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人类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有交通运输、商业贸易和邮政通信等。地域联系对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经济全球化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各种地域联系方式的发展,特别是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进了世界商品的循环,大大缩短了世界的距离。因此,人教版必修二第五单元“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的编写,就是选择了交通运输这一最重要的地域联系方式进行要点的讲授。
本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通过对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的比较,阐述了现代交通运输的主要发展趋势,并选取了“南昆铁路建设”等案例来说明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及其发展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材内容较少,且欠缺深入的分析和具体的实例,单纯的讲授教材中的内容并不能完全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对交通的区位因素分析等内容进行深化。对中国和世界的重要交通运输线、铁路枢纽、港口和航空港的基本情况也要以读图活动等形式进行补充。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能够根据所需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结合实例分析影响交通运输网及交通运输线、点布局的区位因素。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学会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通过具体的案例,学会分析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分析交通运输方式选择和布局的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培养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问题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2.中国和世界的重要交通运输线、铁路枢纽、港口和航空港。
3.交通建设的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对区域的影响。
【教学难点】
交通建设的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对区域的影响。
PowerPoint教学课件??学生课堂配套学案??《考试地图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人们的衣、食、住以及各种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进行的。自然资源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不同地域之间的物质和信息,要通过交通运输、通信、商业和贸易等方式进行交流,实现互补,这样社会才能形成一个运转自如的整体。
地域联系对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经济全球化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各种地域联系方式的发展,特别是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进了世界商品的循环,大大缩短了世界的距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交通运输这一重要的地域联系方式。
【讲授新课】
知识要点1: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教师设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到的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
【教师设问】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有何优缺点?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表5.1,比较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并完成以下表格归纳:
【教师引导】我们在选用何种交通运输方式时,主要考虑交通运输方式的那些基本特征?
【实例探讨】让学生结合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思考下列情况下,最合理的交通工具。
【学生活动】讨论,并得出答案:
①②飞机,因为路程较远,而且时间紧迫;
③铁路,铁路运量大,价格相对便宜,适宜大宗笨重的煤炭,且有大秦铁路运煤专线。
④汽车,蔬菜是生鲜食品,要求交通的灵活性;
④内河航运,两城市均是长江沿线城市,从运费和距离等来考虑为适合的方式。
【规律点拨】运输方式的选择主要考虑的因素:运费、运速、运量、灵活性等。
【习题巩固】完成配套练习题,巩固本部分知识。
知识要点2:交通运输发展趋势
【师生互动】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得出世界交通运输发展的趋势:网络化、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
?
图一:高速铁路???????图二:巨型油轮??????图三:集装箱码头
? ↓??????? ? ↓?????????????↓
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
?
网络化:各种形式和层次的交通形成了单一和综合的交通网络。
【知识拓展】利用《考试地图册》,指导学生通过读图,掌握中国和世界主要的交通网络:
1.中国的铁路、公路和内河运输网络;
2.两条亚欧大陆桥;
3.世界主要港口和航海线;
4.中国和世界主要航空线和航空港。
【学生活动】在学案中国简图上填写以下内容,落实和巩固知识:
(1)在中国铁路网络图上找出我国铁路的“三横”和“五纵”,明确其主要枢纽城市的地理位置。
东西向(三横):京包——包兰、陇海——兰新、沪杭——浙赣——湘黔——贵昆;
南北向(五纵):京沪、京九、京广、焦柳、宝成——成昆线。?
