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二次根式
1.1 二次根式
重点提示: 表示算术平方根的代数式称为二次根式,可用符号表示为“”,其中被开方数a可以是单独的数,也可以是单项式、多项式、分式等.由于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所以被开方数a要满足a≥0.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夯实基础巩固】
要使二次根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B )
A.x B.x C.x D.x
2.要使代数式有意义,则m的取值范围是( D )
A. m>-1 B. m≥-1 C.m>-1且m≠1 D. m≥-1且m≠1
3.若是一个实数,则满足这个条件的a的值有( B )
A.
0个
B.
1个
C.
3个
D.
无数个
4.下列式子中,x可以取2和3的是( C )
A. B. C. D.
5 . 已知(x-y+3)2+=0,则x+y的值为 ( C )
A.0 B.-1 C.1 D.5
6.当x=﹣4时,代数式的值为 .
7 .若代数式有意义,则点P(m﹣1,﹣n)在第 三 象限.
8.若代数式+有意义,则x的立方根为 .
9.求下列二次根式中x的取值范围.
(1);(2); (3);(4).
(1)x≥ (2)x≤ (3)x为任意实数 (4)x>-3
10.是否存在整数x,使它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①与都有意义;②的值是整数?若存在,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1教育网
存在.由,解得14≤x≤17.
∵的值是整数,∴x=16.
【能力提升培优】
11.下列式子: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其中是二次根式的有 ( D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12.若是正整数,则最小的整数n是( B )
A.
6
B.
3
C.
48
D.
2
13.已知m,,均为整数,则+=( A )
A.
7
B.
11
C.
9
D.
15
14. 已知x是实数且满足(x﹣3)=0,则代数式x2+2x﹣1的值为 7 .
15.无论x取任意实数,代数式都有意义,则m的取值范围为 m≥36 .
16.对于两个不相等的实数a,b,定义一种新的运算:a*b=(a+b>0).
如3*2==,求6*(5*4)的值.
由题意得5*4==3,
6*3===1,∴6*(5*4)=1.
17.在自习课上,小明看见同桌小李在练习本上写的题目是求二次根式中a的取值范围,他告诉小李:“你把题目抄错了,不是,而是.”小李说:“反正a和a﹣3都在根号内,不影响结果.”小李说的对吗?也就是说,按照解题和按照解题结果一样吗?请说明理由.21cnjy.com
不一样.
,a≥0且a﹣3>0,解得a>3.
,≥0,
可化为或,解得a>3或a≤0,
综上所述,解题的结果不一样.
18.(1)已知a,b满足,解关于x的方程(a+2)x+b2=a﹣1.
(2)已知x,y都是实数,且,求yx的平方根.
(1)由题意得,解得.
∴(a+2)x+b2=a﹣1即﹣2x+3=﹣5,解得x=4.
(2)由题意得,解得x=3.∴y=4,yx=43=64.∴yx的平方根为±8.
【中考实战演练】
19.【随州】若代数式+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 D )
A.
x≠1
B.
x≥0
C.
x≠0
D.
x≥0且x≠1
20.【攀枝花】若y=+2,则xy= 9 .
【开放应用探究】
21.若m满足关系式+=,请确定m的值.
由题意得则x+y=2015,
∴+=0.
∴,解得.
∴m=5037.
1.2 二次根式的性质(1)
重点提示: 二次根式的性质:; .注意两个性质的运算顺序及a的取值范围的区别,计算或化简时要准确应用性质.
【夯实基础巩固】
1.若a为实数,则化简的结果是( D )
A.
﹣a
B.
a
C.
±a
D.
|a|
2.下列四个等式:①;②(﹣)2=16;③()2=4;④.正确的是( D )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3.计算+的值为 ( B )
A.2 B.3 C.4 D.5
4.计算+|-11|-,正确的结果是( B )
A.-11 B.11 C.22 D.-22
5.如果,那么x取值范围是( A )
A.
x≤2
B.
x<2
C.
x≥2
D.
x>2
6.填空:(1)=____;(2)(-)2=__5__;
(3)=__6__;(4)=____.
7.已知1≤x≤3,化简:= 2 .
8.若x<0,则的结果是 ﹣1 .
