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7-06-28 17:0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科学教学设计
§5-2 化学方程式
【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2课时。(其中质量守恒定律1课时、化学方程式1课时)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宏观含义和微观含义。
2. 通过探究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书写步骤。
3. 通过化学方程式与文字表达式的比较总结出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板书设计】
宏观:生成物总质量=反应物总质量
1.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微观: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即原子的数目不变,只是进行了重新组合)
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即反应是真实存在的)
2.化学方程式书写的两大原则 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即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和种类不变)
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一写、二配、三注、四等)
写: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式
配:配平化学方程式
注:注明反应条件、生成物状态
等:将短线改为等号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化学方程式的写法
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过程】
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
※ 引入新课(复习引入)
最近我们都非常关注“神州六号”,那么两位宇航员费俊龙和聂海胜在地球上和飞船中的质量一样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一样,因为物体的质量不会随着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师顺势引入:那么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生成了其他物质,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跟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比较,是增加,减少,还是一样呢?
学生回答可能有不同答案→教师紧接着逼问:要进行你的猜想我们必须进行实验(学生齐声回答)
※ 讲授新课
【探究活动一】(祥见学生活动记录表)
1. 教师出示天平问:天平的作用有哪些?
(学生讨论回答)
2. 教师演示实验回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a、先在锥形瓶底部铺上一层干燥的细纱,再放进一粒火柴头那样大小的白磷。用橡皮塞塞紧瓶口,把瓶子放在天平的左托盘,在右托盘上加砝码并调节游码位置,使天平达到平衡。→问:此步天平的作用是什么?
b、然后取下锥形瓶,加微热(注意:锥形瓶加热需加 ),使白磷燃烧。观察到瓶内出现了 的现象,发生了 (填
化学或物理)变化。
c、等瓶冷却到室温后,再把锥形瓶放回左托盘上,观察到天平的平衡
(发生变化或保持不变)。这说明在化学反应前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和反应物的总质量 (发生变化或保持不变)
【探究活动二】
1. 观察教师演示实验回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a、把盛有无色氢氧化钠(NaOH)溶液的短试管,
小心地放入盛有蓝色硫酸铜(CuSO4)溶液的锥形瓶里,
塞紧瓶塞。再把盛有短试管的锥形瓶放在天平的左托盘
上,在右托盘上加砝码并调节游码位置,使天平达到平衡。
b、然后拿起锥形瓶并使它倾斜,让短试管中的NaOH溶液倒入CuSO4溶液中,两种溶液充分接触后,可以观察到 现象,发生了 (化学或物理)变化。
c、再把锥形瓶放回左托盘上,观察到天平的平衡 (发生变化或保持不变)说明在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 (发生变化或保持不变)。
由探究一和二可知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宏观含义→[板书第1点]
【探究活动三】
为了进一步从微观角度来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请同学们一起完成下列活动。
1. 试画出氢气(H2)和氧气(O2)反应生成水分子(H2O)的示意图。
2. 从上述示意图中,你发现在化学反应前,有 个 原子和 个
原子;在反应后。有 个 原子和 个 原子;所以说在化
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 (发生变化或保持不变)。
3. 从上述示意图中,你还可以发现在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数目
(发生变化或保持不变)。
总结:板书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含义。
※ 课堂小结(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宏观和微观含义)
第2课时:化学方程式
※ 引入新课(直接引入)
1.师叙述:为什么要学习化学方程式呢?请课本P98页《小资料》
不同国家的化学书中,关于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文字表达式和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中文 氢气 + 氧气 → 水 2H2+O2=2H2O
英文 hydrogen + oxygen = water 2H2+O2=2H2O
日文 酸素 + 水素 = 水 2H2+O2=2H2O
师:通过《小资料》可知:学习方程式是为了便于国际上进行化学知识的交流。那么什么是化学方程式,它有哪些涵义?怎样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这是本节课我们要探究的问题。
2.【探究活动一】
请判断以下化学方程式的正误,若错误指出原因?
a、4P+5O2==== 2P2O5 b、2P2O5 ==== 4P+5O2
c、 P + O2==== P2O5 d、Cu+H2O=CuO+H2↑
通过探究得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板书)
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即反应是真实存在的)
2.化学方程式书写的两大原则 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和种类不变)
师讲解:那么怎样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呢?(结合书本先让学生进行一步一个字概括)板书: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一写、二配、三注、四等)
写: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式
配:配平化学方程式
注:注明反应条件、生成物状态
等:将短线改为等号
3.以第2册学过的《H2O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例讲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写): H2O2 —— H2O+O2 (2.配):2H2O2 —— 2H2O+O2
(3.注):2H2O2 —— 2H2O+O2↑ (4.等):2H2O2====2H2O+O2↑
4.再通过3个例题(课堂练习1)进行化学方程式书写步骤的巩固。
(1)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3Fe+2O2=====Fe3O4
(2)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 CH4+2O2=====CO2+2H2O
(3)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水 2KmnO4====K2MnO4+MnO2+O2↑
5.再通过改错和配平化学方程式来进一步巩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根据已学知识判断下列反应方程式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指出错误。
a、3Fe+2O2====Fe3O4 b、Mg+O2=====MgO c、CH4+O2====CO2+H2O
(2)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C + CO2 —— CO 2. Al + O2 —— Al2O3
3. CuO + C —— Cu + CO2 4. C2H2 + O2—— H2O+ CO2
5. H2S + O2 —— S+ H2O
※课堂小结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可归纳为:(以反应“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为例)
左反右生一横线 KClO3 —— KCl+ O2
配平以后加一线 2KClO3 ==== 2KCl+ 3O2
等号上下注条件 2KClO3 ==== 2 KCl+ 3 O2
箭号标气或沉淀 2 KClO3 ==== 2KCl+ 3 O2↑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