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复习提纲[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复习提纲[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8-07-28 17:1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复习提纲
1. 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混合气体。其中成分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注意是占体积比)
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4∶1。
2. 空气是一种物质,有质量。(书42页活动)
3. 地球周围被一层厚厚的大气层包围着,这个空气层叫大气层。它对地球上所有的物体都会有大气压的作用。
4. 大气压存在的例子:覆杯实验、塑料吸盘吸附在玻璃上、钢笔吸水、用饮料管吸饮料、瓶吞鸡蛋、拔火罐等。其中有著名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5. 冷空气下降,热空气上升。(能解释空气的对流)
6. 红磷在钟罩里燃烧的现象:产生大量白烟,同时钟罩内的水面逐渐上升。燃烧停止后,白烟消失,钟罩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解释为什么上升1/5)。
7. 稀有气体有:氦、氖、氩、氪、氙、氡。(了解有些稀有气体的作用)稀有气体性质不活泼,因此又成为惰性气体。(氧气的性质活泼)
8. 首先提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9. 红磷和铁丝在氧气钟燃烧产生的是固体物质,没有其他气体产生。
10. 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因此我们可以用液化空气的方法制取液氧和液氮。液氮可以用来冷冻病毒。液氧用蓝色钢瓶储存、液氮用黑色钢瓶储存。
11. 实验室用来制取氧气的物质有:氯酸钾、高锰酸钾、过氧化氢。其中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
12. 课本51页活动。知道二氧化锰和猪肝起催化剂的作用。
13. 实验室制氧气的装置。(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氧气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14. 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实验室中常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催化剂的作用是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参加反应,本身的化学性质、质量不变。
15. 实验室制氧气的装置。
16. 三种收集气体的装置:排水法适合于难溶或微溶的气体收集
向上排空气法适合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收集
向下排空气法适合于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收集
17. 制取气体的装置在制取前先要检验装置气密性,为了收集到纯净的气体,一般在反应刚开始时不马上收集。(为什么?)
18. 氧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支持燃烧的气体。
氮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不支持燃烧的气体。
想想如何鉴别这两种气体?
19. 检验氧气的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如果木条复燃,就是氧气。
20.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是二氧化碳。发生的化学反应用文字表达为:
20. 不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通过化学反应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
21. 发光发热的剧烈化学反应成为燃烧。
22. 铁丝、蜡烛、木炭、硫磺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作业本B21页11题)
23. 缓慢氧化和燃烧是物质和氧气发生反应的两种常见形式。
24. 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可燃物、温度和空气。
25. 对应的灭火方法有:撤除可燃物、降低可燃物温度、隔离空气。
26. 三种常见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27.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活动(课本61页)
28. 紫色石蕊试液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酸变红,遇碱变蓝,中性溶液中是紫色。
29. 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文字表达:
30.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料: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31.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文字表达:
32.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文字表达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