9.计算:
(1)-(-)2; (2)(-)2-+;
(3)+. (4)
(1) 2 (2) 1 (3) 3 (4)
10.已知m是的小数部分,求的值.
∵m是的小数部分,∴m=﹣1<1.
∴=|m-1|=1-m=1-(-1)=2-.
【能力提升培优】
11.若|1﹣x|=1+|x|,则等于( B )
A.
x﹣1
B.
1﹣x
C.
1
D.
﹣1
12.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二次根式的性质=|a|之后,研究了如下四个问题,其中错误的是( C )
A.在a>1的条件下化简代数式a+的结果为2a﹣1
B.当a+的值恒为定值时,字母a的取值范围是a≤1
C.a+的值随a变化而变化,当a取某个数值时,上述代数式的值可以为
D.若=,则字母a必须满足a≥1
13.若a,b都是实数,且b,则化简×+1的结果是( D )
A.
2
B.
﹣2
C.
1
D.
3
14.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m,5,化简﹣= 2m﹣10 .
15.已知+=x,则x的值是 7 .
16.已知x=,求+的值.
原式=+
=|x﹣4|+|3﹣x|=4﹣+﹣3=1.
17.(1)已知+|3b-2a|+(a+b+c)2=0,求a,b,c的值.
(2) 已知实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表如图所示,化简:﹣|a+c|++|b﹣a|.
(1)由题意得解得
(2)由图可知:c<-1原式=﹣b﹣(﹣a﹣c)+b﹣c+(a﹣b)=﹣b+a+c+b﹣c+a﹣b=2a﹣b.
18.已知a,b,c为△ABC的三边长,化简:+-.
由题意得a+b>c,b+c>a,a+c>b,
∴原式=b+c-a+a+b-c-(a+c-b)=3b-a-c.
【中考实战演练】
19.【荆门】当1<a<2时,代数式+|1﹣a|的值是( B )
A.
﹣1
B.
1
C.
2a﹣3
D.
3﹣2a
20.已知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的结果为 ﹣2a .
【开放应用探究】
21.阅读材料,解答问题.
例:若代数式的值是常数2,求a的取值范围.
分析:原式=|a﹣2|+|a﹣4|,而|a|表示数a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到原点的距离,|a﹣2|表示数a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到数2的对应点的距离,所以我们可以借助数轴进行分析.
解:原式=|a﹣2|+|a﹣4|.
在数轴上看,讨论数a表示的点在数2表示的点左边,在数2表示的点和数4表示的点之间还是在数4表示的点右边,分析可得a的取值范围应是2≤a≤4.
(1)此例题的解答过程了用了哪些数学思想?请列举.
(2)化简.
(1)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
(2)原式=|3﹣a|+|a﹣7|,
①当a<3时,原式=3﹣a+7﹣a=10﹣2a;
②当3≤a≤7时,原式=a-3+7-a=4;
③当a>7时,原式=a﹣3+a﹣7=2a﹣10.
1.2 二次根式的性质(2)
重点提示: (1)二次根式的性质; .(2)根号内不含分母,不含可以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这样的二次根式称为最简二次根式.二次根式的化简的结果应为最简二次根式.
【夯实基础巩固】
1.化简,正确的结果是( B )
A.
±72
B.
72
C.
432
D.
以上答案都不是
2.下列运算和化简,不正确的是( D )
A.
=0.5
B.
C.
D.
3.下列二次根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D )
A.
B.
C.
D.
4.化简,正确的结果是( C )
A.
3
B.
±3
C.
6
D.
±3
5.下列五个等式:①;②;③;④a0=1;⑤.其中一定成立的有( B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6.化简:= ;= .
7.若二次根式是最简二次根式,则最小的正整数a= 2 .
8.化简的结果是 .
9.化简:
(1) (2)
(3) (4)
(1)156 (2)-5 (3) (4)3|m|
10.观察下列等式:
①=1×3;②=3×5;③=5×7;…
根据上述等式的规律解决下列问题:
(1)完成第④个等式:= 7 × 9 .
(2)写出你猜想的第n个等式(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并证明其正确性.
(1)7 9
(2)第n个等式:=(2n﹣1)(2n+1).
证明:.
【能力提升培优】
11.下列各式中计算正确的是( D )
A.
