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六节 自然界的碳循环
教学目标:1、了解碳循环的途径;
2、了解温室效应的原理、利弊;
3、培养学生读图表述,分析归纳能力;
4、培养小组协助能力;
5、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主要内容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 说明
引入新课:新课:温室效应㈠、温室效应的原理:太阳光的辐射能透过玻璃使地面温度升高,而地面反射的光线却很少能透过玻璃,因此具有保温作用㈡、温室效应的利用大棚蔬菜CO2对地球的保温 ㈢、温室效应加剧的危害1、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等2、蒸发增强,土壤湿度降低,3、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4、冰川加速融化,海平面上升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略)三、如何预防温室效应的加剧1、合理利用矿物能源,开发新能源2、保护森林和植被,禁止乱砍滥伐3、控制人口激增…… 播放影片《后天》中 “洪水”片段,并提问:这是什么影片?该影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观看感受气氛问题回答 本片描绘了因为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暖化后所引发的一场空前灾难,表达了人类对恶劣环境的强烈忧虑和恐慌。
其实温室效应并没有影片中所描述的可怕,而且你们已经亲身体验过温室效应了。讨论课外活动温室效应的保温原理。板书:温室效应的原理 讨论分析原理练习,并朗读原理 盖玻璃的杯内的水温高,原理:太阳光的辐射能透过玻璃使水温升高,而水面反射的光线却很少能透过玻璃
提问:在生活中你见过类似的温室吗?板书:温室效应的利用1、大棚 学生讨论回答 大棚、保温室、太阳下的汽车内等
提问:1、运用大棚来种植蔬菜和水果,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益处?2、你能说说反季蔬菜的生产原理吗 (原理略) 讨论回答简单分析并表述原理 能吃到反季节蔬菜和水果,冬季利用温室效应,使蔬菜具有合适的生长环境,增强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出示幻灯片:大棚模型。我们人类就生活在一个巨大的温室中提问:若把这个温室放大,把地面延伸到整个地球表面那么大,那么大棚中的塑料薄膜就相当于地球上空的什么?板书:2、CO2对地球的保温 观察图思考回答讨论 大气层(主要是二氧化碳)
设问:若没有CO2对地球的保温作用,那我们的地球将会怎样?若大气层中的CO2大大增加(回忆CO2在大气中的体积分数),又会怎样?板书:温室效应加剧的危害 回忆回答讨论回答 昼夜温差变大0.03%
讲述:所以好与坏有时只有一步之遥,保持大气中CO2浓度的动态平衡非常重要,那么自然界是如何来维持CO2的这种动态平衡的呢?我们来听听CO2大家族的故事吧!老师模拟讲故事(略)。 读图听故事
提问:这个碳原子的旅程有什么特点?出示:“自然界的碳循环”图,简单回顾旅程,引入碳的循环。板书:自然界的碳循环逐步总结出碳循环的途径(练习)逐条板书“碳循环的途径”弄清大气中的来源和去路(练习) 回答学生讨论 “循环”的特点来源:1、动物的呼吸作用;2、植物的呼吸;3、微生物分解动植物尸体;4、人类燃烧燃料。去路: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请学生利用碳循环的途径,思考:导致几百年来大气中CO2浓度升高,人类的行为有无不当之处,若有,主要是破坏了碳循环的那些环节?人类应该如何预防温室效应的加剧?板书:如何预防温室效应的加剧 小组讨论交流 ①减弱去路:乱砍乱筏②增加来源:大量地燃烧煤、石油、天然气
作业:牛与草(幻灯片)图中显示了自然界中一个简单的碳循环过程,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所标序号分别表示什么过程? (2)那些过程消耗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3)动物如何摄取植物体中的碳元素?(4)哪些过程可以使绿色植物转化为CO2?(5)动物在哪一个过程中放出CO2? 思考回答
结束:今天的课告诉我们,人类的活动一定要遵循自然界自身的规律,如果我们保护环境,自然界就会服务于人类,如果我们肆意地破坏环境,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介绍真实的由于温室效应加剧所引起的恶劣气候:图瓦卢的灭顶之灾(幻灯片)提问:图瓦卢为什么会面临灭顶之灾? 观看讨论 备用
布置课外活动:先小组讨论制定标语,然后由宣传委员收起评选优秀的,制定班级标语4条,制作好,张贴。 小组制定防止温室效应加剧的环保标语
板书
一、温室效应
(一)温室效应的原理:太阳光的辐射能透过玻璃使地面温度升高,而地面反射的光线却很少能透过玻璃,因此具有保温作用
(二)温室效应的利弊:
1、利:大棚; CO2对地球的保温作用
2、弊:气候反常、沙漠化、冰川加速融化,海平面上升等
(三)温室效应加剧的防治(最后写)
二、自然界的碳循环(黑板上写出)
CO2
燃烧
CO2
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