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地理第四章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案+课件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二地理第四章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案+课件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8-01-23 15:27:40

文档简介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本节教材主要通过案例,让学生从案例分析中理解传统工业地域和新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并通过案例中两类工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理解工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传统工业区的分布、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
2.分析鲁尔区的区位优势、衰落的主要 原因,了解其综合整治措施。
3.了解新兴 工业区的兴起和分布,了解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特点、条件和分布。
4.掌握美国硅谷 兴起的主要原因及区位条件。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读图(如硅谷分布图),培养学生读图、分析、思维等综合能力,并了解相关的区位条件。
2.对比分析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与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发展等有何异同,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由硅谷的崛起,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树立科教兴国的观念,激发学生发奋读书的热情。
2.联系家乡的乡镇企业发展情况,了解其科技因素的作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信念和决心。
【教学重点】
1.传统工业区存在的问题及其综合整治途径。
2.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区的特点。
3.分析美国硅谷的区位因素。
【教学难点】
1.传统工业区存在的问题及其综合整治途径
2.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区的特点
3.分析美国“硅谷”的区位因素
3、四季的形成。
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引入新课:
由学生说出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提出问题:
如果给一个工业区的实例,你能否分析它形成的优势条件吗?下面我们就以案例分析的形式来学习工业区位条件和发展的特点的分析方法。
一、传统工业区
【讲授新课】
自主学习
读课本65页第一段,完成下列问题。
(1)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传统工业区?
(2)传统工业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传统工业区有哪些主要工业部门?
(4)传统工业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哪些问题?
1、传统工业区的概念
很多传统工业区都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
2、传统工业区的特点
发展基础→ 一般在煤、铁资源丰富的地区
工业部门→以纺织、钢铁、机械、煤炭、化工为主
生产规模→大型化
工业分布→高度集中,以降低运费和能耗
问题→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
3、传统工业区的分布
德国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合作探究:案③例:德国鲁尔工业区
阅读课本65页案例3,思考以下问题:
1、德国鲁尔区曾有哪些促进发展的条件?
2、以鲁尔区为例,分析传统工业区衰落的原因有哪些?
3、鲁尔区有哪些整治措施?
师生探讨:
①结合课文和图4.9说一说鲁尔区的主要矿产是什么?②鲁尔区没有铁矿,它邻近的其它国家有没有铁矿?③找出流经鲁尔区和其附近的河流, 有没有运河? 这能说明什么问题? 鲁尔区的水上交通便利,陆上交通如何?④鲁尔工业区分布欧洲的哪一部分? 这里的经济状况如何?对鲁尔区的工业产品销售有何影响?
鲁尔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之一。鲁尔区包括了11个县市,其中有多特蒙德、埃森、杜伊斯堡等比较有名的工业城市。鲁尔区有全世界最大的内河港口、繁忙的内河航道和欧洲最密集的铁路网,高速公路四通八达。
德国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面积仅占全国的1.3%,人口占全国的9%,工业产值占全国的 40%以上,钢产量占前西德70%。
德国工业的心脏。
(1)鲁尔区的区位特点
①丰富、优质的煤炭资源
鲁尔区煤炭地质储量为2190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3/4,其中经济可开采量约220亿吨,占全国的90%。
②与铁矿产地距离近
法国东北部铁矿;来自国外的铁矿
③便利的水陆运输条件
④广阔的市场
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师生探讨:①煤炭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②煤炭工业衰退对钢铁工业有什么影响?钢铁工业衰落还有其它什么原因?
③鲁尔区的工业集聚会产生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对当地的经济活动有什么影响?
?鲁尔区的衰落
20世纪50年代以后, 鲁尔区经历了约一个世纪的繁荣之后,经济开始衰落。
(2)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
①鲁尔区煤炭长期开采,由露天开采逐渐变为井下开采,生产成本增高;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韩国、印度、中国、巴西等国钢铁工业的崛起,以及钢铁替代产品的广泛应用,导致世界钢铁生产过剩,市场竞争激烈;
③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石油、天然气广泛使用,煤炭工业(采掘、煤化工)衰落;
④由于过度集聚,用地紧张、环境污染重,新兴工业不能在这里发展,经济发展缺乏新的增长点。
师生探讨:
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对症下药开始了综合整治。从图4、13可以看出针对工业结构单一、工业分布过于集中、经济的单一化、环境污染等方面分别采取措施是什么?
