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下 第四章第1节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第一课时)(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八年级下 第四章第1节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第一课时)(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9.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8-06-13 11:20:00

文档简介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学生探究学习指导卡
姓名 合作学习小组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磁性、磁体和磁极;
2、知道磁体有吸铁性和指向性;
3、知道磁极间相互作用;
4、了解什么是磁化。
一、自学引导
1、条形磁体两端的磁性 ,中间部分磁性 ,同名磁极 ,异名磁极 。
2、下列材料具有磁性的是( )
A、磁铁 B、塑料 C、木材 D、铜
二、学习过程
(一)实验活动:给磁铁找朋友
实验材料:①大头针、②木头、③塑料片、④铁钉、 ⑤铝块、 ⑥铜块、 ⑦ 1 元硬币和磁铁。
比一比谁最快给磁铁找到朋友,磁铁的朋友是 。
(二)探究活动:磁铁各部分吸引铁的能力一样吗?
1、实验材料:曲别针 磁铁
2、实验操作:使曲别针分布均匀,然后把条形磁铁放在曲别针上面。
3、实验现象:观察到曲别针主要分布 。
(三)将小磁针放在针尖上,用手拨动小磁针,观察静止时的指向。
注意:1、不要让磁体靠近它。
2、多做几次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现象:
知识: 。
(四)4、实验结论:磁铁磁性最强的部位在 。
磁铁磁性最弱的部位在 。
四,游戏中的科学:探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游戏规则:两块磁体相互靠近
规律:
结论:同名磁极相互 异名磁极相互
(五)磁化现象的观察
把一根条形磁铁靠近曲别针上方的一根铁棒,观察铁棒是否能吸引大头针
用钢棒代替铁棒重做上面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六)课堂小结

(七)欣赏并讨论
三、自我检测
1、小明同学不小心把一铁质的纪念品掉进了河里,你能想出一个简便的方法帮他找回来吗?
2、铜粉和铁粉混在一起你有办法把它们分开吗?
3、如图所示,磁体吸引住两根大头针的一端,那么两根大头针的另一端将会 ( )
A 互相吸引,如图甲所示
B 互相排斥,如图乙所示
C 既不吸引,也不排斥,如图丙所示
D 有可能互相吸引,有可能互相排斥
4、用条形磁铁的N极去靠近某物体的A端,发现能把A端吸引过来,则物体的A端( )
A一定是S极 B可能是N极 C可能是S极 D一定是N极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磁铁能吸引铁、铁不能吸引磁铁
B条形磁铁有N极S极,蹄行磁铁没有N、S极
C、把条形磁铁中间断开后,一半是N极,别一半是S极
D、铁钉被磁化后,磁性会很快消失,所以被磁化的铁钉不是永磁体。
6、如图所示,在把钢棒乙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如果乙位于甲的一端时二者相互吸引,位于另一端时二者相互排斥,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有甲是磁体.B.甲和乙一定都是磁体.
C.只有乙是磁体.D.无法判断哪一个是磁体.