==(﹣1)×(﹣3)=3
B.
=﹣2
C.
=3+4=7
D.
=×=7×1=7
12.已知=,则a的取值范围是 ( C )
A.a≤0 B.a<0 C.0<a≤1 D.a>0
13.已知a<b,则化简二次根式的正确结果是( A )
A.
B.
C.
D.
14.填空
(1)= 2 ;(2)= 4 ;
(3)3= ;(4)= 9 .
15.观察下列各式:=3,=4,=5,…,用字母n(n≥2且n为整数)表示上面的规律应该是 =(n+1) .
16.已知0<a<1,化简= .
17.阅读下面的解题过程,判断其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写出正确的解答过程.
已知m为实数,化简:--m.
解:原式=-m-m·
=(-m-1).
不正确,正确的解答过程如下:
根据题意,有意义,则m<0,
∴原式=m+=m+=(m+1).
18.观察下列各式及其验证过程:
=,验证: ===;
=,验证:===;
=,验证:===;
…
(1)根据上述三个等式及其验证过程,猜想的变形结果并进行验证.
(2)针对上述各式反映的规律,写出用n(n为自然数,且n≥1)表示的等式,不需要证明.
(1)=.
验证:===.
(2)=(n为自然数且n≥1).
【中考实战演练】
19.【重庆】化简的结果是( B )
A.
4
B.
2
C.
3
D.
2
20.【南京】计算的结果是 5 .
【开放应用探究】
21.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的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a±b)2,你一定熟练掌握了吧!我们知道所有的非负数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数的平方,比如:2=,3=,7=,02=0,那么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思想方法和完全平方公式来计算下面的题:
例:求的算术平方根.
解:=+1=+12=,
∴的算术平方根是.
你看明白了吗?请根据上面的方法化简:
(1).
(2).
(3)+.
(1)原式==+1.
(2)原式====+4.
(3)原式=++++
=﹣1+﹣+﹣+﹣+﹣
=﹣1.
1.3 二次根式的运算(1)
重点提示: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是先乘除再化简,即将被开方数的积(或商)作为积(或商)的被开方数,再将结果化简为最简二次根式.
【夯实基础巩固】
1.计算×的结果是( B )
A.
B.
4
C.
D.
2
2.化简正确的是( D )
A. B. C.4 D.
3.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D )
A.
+=
B.
4﹣3=1
C.
2×3=6
D.
÷=3
4.能使等式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是( C )
A.
x≠2
B.
x≥0
C.
x>2
D.
x≥2
5.在算式(﹣)□(﹣)的□中填运算符号,能使结果最大的是( D )
A.
加号
B.
减号
C.
乘号
D.
除号
6.计算:= 5 ;= .
7.计算:= .
8.成立的条件是 x≥1 .
9.计算:
(1) (2)
(3)﹣× (4)×2×(﹣)
(5) (6)×﹙﹣﹚÷()
(1)30 (2)1 (3)﹣24 (4)﹣4 (5)﹣ (6)﹣9x2y
10.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cm,底边为2cm,求它的面积.
根据勾股定理求高:=(cm).
∴S=××=6cm2
【能力提升培优】
11.已知m=(﹣)×(﹣2),则有( C )
A.
5.0<m<5.1
B.
5.1<m<5.2
C.
5.2<m<5.3
D.
5.3<m<5.4
12.已知a=,b=,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这个代数式是( D )
A.
2a
B.
ab2
C.
ab
D.
a2b
13.在图示的方格中,横向、纵向及对角线方向上的实数相乘都得出同样的结果,则两个空格中的实数之积为( C )
2
1
3
2
6
A.
B.
C.
6
D.
14.计算:×= .
15.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cm和cm,则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 3cm 2 .
16.已知a=1-,b=1+,则a2+ab+b2的值为 5 .
17.已知m=,求的值.
∵m=(﹣)×(﹣2)=2,∴==2.
18.已知=a,=b,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ab=2,=0.04,
∴==50.
∴=.
【中考实战演练】
19.计算:×÷= 4 .
20.【济宁】如果ab>0,a+b<0,那么下列各式:①=,②×=1,③÷=﹣b.其中正确的是( B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开放应用探究】
21.阅读材料,解答问题.