(2)明确山西煤炭外运的三条主要干线:大同线、神黄线、焦-兖-日线。
【习题巩固】完成配套练习题,巩固本部分知识。
【课堂小结】利用板书系统进行扼要总结: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特点比较
2.方式选择
二、交通运输发展趋势
1.趋势:网络化、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
2.各种交通运输网络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交通线路的建设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技术条件等。下面我们以南昆铁路的建设为例进行探讨。
【讲授新课】
知识要点3:交通运输的区位因素以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案例分析】南昆铁路的建设
南昆铁路是1997年我国在西南地区新开通的一条现代化铁路。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科学技术的进步等,是对南昆铁路建设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
1.自然因素分析:
南昆铁路经过的地区,地势上有多次大的起伏,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在这种条件下修铁路,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南昆铁路是我国国内科技含量最高的铁路之一。
结论:地形地质因素成为南昆铁路修建的最大限制性因素,而科学技术为铁路的建设提供了保证。
2.人文因素分析
南昆铁路途经19个县(市),全长898.6千米,吸引范围共计29个县(市),人口约0.2亿,其中包括七十多个少数民族。这里是我国贫困人口较多的地区。南昆铁路把资源丰富但无出海口的西南内陆,同有绵长海岸、便捷通道的华南地区联成一体,使资源优势同区位优势结合起来。
南昆铁路的东段靠近广西的铝矿、煤矿,以及石油开发区;中段靠近贵州西南部煤矿及著名的喀斯特地貌风景区。这条铁路的选线,对带动、繁荣沿线地区的经济,以及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结论:铁路的建设在经济发展、资源开发以及加强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规律点拨】从上述案例的分析我们得到分析影响交通区位因素的一般方法:
【拓展案例】京九铁路的建设
1.合理布局交通网
2.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
3.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
4.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
【案例2—港珠澳大桥】:学生自行分析影响港珠澳大桥修建的因素以及港珠澳大桥修建的意义
【实践应用与练习巩固】
青藏铁路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2006年格尔木一拉萨段的通车运营是举国关注的大事。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建设青藏铁路要克服的世界性三大难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藏铁路的修建成功,说明现代影响铁路建设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和_____因素。?
3.青藏铁路建设的意义是(??)
①促进沿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②扩大长江三角洲工业区的经济腹地
③加快塔里木盆地油气的开发和输出????④体现了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一般来说,高原和山区优先发展公路而不是铁路的理由是(????)
①铁路对坡度的限制性比公路对坡度的限制大
②铁路路线较平直不能照顾到更多的地区
③公路选线和建设比较灵活方便?
④铁路的效益远不如公路的效益大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5.关于“青藏铁路”的规划与建设表明(????)(双选)
A.西藏至今无铁路,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首先考虑要填补地区空白
B.青藏高原自然条件恶劣,自然条件是影响铁路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C.先进的科学技术能有效地克服交通运输线路中的自然障碍
D.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青藏铁路建设的决定性因素
6.2006年1月~10月西藏接待海内外游客突破200万人次,同比增长31.8%,造成游客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出入境政策的放宽????B.西藏环境承载力的提高?
C.西藏旅游点的增多??????D.青藏铁路通车运营的影响
【学生活动】完成巩固练习。
参考答案:1.高寒缺氧、地质复杂冻土区、生态环境脆弱 2.社会经济、技术 3.D;??4.B;??5.CD 6.D。
【补充探究】材料:2014年12月26日,全程856公里,连接粤桂黔三省的高铁客运专线干线——贵广高铁,以及全长约574公里、连接两广省会城市的“南广铁路”,双双正式开通。
读图,完成1-2题。
1.限制贵广高速铁路建设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经济因素 C.气候因素 D.技术因素
2.贵广高铁的修建体现了现代交通运输的( )双选
A.高速化 B. 大型化 C.网络化 D.专业化
答案:A;AD
【课堂小结】利用板书系统进行扼要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需要同学们了解五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能结合运输货物的特点、运输量等对交通运输方式作出合理的选择;我们还了解到现代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
交通运输网的布局特点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当前来看,社会经济因素是决定性的因素,而技术则提供了保证,自然条件的影响越来越小。
【作业布置】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搜集,探究增城交通的发展情况,分析交通发展对增城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可结合学校研究性学习活动进行小论文的提交。)
