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第二章复习课华维学校初二科学备课组
2007.4.3.空气里有什么?空
气
的
组
成
成
分
氧 气二氧化碳氮 气稀有气体其他气体空气的应用(21%)(78%)供给植物生长所需的氮;冷冻剂;制化肥、炸药;保护气;食品充氮防腐等保护气;制成各种用途的电光源;激光技术;制造低温环境;医疗麻醉空气是一种重要的天然资源(0.03%)(0.94%)(0.03%)空气的主要成分氧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色、态、味、密度、溶解性等)氧气是一种_____色____味的气体;____溶于水,密度比空气____ 。无无不易略大钢瓶内装的是什么物质?
呈什么状态?淡蓝色的液态氧氧气在1标准大气压
下,降温到-183℃时
液化成淡蓝色液体,
-218 ℃时变成雪花
状的蓝色固体。2、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与金属反应与非金属反应发出耀眼白光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发出白光,生成气体能
使石灰水变浑浊
发出白光,同时生成
大量白烟在空气中发出淡蓝色
火焰硫在纯氧中燃烧发
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反应后生成一种具有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化合反应:A + B====AB 多变一氧化物: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以上反应有什么共同点?思考:CO2、P2O5、SO2、Fe3O4等物质的组成有何规律?练习:哪些是氧化物KClO3、H2O 、H2SO4、 Fe2O3?分解反应:AB====A + B 一变多反应类型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之间的联系与区别①相同点:都是氧化反应,放出热量②氧化
反应剧烈氧化
(燃烧)缓慢氧化平稳的燃烧:
急剧的燃烧如木柴的燃烧有限的空间爆炸放出热量温度达到着火点自燃(转化为
剧烈氧化)燃烧的条件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1、要有氧气参与;
2、温度要达到一定的温度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
2、有氧气参与
3、温度要达到着火点着火点:物质着火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每种物质的着火点是不同的,这是
物质的一种特性。 2.将镁条点燃后,伸入到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仍能继续燃烧,生成了白色的氧化镁和黑色的碳粉。该过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我们可以知道,可燃物燃烧时不一定都与 反应。 氧气1.下列灭火的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 )
(1)炒菜时,锅里的油起火应采取的最佳灭火措施是盖上锅盖(2)秸秆,柴草着火,最好用嘴吹灭 (3)熄灭酒精灯,最好用嘴吹灭(4)电器着火,应当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5)汽油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6)撒在实验桌上的酒精着火,应用湿的抹布盖灭
A.135 B.246 C.136 D.235
D?3. 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属于自燃的是??? ?? ;属于燃烧的是???? ? ;属于爆炸的是??? ?? 。(均用序号填写)
??? A.农家肥料的腐烂
??? B.存放汽油的仓库里接触到火星而发生火灾
??? C.棉花在不通风的地方堆放得太多,又长时间不翻动而着火
D.用蜡烛照明ACCBCDB1.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大(所以能覆盖灭火)3.微溶于水(所以可制各种汽水)4.二氧化碳也有三态的变化,固态二氧化碳的俗称干冰
(可致冷,也可用于人工降雨)干冰升华人工降雨二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色、态、味、密度、溶解性等)4.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 Ca(OH)2的水溶液}反应:(3)这是二氧化碳的特征性反应,据此可检验某气体
是否是二氧化碳.(1)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原因:生成了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碳酸钙H2O + CO2 = H2CO3 (碳酸具有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红)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
(所以二氧化碳可以灭火。)2.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3.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你知道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吗?
1、在四个集气瓶中,分别盛着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空气,如何用简单的实验把它们一一区别出来?
2、在一个刚用石灰浆粉刷的房间内放一个炭火盆,当时看到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多选]
(1)墙壁硬化加快 (2)墙壁硬化变慢
(3)墙壁更潮湿 (4)墙壁变干燥些(1) (3)白磷燃烧前后的质量测定这个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你知道质量守恒的原因吗?你知道吗?1、下列事实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的是( )
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比镁重.
B.煤燃烧后留下的煤灰比煤轻.
C.16克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32克二氧化硫.
D.水加热沸腾一段时间后质量变轻.
