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马山镇中学科学八年级下第二章 4~7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 下哪项不是对吸气的描述?( )
A、肋间外肌收缩 B、膈的顶部回升 C、胸廓容积扩大 D、肺内气压下降
2. 对呼吸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呼吸作用能将有机物中的能释放出来 B、呼吸作用属于分解反应
C、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D、呼吸作用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3. 人类需要洁净的空气。目前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中的污染物不包括 ( )
A、可吸入颗粒物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二氧化硫
4. 请据图回答,经数小时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的情况是(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的影响)( )
A、处上升,B处下降 B、B两处都下降
C、A处下降,B处上升 D、A、B两处都不变
5. 某学生向化学实验室领取仪器作制取CO2之用,下列哪一种仪器是不需领取的( )
A.锥形瓶 B.长颈漏斗 C.酒精灯 D.集气瓶
6. 用黄豆种子发豆芽,1千克黄豆可长出5千克豆芽。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有机物的变化是 ( )
A、减少 B、增多 C、 不变 D、先减少后增多
7.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
①用酒精去掉叶绿素 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 ③把天竺葵叶片用黑纸遮盖一部分④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⑤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 ⑥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酒
A. ④③②⑤①⑥ B. ④②③①⑤⑥ C. ②③④⑤①⑥ D. ②④③⑤⑥①
8. 菜农以塑料大棚作温室,种植反季节蔬菜。有时在大棚内燃烧木炭以提高二氧化碳含量,其主要目的是( )A.使害虫窒息死亡 B.促进光合作用 C.促进呼吸作用 D.促进蒸腾作用
9. 某市的《空气质量周报》,是环保部门对某地区空气污染程度所作的检测报告,主要有①总悬浮颗粒物②二氧化硫③氮的氧化物三项量化指标。下列情况中,直接引起①②两项指标变差的是( )
A.随意扔弃难以分解的塑料垃圾 B.用煤炭做燃料放出大量烟气
C.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中 D.农业上滥用化肥和农药
10. 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隆平在培育超级杂交水稻时,专门挑选叶片直、窄、厚的水稻植株,其目的是( )
A.减少二氧化碳的吸收量B.促进植物的呼吸C.叶片互不遮挡,两面受光增加光合功效D.加快蒸腾作用
11.养有金鱼的缸内,常养些水草,它对金鱼的作用是( )
A. 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有利于金鱼的呼吸B.使金鱼有较好的活动场所
C.增加美观D.使金鱼获得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机物
12. 在研究植物制造淀粉的实验前,都要将植物在暗处放置一昼夜或2~3天,目的是( )
A、除去叶片中的水分 B、除去叶片内的淀粉C、除去叶片中的叶绿体 D、以上都不是
13. 验证某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的较好方法是( )
A.能否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B.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能否使燃着的木条熄灭D.长时间吸入是否使人眩晕
14. 储藏粮食的条件是( )
A. 低温、潮湿、增加氧气浓度B. 低温、干燥、增加氧气浓度
C. 低温、潮湿、增加二氧化碳浓度D. 低温、干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15. 如图所示,在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中,若甲代表H20和C02,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A是呼吸作用,乙是糖类和O2,B是光合作用B.A是光合作用,乙是糖类和O2,B是呼吸作用
C.乙是呼吸作用,A是CO2和H2O,B是光合作用D.乙是光合作用,B是CO2和H20,A是呼吸作用
16. 为了保护大气中的臭氧层,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减少并逐步停止冰箱制冷剂氟利昂的生产和使用 B.防止CO大量排入大气中
C.防止SO2大量排入大气中 D.减少煤等化石燃料的使用,发展氢能
17. 为鉴别分别盛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三瓶气体,应选用的方法是( )
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 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C.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18. 与自然界碳循环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D.蒸腾作用
19. 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呼吸作用( )
A.完全停止 B.部分停止 C. 同时进行 D.无法进行
20.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B.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C.碳完全燃烧的产物D.动物呼吸作用的原料
21.下列有关酸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酸雨是指雨水中含有酸性物质 B.酸雨是指PH低于5.6的降雨
C. 酸雨是指PH低于5.6的降水 D.酸雨是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引起的
22. 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之所以能比较稳定,正是( )
A.呼吸作用和温室效应的结果 B.自然界中碳和氧循环的结果
C.大气中含氧量多的结果 D.大气中二氧化碳少的结果
23. 所谓地球的“温室效应”是指( )
A.频频发生的森林大火,使地球温度升高
B. 空气中二氧化碳、甲烷等含量增大,阻碍了热辐射,使地表温度升高
C. 塑料大棚提高棚内温度,使之适宜农作物生长
D.地球上空臭氧层遭到破坏,使阳光中的紫外线易穿透大气层照射到地球上
24. 不会加剧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是 ( )
A.使用太阳能淋浴器 B.燃烧煤 C.超音速飞机尾气排放D.使用氟利昂作制冷剂
25.除去水壶里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最有效的方法是( )