?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充分利用了案例教学、讲练结合等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图表材料和案例材料,提取信息,掌握知识要点。从交通方式的选择到交通区位因素的分析,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做到了动脑思考、动口讨论和发表意见、动手填图并完成习题,全程投入。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提升能力,实现知识的迁移,提高了课堂的实效。
同时,本节课十分重视地图的使用,利用多媒体课件充分展示各种交通照片和交通网地图,让学生阅读图册中的交通图,以及让学生在学案简图上标注铁路干线的名称和枢纽名称等。在读图、用图和填图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地理技能。
课件49张PPT。第一课时“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实现在京津冀地区上线运行 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日新月异,时刻影响着人们的出行。主要内容:现代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想一想?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路运输—海运水路运输—内河航运管道运输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关于交通运输的几个概念概念补充线路与运具合一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历史悠久的运输方式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运输方式运量大、速度快
运费低、连续性好机动灵活、周转快、适应性强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快、效率高运量大、损耗小、安全、连续性强造价高、占地广、短途运输成本高运量少、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自然条件影响大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技术高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1.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比较大较小最大最小较大快较快最慢最快最高最低较低较高最强最差最强最差差最大大最小最低高高高1.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比较12345341522351421435235411→5:优→劣1.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比较“长江之星”客轮长江沉没 2015年6月1日约21时28分,从南京开往重庆的豪华游轮“东方之星”因突遇龙卷风和大暴雨,在一两分钟之内倾覆倒扣在水中。据长江航务管理局最新情况,出事船舶载客458人,生还14人,死亡436人,失踪8人。水运受自然影响大事发地点阅读 2014年8月16日,一架载有131人的客机试图在南美洲哥伦比亚圣安德烈斯岛着陆时,遭到雷电袭击坠毁。航空运输受自然影响大 2015年5月11日,受自中午开始的持续强雷雨天气影响,深圳机场于当天下午14:45分启动了航班大面积延误蓝色预警。由于在此期间深圳机场区域持续被雷雨天气覆盖,深圳机场航班大面积延误,航班起降受到严重影响。深圳机场因受雷暴雨影响造成大面积航班延误阅读航空运输受自然影响大货运方式选择贵重或急需的货物(数量不大)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航空短途长途且数量大——公路运输——铁路专用车——水运或铁路运输货运2.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客运方式选择长距离、短时间内必须到达经济方式——航空短途——公路运输——水运或铁路运输客运2.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2.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根据货物的类别和数量及距离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航空(速度快、保鲜)航空(速度快)铁路(运量大、路远)公路(路程短、灵活、装卸方便) 水运(运量大、有河流,公路运费高、铁路路远)课堂练习怎样来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课堂练习 读欧洲货物四种运输方式运费与运距相关曲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运距<80千米时,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 。
(2)80千米<空运<550千米,最廉价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3)运距>550千米时,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 。
(4)最昂贵的运输方式是 ,它适合运送的货物特点是 。公路铁路水运空运轻型、贵重、急需课堂练习 如图中a、b、c分别表示有关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运速、运量和运费因素,沿箭头方向表示量的递增变化。则表示航空运输和海运方式的分别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④和⑤
D.①和④D课堂练习 右图表示四类货物生产运输过程中的相关特征。读图,回答1-2题。1.影响③类货物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技术 B.市场
C.原料 D.劳动力2.四类货物所对应的运输方式中,灵活性最好的是( )
A.①对应的运输方式 B.②对应的运输方式
C.③对应的运输方式 D.④对应的运输方式AD课堂练习大型化专业化高速化提高运行速度,缩短时间,增加通过能力扩大运输工具的装载量节省包装和仓库费用,便于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保证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3.发展趋势高速铁路:提高速度
缩短时间
增加通过能力巨型油轮:
扩大运输工具的装载量高速化大型化节省费用
便于装卸
保证安全集装箱节省包装和仓库费用,便于机械化操作,保证货物安全集装箱专业化 合福客运专线(合福高速铁路) 合福客运专线(合肥-福州)又名合福高铁,是京福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沟通华中与华南地区的一条大能力客运通道,设计时速300公里的又一条双线电气化高速铁路。这条铁路连接我国经济发展活跃和颇具潜力的众多地区,运输需求旺盛、经济互补性强。
