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O6年九年级科学(下)单元练习[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20O6年九年级科学(下)单元练习[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9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08-21 22:5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O6年九年级科学(下)单元练习
《人的健康与环境》(3.l~3.3)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健康和不健康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健康和不健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两者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B.人的健康和不健康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C。不生病就是健康
D.生活方式也是影响人健康的重要因素
2.现在社会上常可以听到“亚健康”这个词,你认为对这个词的最好解释是………( )
A.就是指身体稍有一些小病的状态 B.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健康低质量状态
C.处于完全不健康的状态 D.指心理、社会健康而生理不健康的状态
3.人体免疫有三道防线:第一道是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第二道是吞噬细胞和体液的杀菌作用;第三道是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或释放淋巴因子对病原体清除的作用。这三道防线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第一道 B。第二道 C.第三道 D.第一、三道
4.青霉素是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在刚投入使用的时间,效果非常好,但现在治疗效果没有以前那样好了,对这种现象最好的解释是………………( )
A.细菌体内的结构发生了变化
B.细菌某些结构的用进废退
C.对青霉素有抗性的细菌被保留下来并将抗性遗传给后代
D.青霉素的结构发生了变化
5.下列各项有助于心理健康的是…………………………………………( )
①欣赏自己 ②肯定自我价值 ③贬低自我 ④合理地与他人做比较 ⑤对自己期望过高 ⑥与他人相处时能有良好的沟通、尊重与关怀
A.①③④⑤ B.①②⑤⑥ C.①②④⑥ D.③④⑤⑥
6.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引起人感染破伤风的原因是……………………………( )
A.直接侵入人体的细胞 B.产生一种能破坏细胞的毒素
C.通过其他细胞损害人体的细胞 D.破伤风杆菌和破伤风没有关系
7.烧伤病人常采用自身的皮肤进行植皮治疗,不植入外来皮肤是因为……………( )
A.会产生免疫反应 B.神经血管不易接通
C.外来皮肤含菌量大 D.外来皮肤含有抗体
8.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对这一现象不正确的说法是……………( )
A.接种婴儿体内会产生抵抗结核病菌的物质
B.卡介苗疫苗对人体来说是一种抗体
C.卡介苗是治疗结核病的特效药物
D.这种免疫属于计划免疫
9.天花病毒对人体来说是…………………………………………………………………( )
①抗原 ②抗体 ③传染源 ④病原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 O.艾滋病被称为“现代瘟疫”,该病的病原体是艾滋病病毒(HIV),下列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HIV不具有细胞结构 B.HIV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
C.HIV必须寄生在细胞中才能生活 D.HIV的结构非常简单,只由蛋白质组成
11.不小心被刀划破皮肤或被锈钉扎破后,医生先给打一针破伤风抗毒素,以避免患破伤风,此做法属于…………………………………………………………………………………( )
A.特异性免疫 B.非特异性免疫 C.计划免疫 D.增强抵抗力
12.日常生活中常有一些病原体,通过食物进入人体的消化道,但人体并不一定患病,原因之一 是消化道对病原体有屏障作用,这种免疫作用属于………………………………( )
A.自然免疫 B.特异性免疫 C.非特异性免疫 D.免疫监视
13.饭前便后洗手,可以预防很多传染病。这项措施在预防传染病中属于……………( )
A.控制传染病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一
14.下列各种现象与人体自身免疫功能无关的是………………………………………( )
A.出过麻疹的人不会再感染麻疹 B.高血脂造成动脉硬化,引起心脏病
C.某些人易患类风湿性关节炎 D.某些人对青霉素有过敏反应
15.下列疾病不是由病毒引起的是…………………………………………………………( )
A.甲型肝炎 B.肺结核 C.小儿麻痹 D.非典型性肺炎
16.下列关于炭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疾病
B.炭疽杆菌的感染者会出现发高烧的症状
C.一些国家使用炭疽杆菌制造生化武器
D.以上说法都正确
17.预防接种是重要的特异性防御措施之一,用于预防接种的疫苗通常是……………( )
A.天然抗原 B.天然抗体 C.经过处理的抗原 D.经过处理的抗体
l8.下列叙述中不属于人工免疫的是………………………………………………………( )
A.给毒蛇咬伤的病人注射含有抗蛇毒抗体的血清
B.将由病原微生物制成的疫苗接种到人体内
C.将淋巴因子等免疫物质注入人体内
D.人体感染麻诊病毒后,产生终身免疫
19.下列有关抗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抗体是一类蛋白质 B.抗体是在抗原的刺激下产生的
C.抗体在体内存留时间可长可短 D.抗体能破坏和排斥所有的病原体
20.狂犬病、狂犬病毒、狂犬分别属于下列什么概念………………………………( )
①传染病 ②易感人群 ③病原体 ④传播途径 ⑤传染源
A.①③⑤ B.①⑤③ C.③④⑤ D.②③⑤
21.下列疾病中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