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时,我们有时会碰上如,,这样的式子,我们可以将其进一步化简:
==;
=;
==.
以上这种化简的步骤叫做分母有理化.
还可以用以下方法化简:
=;
(1)请用不同的方法化简.
(2)化简:.
(1)方法1:原式=;
方法2:原式 =.
(2)原式=
+…+
=++…+
=.
1.3 二次根式的运算(2)
重点提示: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是先化简再合并,即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合并.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与实数的运算顺序相同,先乘除、再化为最简二次根式、最后算加减,能运算乘法公式等简便计算的尽量简便计算.
【夯实基础巩固】
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B )
A.
B.
C.
D.
2.已知最简二次根式与可以合并,则a的值是( C )
A.2 B.﹣2 C.1 D.﹣1
3.下列各式中,与(2﹣)的积为有理数的是( D )
A.
2
B.
2﹣
C.
﹣2+
D.
2+
4.计算+2﹣,正确的结果是( A )
A.
B.
1
C.
5
D.
6﹣
5.化简:(﹣4)﹣(3﹣2)= 3 .
6.计算:= 2﹣9 .
7.计算:(﹣)÷+2= .(结果保留根号)
8.若a是的小数部分,则a(a+6)= 2 .
9.计算:
(1) (2)
(3) (4)
(5) (6)(7﹣3)×
(7)(+4) (8)
(9) (10)
(1) (2) (3)2 (4) (5)﹣6
(6)63﹣9+12 (7)5+6 (8)﹣1﹣ (9)1 (10)6﹣7
【能力提升培优】
10.已知x=2+,y=﹣2,则x与y的关系是( D )
A.
x=y
B.
x=﹣y
C.
xy=1
D.
xy=﹣1
11.已知a﹣b=2+,b﹣c=2﹣,则a2+b2+c2﹣ab﹣bc﹣ac的值为( D )
A.
10
B.
12
C.
10
D.
15
12.已知m,n是两个连续自然数(m<n),且q=mn,设p=,则p( A )
A.
总是奇数
B.
总是偶数
C.
有时是奇数,有时是偶数
D.
有时是有理数,有时是无理数
13.若对实数a,b,c,d规定运算=ad﹣bc,则= 5 .
14.计算:= .
15.若a,b,c是实数,且a=2b+,ab+c2+=0,则的值是 0 .
16.计算:
(1) (2)
(3) (4)
(5).
(1)2 (2)5 (3) (4) (5)﹣
17.(1)求当a=-1时,代数式(a+1)2-(a-)(a+1)的值.
(2)已知x=+1,y=-1,求代数式的值.
(3)当时,.
(1)原式=23+.
(2)原式====1.
(3)x===2﹣,
∴原式===﹣=﹣=﹣.
【中考实战演练】
18.【盘锦】计算的值是 4﹣1 .
19.【钦州】对于任意的正数m,n定义运算※为:m※n=,则(3※2)×(8※12)的计算结果为( B )
A.
2﹣4
B.
2
C.
2
D.
20
【开放应用探究】
20.阅读材料:
小明在学习二次根式后,发现一些含根号的式子可以写成另一个式子的平方,如:3+=(1+)2.善于思考的小明进行了以下探索:
设a+b=(m+n)2(其中a,b,m,n均为整数),则有a+b=m2+2n2+2mn.
∴a=m2+2n2,b=2mn.
这样小明就找到了一种把类似a+b的式子化为平方式的方法.
请你仿照小明的方法探索并解决下列问题:
(1)当a,b,m,n均为正整数时,若a+b=,用含m,n的代数式分别表示a,b,则a= ,b= .
(2)利用所探索的结论,找一组正整数a,b,m,n填空: + =( + )2.
(3)若a+4=,且a,m,n均为正整数,求a的值.
(1)m2+3n2 2mn
(2)4 2 1 1
(3)由题意得a=m2+3n2,4=2mn.
∵4=2mn,且m,n为正整数,
∴m=2,n=1或m=1,n=2.
∴a=22+3×12=7或a=12+3×22=13.
1.3 二次根式的运算(3)
重点提示: 运用二次根式解决实际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二次根式或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表示未知量;二是通过二次根式的四则混合运算求出未知量并化简.