7、如图所示放置的两根外形完全相同的钢棒,已知其中一根有磁性,那么( )
A、如A吸引B,则B一定有磁性
B、如A吸引B,则A一定有磁性
C、如A不吸引B,A肯定没有磁性
D、如A吸引B,A和B肯定有磁性
游戏次数
被靠近的磁极
靠近的磁极
现 象
1
N
N
2
S
N
3
N
S
4
S
S
B
A
甲第1节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知道什么是磁性、磁体和磁极;
2、知道磁体有吸铁性和指向性;
3、知道磁极间相互作用;
4、了解什么是磁化。
技能目标:通过对磁体的指向性、磁性的特点和磁性强弱、磁化的实验探究,进一步加强学生实验设计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归纳能力以及培养学生抽象与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在对罗盘等磁体应用的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和科学素养、科学精神;通过在探询宝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科学的探究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1.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磁铁有吸铁性和指向性等
难点:磁化的概念
三、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实验:蹄形磁铁,塑料块,木块,纸片等。
教师演示实验:铁棒或钢棒的磁化
史料:与磁研究有关的历史资料或生活、生产中应用的事例
课件主要辅助:探询宝藏过程中所经历的城堡中的五个房间。
四、教学过程预设
自学引导
自己看书,结合学习目标,尝试完成下列小题,学有余力的可以先做做课堂评价里面的题目。
1、条形磁体两端的磁性 ,中间部分磁性 ,同名磁极 ,异名磁极 。
2、下列材料具有磁性的是( )
A、磁铁 B、塑料 C、木材 D、铜
(一)引入新课
幻灯片1,2,3。我们很多同学都有过玩游戏的经历,在游戏里我们经常去寻找各种各样的宝藏、武器装备,这节课我们也将去寻找一种宝藏,但是要想顺利找到宝藏,必须经历六道难关,大家有没有信心过关?现在我们一起去闯关,看看最后的宝藏到底是什么?
(二)新课教学
第一关:获取开门的密码。
来到城堡面前,城堡之门紧闭,门口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凭密码开门。
幻灯片4:动手做一做,找到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他们的编号就是密码。
实验:。①大头针,②木头、③塑料片、④铁钉、⑤铝块、 ⑥铜块、⑦ 1元硬币和磁铁。磁铁的朋友是
总结:磁铁能够吸引铁类物质。其实,磁体除了能够吸引铁之外,还能吸引钴和镍,一元硬币里就有镍成份。
幻灯片5。板书:我们把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做磁性。
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幻灯片6平时你们在哪些地方见到它?
生:磁带,喇叭上,磁化杯,磁卡等。
思考:如何判断磁体:看能否吸引铁、钴、镍的物质进行判断。
提取密码,顺利进入城堡,来到大厅,大厅中又有什么难关等待我们呢?
幻灯片7第二关:选择正确的道路
大厅的门口有一块巨大的条形磁体,条形磁体下面有三条路分别通向对面的三扇门,要求每一位探宝者背负一块铁块选择一条路到达另一个房间。你们觉得走哪条路最安全?
学生讨论,回答
师:为什么要走中间那条路?
生回答:磁铁的不同部位磁性有强弱,有的地方磁性强,有的地方磁性弱。
幻灯片8老师:利用手头的器材(曲别针)通过实验来证明一下你的结论是否正确。
学生实验
老师:你用什么来衡量磁性的强弱?这一现象说明什么?
板书:我们把磁性最强的两端称为磁极。一个磁体有两个磁极。
中间这条路刚好位于条形磁铁的中间,是磁性最弱的地方。顺着中间的路,我们安全地来到第二个房间。
幻灯片9老师实验并解释:磁体有两个磁极,小磁针静止指向北的一端叫北极或N极;指向南方的一端叫南极或S极。并且常把N极涂成红色。这条性质有什么应用?——指南针
幻灯片10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勤劳的中国人民就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工具——司南,被称为四大发明之一。课件介绍
后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逐步把司南改进为现在常用的指南针。指南针被广泛地使用在航海、森林探险上。
幻灯片13进第三个房间,房间里只有一块从中间断开的条形磁体和一个问题:断裂后磁极的分布情况如何,请正确填写,才能进入下一关。
第四关:填写磁极
幻灯片14从这里出来我们面前是一条隧道,旁边有两辆车,车上各安放着一块条形磁铁,隧道尽头正对着一块磁铁的N极,当剪断小车后的绳子,哪辆小车能够把你最快送到对面?
第五关:乘车过隧道
学生回答:
幻灯片15实验:探究磁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利用桌子上的实验器材探究一下:什么时候互相吸引,什么时候互相排斥?把你们的实验结果及时的记录在表格中。
讨论: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幻灯片16乘着小车,我们终于到达宝藏的储藏地点。宝藏放在一个大箱子里,可是箱子的铁制钥匙被放在一个瓶中,瓶子坚固难以敲破,而狭小的洞口又根本没法伸手去拿。房间里我们还发现了一根铁棒、一根钢棒、一块马蹄形磁铁,只有钢棒和铁棒刚好可以伸到瓶底,你有什么办法不移动瓶子取出瓶中的钥匙打开宝藏之门吗?
