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6节 自然界中的氧和碳的循环[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第6节 自然界中的氧和碳的循环[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07-30 22:3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第6节 自然界中的氧和碳的循环(一)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界中氧的循环
 2、了解大气层中臭氧层的作用及其保护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自然界中氧的循环
 2、臭氧层的作用及其保护
三、教学准备:
  玻璃钟罩、蜡烛、绿色植物、氧循环挂图
四、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1、空气的组成成分有哪些?
 2、在自然界,一切生物都在不断地呼吸,吸进 ,放出 。
 3、光合作用需要吸收 和 ,制成有机物,同时释放出 。
师:在光合作用中氧气是一种生成物,而在呼吸作用中氧气是一种反应物,在空气中氧占第二位,在地壳中氧占第一位。但氧气在空气中可以基本保持不变,这是为什么?
[板书]自然界中氧的循环
  分组讨论:
 1、在一个空调房里待久了,你会有什么感觉?(人会感到空气污浊,想到外面去吸吸新鲜空气)
 2、有什么办法能使鱼缸内水中溶解的氧气含量增加?(可以用增氧泵,但较为有效的方法是在鱼缸内养一些水草。因为水草可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学生分小组实验:证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1)设置A、B对照实验
 (2)观察A、B中蜡烛熄灭的快慢
 (3)实验结论:植物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
  小组讨论:在大自然中,消耗氧气的途径主要有哪些?产生氧气的途径主要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小结:
 1、大自然中,消耗氧气的途径主要有:
 (1)各种燃料的燃烧
 (2)人的呼吸
 (3)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4)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
 2、 大自然中,产生氧气的途径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出示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图,与学生一起小结:
 3、自然界中氧的循环:大自然中氧气随着生物的呼吸作用而减少,但随着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这就是自然界中氧的循环。
  启问:
    1、你知道炎热的夏天出门为什么要用防晒霜?(防止紫外线灼伤皮肤)
    2、你听说或知道臭氧吗?臭氧对防止紫外线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后,教师作补充说明:
[板书]保护臭氧层
  1、臭氧分子式:O3
            紫外线
  (1)来源: O2=====2O O+O2====O3
  (2)臭氧的性质:是一种蓝色带腥臭味的气体,有很强的氧化性和不稳定性
  (3)分布:臭氧主要集中在大气平流层(距地面20—35千米处)——臭氧层
  2、臭氧层的作用:阻挡和削弱过强的紫外线,对生物起保护作用
   讨论:哪些情况会对臭氧层造成破坏?
   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教师投影“臭氧层空洞”内容
  3、臭氧层的破坏——氯氟烃(如冰箱内放的氟里昂)、氮氮化物等
  启问:如何保护臭氧层?
  学生回答:禁止生产和使用含氯氟烃的致冷剂、发泡剂、洗洁剂、喷雾剂等化学物质。
  分析讨论:见《精讲精练》P49 3、臭氧层对人和生物有什么影响?
例题:
  右图所示的密闭装置,一株植物和一支蜡烛放在透明钟罩的底部。假如减少钟罩中的二氧化碳,同时增加钟罩中的氧气,点燃蜡烛,蜡烛燃烧了一分钟后自行熄灭。三天后,蜡烛被一个电装置重新点燃,并在熄灭前燃烧了一分钟。上述实验回答了下列哪一个问题( )

A、 是否植物所有的部分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
  B、 植物是否需要阳光才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
  C、植物与燃烧的蜡烛对空气是否具有同样的效果
  D、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数量是否大于释放出的氧气的数量
  分析与解:第一次蜡烛熄灭,说明钟罩内的氧气已消耗完,过三天后重新点燃蜡烛又能燃烧一分钟,说明植物在这三天中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数量大于植物在这三天中进行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氧气的数量。所以正确答案是D。
学生课堂小结:
五、随堂检测题: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A、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 )
  B、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相似,都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
  C、少量的紫外线对生物有一定的好处( )
  D、臭氧层在距离地面10——12千米( )
 2、大自然中,消耗氧气的途径主要有( )
  A、各种燃料的燃烧 B、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C、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 D、以上都是
 3、大气中的臭氧层是保护地球上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的“保护伞”,臭氧是一种( )
  A、混合物 B、氧化物 C、 单质 D、化合物
 4、空气中氧气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变成臭氧的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臭氧和氧气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
  B、臭氧是多个原子构成的化合物
  C、氧气转化为臭氧的变化为化学变化
  D、臭氧和氧气都存在于大气中
 5、小王同学很喜欢养花,并且在每天睡前喜欢在床前放几盆花,认为这样房间里的环境优美且可以在睡觉时呼吸到更多的氧气。请你分析小王同学的做法,对不对?
 (参考答案:1、√√×× 2、D 3、C 4、B 5、不对,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晚上黑暗条件下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所以这样会使房间中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对人健康不利)
六、课外巩固:
1、作业本作业。
2、复习本节课内容