【夯实基础巩固】
1.一块正方形的瓷砖,面积为50cm2,它的边长大约在( D )
A.
4cm~5cm之间
B.
5cm~6cm之间
C.
6cm~7cm之间
D.
7cm~8cm之间
2.矩形相邻的两边长分别为,,则它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 D )
A.
,4
B.
2,4
C.
4,3
D.
6,4
3.如图所示,已知阴影部分是一个正方形,AB=4,∠B=45°,则此正方形的面积( B )
A.
16
B.
8
C.
4
D.
2
4.要焊接一个如图所示的钢架,需要的钢材长度是( A )
A.(3+7)m B.(5+7)m C.(7+3)m D.(3+5)m
5.已知x=,y=,则x2+xy+y2的值为( B )
A.
2
B.
4
C.
5
D.
7
6.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cm,cm,则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 2 cm.
7.已知a=,b=,则a2b﹣ab2= 2 .
8.如果+=0,那么= 1+ .
9.已知x=(+),y=(﹣),求下列各式的值.
(1)x2﹣xy+y2.
(2)+.
∵x=(+),y=(﹣),∴x+y=,xy=.
(1)原式=(x+y)2﹣3xy=7﹣=.
(2)原式===12.
10.如图所示,A,B两地之间有一座山,汽车原来从A地到B地经过C地沿折线A→C→B行驶,开通隧道后,汽车直接沿直线AB行驶.已知AC=10km,∠A=30°,∠B=45°.则隧道开通后,汽车从A地到B地比原来少走多少千米?(结果保留根号)
作 CD⊥AB于点D.在Rt△ACD 中,∵∠A= 30°,
∴CD=AC=5km.∴AD==5km.
∵∠B= 45°,∴BD=CD= 5km,BC==5km.
∴ AC+BC-AB=10+5-(5+5)=(5+5-5)km.
∴汽车从A地到B 地比原来少走(5+5-5)km.
【能力提升培优】
11.已知,,则=( B )
A.
9
B.
C.
3
D.
5
1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2和5,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B )
A.
4+5
B.
2+10
C.
4+10
D.
4+5或2+10
13.若+=(0<x<1),则﹣=( A )
A.
﹣
B.
﹣2
C.
±2
D.
±
14.若a1=1﹣,a2=1﹣,a3=1﹣,…,则a2015的值为 -1﹣ .
15.已知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cm,一直角边长为()cm,则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 (+3)cm2 .
16.已知a,b是正整数,若有序数对(a,b)使得的值也是整数,则称数对(a,b)是的一个“理想数对”,如:(1,4)使得=3,所以(1,4)是的一个“理想数对”.请写出其他所有的“理想数对”: (1,1),(4,1),(4,4),(9,36),(16,16),(36,9) .
17.因为,即2,所以的整数部分为2,小数部分为().
(1)如果的整数部分为a,那么a= .如果,其中b是整数,且0<c<1,那么b= ,c= .
(2)将(1)中的a,b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请你计算第三边的长度.
(1)5 4 ﹣1
(2)若a=5为直角边,则第三边长为==;
若a=5为斜边,则第三条边长为==3.
18.阅读与计算:请阅读以下材料,并完成相应的任务.
斐波那契是意大利数学家,他研究了一列数,这列数非常奇妙,被称为斐波那契数列(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着的一列数称为数列).后来人们在研究它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在实际生活中,很多花朵(如梅花、飞燕草、万寿菊等)的瓣数恰是斐波那契数列中的数.斐波那契数列还有很多有趣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斐波那契数列中的第n个数可以用[﹣](n≥1)表示.这是用无理数表示有理数的一个范例.
任务:请根据以上材料,通过计算求出斐波那契数列中的第1个数和第2个数.
第1个数,当n=1时,
[﹣]=(﹣)=×=1.
第2个数,当n=2时,
[﹣]=[()2﹣()2]
=×(+)(﹣)=×1×=1.
【中考实战演练】
19.【孝感】已知x=2﹣,则代数式(7+4)x2+(2+)x+的值是( C )
A.
0
B.
C.
2+
D.