第六关:如何取到钥匙
学生讨论
方法1:把铁棒的一端靠近磁铁,另一端伸到瓶中,,铁棒被磁化了,就能吸引铁制钥匙。老师演示【实验】让条形磁铁靠近铁棒,铁棒的下方能吸引铁屑,。说明铁棒有了磁性。
然后把条形磁铁拿开后,铁屑又都落下。说明铁棒的磁性立即消失。
还有其它不同的方法吗?
方法2:钢棒原来没有磁性,用磁铁在钢棒上沿同一方向摩擦几次,把磁铁拿开,钢棒磁性还能吸引大头针。
师:【实验】用钢棒代替铁棒,然后用一根磁铁在钢棒上沿同一方向摩擦几次。 钢棒有了磁性,而且能永久保持,就成了永磁体
幻灯片17 板书:这种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幻灯片18两种磁化现象:铁棒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体。
钢被磁化后,磁性能够长期保持,称为硬磁体或永磁体,
根据这种现象我们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制造人造磁体?——钢。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
我们已经认识了磁体的许多磁现象,磁体可分为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通常我们看到和使用的磁体都是人造磁体,它们都能长期保持磁性,通称为永磁体。
磁化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是有利有弊的,有益的刚才我们已经讲了,有害的如:机械手表被磁化后走时不准,彩色电视机显像管被磁化后色彩失真等。
拿到钥匙,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来临,让我们拿起手中的钥匙开启宝藏之门!
同学们,经过这次寻宝,每个人心目中都找到了自己的宝藏。能够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宝藏吗?
幻灯片20 小结你今天的收获。
(三)课堂评价
1、小明同学不小心把一铁质的纪念品掉进了河里,你能想出一个简便的方法帮他找回来吗?
2、铜粉和铁粉混在一起你有办法把它们分开吗?
3、如图所示,磁体吸引住两根大头针的一端,那么两根大头针的另一端将会 ( )
A 互相吸引,如图甲所示
B 互相排斥,如图乙所示
C 既不吸引,也不排斥,如图丙所示
D 有可能互相吸引,有可能互相排斥
4、用条形磁铁的N极去靠近某物体的A端,发现能把A端吸引过来,则物体的A端( )
A一定的S极 B可能是N极 C可能是S极 D一定是N极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磁铁能吸引铁、铁不能吸引磁铁
B条形磁铁有N极S极,蹄行磁铁没有N、S极
C、把条形磁铁中间断开后,一半是N极,别一半是S极
D、铁钉被磁化后,磁性会很快消失,所以被磁化的铁钉不是永磁体。
6、如图所示,在把钢棒乙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如果乙位于甲的一端时二者相互吸引,位于另一端时二者相互排斥,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有甲是磁体.B.甲和乙一定都是磁体.
C.只有乙是磁体.D.无法判断哪一个是磁体.
7、如图所示放置的两根外形完全相同的钢棒,已知其中一根有磁性,那么( )
A、如A吸引B,则B一定有磁性
B、如A吸引B,则A一定有磁性
C、如A不吸引B,A肯定没有磁性
D、如A吸引B,A和B肯定有磁性
(四)板书设计
1.1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
一、磁性:磁铁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二、磁极:N极和S极
三、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四、磁化: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A
B2007——2008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月考检测试卷
科 学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Cl-35.5 Ca-40 P-31 S-32 I-127 H—1 C—12 N—14 Fe—56 O—16 Na—23 S—3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5分,共45分)
1.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可表示为 ( )
2.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属于符号的是( )。
A.北京奥运 B.眼球 C.地球仪 D.细胞
3.加油站必须粘贴的标志是( )
4.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于谦的
《石灰吟》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诗句“烈火焚烧若等闲” 形象地描述了化学反应:
CaCO3煅烧CaO+CO2↑,该反应的类型是( )
A.化合反应    B.氧化反应  C.分解反应   D.以上都不是
5.“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
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分子分裂成原子 C.分子之间有间隙 D.分子很小
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教授用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特定条件下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展在世界最威权《科学》杂志上,立即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属于非金属单质. B.制造金刚石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
