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下第四章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材分析)[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九年级下第四章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材分析)[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2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7-10-02 16:3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第六册第 四章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一、本章的知识结构二、本章的内容特点1.涉及当前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体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2.大量的地图、图表信息为学生主动性学习提供了充分的素材,要重视发挥地图和图表在教学中的作用。
3.部分学习素材应结合当地实际,信息的来源应是开放的。
4.实践性:调查研究当地的环境问题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三、本章的单元划分和课时安排第1节 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与环境的关系,并能通过阅读图表来获得信息并对其进行描述,认识人类与环境的紧密关系。
2.了解什么是环境问题,能通过一些具体事例说明环境问题的危害和产生原因,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1.从人口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认识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问题的产生和人类发展的关系。
2.注意对人口增长图的信息获取和加工分析。
3.世界人口迅速增长及原因。
4.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5. 人类和环境关系的讨论----一个开放的问题
6. 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与环境问题。
7.关于环境问题的概念。
8.关于环境问题的产生应注意充实一些具体事例。9.建立两个重要观念:环境问题的产生并不是不可避免的;环境问题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第2节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一、教学目标
1.了解能源的分类,并能通过阅读图表说明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特点。
2.了解煤、石油的主要特点,能借助图说明煤和石油的分布情况。
3.了解原子能和太阳能的主要特点,能简要说明当今世界对原子能和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情况。
4.了解合理利用和开发能源的重要性,能举例说明科技进步对人类解决能源危机的影响。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1.通过讨论,了解能源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2.能源的定义和分类。
3.分析图表,了解世界能源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的变化。
4、思考中国的能源问题
5、世界能源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变化的原因:技术、再生性、环境。(作开放型讨论)2020年中国的石油需求与产量5.煤和石油的形成、分布和利用:
从煤和石油的分布图上获得信息,总结规律。
6.原子能和太阳能:
通过对不同类型能源特点的讨论比较,认识开发新能源的意义,了解新能源开发在地区上的分布差异。
7.注意空间地域概念的建立。
8.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能源利用的变化9.能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结合当地的实际,揭示能源利用的问题,提出合理开发利用能源的措施。
10.分组实验
*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模型和方案
*与前几册内容结合
*分组和准备
*制作和交流
第3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实例分析,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
2.建立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护环境、与环境协调和谐的价值观。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1.本节内容是本册教材的总结,从环境与 人类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理解个体、社会群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为什么要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为什么全世界会如此重视可持续发展。
3.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4.海洋生物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
对各类资源的利用现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措施,应补充一些生动的实例,配合图片和影象资料,并结合当地的实际(珠江三角洲的三基鱼塘生产)。
5.注意调查、讨论、分析、比较和收集资料等方法的应用。
6.探究“人口数量与环境资源的关系”应是一个课题研究。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