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 第一章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件 (22)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 第一章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件 (2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02-08 12:18: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体内细胞的生活环境主要知识点二、细胞外液的成分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四、内环境的生理意义: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五、物质跨膜问题的计算1.生活环境是什么? 2.视野中有哪些细胞?它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能否与草履虫一样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 血浆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观察血液的组成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浆—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赞美诗平稳而富饶
我生活在你温暖的怀抱
是你,为我平添物质和能量
是你,吸纳我无尽的烦恼
是你,默默地搭起流通之桥
没有你——
我——
生命会怎样飘摇。。。。。。内环境一个小小的细胞1.组织细胞、红细胞、淋巴管壁细胞、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分别是什么?2.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什么?组织细胞生活的环境血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组织液淋巴血浆细胞名称各类细胞生存的具体环境一、体内细胞的生活环境血浆:组织液:淋巴:体液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又叫细胞间隙液存在于毛细淋巴管内,又叫淋巴液细胞外液(1/3)细胞内液(2/3)1.体液人体内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血浆是血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脑脊髓液)CO2和代谢废物血浆组织液淋巴淋巴循环动脉端毛细血管壁细胞O2和营养物质单向渗透静脉端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直接回流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的关系双向渗透二、细胞外液的成分(1)血浆的主要成分:①血浆中含有哪些有机物?哪些无机物?②除了表中列举的成分之外,血浆中是否含有其他的成分?③血浆中哪些无机盐离子的含量较多?血浆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气  体:调节物质:(水、无机盐、蛋白质、葡萄糖、核苷酸等)(尿酸、尿素等)(O2、CO2等)(胰岛素等)注意:内环境各组分之间的成分并非完全相同,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很多,而淋巴和组织液中蛋白质的含量较少。思考:白细胞、呼吸酶、血红蛋白、消化酶、载体、转氨酶是否属于细胞外液的成分?(1)血浆的化学组成
①内环境属于人和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生物无内环境。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主要指细胞质基质),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
②正常内环境中必定有活细胞存在。
③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腺等有孔道与外界相通的,结构中的液体应视为外部环境。体内的一些液体如尿液、泪液、消化液等不是细胞外液。
④内环境与细胞外液是同一概念。内环境是相对于外界环境提出,细胞外液是相对于动物和人的细胞内液提出的。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但不是说就只有这三种。例如,脑脊液也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
(2)归纳与整理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2.酸碱度:3.温度:(1)pH为7.35~7.45(2)平衡的维持:缓冲物质H2CO3/NaHCO3; NaH2PO4/ Na2HPO437OC(1)渗透压的概念:(2)渗透压的大小: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①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 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②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Cl-乳酸+NaHCO3 乳酸钠+H2CO3
4、血浆pH的调节:缓冲物质: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剧烈运动时:H2O+CO2由肺将CO2排出Na2CO3 + H2CO3 NaHCO3碳酸钠进入血液:由肾脏排出解决碱性物质解决酸性物质弱酸/相应强碱盐四、内环境的生理意义: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思考讨论:葡萄糖和氧气经过哪些途径进入内环境并最终被组织细胞吸收利用的? 总结: 草履虫可以直接从水里获得养料和氧气,并把代谢废物直接排入水中。人等多细胞动物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时必须借助于内环境这一的媒介,同时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及相关器官的参与。 例1 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如图所示,指出该图中哪个箭头表示是错误的( )
A、1大分子蛋白质 B、2组织液
C、3水 D、4白细胞A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
(内环境)成分渗透压温度酸碱度作用理化性质组成淋巴血浆组织液例2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 O2、CO2、血红蛋白 B. H2O2酶、抗体、胰岛素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 D.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D例3 当碱性物质如碳酸钠大量进入人体,但不会引起血浆中PH发生剧烈的变化。其中发挥缓冲作用的物质主要是( )A.碳酸氢钠 B.碳酸
C.Na2HPO4 D.三磷酸腺苷B五、物质跨膜问题的计算
例1. 氧气从外界、葡萄糖从小肠分别进入人体骨骼肌细胞参与反应,至少穿过的生物膜层数分别为( )
A.4和3 B.5和4 C.9和7 D.11和7
[解析] 由下图可以看出氧气分子从外界进入骨骼肌细胞(实质上最终进入线粒体)被利用,途径为:氧气→出肺泡(2层) → 入毛细血管(2层) → 入红细胞(1层) → 出红细胞(1层) → 出毛细血管(2层) → 入组织细胞(1层) → 入线粒体(2层),共计11层膜;葡萄糖→穿过小肠绒毛上皮细胞(2层)→入毛细血管(2层)→出毛细血管(2层)→入组织细胞(1层),共计7层。答案选D
D反馈练习2.一个人出现组织水肿,其原因可能是( )
A.血浆中尿素过多
B.皮下脂肪组织积存过多
C.血糖含量过少
D.血浆蛋白含量过少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B.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1/3,细胞外液约占2/3
C.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D.血浆和组织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淋巴中蛋白质较少AD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血浆成分渗出毛细血管就成为组织液 B.组织液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
C.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 D.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就成为组织液
4.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O2、C02、血红蛋白、H+
B.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
D.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20DB5、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会引起组织水肿,其原因( )
A 血浆渗入组织的速度降低
B 组织液回渗速率降低
C 淋巴生成速率降低
D 淋巴循环受阻 B6、血浆中的水来自( )
A 组织液 B血浆、消化道
C 淋巴、组织 D消化道、组织液、淋巴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