C. CCl4是一种单质. D.制造金刚石的反应不可能是化学反应.
7.能说明铁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剧烈燃烧 B.火星四射 C.放出大量的热 D.生成黑色固体
8.规范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础。以下操作不规范的是 ( )
  
9.新盖中盖牌高钙片,含钙一片能抵五片,这里的“钙”是指( )
A 钙单质 B 钙元素 C 钙原子 D 钙离子
10.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A.MG B.Fe C.CA D.f
11.如右图所示,和方框中的示意图相符合的符号是( )
A 2N B 4N C N2 D 2N2
12.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B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C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一种微粒 D 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13.考古工作者通常用测定某些文物中碳—14的含量来推测文物的年代。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下列关于碳—14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子数为6 B 电子数为8 C 中子数为6 D 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12
1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装置。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 ⑦②③①④⑤⑥ B ①⑦③②⑤④⑥ C ⑤⑦③②①④⑥ D ⑦③①②④⑥⑤
15.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 )
A.20℃,1 L水与1 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 L
B.20℃,1 g镁与1 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 g
C.20℃,1 g硫粉在1 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 g二氧化硫
D.20℃,1 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 g硝酸钾固体能得到2 g硝酸钾溶液
16.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
A 不放出氧气 B 放出氧气的速率慢
C 放出氧气的总量会减少 D 放出氧气的总量会减少且速率慢
17. 要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并不混入其他气体,在其中燃烧的可燃物应( )
A木炭 B红磷 C硫 D铁丝
18.催化剂在化学反应时以及反应前后:①质量变少②质量不变③化学性质改变④化学性质不变⑤加快反应速度⑥二氧化锰可以作为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在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①③ B ②④⑤⑥ C ②④ D ②③⑤
19.已知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质量为a克,若另一种原子的质量为b克,则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a/b B b/a C 12b/a D 12a/b
20.化合物R2S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其中S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32 B 16 C 23 D 46
21、化学方程式2KClO3 2KCl+3O2↑表示的—种意义是( )
A 氯酸钾是由氯化钾和氧气混合而成 B 氯酸钾是由氯化钾和氧气化合而成
C 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D 氯酸钾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3
22.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2 B.K2CO3 C.CuO D.NaOH
23.NO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而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在实验室中,收集NO时可选用的集气方法是 ( )
A.排水集气法 B.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C.向下排空气集气法 D.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24.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
A.2Ca + O2===2CaO B.2Al + 2NaOH ===2 NaAlO2 + 3H2 ↑
C.HCl+NaOH===NaCl + H2O D.2H2O2 2 H2O + O2↑
2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确定化学方程式3XY+Z2Y3=2Z+3M中物质M的化学式为(  )
A、XY2 B、XY3      C、X3Y2     D、X2Y3
26.1992年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大批油井起火燃烧,我国救援人员在灭火工作中作出了较大贡献。下列措施中不能考虑用于油井灭火的是 ( )
