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在加热和冷却后》第二课时课件+教案+学案+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第二课时课件+教案+学案+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1-06 17:10:08

文档简介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习题
一、基础过关
1.我来填一填:
(1) ( )形态的水( )后变成气体形态的( ) ,这种现象叫做蒸发。
(2) 水蒸气 ( )后,又从( )变成( ),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3) 蒸发的快慢与 ( )、( )、( )有关系。
2.我来判断:
(1)全地球上的河水,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迟早有一天,海洋会溢出来。( )
(2)云、雾、雨、雪、霜都是空气中的水凝结而成的。( )
(3)云和雾就是水蒸气。( )
二、综合训练
1.科学探究:
往两只大小不同的盘子里倒同样多的水,放在阳光下晒,观察水的变化?有什么变化?哪个盘子里的水最先蒸发完?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蒸发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三、拓展应用
1.为什么年年下雨,雨水却总是降不完?

2.水在自然界中是怎样循环的?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过关
1.(1) 液体 受热
(2) 遇冷 气态 液态
(3)蒸发面积大小 空气流通程度 周围温度
2.(1)×
(2)×
(3)×
二、综合训练
1.水越来越少,大盘子的水先蒸发完。蒸发的快慢与蒸发面积大小有关、与周围温度有关
三、拓展应用
1.答:因为水在自然界中是在不断地循环。
2.答:地面上的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不断上升,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结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不断聚集,形成云,云越聚越多,形成雨,降落到地面,变成水。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能够通过对蒸发现象的研究,了解空气中水蒸气的来源。
2.能够设计并完成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实验。
3.知道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
二、学习过程
1.我们知道了云、雾、雨、露、霜、雪都是由空气中的水凝结成的,那么空气中的水是从哪儿来的呢?
2.看图片,讨论:
(1)衣服上的水跑到哪里去了?
太阳照射水面,水会怎么样?天空中的云是怎么来的?
阅读资料,认识蒸发和凝结现象。

3.小结:空气中的水是从哪儿来的呢?
4 探究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1)猜测: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汇报学案中的实验情况:?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实验要求:往两只大小不同的盘子里倒同样多的水,放在阳光下晒,观察水的变化。?
(4)汇报实验情况:水有什么变化?哪个盘子里的水最先蒸发完?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蒸发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与蒸发面积大小有关、与周围温度有关、等)? 21教育网
(5)小结:蒸发的快慢与蒸发面积大小有关、与周围温度有关、等。?
《水在加热冷却后》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对沸腾和蒸发现象的研究,了解空气中水蒸气的成因
2.能够通过亲身感受认识到水在蒸发时会吸收热量
3.能够通过图示法总结水的三态变化,了解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4.体会到自然界的神奇变化,感受物质的循环变化。
教学重点
能够通过了解水结冰、沸腾、凝结的条件
教学难点
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条件
教学方法
实验操作,小组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课件,玻璃杯、冰块、易拉罐、湿毛巾、盐、温度计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旧知复习
回顾自然界中水的各种形态。
1.请你联系自己平日的生活,想一想这些自然现象,你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看见的?
霜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会出现,霜是什么东西--水汽凝华成霜 露是水汽遇冷凝结成的。
云和雾在什么时候可以看到 云和雾主要是高度不同 云是怎样产生的(冷热空气相遇)。
2.你们想不想把这些自然现象在我们的实验室里再现呢?黑板上写的这些自然现象哪些可以利用实验在教室里进行再现?21cnjy.com
3.黑板上写的这些形态的水哪些是你感兴趣的?你想研究什么?先请你在心里想好研究的内容,下面根据你们的选择组成新的研究小组,先安排好的小组请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讨论。(每组前面放一个牌子,并宣布组长)21·cn·jy·com
二、认识水的蒸发、水蒸气的凝结现象。
讲述:这节课继续学习关于水的知识。
用抹布蘸水在黑板上写“水”。
1、谈话:小朋友看看刚才老师用湿抹布在黑板上写的“水”字还在不在了?它跑到哪里去了?
2、学生回答。
3、教师讲解:液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做蒸发。你能做一个蒸发的实验吗?(让学生将水滴到手背上体会蒸发的作用。) 2·1·c·n·j·y
4、设计实验方案。
5、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使蒸发加快?
6、了解自然界的蒸发现象:列举你知道的蒸发现象。
7、讲解: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体变成液体,这种现象叫做凝结。云、雾、露、雨等都是由空气中的水凝结成的。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1.提问:水在自然界有哪几种形态?在什么条件下,它们互相转化?
水在自然界中有液体、固体、气体三种形态。液态的水遇冷(0℃以下),会凝结成冰;冰遇热会融化成水;水受热会变成水蒸气。21教育网
2.根据课文图示,将水循环的过程自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或者编成童话剧来表演。
四、回顾和解释
1.在这次研究中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想法?
2.为什么年年下雨,雨水却总是降不完?  
3.水在自然界中是怎样循环的。 
4.小组讨论。(用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水的循环)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五、板书设计
水在加热冷却后
液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做蒸发
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体变成液体,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水在自然界中有液体、固体、气体三种形态。液态的水遇冷(0℃以下),会凝结成冰;冰遇热会融化成水;水受热会变成水蒸气www.21-cn-jy.com
课件15张PPT。苏教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5课第二单元 思考:给水加热会发现什么? 1. 给水加热,那么这杯水的温度会有什么变化?
2. 最后会出现什么现象?
3. 水沸腾时有什么特点? 水加热达到沸点,生成水蒸气,转化为气态。
液体形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
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思考:
冬季室外的水是什么状态的?
为什么冬季下雪而不是下雨呢? 水蒸气遇冷后,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水蒸气遇冷后(温度在0摄氏度以下),从气态变成固态,这种现象就做凝华。
把同样多的水倒在以下两个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经过相同的时间,试猜想哪个盘子里的水蒸发的快?实验一: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蒸发的快慢与蒸发面积的大小有关系如果在黑板上用水涂出两块同样面积的水迹,用扇子扇其中的一块,另一块不做处理,试想:哪块蒸发的快?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通程度有关系。实验二那么,蒸发快慢除了与蒸发面积、空气流通程度有关,还与什么有关系呢?怎样设计一个实验去验证你的猜想?实验设计:
1.把同样多得水倒在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中。
2.把其中一个装有水的烧杯进行加热处理。
3.过同样的时间,观察两个盘子里的水有什么变化?这又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蒸发的快慢还有周围的温度有关系。总结:蒸发的快慢与蒸发面积、空气流通程度以及周围温度有关系。思考:为什么年年下雨,年年有下不完的雨?(1)自然界中,江、河、湖、海以及陆地和植物中得水,在阳光的照射下不断蒸发,变为大量的水蒸气。(2)大量水蒸气上升,在空中迁移,若气温降低,水蒸气会遇冷液化或凝华,在高空中形成云(水滴或冰晶);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当重力增大到一定程度,就开始下落。在下落的过程中,温度升高,小冰晶又熔化成小水滴,与原来的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或者在下落的过程中,小冰晶不熔化,以雪花降落到地球表面,这就是降水过程。(3)这些降水渗漏为地下水,迁移或流到海洋及植物中,又以江河湖海以及陆地和植物中得水存在于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