(3)鲁尔区的综合整治(20世纪60年代)
鲁尔工业区如何综合整治?
①调整工业结构与布局
②发展第三产业
③优化环境
活动
阅读案例3,回答以下问题
1、分析鲁尔区的区位优势?
(1)丰富、优质的煤炭资源
(2)与铁矿产地距离近
(3)便捷的水陆运输条件
(4)广阔的市场
2、归纳鲁尔区曾经衰落的原因
衰落的主要原因有:
(1)鲁尔区煤炭长期开采,由露天开采逐渐变为井下开采,生产成本增高;(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韩国、印度、中国、巴西等国钢铁工业的崛起,以及钢铁替代产品的广泛应用,导致世界钢铁生产过剩,市场竞争激烈;(3)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石油、天然气广泛使用,煤炭工业(采掘、煤化工)衰落;(4)由于过度集聚,用地紧张、环境污染重,新兴工业不能在这里发展,经济发展缺乏新的增长点。
3、参考鲁尔区综合整治的经验,在分析我国辽中南传统工业区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为它的改造献计献策。
(1)辽中南工业区有哪些区位优势?
煤、铁、石油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接近市场。
(2)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丰富的资源
比较辽中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区区位的异同。
同:交通便利;煤炭资源丰富;消费市场广阔;
不同:略。
资源条件是辽中南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与德国鲁尔区相比,两个重工业区煤炭资源、交通、市场条件都很优越,但是鲁尔区内铁矿资源不丰富,辽中南水源供应紧张。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传统工业区的分布和特点,以鲁尔区为例,分析它的区位条件、衰落原因及整治措施,同时与辽中南工业区对比,为它的改造献计献策。
课堂练习
1.关于德国鲁尔区工业区位条件的错误叙述是 ( A )
A.优质的铁矿 B.丰富的煤炭
C.充足的水源 D.便捷的交通
2.下列属于我国沪宁杭地区和德国鲁尔区共同区位优
势的是( A )
①煤炭资源丰富 ②鱼米之乡,农业发达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城市密集,智力资源集中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3.煤炭在能源中地位下降的原因有( B )
 A.能源消耗越来越少  B.石油、天然气广泛使用 
C.煤炭价格不断上升  D.煤炭储量接近枯竭
4.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区衰落明显的工业部门是( A)
  A.煤炭、钢铁 B.电力、化学  
C.机械、电力 D.钢铁、化学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传统工业区”的主要内容,了解到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科技生产力的提高,传统工业经历了诞生、发展、繁荣、衰落等阶段,同时,一批新工业又随即诞生,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新工业区。
【讲授新课】
自主学习
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新工业区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2、世界上有哪些典型的新工业区?
3、分析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分布、区位条件、特点、发展模式
4、分析美国“硅谷”工业特点、区位条件
50年代以后,尤其7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的传统工业开始衰落,许多企业的经济活动纷纷转移,发达国家的经济向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环境比较好的乡村或新开发的地域转移,如德国的南移;美国南移、西移;印度南移;俄罗斯向东新西伯利亚东移;意大利向东北和中部移。相对传统工业区而言,这些工业地域称为新工业区。
二、新工业区
1、新工业区的概念
相对于传统工业区,新工业区“新”在哪里?
时间新,地区新,组织形式新
2、新工业区的分布
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美国“硅谷”,日本“硅岛”(九州岛),英国苏格兰地区等。
思考:新工业区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区吗?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新工业区有多种类型,其中两种形式最典型:一是新发展起来的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例如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该区的主要特点是通过专业分工和团结协作将众多中小型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二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发展起来的新工业区,如德国南部地区、美国“硅谷”、日本“硅岛”(九州岛)等,这些地区基本上没有传统工业,逐步发展成为以电子、宇航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过渡:下面我学习意大利的新工业区
3.意大利的新工业区
?演示: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分布范围图指图说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位置(指导学生阅读案例4,对比分析新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的差异)
合作探究:案④例 意大利新工业区
1、被称为“第三意大利”的新工业区分布在哪里?
2、与传统工业区比较,意大利新工业区具有哪些特点?
3、意大利新工业区发展的主要条件?