A.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 B.设法阻止石油喷射
C.设法使火焰隔绝空气 D.设法降低油井井口的温度
27.如右图所示,每两个甲分子和一个乙分子反应恰好能生成 两个丙分子(已知甲、乙、丙三者为不同的纯净物),则丙物质的分子式为 ( )
A.XY3 B.XY2 C.X2Y D.XY
28.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销售假药案件,造成了多人死亡的严重后果。而该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等假药的原料即来自于江苏泰兴化工总厂的假“丙二醇”。其真丙二醇的化学式为C3H8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二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2 B.丙二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6
C.丙二醇充分燃烧的生成物只有二氧化碳 D.丙二醇分子中含有13种元素
29. 美国PPG公司生产的“自净玻璃”的神奇之处全在于它穿上40纳米厚的二氧化钛(TiO2)“纳米膜外套”,此外套可与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作用,分解玻璃上的有机物,并使玻璃 表面的雨点或雾气变成一个薄层而使表面湿润,并清洗表面的脏物。请问“TiO2”中钛 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2 C、+3 D、+4
30.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实验是( )
2007——2008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月考检测试卷
第二卷
一.选择题答案(每题1.5分,共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填空与简答(每空1分,共22分)
名称 1个硫原子 +3价的铁元素 2个氧分子 4个硫酸根离子 氯化钠
化学符号
31.根据所给名称的要求,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
32.某正三价金属氧化物中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则该金属元素在氧化物中的质量分数为 。
33.根据所给信息填上相对应的化学式:
(1)地球表面约71%被它所覆盖,在自然界中可以三态形式存在的是__ _;(2)可作气体肥料的是_____;(3)能阻挡和削弱紫外线的大气成分的是_____;(4)在地壳里的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_____。
34.如下图是关于氢的三种原子的原子核,通 过观察完成所给任务。
氢的三种原子核都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数,具有不同的________数,这三种原子统称为氢的____________原子。
35.《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
(1)周瑜使用了“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一,“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

(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被烧的原因是 。
(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
,使火势烧得更旺。
36.康泰克等以前治疗感冒的常用药,因含PPA(笨丙醇胺)对人体有较大的副作用而被禁用。PPA的化学式为C9H13ON,它是由______种元素组成,每个PPA分子中共含有______个原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___ ___。
37.(1)化学反应A—→B+C,D在反应中作催化剂,12gA与3gD混合后使反应完全生成了8gB,问同时生成 gC。
(2)工业酒精中常含有少量甲醇。甲醇有毒,易挥发。请你根据甲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和H2O推断甲醇肯定含有 元素,还可能含有 元素。
三、综合与计算(共33分)
38.(3分)如图所示是为验证植物呼吸作用的实验。
(1)实验前先把装有植物的塑料口扎紧并在暗处放置 12 个小时,此时,植物只进行_____
(2)当用手捏塑料袋时,烧杯内的石灰水变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5分)把某黑色固体A加到液体B中产生一种无色气体C,C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而A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改变,将黄色固体粉末D放在物质C里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并产生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E。试判断并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B C D E
40.(5分)鸡蛋腐烂时会产生一种无色、有臭鸡蛋味的硫化氢(H2S)气体,它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点燃完全燃烧时,生成SO2和水,把H2S通入浓硫酸中,发生的反应为:H2S+H2SO4(浓)=SO2+X +2H2O
(1)上述内容中,属于H2S物理性质的是
(2)写出H2S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H2S与H2SO4(浓)反应时,生成物中X的化学式是
(4)若尾气中含有H2S,用浓H2SO4来吸收行吗? 。为什么?