2﹣
20.如图所示,矩形内两个相邻的正方形面积分别为4和2,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开放应用探究】
21.小明在解方程﹣=2时采用了下面的方法:
(﹣)(+)=()2﹣()2=(24﹣x)﹣(8﹣x)=16.
∵﹣=2,∴+=8.将这两式相加可得,解得x=﹣1,经检验x=﹣1是原方程的解.
请你学习小明的方法,解下列方程:
(1).
(2)+=4x.
(1)()(﹣)
=﹣=(x2+42)﹣(x2+10)=32.
∵,∴﹣=2.∴,解得x=±.
经检验x=±都是原方程的解.
∴方程的解是x=±.
(2)(+)(﹣)
==(4x2+6x﹣5)﹣(4x2﹣2x﹣5)=8x.
∵+=4x,∴﹣=8x÷4x=2.
∴.∴4x2+6x﹣5=4x2+4x+1.
∴2x=6,解得x=3.经检验,x=3是原方程的解.
∴方程+=4x的解是x=3.
专题复习 二次根式的双重非负性
重点提示: 对于二次根式,其双重非负性表现为被开方数a为非负数,且二次根式本身也是非负数,利用此性质及非负数的性质可以解决问题.
【夯实基础巩固】
1.要使代数式有意义,a的取值范围是( D )
A.
a≠0
B.
a>﹣2且a≠0
C.
a>﹣2或a≠0
D.
a≥﹣2且a≠0
2.函数y=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为( C )
A.
B.
C.
D.
3.当x>1时,﹣1化简的结果是( B )
A.
2﹣x
B.
x﹣2
C.
x
D.
﹣x
4.若整数m满足条件 =m+1且m<,则m的值是( C )
A.
0或1
B.
﹣1,0或1
C.
0或﹣1
D.
﹣1
5.已知,则2xy的值为( A )
A.﹣15 B.15 C. D.
6.当﹣3<a<5时,化简:= 8 .
7.实数m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后的结果为 7 .
8.化简= 2 .
9.已知a,b为实数,且,求的值.
由题意得a﹣5=0,∴a=5.∴.
∴b=﹣4.∴.
10.实数a,b,c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化简:﹣|c﹣b|﹣|a+c|.
由题意得a<b<0<c,|a|>|c|,∴a+b<0,c﹣b>0,a+c<0.
∴原式=|a+b|﹣|c﹣b|﹣|a+c|=(﹣a﹣b)﹣(c﹣b)﹣(﹣a﹣c)=﹣a﹣b﹣c+b+a+c=0.
【能力提升培优】
11.已知a<0,则化简的结果是( D )
A.
a
B.
﹣a
C.
3a
D.
﹣3a
12.若代数式+的值为2,则a的取值范围是( C )
A.
a≥4
B.
a≤2
C.
2≤a≤4
D.
a=2或a=4
13.已知xy>0,化简二次根式x的正确结果为( D )
A. B. C.﹣ D.﹣
14.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则= 2b-2a .
15.若实数a满足|a﹣8|+=a,则a= 74 .
16.已知a<0,化简:= ﹣2 .
17.计算:.
由算式可知:1﹣a>0,3﹣a≥0,∴a<1,|a﹣2|=2﹣a.
∴原式=?+
=?+=﹣+=0.
18.设等式+=﹣在实数范围内成立,其中a,x,y是两两不同的实数,求的值.
∵+=﹣在实数范围内成立,
∴x﹣a≥0,a﹣y≥0,即y﹣a≤0.
又∵a(y﹣a)≥0,a(x﹣a)≥0,∴a=0.
∴原等式可变为﹣=0,解得x=﹣y.
∴==.
【中考实战演练】
19.计算的值是 .
20.已知实数x,y满足x+y=﹣2a,xy=a(a≥1),则的值为( D )
A.
a
B.
2a
C.
a
D.
2
【开放应用探究】
21.已知,求的值.
设m=,n=,
则m﹣n=2,m2+n2=+=34.
∴2mn=m2+n2-(m-n)2=30.∴m+n====8.
∴8.
第1章综合测评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计算的值为( D )
A.
169
B.
﹣13
C.
±13
D.
13
2.使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 C )
A.x> B.x< C.x≥﹣ D.x≤﹣
3.下列二次根式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
A.
B.
C.
D.