4、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模式有何特点??
想一想:
1、这是哪个国家的轮廓图?
2、被称为“第三意大利”的新工业区分布在哪里?
3、意大利新工业区
(1)与传统工业区比较的特点
意大利新工业区发展的主要条件?
(2)主要条件
大批廉价劳动力;交通运输方便;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
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政府的大力支持;
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
(3)发展模式——工业小区
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如萨斯索罗瓷砖工业小区的生产—销售—服务。
教师小结:
意大利的新工业区,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独特的发展模式。工业小区的优势是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完成课本70页活动:
?1.比较温州乡镇企业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有什么异同
?相同之处:大批廉价劳动力、企业规模小、以轻工业为主、企业生产高度专业化、资本集中程度低。
2.温州乡镇企业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有什么不同之处?
不同之处:最大的不同之处是意大利工业小区密切联系、协作,共同形成巨型企业集团;而温州虽是生产同种产品,但联系、协作不如意,形成多家企业竞争的局面,规模效益大减。
意大利新工业区:银行信贷体系发达,社会服务机构完善;用水用地方便;交通运输便利;
政府的大力支持等。
温州乡镇企业:商品手工业发展历史悠久;海运条件便利;山区为主,平原少,人多地少,用地紧张等。
3.文中指出了温州乡镇企业发展暴露出的一些问题。要促进温州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妥善解决这些问题。请你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加强技术投入、企业之间联系和协作,杜绝恶性竞争,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提高生产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等。
合作探究:案⑤例 美国“硅谷”
阅读课本案例5,思考以下问题:
1、高技术工业主要包括哪些?
2、与传统工业比较,高技术工业的特点?
3.讨论:刺激美国硅谷发展的区位条件是什么?
电子工业、半导体工业、核工业、航天工业、高分子合成工业、遗传工程、激光工业等。
4、美国“硅谷”
(1)高技术工业的特点
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较大比例
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快得多,并且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短。
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较高
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思考:1、硅谷位于什么地方?硅谷是依托哪个城市而发展起来的?背靠什么山?面对什么湾?
2、硅谷(38oN)的气候属于什么气候?有哪些特点?
3、哪条公路穿境而过?
4、著名的斯坦福大学位于哪个镇?
5、硅谷有哪些大公司?
(2)刺激美国硅谷发展的区位条件
自然因素:
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②气候宜人(地中海气候)
社会经济因素:
③交通便捷
④全世界的人才高地(有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学)科技
⑤市场稳定(军事订货)
⑥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3)美国“硅谷” 的地位
美国“硅谷”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集中了数千家电子工业企业,既是美国微电子工业的发祥地,又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微电子工业基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三次电子工业技术的创新:20世纪70年代的半导体、80年代的个人电脑、90年代的互联网,都发生在“硅谷”。微电子工业是高技术工业的核心,“硅谷”创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推动了全世界电子工业技术和产品的更新换代。
(4)“硅谷”企业的扩散
完成课本72页活动2?
(1)分析中关村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是什么?
(2)比较中关村与美国“硅谷”发展的相似的区位条件是什么?
与美国“硅谷”相同的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形成也紧邻高校和科研院所,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交通便利。不同的是中关村科技园的研发费用投入不足、科技创新不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尚未形成发达的专业化分工配套体系,市场化制度和法规不够完善和健全。
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发展优势是拥有雄厚的科技力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离市区近,环境质量较差,交通拥挤,用地紧张、地价高;研发费用投入不足、科技创新不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等。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高新技术工业区,同样是新工业区,其与意大利的轻工业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应该借鉴先进的经验,如合理的布局模式,先进的管理方式等,努力提高我国工业产品的科技含量,使我国早日成为科技大国和工业强国。
课堂练习
1.关于鲁尔区的正确叙述是( B )
A.被称为“法国工业的心脏” 
B.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C.西欧发达的农业为它提供了广阔市场  
D.鲁尔区的传统工业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衰落
2.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的具体表现是: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②改造煤炭、钢铁工业;③新兴工业以中小企业为主;④煤炭和钢铁企业数量减少,规模扩大(A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3、美国“硅谷”与九州岛、慕尼黑、苏格兰等高技术工业区比较,其发展快的特殊条件是 ( C )
A.知识密集,人才集中 B.交通便捷 C.军事订货多 D.环境优美
4.下列关于高技术工业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高技术工业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慢
B.高技术工业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较高
C.美国的“硅谷”是高技术工业发展的先驱和典范
D.20世纪70年代以来,高技术工业部门方兴未艾 
略。
课件50张PPT。第一课时自主学习 1、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传统工业区?

