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第二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光合作用第二课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7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8-04-21 14:0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第五节 光合作用(第二课时)某市发生了一件奇案,三名小学生进入一个幽暗潮湿的山洞探险,在山洞中他们没碰到什么怪事,只是越到深处,他们感觉越不舒服,最后终于昏迷过去,百余人参与急救,但悲剧还是发生,不仅三名小学生不幸遇难,同时还造成一名营救人员死亡,十多位营救人员昏迷.这位可怕的“杀手”到底是谁?后来,有关部门测定原来山洞内积累了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探究一:实验方案: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二氧化碳的检验实验探究二: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认真观察其颜色、状态、闻其气味。干冰 实验探究三: 如图所示,把事先准备好的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沿着烧杯内壁往点着蜡烛的烧杯中缓慢倾倒,认真观察现象。 最下层的蜡烛先熄灭,然后是上层的蜡烛也熄灭
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 也不能燃烧
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塑料瓶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立即盖上瓶盖振荡。 塑料瓶瘪进去了瓶里压强减小,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思考:我们平时打开汽水或啤酒盖时,常有大量的气体产生,这是什么气体呢? 实验探究三: 实验4:如图进行实验,观察颜色变化溶有二氧化碳的溶液蒸馏水滴一滴紫色石蕊试液
CO2+H2O=H2CO3碳酸具有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结论:实验5:如图进行实验,观察颜色变化观察现象
用酒精灯加热试管A,再观察颜色变化。
溶有二氧化碳的溶液蒸馏水滴一滴紫色石蕊试液
结论:因为碳酸不稳定,见光、受热易分解H2CO3 = H2O+CO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原料: 2、反应方程式(反应原理): 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份是碳酸钙)和盐酸(氯化氢的水溶液。)CaCO3+2HCl=CaCl2+CO2↑+H2O3、反应装置二、二氧化碳的用途。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以及二氧化碳的性质,试举例说出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干冰”是一种良好的致冷剂食品冷藏医疗降温人工降雨用途灭火器光合作用汽水达标测评1、CO2在下列变化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溶于水中 B、溶于石灰水中
C、进行光合作用 D、制成干冰(A组)D2、鉴别CO2、O2、空气三瓶气体时,最简便且可行的方法是( )
A、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B、分别加入石灰水并振荡
C、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D、分别加入水并振荡A 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B、二氧化碳溶于水是一个物理变化
C、二氧化碳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无色
D、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CO2能溶于水,可用于制汽水
B、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CO2
C、因为CO2可与水反应生成H2CO3,所以 H2CO3很稳定,不易分解。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和致冷剂,是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DA1、有一种无色气体A,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溶于水生成B,B呈酸性,但不稳定,易分解生成C和气体A。气体A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白色沉淀。 A、 B、 C各是什么物质,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牛刀小试达标测评(B组)5、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口常有一层白色的固体物质,该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冬季在我国北方用石灰浆刷墙后,常在房中放一盆炭
火,它起的作用是( )
A、提高室内温度 B、增大室内CO2体积分数
C、降低室内潮气 D、提高室内温度,增大室
内CO2体积分数
CaCO3Ca(OH)2 + CO2 === CaCO3 + H2OD空气中CO2浓度与人的反应思考:日常生活中,为了装饰我们的房子,我们给墙壁扫石灰水,当石灰水变干时墙壁会被一白色的物质覆盖,变得很白。在这过程中,为了使效果更好,人们常在房中放 一盆炭火,这是为什么呢?利用你所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答: 因为二氧化碳可以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放一盆炭火可以使室内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大,而且室内的温度也会升高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CO2气体无色液体雪花状固体干冰加压
降温降温压缩101KPa- 78.5C0升华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A、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B、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C、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aCO3。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小结温室效应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引起温室效应,导致地球气候变暖。   它会带来以下列几种严重恶果:   1) 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   2) 海平面上升;   3) 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4) 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知识拓展: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