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807
先观看一段影片
周星驰是利用了什么“武器”从而获得了胜利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指南工具
——司南
镍
铜
铝
铁
★
物体能够吸引含铁、镍、钴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用什么方法来判断“它”是不是磁体呢
想一想
磁体两端磁性最强,中间最弱。
磁性最强的两端称为磁极。分别为南极(S)和北极(N)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名磁极互相排斥,
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一条形磁铁被分割成两段后,每段磁体上的磁极是否仍有N极和S极?请猜一猜,并在下图中标出。
猜想:
S
N
N
N
S
S
一个磁体不管它多大 ,或者多小,总有两极。
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叫磁化。
比较铁与钢的磁化现象:
铁棒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
钢棒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甚至永远保持下去。
——磁化后的钢棒就成为永磁体。
发现:
你知道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磁?
电磁炉
磁
磁极
磁化
磁性
磁体
N
S
如图所示,两枚铁质大头针的针尖吸在条形磁铁的S极,发现两枚大头针的针帽一端相互排斥,这是因为 ( )
A.磁化后两大头针帽端都是N极
B.磁化后两大头针帽端都是S极
C.两大头针针帽被磁铁S极所吸引
D.两大头针针帽被磁铁N极所吸引
A
课外作业:
找一根缝衣服用的钢针,试着将它磁化,做一个指南针。比一比,谁做的指南针指方位更准确。
2008年4月26日
2008.4.26第一节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1)
桐乡三中 陈丽
【教学目标】:
1、了解磁性、磁体、磁极、磁化等概念
2、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通过亲身经历探究实验,学会用实验方法判断 磁体的两极。
4、体验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过程和体会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磁化的概念
【教具准备】:
各种形状的磁铁,断开的马蹄形磁铁一根,小磁针,铁柱,钢制老虎钳、针、铁屑、回形针
【学生器材】:
条形磁铁、小磁针、1元镍币、新5角铁币、旧5角铜币、
1角铝币、木头、塑料、大头针等
【教学过程】:
一.先让学生看一段影片,找到周星驰的取胜武器“磁铁”。
二、引入新课。
提问:一般旅行者和航海家在外都会随身带上指南针,为什么呢
展示简易指南针,并指导学生(合作活动一)观察各自的小磁针都指南北,初步引出南北极。(这个活动得统一做)
进一步提问引入新课: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指南工具是------司南,源于中国,光荣!(视频1)
好一句磁石吸铁犹如慈母抱子。刚才周星驰的对手为什么最后抱住火盆不放啦:)学生。。。下面我们就一起先学习有关“磁”的知识。
三.正式新课
(1)磁性、磁体
提问:磁铁能吸引以下哪些物质?
先请每组代表猜,把认为能吸住的举起,大家互相看看,找找不同处,再动手验证。
学生实验:将课前准备的各种硬币、木头、塑料、等器材放在桌上摆好,用条形磁铁分别接近它们,观察发生的现象。
最后提问:磁铁能吸引哪些物质?
教师指出:磁铁除了能吸引铁、镍外,还能吸引钴,只是我们平时比较少见。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下列结论:
能够吸引含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
具有磁性的物质叫磁体。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来证明老师手上的“它”是不是磁体
(2)好,接下来时间有学生继续以组为单位自行实验完成下面三个合作活动。然后请各组积极发言。
总结:①磁体两极磁性最强,中间最弱。
磁性最强的两端称为磁极。
分别为南极(S)和北极(N)
②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2)研究磁化现象
教师演示教材105页上磁化实验
得出磁化概念: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区别铁和钢被磁化的不同之处。
从区别出归纳出磁体分类。
举例,身边用到的磁。
四、课堂小结
五、到“比武场地”小试身手吧(附07年中考一题)
六、鼓励肯定并布置作业
附:合作任务单↓
808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
合作人_________
合作活动一:
拿出小磁针放在桌上,等小磁针静止时,观察小磁针两极的指向。然后,转动小磁针,等小磁针再静止时。小组发现了什么?
(注意:1、不要让磁体靠近它。2、观察其他同学小磁针的指向。)
结论:
合作活动二:
想一想,看一看,同一磁体不同部分的磁性是否一样 ?如若不同,哪里磁性最强?
结论:
合作活动三:
分别让磁体的一极靠近小磁针的一端,小组又发现了什么?
合作活动四:
一条形磁铁被分割成两段后,每段磁体上的磁极是否仍有N极和S极?请猜一猜,并在下图中标出。
S N
实验证实:
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