2、传统工业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传统工业区有哪些主要工业部门?
4、传统工业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哪些
问题?读课本65页第一段,完成下列问题。1、传统工业区的概念 很多传统工业区都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一、传统工业区学习新知一般在煤、铁资源丰富的地区大型化高度集中,以降低运费和能耗发展基础 工业部门 生产规模 工业分布 以纺织、钢铁、机械、煤炭、化工为主 问题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一、传统工业区2、传统工业区的特点学习新知美国东北部英国中部德国鲁尔区我国辽中南一、传统工业区3、传统工业区的分布 学习新知德国鲁尔工业区、
英国中部工业区、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1、德国鲁尔区曾有哪些促进发展的条件?
2、以鲁尔区为例,分析传统工业区衰落的
原因有哪些?
3、鲁尔区有哪些整治措施?
阅读课本65页案例3,思考以下问题:合作探究案③例:德国鲁尔工业区欧洲--中部”十字路口”德国--中西部学习新知 鲁尔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之一。鲁尔区包括了11个县市,其中有多特蒙德、埃森、杜伊斯堡等比较有名的工业城市。鲁尔区有全世界最大的内河港口、繁忙的内河航道和欧洲最密集的铁路网,高速公路四通八达。
德国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面积仅占全国的1.3%,人口占全国的9%,工业产值占全国的 40%以上,钢产量占前西德70%。
德国工业的心脏。学习新知鲁尔区学习新知(1)鲁尔区的区位特点鲁尔煤田①丰富、优质的煤炭资源 鲁尔区煤炭地质储量为2190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3/4,其中经济可开采量约220亿吨,占全国的90%。学习新知4、德国鲁尔工业区法国东北部铁矿
来自国外的铁矿②与铁矿产地距离近(1)鲁尔区的区位特点学习新知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③便利的水陆运输条件学习新知(1)鲁尔区的区位特点德国、西欧④广阔的市场 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销往整个西欧的钢材学习新知(1)鲁尔区的区位特点学习新知鲁尔区的衰落 20世纪50年代以后, 鲁尔区经历了约一个世纪的繁荣之后,经济开始衰落。学习新知衰落的原因(2)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①鲁尔区煤炭长期开采,由露天开采逐渐变为井下开采,生产成本增高;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韩国、印度、中国、巴西等国钢铁工业的崛起,以及钢铁替代产品的广泛应用,导致世界钢铁生产过剩,市场竞争激烈;③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石油、天然气广泛使用,煤炭工业(采掘、煤化工)衰落;学习新知④由于过度集聚,用地紧张、环境污染重,新兴工业不能在这里发展,经济发展缺乏新的增长点。(3)鲁尔区的综合整治
(20世纪60年代)①调整工业结构与布局②发展第三产业③优化环境学习新知鲁尔工业区如何综合整治?(3)鲁尔区的综合整治学习新知阅读案例3,回答以下问题:1、分析鲁尔区的区位优势?(1)丰富、优质的煤炭资源
(2)与铁矿产地距离近(3)便捷的水陆运输条件 (4)广阔的市场2、归纳鲁尔区曾经衰落的原因衰落的主要原因有:
(1)鲁尔区煤炭长期开采,由露天开采逐渐变为井下开采,生产成本增高;(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韩国、印度、中国、巴西等国钢铁工业的崛起,以及钢铁替代产品的广泛应用,导致世界钢铁生产过剩,市场竞争激烈;(3)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石油、天然气广泛使用,煤炭工业(采掘、煤化工)衰落;(4)由于过度集聚,用地紧张、环境污染重,新兴工业不能在这里发展,经济发展缺乏新的增长点。课堂活动(1)辽中南工业区有哪些区位优势?煤、铁、石油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接近市场。3、参考鲁尔区综合整治的经验,在分析我国辽中南传统工业区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为它的改造献计献策。课堂活动(2)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比较辽中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区区位的异同。不同:辽中南铁、石油、海洋资源丰富铁、石油、海洋资源短缺鲁尔区海运便利资源运输水资源丰富的资源市场体制不足内河航运发达同:薄弱健全充足交通便利;煤炭资源丰富;消费市场广阔; 资源条件是辽中南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与德国鲁尔区相比,两个重工业区煤炭资源、交通、市场条件都很优越,但是鲁尔区内铁矿资源不丰富,辽中南水源供应紧张。课堂活动传统工业区代表分布区基本特点鲁尔区区位优势衰落的原因整治措施辽中南工业区区位优势与鲁尔区的比较课堂小结1 .关于德国鲁尔区工业区位条件的错误叙述是 ( )