A.高温煅烧 B.加入适量硫酸冲洗C.用大量水冲洗 D.加入适量盐酸冲洗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24分)
26. 下图是人体气体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
(1) 甲图表示的过程为
(2) 血管B内血液的pH值 血管D内的血液的pH值。(填“﹤”“﹥”“=”)
(3) 甲、乙两处的气体交换主要通过 A.呼吸作用 B.渗透作用 C.扩散作用D.交换作用
(4)在下列各项中二氧化碳含量最高的是 A.肺泡B.组织细胞C.血液D.组织液
27.上图为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图,据图回答:
⑴在实验过程中,要用黑布遮住大烧杯不让光透过, 其目的是
⑵第二天揭开黑布,小烧杯中的石灰水 ,说明大烧杯内的 浓度大大增加。
⑶将燃烧的木条放入大烧杯中,木条会 说明大烧杯内的 浓度大大减少;
⑷这个实验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消耗了 ,产生 。
人体的呼吸器官是 。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 来实现的。
28.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试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作用吸收CO2,又通过_________作用将CO2排放到大气中。
(2)科学家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将CO2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在特定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水和另外一种化工原料。写出此物质的化学式:2CO2 + 6H2 = + 4H2O
(3)为了缓解大气中的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新型能源B.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C.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29.在温室内进行无土栽培蔬菜,当春季天气晴朗、光照充足时,为使作物增产,除需增加无机盐外,还应采取的措施是 ;当阴雨连绵时,温室温度应降低,以降低 的强度,从而减少 的损耗。
30.根据下列实验装置
A. B. C. D. E.
(1)实验室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分别是 ,选用该收集装置的原因是 ;
(2)写出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3)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三、活动、探究题(10分)
31. 右图是某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请回答:
(1) 曲线AB段表示 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填“吸气”或“呼气”)
(2) 在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腔的体积 。(填“增大”或“减小”)
(3)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是坐标系中的 点,此时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值 。
32.下面是光合作用的实验过程:
1 选一盆银边天竺葵(叶边缘呈白色),预先放在黑暗处48小时,取出后用黑色圆形的纸片夹到叶片的绿色部分(如图),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2~3小时,再摘下该叶片,取下黑纸片。②将该叶片放入某溶液中加热脱色。③脱色后叶片用清水冲洗。④冲洗后在整张叶片上滴上碘液。
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 银边天竺葵叶缘呈白色的原因是
(2)实验时把天竺葵预先放在黑暗处48小时处理的目的是
(3)滴上碘液后,叶片上 部位(用图中字母回答)变蓝色, 部位不变蓝色。
(4)比较a、b两处实验结果,可证明 ;比较b、c两处实验结果,可证明 ;
四、分析思考题(10+6分,共16分)
33. 把12.5克含杂质20%的大理石放入盛有34.4克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4.4克。求:①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②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理石中的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34.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A:根据媒体报道,深圳的汽车拥有量在成倍增长,已从建特区初期的1万辆发展到现在的40多万辆,道路虽然也在不断扩建,但仍跟不上汽车数量的增长。
材料B:去年南山区的新增绿化面积10000平方米,改造绿地50000平方米,植树10多万株。加上今年的麒麟生态园,蛇口公园、塘朗山生态公园等的建设。目前南山区的森林覆盖率达到37%,按照规划,五年后将达到45%。南山区委区政府去年提出的“让南山绿起来”将很快成为现实。
(1)看了材料A,你认为汽车数量的增长对空气造成的直接后果是: 。为减少该后果造成的不良影响,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2)看了材料B,请从科学的角度简要分析区委区政府的做法对改善我们南山区的环境状况有何意义? 。
绍兴市马山镇中学科学八年级下第二章 4~7测试卷参考答案
1、 选择题:
1、B 2、B 3、B 4、C 5、C 6、D 7、A 8、B 9、B 10、C 11、A 12、B 13、B 14、D 15、B 16、A 17、D 18、D 19、C 20、D 21、C 22、B 23、B 24、A 25、D
2、 简答题:
26、(1)肺泡内气体交换的过程(2)>(3)C(4)B
27、(1)消耗植物体内原有的有机物,排除对实验的干扰(2)变浑浊,二氧化碳(3)熄灭 氧气(4)氧气 二氧化碳 肺 呼吸运动
28、(1)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2)C2H2(3)AC
29、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 呼吸作用 有机物
30、(1)BE 二氧化碳微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2)CO2+Ca(OH)2= H2O+ CaCO3↓
(3)把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看木条是否熄灭
3、 活动、探究题:
31、(1)吸气(2)减小(3)B相等
32、(1)该部位没有叶绿体(2)消耗植物体内原有的有机物,排除对实验的干扰
(3)b ac (4)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植物光合作用需要阳光,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淀粉
4、 分析思考题:
33、4.4克,27。75%
34、(1)空气污染加剧,在汽车上装尾气处理装置;用清洁能源代替汽油的燃烧等合理均可
(2)通过绿化城市,增加植物及种类,植物可以吸收空中的污染性气体,从而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EMBED Word.Picture.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