A.癌症 B.肺结核 C.破伤风 D.流感
22.下列疾病都是细菌引起的是………………………………………………( )
A.霍乱、淋病 B.破伤风、SARS C.淋病、流感 D.SARS、流感
23.在麻疹流行期间,未出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儿童往往易患麻疹,这些儿童是…………………………………………………………………………( )
A.传播途径 B.易感人群 C.传染源 D.病原体
24.下列哪种传染病的病原体是病毒,又能通过飞沫传播的是………………………………………………………………………………( )
A.SARS B.生殖器疱疹 C.脊髓灰质炎 D.淋病
25.将细菌放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它会繁殖并形成菌落(如图甲)。某实验小组想检验两种抗生素的杀菌作用,下列实验方案中,最合适的是…………………(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8分)
26.病毒是一种比细菌还 的生物,它没有 ,不能 ,
只能 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27.抗体存在于 中,由抗体来完成的免疫反应,称为 免疫。能对侵人人体细胞内的病原体加以识别并释放淋巴因子的是 细胞,由它来完成的免疫叫 免疫。
28.抗生素是一种能够在不损伤 的条件下杀死 的化合物,它有一些 自然合成。
29. 是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自1943年开始投入应用后,很快地被认为是治疗 的特效药。
30.传染病的注行必须具备 、 、 三个环节。
31.班上的同学都认为李明是个真正健康的人,因为他:A.精神饱满;B.与他人相处得好;C.身体耐力好;D.能合理调整日常生活中的压力;E.胜不骄,败不馁;F.抵抗疾病的能力强;G.不怕苦,不怕累;H.与他人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在这些表现中,属于生理健康的是 ;属于心理健康的是 ;属于社会健康的是 。(填序号)
32.2003年,发生在我国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SARS(俗称“非典")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下表是科学家对SARS病毒脱离宿主后,在不同环境内存活时间的研究所得的数据:
环 境 空气中
-80℃~-40℃ 37℃ 56℃
存活时间 4~2 1天 4天 不到30分钟
环 境 粪便中
婴儿pH为6~7 正常人pH为8 患者pH为9
存活时间 3h 6h 4天
(1)SARS病毒不易存活的环境是 、 。
(2)在非典肆虐的时期,为有效防控非典,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角度来看,对病人实施隔离抢救属于 ;对地面、墙壁和门窗等的消毒,属于 ;注意休息、合理营养和加强锻炼以提高免疫力属于 。
33.如果将 杀死或减轻 的毒性,制成疫苗、注人人体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而获得的免疫叫做人工自动免疫。
34.人体抗传染免疫可分为两大类:即 免疫和 免疫,后者又可分 为免疫和 免疫。
35.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区别是传染病具有 、 和 的特点。36.艾滋病(AIDS)是 的简称,它是一种性传播疾病,其病原体能破坏 细胞,导致免疫缺陷。
37.人体的免疫功能包括 、 、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2分)
38.根据下面的实验回答问题:
A实验:取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到一只鸡的体内,不久,此鸡死亡。
B实验:取灭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到另一只鸡的体内,几周后,此鸡的体内产生抗体;然后,再取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到它的体内,结果此鸡存活下来。
(1)B实验说明鸡产生了抵抗禽流感病毒的 ,鸡产生的这种免疫属
于 免疫。
(2)将另一种病毒注射到经过B实验处理的鸡体内,鸡是否存活? 。为什么 。
(3)人类的计划免疫,相当于上述的 实验。
(4)A实验中的鸡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5)感染病毒的鸡对健康的人来说是 ,健康人可称为 ,将病鸡焚烧或深埋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
39.下图表示的是人先后两次感染同一种病菌后,血液中相应抗体的产生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内抗体的作用是 。
(2)一般情况下,人患由此病原体感染引起的疾病康
复后的短时间内不会再患此病,请说明理由: 。
(3)第二次感染时,虽时隔一年,但抗体并不像第一次那样感染后要经过一段时间才产生,而是迅速产生足量的抗体,其原因是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5 CBCCC 6-10 BABDD 11-15 ACBBC 16-20 DCDDA 21-25 AABAC
二、填空题:
26.小 细胞结构 独立生活、寄生 27.体液 体液 T淋巴细胞 28.人体细胞 细菌 细菌或真菌 29. 青霉素 细菌性疾病 30.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31.CF ADEG BH 32.高温 偏酸性环境 控制 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33.病原体 活的病原体 34.非特异性 特异性 体液 细胞 35.传染性 流行性 免疫性36.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37.抗传染免疫免疫监视 自我稳定
三、实验探究题:
38.(1)抗体 特异性;(2)不能,鸡体内产生的抗体只能对原来的病原体起作用;(3)B;(4)对照作用;(5)传染
源,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 39.(1)使病原菌粘结在一起,抗体附在病原菌表面,溶解病原体;(2)再次感染时 体内能自动产生对此病原体的抗体;(3)B淋巴细胞对感染过的病原体有记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