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下第三章第二节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三课时)(浙江省温州市)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九年级下第三章第二节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三课时)(浙江省温州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5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7-12-02 22:1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来






胁第2节第3课时有一次,小浑全家吃毛蚶,这些毛蚶曾被甲肝病人的粪便污染,而且没有煮透,结果小浑吃了后,患了甲肝。
根据以上事实,回答:
(1)甲肝这种疾病的病原体是____。
(2)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考虑,
“吃不洁毛蚶”属于____。
(3)小浑患病前属于____,患病
时成为___。甲肝病毒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源课前练习什么叫传染病?张三去医院看病,在他的周围有六位病人,分别患有甲肝、阑尾炎、心脏病、骨折、流感、肺结核。试判断,在六位病人中,对张三有威胁的是那几位?你是如何判断的?三、传染病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水痘爱滋病病人脚癣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陆续有学生发生腹泻,“采样(水)化验,学院食堂蓄水池中水样含有痢疾杆菌,初步推断饮用水是发病的主要原因。“红眼病”是传染性结膜炎,可分为病毒性和细菌性结膜炎两类。以春夏季节多见。 ??? 双眼发烫、眼红,眼屎多、流泪,早晨起床时,眼皮常被分泌物粘住,不易睁开。发病急,在感染后1~2天内开始发病。传染性强,由于治愈后免疫力低,可重复感染(如再接触病人还可得病)。疟原虫毁坏红细胞,导致疟疾蛔虫血吸虫 ——传染病的病原体可以经过一定的途径,从病人、其他动物或带有病原体的物体传给健康人。 ——由于传染病的病原体在适宜条件下可广泛传播,使一定地域内同时出现较多的病人。 ——人体在患过某种传染病痊愈后,常对该病产生不同程度(或多或少)的抵抗力。传染病具有什么特点?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区分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依据:
是否有病原体,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具有流行性,是否具有免疫性。传染病:流感、肺结核、红眼病、蛔虫病、 乙型脑炎、乙肝实例:2000年有许多人得甲肝病,有的家庭甚至几口人先后染上,这说明传染病有___性和___性。而当以后再次流行甲肝时,曾患过甲肝且体质较弱的刘传敏同学却未被传染上,这是因为人体患过某种传染病后,常对该病产生一定____,即___性。传染流行抵抗力免疫常见的传染病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切断其中任何一环节,流行即可终止。那么如何控制传染病流行?(1)我们对甲肝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属于哪项措施?
(2)为什么我们应该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3)目前我们预防乙型肝炎的最有效方法是什么?属于哪项措施? 提问:一





40




菌思考:近十年来,我国性传播疾病增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对策?预防性传播疾病的关键是遵守性道德,坚持一夫一妻制。性自由、性解放带来的不安全性行为以及婚外恋带来的婚外性行为、不使用避孕工具、对性知识的无知和对性健康的忽视等,都是导致病例增多的重大原因。传染病 特点: 流行环节 预防措施 1、
2、
3、1、
2、
3、小结:练一练:1、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区别是传染病具有 、 和 。 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2、下列哪一种传染病的病原体是细菌,又能通过性接触传播 (  )
A、淋病
B、流感
C、疟疾
D、肺结核A练一练:以下属于什么方法不与SARS病人接触锻炼身体消毒洗手戴口罩隔离、治疗SARS病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4、2000年8月法新社报导,自从90年代英国发现病牛病以后,再次令英专家感到不安,导致牛患病的变异海绵状病毒性脑病(简称VCJD)将传染给人类,到2000年6月止,英国已有69人死亡,专家十分担心它会像艾滋病那样,冲破物种界限,在人类中肆虐。请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加以回答:
(1)疯牛病的病原体是_______,它没有细胞结构; 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得见,说明____;它的生活方式是___,不能离开牛和人独立生活.
(2) 将疯牛梵烧和深埋处理的目的是_____.
(3)我国在英国的留学生都不敢吃牛排,目的是_________。变异海绵状病毒个体微小寄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