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二)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从而认识自然界中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2、了解温室效应的成因和温室效应的利弊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2、 温室效应及温室效应的利弊
三、教学准备:
  碳循环图、学生查阅人类大量燃烧煤和石油等燃料所造成的后果。
四、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1、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中,你认为含有碳元素的是 。

  2、呼吸作用表达式为 ,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为 。
  3、分析上述两个表达式,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回答后,教师转入新课
  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与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之间有什么关系?
[板书]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师:碳是构成生物的基本元素之一,自然界中的碳可以是单质或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在大气中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0.03%,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是通过二氧化碳来完成的。
[读图]P82:自然界中碳的循环,讨论分析:自然界中碳的循环主要有哪些途径?
  1、CO2 → 作用 → 物 → 作用 → CO2
  2、CO2 → 作用 → 物 → 吸收 →体内氧化 → CO2
  3、CO2 → 作用 → 物 →动植物残体→微生物分解作用 → CO2
  4、CO2 → 作用 → 物 →动植物残体 →地下漫长反应→煤、石油、天然气 → 燃烧→` CO2
  启问: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通过什么被消耗的?
  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被消耗,又随动植物的呼吸作用、有机物的燃烧以及腐烂分解等过程,源源不断地重新释放出来,结果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数量与重新释放出的数量大至相等。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稳定含量对地球上生物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二氧化碳在中层大气的热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小组讨论:现代工业迅速发展,人类大量燃烧煤和石油等燃料,这对碳循环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学生根据查阅到的资料回答后小结: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量,从而破坏了碳在自然界的平衡,致使大气温室效应增强,从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并引起一系列的后果。
[板书]温室效应
  1、温室效应的含义:大气中二氧化碳具有与温室玻璃相似的作用,对地球起着保温作用,这种作用称为温室效应。
  学生分小组讨论:根据查阅的资料和课本内容,分析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及其利弊,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防治温室效应的加剧?
  学生回答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原因和利弊
  2、温室效应的成因:二氧化碳像温室玻璃一样,来自太阳的光能能很好地穿过到达大地使地面温度升高,而地面的反射却很少能穿透这层二氧化碳,使得它具有保温作用。
  3、温室效应的利弊
  利: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衡定,适于动植物生存。
  弊:近百年来,由于大量使用燃料,加上森林面积因滥砍滥伐而急剧减少,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量增加较快,致使温室效应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并引起一系列恶果。措施:提倡植树造林,使用氢能、水能、太阳能等不产生二氧化碳的燃料等。
例题
  CO2占空气总体积的0.03%;自然界中CO2的循环如下图所示,在A处不参与该循环的是( )
 A、 生物的呼吸作用 B、含碳燃料的燃烧
 C、发展利用氢燃料 D、人和动物的呼吸
  分析与解答:此图是自然界中CO2的循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的,那A一定是产生二氧化碳的,所以凡是含有碳的物质都有可能产生二氧化碳,不含碳的物质就不可能产生二氧化碳了,所以正确答案是C
五、随堂检测题:
  1、下列情况会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多( )
   A、利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B、汽车数量增加
   C、发展太阳能、水能以代替煤、石油等燃料 D、植树造林
  2、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是通过二氧化碳来完成的,自然界中主要吸收二氧化碳的途径是( )
A、呼吸作用 B、蒸腾作用 C、光合作用 D、分解作用
  3、关于温室效应,有下列说法:①温室效应有利也有弊;②温室效应的加剧是大气层中臭氧层受到破坏引起的;③温室效应的加剧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引起的;④发展太阳能、水能以代替煤、石油等燃料,可以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⑤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衡定,适于动植物生存;⑥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所以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可以消除温室效应。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
  4、下列物质中不含碳元素是( )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碳酸钙 D、水
  5、科学家通过大量实验证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是引起全球气温上升的罪魁祸首。请你设计一个科学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具有温室效应。
实验仪器:相同两只塑料瓶、带玻璃导管的单孔橡皮塞
实验药品:红墨水、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要求:写出简明的实验步骤。
(参考答案:1、B 2、C 3、B 4、D 5、将两只塑料瓶中分别标上记号:甲、乙,在甲、乙中分别装满空气和二氧化碳,塞上带玻璃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在水平位置各放入一滴红墨水,将它们放在同一环境下(如同一地点的太阳下或灯光下照射),观察玻璃导管中红墨水的位置变化。如果发现乙瓶中红墨水向外移动得快,则可证明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
六、课外巩固:
1、作业本作业。
2、复习本节课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