A.优质的铁矿 B.丰富的煤炭
C.充足的水源 D.便捷的交通
2.下列属于我国沪宁杭地区和德国鲁尔区共同区位优
势的是( )
①煤炭资源丰富 ②鱼米之乡,农业发达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城市密集,智力资源集中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③A A课堂练习3.煤炭在能源中地位下降的原因有(  )   A.能源消耗越来越少   B.石油、天然气广泛使用   C.煤炭价格不断上升   D.煤炭储量接近枯竭4.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区衰落明显的工业部门是( )   A.煤炭、钢铁 B.电力、化学   C.机械、电力 D.钢铁、化学BA课堂练习第二课时自主学习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新工业区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2、世界上有哪些典型的新工业区?
3、分析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分布、区位条件、特点、发展模式
4、分析美国“硅谷”工业特点、区位条件
1、新工业区的概念二、新工业区学习新知相对于传统工业区,新工业区“新”在哪里?美国硅谷德国南部地区英国苏格兰地区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日本
九州岛印度
班加罗尔以轻工业为主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2、新工业区的分布学习新知新工业区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区吗?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新工业区有多种类型,其中两种形式最典型:
一是新发展起来的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例如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该区的主要特点是通过专业分工和团结协作将众多中小型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发展起来的新工业区,如德国南部地区、美国“硅谷”、日本“硅岛”(九州岛)等,这些地区基本上没有传统工业,逐步发展成为以电子、宇航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工业地域。思考合作探究案④例 意大利新工业区1、被称为“第三意大利”的新工业区分布在哪里?
2、与传统工业区比较,意大利新工业区具有哪些特点?
3、意大利新工业区发展的主要条件?
4、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模式有何特点?普拉托:毛纺织
皮亚察琴:自动化设备
帕尔马:食品
蒙特别鲁那:滑雪靴
卡尔皮和摩德纳:针织品
卡尔皮:木工机械
萨索洛:瓷砖
卡拉拉和马萨:大理石产品
阿雷佐:珠宝
博洛尼亚:包装机械
乌迪内:座椅想一想:
1、这是哪个国家的轮廓图?2、被称为“第三意大利”的新工业区分布在哪里?西北部:
传统工业区南部:工业
化尚未普及东北部和中部:
新工业区学习新知以大型企业为主重工业集中高集中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轻工业分散低分散(1)与传统工业区比较的特点学习新知3、意大利新工业区意大利新工业区
中小企业的发展条件(2)主要条件学习新知3、意大利新工业区普拉托:毛纺织
皮亚察琴:自动化设备
帕尔马:食品
蒙特别鲁那:滑雪靴
卡尔皮和摩德纳:针织品
卡尔皮:木工机械
萨索洛:瓷砖
卡拉拉和马萨:大理石产品
阿雷佐:珠宝
博洛尼亚:包装机械
乌迪内:座椅思考:萨索洛的主要工业部门是什么?(3)发展模式——工业小区学习新知3、意大利新工业区温州乡镇企业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有什么异同等?课堂活动相同之处:大批廉价劳动力、企业规模小、以轻工业为主、企业生产高度专业化、资本集中程度低。1.温州乡镇企业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有什么相同之处?2.温州乡镇企业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有什么不同之处?不同之处:最大的不同之处是意大利工业小区密切联系、协作,共同形成巨型企业集团;而温州虽是生产同种产品,但联系、协作不如意,形成多家企业竞争的局面,规模效益大减。
意大利新工业区:银行信贷体系发达,社会服务机构完善;用水用地方便;交通运输便利;
政府的大力支持等。
温州乡镇企业:商品手工业发展历史悠久;海运条件便利;山区为主,平原少,人多地少,用地紧张等。课堂活动 加强技术投入、企业之间联系和协作,杜绝恶性竞争,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提高生产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等。3.文中指出了温州乡镇企业发展暴露出的一些问题。要促进温州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妥善解决这些问题。请你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课堂活动合作探究案⑤例 美国“硅谷”1、高技术工业主要包括哪些?
