿毛巾。观察:罐外是否有霜出现?试管里的水结冰时,温度是多少?
(3)小组讨论:你发现了霜了吗?试管里的水结冰时,温度是多少?罐内温度计是多少度?你知道霜是怎么形成的了吗?
(4)小组汇报:
(5)小结: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罐壁而凝结成小水珠(露珠),壁外温度降到零度以下便结成细小的冰粒,即为霜。
3.造雾实验,探寻雾的成因。
(1)雾,大家也见过,你知道雾是怎么形成的吗?
(2)学生分组做实验:准备半杯不冒热气的温水,把一支冰棒或一块冰放在杯口,观察出现的现象。
(3)小组讨论: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4)小组汇报:
(5)小组讨论:雾是怎么形成的?
(6)小组汇报:
(7)小结:雾是悬浮于近地面层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天气现象。多春秋季出现。雾分辐射雾和平流雾。
4.总结:概括地说,?。
三.总结:
1.水在自然界中有哪些多姿的形态?(雾凇、雪、雾、雨、冰、云、露、霜、雹)
2.通过探究学习,你知道雨、霜、雾是怎么形成的吗?
四.作业:
1.等待机会观察雨、霜、雾、露。
2.把下雨、下雪、下雾、结霜的原理解释给小同学听。
五、板书设计
水在加热冷却后
1 雨、霜、雾是怎么形成的?
雨、霜、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降温而凝结形成的
2水在自然界中有哪些多姿的形态?
雾凇、雪、雾、雨、冰、云、露、霜、雹

课件12张PPT。苏教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5课第四单元(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课件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思考: 水有很多种形态,
那么同学们见过哪些形态的水呢?
云、雾、雨、露、霜、雪、冰都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那么这些美丽的景观是怎么形成的呢?让我们动手做一做雨的形成液态的水受热后变为气态的水蒸气,水蒸气上升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当上升的气流无力支持时变下降成为“雨”。云和雾:实验中的白气是水蒸气凝结成的极细小的水珠,它在高空中是云,低空是雾。霜 空气中的水汽受地面或者物体表面热量辐射的影响(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下)而凝华在其上面的白色晶体。晚秋产生的霜叫“早霜”,早春产生的霜叫“晚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