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下第四章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案)[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九年级下第四章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案)[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7-09-23 17:4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
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与环境的关系,并能通过阅读图表来获得信息并对其进行描述,认识人类与环境的紧密关系。
2、了解什么是环境问题,能通过一些具体事例说明环境问题的危害和产生原因,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
3、了解人类在环境问题上所做的努力
教学重、难点:人类与环境的密切关系;环境问题的事例及分析。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设计:本课时主要介绍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及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教学中主要围绕着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及人类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而展开。
教学用具:PPT
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图片法
教学过程:
引入:
动画:地球
屏幕: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图片:地球上各处美景。
视频:人类遇到的问题。
1、 人口增长造成的问题
师: 人口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请同学们通过读图来说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活动:
生: 通过读图,学生应获得这样的信息:人口问题是一个发展的问题。以前人口增长非常缓慢,对自然环境的压力较小,尚不构成问题,或是一个小问题。而现在,特别是近几十年,人口急剧增长,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从而使人口问题突现出来。
思考:那为什么世界人口在最近几个世纪急剧增长?(引导学生讨论)
(1)世界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2)发展中国家由于主权独立 、政治解放使生产力迅速发展,而导致生活环境及医疗条件的改善所致。
所以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人类发展与环境之间的一个主要矛盾。
板书:人类发展与环境间的主要矛盾:人口问题
讨论:请你谈谈对人类与环境关系的认识。
学生活动:由于9年级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这方面的知识比较丰富,因此讨论可以展开,并可形成许多的观点如课本中的观点,一般学生都会提出正确的观点,对于“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观点,学生很少会提出。但需注意对“环境就像一个巨大的仓库,尽管储藏了各种丰富的资源,但总有一天会被用完的”观点的评析。(这个观点并不正确,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环境有潜力是无限的,如人口与土地。但在一定的时期内,地球上的空间、资源、环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
通过讨论,最后形成这样的观点:
(1)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环境,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各种资源,同时也要接纳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废弃物。
(2)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通过生活和生产等活动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即人地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3)但在一定的时期内,地球上的空间、资源、环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人类发展必须与环境相适应。
问: 那现在人类发展有没有与环境相适应?除了人口问题还出了什么问题呢?
生答:环境问题
二、环境问题
人类现在面临的环境问题:
(1)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而形成的生态破坏类环境问题。如由于盲目开耕荒地、滥伐森林、过度放牧、掠夺性捕捞、乱挖滥采、过量抽取地下液体资源等而引起的水土流失、草原退化、地面沉降、土壤沙漠化、盐碱化、沼泽化、森林面积急剧缩小,矿藏资源遭破坏,水源枯竭,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水生生物资源日益减少,旱涝灾害频繁,以至流行性、地方性疾病蔓延等问题。
(2)城市化和工农业生产中产生的“三废”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和农药污染等污染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
设问:这些环境问题是否是由来已久的?
师: NO,了解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是由来已久的,只不过是近几百年,人类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而导致矛盾激化的。那么我们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三、如何解决及人类所做的工作
(1)计划生育
(2)环境保护
(3)我们的行动(宣传、减少能源消耗搭车或公交车减少大气污染及温室将就;使用无磷洗衣粉;不将化学品废物(如油漆、油漆稀释剂等随意倒入下水道);电池回收
小结: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
我们生于斯、长于斯
保护它、珍惜它
我们责无旁贷
只要我们愿意
只要我们有心
一个举手之劳
可以为濒危的地球带来重生
可以为燃烧的地球带来希望
课堂练习:1.“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尸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回收处理垃圾,变废为宝
B.污水经处理后排放
C.为了牟取暴利,可随意捕杀、贩卖野生动物
D.开发新能源,逐步减少使用化石燃料(石油、煤)
2.从世界范围来看,与人口过度增长无直接关系 的社会问题是 (  )
A.能源短乏 B.吸毒贩毒
C、环境污染 D.资源短缺
3.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我国目前而言,最紧迫的问题是 (  )
A、如何获得更多的粮食
B.如何获得更多的能源
C.如何保护好耕地
D.如何控制过快增长的人口
4、下图是世界人口发展表,分析下表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我国针对人口的迅速发展.制定了什么政策 世界人口发展
世界人口发展阶段 经历时间
原始人口数→2亿 漫长时期
2亿→5亿 1600多年
5亿→10亿 约200年
10亿→20亿 130年
20亿→30亿 30年
30亿→40亿 14年
40亿→50亿 13年
5、.“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要战胜垃圾得首先战胜自己!”请结合下列图示,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1)常规处理垃圾的方法对环境污染会造成哪些危害
(2)分类处理并回收利用垃圾的方法有什么好处
小结:
作业:作业本
后记:
第二节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学目标:1、了解能源的分类,并能通过阅读图表,说明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特点
2、了解煤、石油的主要特点,能借助图说明煤和石油的分布情况
3、了解原子能和太阳能的主要特点,能简要说明当今世界对原子能 和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情况
4、了解合理利用和开发能源的重要性,能举例说明科技进步对人类能源危机的影响
5、渗透生活中节约能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合理利用资源的价值观念
教学难点:氢能和核能等新能源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设计:人类发展面临的第三类问题:即人类发展与能源的问题。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除了人口及环境问题外,人类发展还面临着哪些问题?——能源问题
1、请学生列举,生活中所使用的能源。如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能源,若学生基础更好,会例举电荒、石油危机等现象。然后通过讨论使学生切实体会到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能源。
2、问题:目前,人类主要使用了哪些能源?
