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最大稻米生产国:中国
最大稻米出口国:泰国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相对平坦、土壤肥沃居民喜食稻米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季风水田农业的生产特点请分析季风水田农业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而商品率低的原因。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根据教材图3.11“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和分布”探究,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与这里的地形和气候有什么关系?
(2)季风水田农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这里有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力条件吗?
(3)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还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区的地势平坦地区,这里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高温多雨,适宜水稻生长,便于水田管理。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的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这里劳动力丰富。亚洲季风区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水稻单产高,种植水稻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本地区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稻米是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根据材料,回答问题。(4)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有什么特点?其各自形成的原因和对应的发展措施是什么?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产品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商品谷物农业自然条件优越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市场广阔农业科技先进交通便利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商品谷物农业为什么主要分布在北美洲、澳大利亚等地,而亚洲、欧洲却分布较少?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害虫生存和繁殖。(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土壤肥沃(肥力高);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生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
此美誉的理由。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地区主要特点区位条件读“某区域略图”,完成1~3题。1. 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A. 商品谷物农业 B. 季风水田农业
C. 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D. 混合农业
2. 不属于该地区发展该种农业的区位优势的是
地形以平原为主 B. 高温多雨的热带气候
C. 面积广大的热带草原 D. 丰富的劳动力
3. 关于该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 水利工程量小
B. 机械化水平高
C. 小农经营的粗放生产
D. 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商品谷物农业是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读图完成4—5题。4. 图中a、b、c、d与下列区位条件对应正确的是
①农业科技先进 ②人均耕地面积大 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市场广阔
A. a—①、b—②、c—③、d—④
B. a—②、b—①、c—④、d—③
C. a—①、b—③、c—④、d—②
D. a—②、b—④、c—③、d—①
5. 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A. 水热条件优越 B. 人均耕地面积大
C. 消费市场广阔 D. 农业科技先进6. 读“农业区位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生产条件与特点,将答案填写在表格中。6. 读“农业区位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2)a农业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b农业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3)c、d两个农业区(带)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小麦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