41.(3分)如上右图所示,将集气瓶内的二氧化碳倾倒入盛有点燃的蜡烛的烧杯内;可以观察到烧杯内阶梯上的蜡烛火焰_________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_____,还可知道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和支持_____________。如图二在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迅速倒入少量加有蓝色石蕊试液的水,立即将瓶塞塞紧振荡,可以发现软塑料瓶被压扁,这是因为二氧化碳_______于水;同时发现加入的水变成_____色,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该变化_______________。
质量等级:二级碘含量:20~50mg/kg配料:食盐、碘酸钾、抗结剂储存方法:防潮、防热、避光食用方法:在汤、菜即将煮好时再加入碘盐、确保碘效保质期:12个月
42.(4分)为了消除碘缺病,我国政府规定某地区居民的食用盐必须加碘。下图为广东盐业总公司生产的加碘盐的部分标签,请根据标签图回答:
(1)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
(2)从“食用方法”推测,碘酸钾的一种化学性质是 。
(3)为确保碘盐中碘的最低含量,1kg碘盐中至少应加入碘酸钾 mg(精确到0.1)。
35.(4分)被称为“生命之源”的水(H2O)和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双氧水(H2O2),都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通常情况下均为无色液体。在化学实验开放日,实验小组的同学用下面的方法鉴别水和双氧水两瓶无色液体,请填写有关内容:
实 验 步 骤 实 验 现 象 实 验 结 论
①将等体积的两种无色液体分别加入A、B两个试管中。②分别向A、B两试管中同时加入等质量(少量)的二氧化锰,观察现象。 A试管中无明显现象B试管中有气泡产生 A试管中的无色液体是: ;B试管中的无色液体是: ;
(1) 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如何验证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写出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4分)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 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请回答 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
(2) 写出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应先撤导管再熄灭酒精灯,目的是防止______ 。
(4)在收集过程发现水槽中的水呈现红色,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44.(5分)如图是两套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取装置。请回答:
(1)实验室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 化碳时,应采用   装置。
(2)如果用73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 盐酸(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和足量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求:
①反应前稀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是   克。
②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要求列式计算)。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5分)
二、填空与简答(每空1分,共22分)
三、综合与计算(共33分)
15.(3分)提供热量,使木船达到着火点 移走可燃物 充足的氧气
15.(3分)提供热量,使木船达到着火点 移走可燃物 充足的氧气
A
MnO2
B


第44题图
PAGE
5(共21张PPT)
凭密码开门
凭密码开门进城.
①曲别针、 ②木头、③塑料片、④铁钉、 ⑤铝片、 ⑥铜丝、 ⑦ 1 元硬币块
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 。
① ④ ⑦
动手做一做,找出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它们的编号就是密码:
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具有磁性的物体。
1.磁性:
2.磁体:
条形磁体、
针形磁体、
蹄形磁体、
圆柱形磁体
一、磁体具有“吸铁性”
选择其中的一条路进入房间..(注意:你们手上都有一块磁铁)
A
B
C
1、实验材料:曲别针、磁铁
2、实验操作:将曲别针均匀分布在白纸上,注意安全.然后把条 形磁铁平放在曲别针上方。
3、实验现象:吸引曲别针多的部位是
探究磁体各部位磁性的强弱
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
4.探究结果:
磁极
指向北面的一端叫北极(N极)
指向南面的一端叫南极(S极)
磁极:磁体中磁性最强的部 分,一磁体有两磁极。
司南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发明的一种最早的指示南北方向的指南器,它是利用天然磁石制成汤勺形,放在刻有方位的铜板上,可以转动,静止时由其勺柄指示南方。
知识链接:最早的指南针
北宋缕悬法指南
(公元960-1127)
指南针
猜想:
N
S
进入房间里发现有一块从中间断开的条形磁铁和一个问题:一块条形磁铁从中间断开,分成两块,每块上的磁极分布情况如何
S
N
S
N
一个磁体不管它多大 ,或者多小,总有两极。
小车正对着一块磁体的N极,剪段小车后的绳子,你选择坐哪辆小车快速到达
1
2
1
把两个磁极靠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作用?
实验次数 被靠近磁极 靠近磁极 实验现象
1 N S
2 N N
3 S S
4 S N
吸引
吸引
排斥
排斥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探究磁极和磁极之间的作用规律?
洞口狭小,手指无法伸入, 磁体也无法伸入.但是这里有很细的钢棒和铁棒各一根。
我们把这种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叫磁化
把一根条形磁铁靠近曲别针上方的一根铁棒,观察铁棒是否能吸引大头针
比较铁棒与钢棒的磁化现象:
铁棒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
钢棒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
你认为用钢或铁来制造永磁体,哪种材料更好?
发现:
软磁体
硬磁体或永磁体

磁性磁体
磁极
磁极相互作用规律
小结:
磁化
N
S
你能发现影片中的磁知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