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水的多少[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比较水的多少[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12-21 13:1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科版三上《比较水的多少》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方法比较不同容器中水的多少,并鼓励学生尝试使用多种的方法进行比较。
2、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并能及时记录相关数据的能力。
3、组织学生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初步形成量筒的模型、建立毫升的概念。
4、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小组合作的意识,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教师:瓶子(大小不一)2个、烧杯、量筒2个、量杯
学生:瓶子(每组1套)、尺、天平秤、弹簧秤、杯子(若干)、
烧杯、量杯、观察记录单等。
教学重点:使用多种方法比较不同容器中水的多少。
教学难点:设计各种比较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1、播放一个课件,内容:大自然、人类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水。水是生命之源,水无处不在。我们知道“一湖水”>“一盆水”>“一杯水”>“一滴水”,今天我们就来比比水的多少 。(生命之源) ( C:\\My Documents\\课件\\《比较水的多少》.ppt )
二、观察猜测
1、你们的桌子上也有4个瓶子,请同学们拿出1号瓶和2号瓶仔细观察一下。(哪个瓶子的水多?哪个瓶子的水少?)为什么?
2、学生观察,交流汇报。教师归纳:瓶子相同,水位高的多。——板书
3、小朋友真棒,那老师给你们增加点难度,我们还能比出来吗?现在请拿出2号瓶和3号瓶,再比较一下?哪个多?哪个少?为什么?
4、归纳:水位相同,瓶子大的多。——板书 (水的比较1) ( 1.ppt )
三、 实验:比较水的多少。
1、 小朋友真聪明,那么难度再高点,拿出大小不同的瓶子,现在请你们比较一下,3号瓶和4号瓶,这两个瓶中的水谁多?谁少? (水的比较2) ( 1.ppt )想一想: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难题呢?课堂交流:
生(1):用肉眼观察。
师:你真是好眼力,但大小不同的瓶子也能用肉眼观察吗?
生(2)补充:倒入同样的瓶中 。
师:真聪明,虽然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但倒入同样的瓶中问题就解决了。
生(3):称重量 。
师:好方法。
生(4):喝下去,比肚子大小。
师:你的肚子的确能装许多东西,但真能比出来吗?
生(5):同样的杯子,比杯数。
师:聪明的办法。
生(6):打孔,比谁先流完。
师:是吗,你能保证这两个孔大小一样吗?
生(7):画刻度 。
2、 2、友们很会动脑,其实用好多种方法研究这个问题,瓶子不同,水位不同,谁多呢?——板书。现在小博士建议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以下这几个问题,然后一起合作找出答案:
(1)、准备采用哪种方法?
(2)、都需要什么材料?
(3)、小组内怎样分工?(过程) ( 1.ppt )
3、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强调实验方法的多样性)
如:用同样的杯子、称一称、量一量等。
4、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5、哪组已经有结果了,可以派代表上黑板写写你们的实验记录,告诉大家你们的实验方案、结果。
四、实验:测量水的多少。
(一) 描述:多多少?
1、 我们通过实验了解了4号瓶里的水比3号瓶里的水要多,那多多少呢?
2、 学生根据表格描述。
(二) 测量:多多少?
1、 为了比较精确地知道水的多少,我们就需要使用专门测量水的仪器。——量筒。
2、 出示量筒,让学生描述。(重点是说明有刻度)
3、 使用:测量老师讲台上的两杯水量。请高矮不同的两个同学读。(发现两个同学读出来的数值不一样) 教师拿出量筒,一边做示范,一边说明缘由:其实量筒上面每一小格表示一毫升,这里有一幅图,大家看一看,就知道怎么认了。(出示量筒的示意图,通过课件操作说明)教师把水倒进量筒后,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并指出量筒的两边水很高,中间的水低一点,凹下去了,再请学生观察量筒。所以我们读的时候一定要以凹下去的地方为准线,再测一下几个瓶子里的水试试看!(学生观测)所以正确的读法应是——眼睛的视线与水面相平。 (小知识) ( 1.ppt )
5、 应用:学生测量3号杯和4号杯的水量,并填在小组实验的记录表中。
五、课堂拓展延伸:介绍水的计量单位。
1、 我们每天都有使用学校的自来水,要想知道学校的用水情况用量筒行吗?向学生介绍测量水的另一个工具——水表,它的单位是吨。 通常一米长,一米宽,一米高的盒子里装了满满的水,那么这水就是一吨,也叫一立方米。
老师归纳:很少的水可以用量筒量,以毫升作单位,例如:一瓶碳素墨水60毫升,一小瓶口服液10毫升。但是水多了,像江河湖海,水库中的水就要换用更大的单位,例如:吨。(课外延伸) ( 1.ppt )
六、小结。
1、今天我们做了两个实验,知道了怎样去比较水的多少,同学们积极动脑,提出了许多实验方案并付诸实施了,回顾一下刚才的实验过程,说说你们组有什么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
2、你认为其中的哪种方案最科学,最简便?你能说说理由吗?
(1) 我们以后在研究科学问题时应该选择什么的方法?
(2) 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3、师归纳总结: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多多思考,就能从现实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再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或者和小伙伴们一起探讨,研究,你就会发现科学的奥秘。让自己勤动脑,多动手,成为小小科学家好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