2015年05月30日进行联调联试,预计6月底前开通。想一想:合福高铁的修建体现了现代交通运输什么发展趋势?专业化高速化阅读交通运输网 交通运输线和交通运输点交织,形成了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1)基本要素:交通线和交通点线1.交通运输网点1.交通运输网 交通运输线和交通运输点交织,形成了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1)基本要素:交通线和交通点交通运输网的形成和层次1.交通运输网(2)形式(3)层次单一运输网综合运输网铁路、公路、内河水路、航空、管道运输网铁路——公路运输网铁路——公路内河水路运输网省级综合运输网大区级综合运输网国家级综合运输网1.交通运输网【学生活动】在学案中国简图上填写以下内容,落实和巩固知识:(1)在中国铁路网络图上找出我国铁路的“三横”和“五纵”,明确其主要枢纽城市的地理位置。
东西向(三横):京包——包兰、陇海——兰新、沪杭——浙赣——湘黔——贵昆;
南北向(五纵):京沪、京九、京广、焦柳、宝成——成昆线。
(2)明确山西煤炭外运的三条主要干线:大同线、神黄线、焦-兖-日线。第二课时材料一:南昆铁路从海拔78米的南宁盆地,爬上海拔2000多米的云贵高原,中途跨珠江水系,在地势上有多次大的起伏,而且还要通过喀斯特地区和强震地区,水文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工程难度为铁路史上前所未有,桥隧总长度占全线总长的31%,其中桥梁476座,总长79.8千米,隧道258座,总长194.6千米。铁路修建历时7年,政府共投资达300亿元。材料二:西南地形和河流图材料三:我国西南地区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十分巨大,全世界已探明的矿产有140多种,这里有130余种。其中钒、钛、锡储量世界首位,铅、锌、铝、铜等几十种居全国前列。贵州省西南部煤的储量已探明的约100亿吨,远景储量是已探明储量的2.5倍,有“江南煤海”之称。云南省铜矿石的储量达2000亿吨,居全国第一位。材料四:西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中总数一半以上,仅云南省就有20多个少数民族。南昆铁路所经之处分布有十多个少数民族,铁路的通车为他们带来了致富之路。要想富,先修路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影响南昆铁路修建的自然因素2.结合材料一、 三和材料四分析影响南昆铁路修建的社会经济因素自然:
①地形:地形崎岖
②地质:地质构造不稳
③地貌:喀斯特地貌
④水文:河流众多社会经济因素:
①经济:开发沿线资源,发挥资源优势,完善西南、华南交通网
②社会:带动、繁荣沿线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的发展
③技术:我国有雄厚的科技力量 南昆铁路把资源丰富但无出海口的西南内陆同有绵长海岸和便捷通道的华南地区联成一体,使资源优势同区位优势结合起来,有利于物产输往世界市场,从而使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见课本P80) 南昆铁路沿线少数民族众多,同时贫困人口也较集中,南昆铁路的修建可以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解决当地的贫困问题,从而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同时有利于巩固国防。3.结合材料分析修建南昆铁路的意义(从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经济方面:社会方面:1.影响南昆铁路建设的因素包括哪些?(1)自然:地形崎岖,水文、地质、地貌状况复杂(2)社会经济:
①经济:开发沿线资源,发挥资源优势,完善西南、华南交通网
②社会:带动、繁荣沿线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的发展
③技术:我国有雄厚的科技力量小结:2.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填空)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科技因素( )A.决定性因素 B.限制性因素 C.保障性因素ACB2.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自然因素 社会因素 →决定性因素→基础因素(限制因素):影响变小 经济因素 →保障性因素技术水平 【实践应用与练习巩固】
青藏铁路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2006年格尔木一拉萨段的通车运营是举国关注的大事。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建设青藏铁路要克服的世界性三大难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藏铁路的修建成功,说明现代影响铁路建设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和_____因素。
3.青藏铁路建设的意义是( )
①促进沿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②扩大长江三角洲工业区的经济腹地
③加快塔里木盆地油气的开发和输出 ④体现了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4.一般来说,高原和山区优先发展公路而不是铁路的理由是( )
①铁路对坡度的限制性比公路对坡度的限制大
②铁路路线较平直不能照顾到更多的地区
③公路选线和建设比较灵活方便
④铁路的效益远不如公路的效益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5.关于“青藏铁路”的规划与建设表明( )(双选)
A.西藏至今无铁路,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首先考虑要填补地区空白
B.青藏高原自然条件恶劣,自然条件是影响铁路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C.先进的科学技术能有效地克服交通运输线路中的自然障碍
D.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青藏铁路建设的决定性因素
6.2006年1月~10月西藏接待海内外游客突破200万人次,同比增长31.8%,造成游客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出入境政策的放宽 B.西藏环境承载力的提高
C.西藏旅游点的增多 D.青藏铁路通车运营的影响材料:2014年12月26日,全程856公里,连接粤桂黔三省的高铁客运专线干线——贵广高铁,以及全长约574公里、连接两广省会城市的“南广铁路”,双双正式开通。
读图,完成1-2题。1.限制贵广高速铁路建设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经济因素 C.气候因素 D.技术因素
2.贵广高铁的修建体现了现代交通运输的( )双选
A.高速化 B. 大型化 C.网络化 D.专业化AAD补充探究课堂小结分析影响交通区位因素的一般方法: 暑假就要来了,假如你从合肥出发到重庆旅游,你会选择什么交通运输方式呢?请将你的线路设计出来,给大家解释一下。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