2、与传统工业比较,高技术工业的特点?
3.讨论:刺激美国硅谷发展的区位条件是什么?
阅读课本案例5,思考以下问题:美国硅谷硅谷学习新知(1)高技术工业的特点学习新知4、美国“硅谷”“硅谷”地区思考:1、硅谷位于什么地方?硅谷是依托哪个城市而发展起来的?背靠什么山?面对什么湾?2、硅谷(38oN)的气候属于什么气候?有哪些特点?3、哪条公路穿境而过?4、著名的斯坦福大学位于哪个镇?5、硅谷有哪些大公司?(旧金山东南部、旧金山、海岸山脉、旧金山湾))(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101公路)(帕洛阿尔托镇)(惠普、苹果电脑公司、英特尔、仙童半导体公司等等)学习新知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②气候宜人(地中海气候)
③交通便捷
④全世界的人才高地(有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学)科技
⑤市场稳定(军事订货)
⑥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2)刺激美国硅谷发展的区位条件学习新知4、美国“硅谷” 美国“硅谷”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集中了数千家电子工业企业,既是美国微电子工业的发祥地,又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微电子工业基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三次电子工业技术的创新:20世纪70年代的半导体、80年代的个人电脑、90年代的互联网,都发生在“硅谷”。微电子工业是高技术工业的核心,“硅谷”创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推动了全世界电子工业技术和产品的更新换代。(3)美国“硅谷” 的地位学习新知4、美国“硅谷”(4)“硅谷”企业的扩散硅
谷土





尽扩
散美国内地东南亚墨西哥区


势劳动力丰富廉价土地租金低住房租金低学习新知4、美国“硅谷”1.美国“硅谷”与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新工业区相比,区位因素和生产特点有何异同?
相同点:两个工业区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交通便利、没有传统工业区位优势的地区,形成的工业地域,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不同点列表如下:课堂活动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分布与高速公路联系密切,说明了快速、便捷的交通条件对高科技工业的影响。 (1)与美国“硅谷”相比,中关村的发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与美国“硅谷”相同的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形成也紧邻高校和科研院所,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交通便利。不同的是中关村科技园的研发费用投入不足、科技创新不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尚未形成发达的专业化分工配套体系,市场化制度和法规不够完善和健全。课堂活动(2)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发展优势是什么?存在哪些问题? 提示:土地、资金等是发展科技园的外在条件,其关键因素是人才和技术的投入。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发展优势是拥有雄厚的科技力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离市区近,环境质量较差,交通拥挤,用地紧张、地价高;研发费用投入不足、科技创新不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等。(3) “硅谷” 的成功使一些地方规划了大片土地,投入大量资金,出台各种优惠政策,甚至模仿“硅谷”的房屋和设施,兴建各类科技园区 。但这些新“硅谷”中有许多失败了,不能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有人说“硅谷”模式是不可以、也是不可能被模仿的。你的看法是什么?课堂活动分布条件特点模式美国硅谷高技术工业的特点区位优势地位及扩散新工业区意大利工业小区课堂小结1.关于鲁尔区的正确叙述是(  )   A.被称为“法国工业的心脏”   B.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C.西欧发达的农业为它提供了广阔市场   D.鲁尔区的传统工业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衰落B2.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的具体表现是: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②改造煤炭、钢铁工业;③新兴工业以中小企业为主;④煤炭和钢铁企业数量减少,规模扩大(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A课堂练习3、美国“硅谷”与九州岛、慕尼黑、苏格兰等高技术工业区比较,其发展快的特殊条件是 ( )
A.知识密集,人才集中 B.交通便捷 C.军事订货多 D.环境优美
4.下列关于高技术工业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高技术工业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慢 B.高技术工业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较高 C.美国的“硅谷”是高技术工业发展的先驱和典范 D.20世纪70年代以来,高技术工业部门方兴未艾 CA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