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的防卫》教案
蒋沈梅
教学目标:1、认识免疫现象;
2、了解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了解抗原和抗体
4、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课堂教学设计:
1. 教学引入
播放多媒体影音文件“舒肤佳巩固对细菌的抵抗力”片段,引入课题。
“其实,我们的身体本身也存在着对细菌的抵抗力,而且这种防线还不止一道呢!”
2. 教学探究
〈一〉第一道防线
1. 我们的皮肤其实是一道很好的防线,你能根据皮肤的结构猜出它有怎么样的功能吗?
学生列举
教师总结:皮肤表面的角质层,是一些排列紧密的死细胞,能有效地将环境中的病菌、化学物质等与里面的活细胞隔开,以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
真皮内的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物在皮肤表面形成一个微酸性的环境,能够抑制多种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同时,皮肤和黏膜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
2. 除了皮肤外还有很多器官都具有对外界病原体的抵抗力。[出示幻灯片;课本图3-12]
]学生读图列举]
]教师总结概括] 呼吸道—纤毛细胞能阻挡或粘住病原体;泪腺—分泌的泪液中含有溶菌酶,能使病菌溶解;胃壁的黏膜—能分泌胃液,杀死入侵的病菌;血凝块—能防止病菌进入。
3. 我们把以上防止病原体进入体内的这种抵抗力称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概括第一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二〉第二道防线
1. 万一皮肤破损了,病菌越过了第一道防线进入体内,那我们会不会就得病?不一定,因为这时吞噬细胞起作用了。[出示幻灯片—课本图3-13]
[学生读图了解吞噬细胞的作用和位置]
2. 除了吞噬细胞外,体内的溶菌酶也能溶解病菌。[出示动画—吞噬细胞和溶菌酶的作用]
3. 我们把吞噬细胞和溶菌酶的这种杀菌作用称为第二道防线。
4. 在第一二道防线中,皮肤,黏膜,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等的抵抗不是针对某一种病原体的,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具有防御作用,即"来着都拒",我们吧这种保护型生理功能称为非特异性免疫.
〈三〉第三道防线
1. 当病原体大量涌入时,吞噬细胞就无法将它们全部吞噬,这时病原体就有可能进入血液。(回忆血液的成分,与抵抗细菌有关的是哪种成分?----白细胞)这时白细胞中的淋巴细胞就会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构成了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2. 这时,即病原体(如病毒、病菌)进入血液以后,刺激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就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而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叫做抗原。作为抗原的物质可以是病毒、细菌,还可以是移植器官、花粉等,甚至是自身的癌细胞。
3. 那具体的过程又是怎样的呢?[出示关系图]
侦 察
淋巴细胞 抗原
记忆细胞:再次发现抗原时,迅速增殖和分化,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4. 抗体和抗原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刺激产生(某种)
抗原 抗体
对抗(特定)
抗原与抗体具有一对一的关系
5. 那么抗体又是怎么消灭抗原的呢?[出示幻灯片]
[请学生读图理解,并请学生上来表演,自己选定所演的角色]
[学生上台表演三种情况]
[教师总结归纳]
6. 象这种由体液中抗体来消灭抗原的免疫,称体液免疫。
7. [出示细胞免疫过程图]
组织中T淋巴细胞可以直接或间接---释放淋巴因子---消灭病菌的免疫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8. 上面所说的第三道防线中的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称为特异性免疫。
〈四〉小结
1. 特异型免疫
特异性免疫 体液免疫 B淋巴细胞 抗体 在细胞外的体液中消灭病原体 都有免疫记忆能力
细胞免疫 T淋巴细胞 淋巴因子 在细胞内消灭病原体
2.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比较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范围 对多种异物起作用 对某一抗原或异物起作用
特性 非专一性 专一性
形成 生来就有的 后天逐渐形成
作用 弱 强
3. 课堂小结
我们这堂学习了解了些什么?[出示教学目标]
1、认识免疫现象
2、了解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了解抗原和抗体
4、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四.布置作业
刺 激
消灭
产 生
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