(1)煤,煤的成分、形成及分布。
(2)石油,石油的成分、形成及分布。(注意学生对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中区域位置识别能力较低,教学中最好准备区域性的地图,使学生较明确的了解世界煤及石油分布的情况)
(3)水能(复习水能的形成)看图说说我国水能的分布
小结:
作业:作业本
后记:
第2课时
1、读课文,说说能源的分类:(矿质能源与非矿质能源)
2、世界主要能源的消费情况及存在问题(通过读图了解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变化及能源结构的变化):消费总费逐年上升,消费结构不断改变。
思考:为什么有这些变化?(1)生产技术与消费技术变化 (2)可再生性与不可再生性影响 (3)环境污染的制约
存在的问题:环境污染及不可持续发展(存量有限)
而这些问题是否原来就存在的?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能源利用的变化,
(1)古代 生物质能和水能
(2)第一次工业革命 煤炭
(3)第二次工业革命 石油、电能大量使用
(4)21世纪 核能的大量使用
从而体会到能源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同步的,能源的问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如中国现阶段的石油危机与应对策略)
5、面对能源问题,人类该怎么办?
(1)开发新能源
沼气、原子核能、太阳能、风能、氢能、乙醇
从下图可以看出什么?
2)改进现有能源的使用方式
(如20世纪70年代世界石油危机后,煤碳开采、运输和利用技术获得重大突破,使得煤炭又作为石油的重要能源,重居世界能源的重要地位。世界各国提出“摆脱石油、转向煤炭”
(3)公众层面的能源节约
从我们个体来说,应该如何应对能源危机?多走路或骑自修车;尽量使用公交车;搭车上学及时关灯;不要让家用电器处于待机状态;调节空调的温度;回收废品如玻璃瓶、铝罐等
小结:
作业:作业本
后记:
第三节实现可持续发展
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分析,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资源问题)
2、体会可持续发展观点
3、建立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护环境、与环境协调、和谐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保护环境
教学难点:生态系统的物质的再循环和充分利用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设计:本节教学可分为两部分1、资源问题 2、可持续发展
教学过程:
1、人类生活需要利用地球上的哪些资源?
煤、石油、天然气、森林、草原、海洋、淡水、土地等
2、从是否恢复或再生对这些资源进行分类: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资源
3、看图:说说现在人类发展与地球上资源出现了什么问题?
(1)森林与草原掠夺性的破坏与危害。
(2)海洋资源的破坏及危害
(3)淡水及土地资源的匮乏等
4、对策:
森林的可持续发展:(1)砍伐的方式(完全砍伐、边砍边种、选择砍伐)
(2)森林管理:把森林分割成许多小的区域,每年在不同的区域砍伐
如松树区每20—30年砍伐一次,而一些硬木森林只能每40—100年才砍伐一次。
(3)鉴定树木:鼓励公众选择经鉴定为可持续发展管理模式下培育出的木材。
(4)少用一次性筷子或纸盒
(5)纸制品的重复使用
海洋(渔场)的可持续发展:
(1)限量捕捞 (2)建立禁渔期 (3)改变捕鱼方式(网格大小、炸鱼、毒鱼违法) (4)水产养殖 (5)新资源(科学家和厨师共同向人们推荐其他的美味鱼等
淡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如南水北调、海水淡化、回收水利用、节约用水等)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珠三角的桑基鱼塘、北京的城交生态农业等)
5、体会可持续发展
即在不减少未来供应的前提下,定期获取一定数量的可再生资源
6、看图:体会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取得的成就。
小结:
作业:作业本
后记:
北京高碑污水处理厂
深圳太阳能发电厂并网发电
建设中的水电站
沙漠种树防风固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