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1张PPT。人教版 必修3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一、荒漠化的概念1、发生地区:
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2、形成原因
自然因素:气候特点及气候异常等
人为因素: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3、表现方式:
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4、分类:
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石漠化: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区,主要分布于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区。
红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江南丘陵以红色砂岩为主地区,地表红壤因水土流失,露出光秃秃的红色石山,土地贫瘠,形成荒漠,所以被称为红漠化。它跟石漠化有相似之处。分布在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次生盐渍化又称“次生盐碱化”:指由于不合理的耕作灌溉而引起的土壤盐渍化过程。主要发生我国的华北平原、松辽平原、河套平原、渭河平原等。西北地区是我国
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全球沙漠化的分布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范围: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内蒙古大部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西北地区地形高大的山系和巨大内陆盆地
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被描述为“三山夹两盆”
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
高原
辽阔坦荡内蒙古高原
2、西北地区的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3、大部分处于干旱地区降水量逐渐减少物理风化
和风力作
用强干旱
特征大风日数
多,且集中在
冬、春两季平地多
沙质沉
积物动力因素物质因素干旱与荒漠化少多降水的变率大温带
大陆性
气候出现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荒漠化加剧抑制气候异常请大家阅读课本图2.2回答1、西北地区自东向西水分条件与植被景观的变化有什么关系?并分析原因。年降水量200-400毫米对应温带草原;年降水量50-200毫米对应荒漠草原;年降水量50毫米以下对应荒漠地区。反映降水越少,荒漠化的程度越强。原因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a.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b.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及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的利用。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1.造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2.人为原因的表现为了增加收入无节制采掘药材、发菜严重破坏草场人口激增加速荒漠化燃料需求多樵采天然植被破坏固沙植物?过度樵采草场载蓄
量降低超载
放牧土地
沙化牧草生长
能力、土壤
结构破坏短期的经济利益加速草原退化、
沙化过程?过度放牧?过度开垦a.在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区
b.绿洲地区次生盐渍化灌溉不当蒸发旺盛地下水位上升盐分地表聚集总体思路:
人与自然的协调----防治的核心
工作内容
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
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生产力
整治模式
确立明确的整治目标
采取因地制宜的防治措施
健全和完善治理实施系统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原则:
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
措施:
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以防为主,保护有计划地恢复荒漠植被,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治理。具体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体系
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控制人口增长治理措施和经验成功技术和经验
生物固沙、沙地飞播、小流域综合治理、设置沙障固沙、钻孔深栽造林等
沙坡头的草方格沙障固沙 恢复自然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人们将水分条件较好,并有一定植物生长的沙漠圈围起来,实行封沙育草促使植物天然更新;或者选育梭梭、柠条、沙拐枣等优良固沙植物进行人工补种。实践证明,这是改造利用沙漠行之有效的方法 沙坡头位于宁夏中卫县境内。人们为了保护包兰铁路不受腾格里沙漠的侵袭,在沿线的流动沙丘上利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扎设方格状的沙障。有何意义? 这种沙障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
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各种外力作用的性质,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来治理荒漠化。
半固定沙包
沙丘上生长着荒漠植物。这些植物基本上是旱生的、叶退化的小乔木、灌木或半灌木。它们以各种不同的生理、生态机制适应干荒漠严酷的生境条件。 荒漠植物一般具有强大的耐旱力,有的根系和地下茎特别发达,以便从土壤和岩隙间吸收水分;有的茎叶具毛或刺,或退化无叶,以减少蒸腾;有的具有耐盐特性。
荒漠植物的生态适应恢复自然植被防治荒漠化 梭梭、柠条、沙拐枣、胡杨、红柳
在干旱地区局部水土条件较好的地方,西北各族人民通过农田水利、林网建设和其他农牧措施,将荒漠变为农田和牧场,发展了绿洲这一独特的地理景观,古代丝绸之路就是由片片绿洲串连而成的。经过几千年的辛苦经营,西北地区已形成一条断续状分布的绿洲带。
练习:1、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
A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
B西北 、西南和东北地区
C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
D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C2、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是( )
A全球变暖 B森林破坏
C土地生产能力日益丧失 D臭氧层破坏
3、改善荒漠化的最有效措施是( )
A扎设草方格沙障固沙 B消除地表疏松沙质
C恢复荒漠区自然植被 D改善荒漠化局部小气候
4、位于我国最东部的沙地是( )
A浑善达克沙地 B科尔沁沙地
C呼伦贝尔沙地 D毛乌素沙地CCB5、关于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
B、大风日数多,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
C、河流水量大,流水作用显著
D、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C6、2001年3月,我国对楼兰古城及罗布泊的考古和科学考察表明( )
A、荒漠化问题发生在工业时代,古代不曾出现过
B、荒漠化完全是战争,瘟疫等认为因素造成的
C、人为破坏植被,导致水源枯竭、土地退化,是荒漠化发生的主要原因
D、荒漠化完全是地质时期的自然过程形成的,有沙质荒漠和砾质荒漠C7、下列荒漠中,比较容易治理和利用的是( )
A由于自然原因形成的荒漠
B塔克拉玛干沙漠
C原生沙质荒漠和砾质荒漠
D水分和植物条件相对较好的荒漠
8、限制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稀缺性资源是( )
A、水资源 B 、石油资源
C、天然气资源 D、太阳辐射能DA9、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危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冬春沙尘暴天气频发,下列受沙尘暴天气危害严重的一组城市是( )
A、乌鲁木齐、呼和浩特、银川
B、成都、武汉、南京
C、沈阳、天津、青岛
D、贵阳、昆明、重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