2、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有_ _ 。
A、分子个数;B、原子的种类D;C、元素的种类;D、反应物质量总和与生成物质量总和;E、物质的种类DB、C、D3、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 元素和 元素,可能含有的是 元素。
4、在A + B → C + D的反应中,5克A和一定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C和10克D,则B的质量是 ( )
A.18克 B.7克 C.8克 D.6克COCH你会写吗?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书写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反应是真实存在的)
2.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步骤:
写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式配配平化学方程式等将短线改为等号 注注明反应条件,生成物的状态你知道下式代表什么意义吗?124 160 2841、表示磷和氧气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五氧化二磷。2、表示反应在点燃的条件下进行
3、表示反应物中磷原子、氧分子和生成物
中五氧化二磷分子的个数比为4∶5∶2。4、表示124份质量的磷与160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
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质量比为31∶40∶711. 只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知道的是 ( )
A.反应物、生成物 B.反应条件
C.各物质间的质量之比 D.各物质的物理性质 3.在A+2B===C+2D的反应中,若 A、B、C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为16、32、44,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
A.4 B.36 C.18 D.无法确定DC例1、加热分解5.8克氯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解:设加热分解5.8克氯酸钾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1、设未知数:
一般是求什么,
设什么。245965.8克x245∶96==5.8克∶xX=2.3克答:加热分解5.8克氯酸钾,可得到2.3克氧气。2、正确的写出
化学方程式:3、找出有关物质
的量:上下对齐,
已知量单位要写出4、列比例式:5、求解:
(除不尽时一般
保留一位小数)6、简明写出
答案。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
设、写、 找、列、解、答思考:
1、上例中,同时生成氯化钾
多少克?如何解答?
2、实验室要制取2.3克氧气,
需分解多少克氯酸钾?
如何改动?你会算吗?根椐化学方程式计算例1、加热分解5.8克氯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多少克?解:设加热分解5.8克氯酸钾得到氧气
的质量为x,245965.8克x245∶96==5.8克∶xX=2.3克答:加热分解5.8克氯酸钾,可得到2.3克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y149y245∶149==5.8克∶yy=3.5克同时可得到3.5克氯化钾。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应注意:步骤要完整
解题要规范
得数要准确三个要领三个关键准确书写化学式
配平化学方程式
准确计算各物质的质量比计算时还要注意:
必须代入纯净物的质量,若是体积,
要根据密度换算成物质的质量。二、有关不纯物质的计算。** 化学反应方程式中不管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代入的都是纯物质的质量。如果遇到不纯反应物或生成物,应将不纯物质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 不纯物质和纯物质质量间的换算:纯物质的质量 = 不纯物质的质量 ×纯度例题2:
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氯酸钾来制取氧气,如果用20克纯度为96%的氯酸钾起反应,能制得多少克氧气?练习:
有一不纯的锌片15.25克,跟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生成0.4克氢气,求此锌片中含锌的质量分数。
(Zn + H2SO4 === ZnSO4 + H2↑)人体呼吸系统的构成呼吸道 肺:鼻咽 气管 支气管喉呼吸系统 肺泡呼吸(呼气和吸气)过程吸气:膈肌、肋间肌————,肋骨———,胸腔容积————,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呼气:——————舒张,——————向下向内移动,胸腔容积——,肺借本身的弹性而回缩,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内的气体排到体外。收缩向上向外移升增大减小肺内膈肌和肋间肌肋骨减小增大肺O2CO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O2CO2组织内的气体交换 指细胞内的有机物与氧发生反应,最终产生二氧化碳、水和其它产物,同时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呼吸作用的反应式 :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光叶绿体二氧化碳 +氧气+水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1.光合作用的原料刚好是呼吸作用的产物。2.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而得到的能量,呼吸作用时分解释放的能量是光合作用时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3.没有光合作用就不可能有呼吸作用,没有呼吸作用也不可能有光合作用,它们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和相互对立的关系,推动着植物全部的生命活动。联系:区别:吸收排出吸收释放制造分解吸收是否是否释放自然界中的氧循环1、大自然中产生氧气的主要途径: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2、大自然中消耗氧气的主要途径:(1)各种燃料的燃烧
(2)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大自然中氧气的含量会随着生物的呼吸和物质的燃烧等而减少,但又会随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这就是自然界的氧循环。自然界中的碳循环1、CO2→ _______作用→ _______物→ ____________作用 → CO2光合有机植物呼吸2、CO2→ _______作用→_______物→______吸收→ 体内氧化→CO2光合有机动物 3、CO2→______作用→_______物→动植物尸体 →微生物分解→CO2 光合有机4、CO2→______作用→______物→动植物残体→地下漫长反应→煤、石油、天然气→燃烧→CO2光合有机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法分解双氧水法氧气的制取1、工业制法:膜分离技术分离空气法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发生装置收集装置(1)原理:(2)收集方法:排水法(不易溶于水)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略大)(3)验满方法:(4)注意事项: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收集满。二氧化碳的制取原料:石灰石(碳酸钙)、盐酸原理:装置:锥形瓶(或平底烧瓶)、长颈漏斗、导管(橡皮塞)、集气瓶。收集:向上排空气法 工业制法:煅烧石灰石实验室制法: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