4.下列变形正确的是( C )
A.=×=2×=
B.=﹣=41﹣40=1
C.2×(﹣5)=﹣2×5×=﹣90
D.﹣3==
5.下列化简错误的是( B )
A.= B.= C.= D.=
6.=(a﹣2)成立的条件是( D )
A.
a≤2
B.
a≤4
C.
a≥2
D.
2≤a≤4
7.下列计算: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的有( C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8.若正三角形的边长为2,则这个正三角形的面积是( D )
A.
B.
2
C.
5
D.
5
9.如图所示,用四张一样大小的长方形纸片拼成的一个正方形ABCD的面积是75,AE=3,图中空白的地方是一个正方形,则这个小正方形的周长为( B )
A.
2
B.
4
C.
5
D.
6
10.已知a,b,c为互不相同的有理数,满足=(a+)(c+),则符合条件的a,b,c共有( A )
A.
0组
B.
1组
C.
2组
D.
4组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
11.计算:= 1 .
12.当a ≥0 时,=.
13.已知是整数,则n的最小值为 ﹣ .
14.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b|+= ﹣2a .
15.某精密仪器的一个零件上有一个长方形的孔,其面积为4cm2,它的长为cm,则这个孔的宽为 cm.
16.已知+=y﹣4,则x+y= 7 .
三、解答题(共66分)
17.(12分)计算:
(1)+2﹣(﹣) (2)(﹣)2+2×3
(3) (4)+(+1)(﹣1)+×.
(1)3﹣ (2)5 (3) (4)2+7
18.(8分)已知m是的小数部分.
(1)求m2+2m+1的值.
(2)求的值.
∵m是的小数部分,∴m=﹣1.
(1)原式=(m+1)2=2.
(2)原式===|﹣1﹣﹣1|=2.
19.(6分)已知,且x为偶数,求的值.
由题意得,解得6<x≤9.
∵x为偶数,∴x=8.
∴原式=(1+x)
=(x+1)= =.
20.(8分)如图所示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连结小正方形的三个顶点得到△ABC.
(1)△ABC的周长是多少?
(2)AC边上的高是多少?(结果用最简二次根式表示)
(1)由勾股定理得AC=AB=,BC=,
∴△ABC的周长为AB+AC+BC=2+.
(2)∵S△ABC=4﹣×1×2﹣×1×2﹣×1×1=,
AC=,∴AC边上的高为×2÷=.
21.(10分)如图所示,将一个长、宽分别为a,b的长方形纸片的四个角都剪去一个边长为x的正方形.
(1)用含a,b,x的代数式表示纸片剩余部分的面积.
(2)当a=20+2,b=20﹣2,x=,求剩余部分的面积.
(1)剩余部分的面积为ab﹣4x2.
(2)把a=20+2,b=20﹣2,x=代入ab﹣4x2得,
(20+2)(20﹣2)﹣4×()2=400﹣8﹣4×2=384.
22.(10分)规定新运算符号“☆”:a☆b=ab+.如:(﹣2)☆1=(﹣2)×1+﹣.
(1)求☆的值.
(2)求()☆的值.
(3)若(﹣)☆(﹣)=﹣,求x的值.
(1)原式==9+-=9.
(2)原式=()×+﹣
=12+6+﹣=18﹣.
(3)∵(﹣)☆(﹣)=﹣,
∴(﹣)×(﹣)+﹣=﹣.
∴=9.∴2x﹣1=729,解得x=365.
23.(12分)我国古代数学家秦九韶在《数书九章》中记述了“三斜求积术”,即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求它的面积.用现代式子表示即为:…①(其中a,b,c为三角形的三边长,S为面积).
而另一个文明古国古希腊也有求三角形面积的海伦公式:
S=…②(其中p=.)
(1)若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7,8,试分别运用公式①和公式②,计算该三角形的面积S.
(2)你能否由公式①推导出公式②?请试试.
(1)运用公式①:S====.
运用公式②:p=×(5+7+8)=10,
S===.
(2)=[﹣]
=
=(c+a﹣b)(c﹣a+b)(a+b+c)(a+b﹣c)
=(2p﹣2b)(2p﹣2a)?2p?(2p﹣2c)
=p(p﹣a)(p﹣b)(p﹣c),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