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3章 空气与生命检测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3章 空气与生命检测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1-29 08:27: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章检测题
(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北京中考)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空气由空气分子构成 B.N2、O2等均匀地混合
C.N2、O2不再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D.N2、O2的体积比约为5∶1
2.(抚州模拟)如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C )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
C.该实验可说明氮气难溶于水
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
3.(江西中考)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C )
A.二氧化硫 B.一氧化碳 C.氮气 D.可吸入颗粒物
4.(遂宁中考)今年的6月5日是世界第45个“世界环境日”,我国今年的主题是“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C )
A.增加植树造林面积
B.实行垃圾分类和回收
C.将农田中产生的秸秆就地焚烧
D.出行方式尽量采用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
5.(沧州中考)现有四套实验装置,若要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则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C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乙和丁
6.(黑龙江中考)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要先点燃铁丝上系着的火柴,再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火柴燃烧所起的作用是( B )
A.升高铁丝的着火点 B.升高铁丝的温度
C.增加可燃物 D.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7.(茂名中考)下列对呼吸作用的理解,正确的是( A )
A.植物体任何活的细胞均可进行呼吸作用
B.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
C.衰老的叶片比幼嫩的叶片呼吸作用强
D.呼吸作用能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含量的相对平衡
8.(云南中考)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 )
A.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9.在初中化学学习中接触过几种循环,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C )
A.水的天然循环中水分子质量和水分子的能量都不变
B.二氧化碳的循环与大自然的森林绿化面积无关
C.自然界中的氧循环主要是通过化学变化实现的
D.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是通过物理变化实现的
10.(桂林中考)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小赵做了以下实验,不合理的是( C )
A.步骤① B.步骤② C.步骤③ D.步骤④
11.(上海中考)氯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D )
A.2KClO32KCl+O2↑ B.2KClO32KCl+3O2
C.2KClO32KCl+3O2↑ D.2KClO32KCl+3O2↑
12.(黄冈中考)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D )
A.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所以发生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
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C.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一定能燃烧
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13.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装置①可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装置②可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C.装置③可用于收集氧气 D.装置④可用于收集氧气
14.(长沙中考)某市空气受到SO2的严重污染,环保部门立即派出飞机喷洒X粉末,快速降低空气中的SO2含量,该过程发生的化学反应是2X+2SO2+O2===2CaSO4+2CO2,X的化学式是( D )
A.H2O B.Na2CO3 C.CaO D.CaCO3
15.(泰安中考)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所示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3∶4
B.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C.W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
D.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
16.(湘潭中考)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B )
17.如图所示,实验室模拟粉尘爆炸实验。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下列干燥的粉末,点燃蜡烛,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肯定观察不到爆炸现象的是( A )
A.大理石粉 B.面粉 C.煤粉 D.镁粉
,第17题图)    ,第19题图)
18.(邵阳中考)下列熄灭蜡烛的方法中,利用“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的灭火原理的是( A )
19.(张家界中考)如图是关于水果存放时,空气中氧气浓度与水果释放二氧化碳量的关系曲线。根据图象,你认为保存水果应选择哪一状态下的氧气浓度最适当( B )
A.a B.b C.c D.d
20.假日王虹在家做了一个生物实验。他将甲、乙两个密闭的暖水瓶中分别装入正在萌发的种子和煮熟的种子,测定其内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并绘制成如下曲线图。下图中能正确反映甲、乙暖水瓶内温度或氧气含量变化的曲线是( D )
二、填空题(共49分)
21.(4分)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代表氧原子,○代表硫原子),请回答:
(1)变化Ⅰ中的“一定条件”可能是__升高温度__(写出一项即可);
(2)变化Ⅱ发生的是__B__(填序号)。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氧化反应
22.(12分)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为①的仪器名称:__长颈漏斗__;
(2)实验室制取CO2气体,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应是__BD__(填序号)。若制取氧气时选用与制取二氧化碳相同的发生装置来制备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2H2O22H2O+O2↑__;
(3)CO2还可以用加热碳酸氢钠(NaHCO3)固体分解来制取(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2NaHCO3Na2CO3+H2O+CO2↑__,若用此法来制取CO2,在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之间还应该加装一个__干燥__装置;
(4)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防止CO2溶于水__。
23.(15分)如图是某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据图回答问题。
(1)曲线BC段表示__呼气__(填“吸气”或“呼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
(2)曲线AB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都__变大__。
(3)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瞬间是坐标中的__B__点,此时肺内气压__等于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气压。
(4)在曲线AB段变化中,与呼吸有关的肌肉的变化情况:__肋间肌和横膈膜肌肉收缩__。
,第23题图)   ,第24题图)
24.(18分)如图Ⅰ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进行生理活动的过程,其中代码甲和乙表示细胞结构,①②③表示有关物质;图Ⅱ表示该植物一昼夜(O-K段)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释放量。请分析回答:
(1)如图Ⅰ,若甲、乙代表细胞的结构,则甲表示的结构是__叶绿体__,①表示的物质是__氧气__;若环境温度降低,乙所示结构进行的生理活动会__减弱__。
(2)在图Ⅱ中,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是__AG__(填图中代码)段;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间是__OK__(填图中代码)段;在BF时间段,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__大于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三、分析计算题(共11分)
25.(长沙中考)实验室取68 g过氧化氢溶液和2 g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称量剩余溶液和滤渣为68.4 g。求:
(1)充分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1.6__g。
(2)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设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2H2O22H2O+O2↑
 68        32
 x       1.6 g
=,x=3.4 g
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