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章数据的分析初步单元检测提高卷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总分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已知小华上学期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平均分为92分,他记得语文得了88分,英语得了95分,但他把数学成绩忘记了,你能告诉他应该是以下哪个分数吗?( )
A.93 B.95 C.94 D.96
2.某中学举行校园歌手大赛,7位评委给选手小明的评分如下表:
评委 1 2 3 4 5 6 7
得分 9.8 9.5 9.7 9.8 9.4 9.5 9.4
若比赛的计分方法是: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其余分数的平均值作为该选手的最后得分,则小明的最后得分为( )
A.9.56 B.9.57 C.9.58 D.9.59
3.某单位招聘,总成绩由笔试的70%和面试的30%两部分组成.已知甲应聘者笔试x分,面试y分,乙应聘者笔试y分,面试x分,而他们的总成绩相差4分,则|x﹣y|的值为( )
A.8 B.10 C.12 D.16
4.若x1,x2,…,x10的平均数是10,x11,x12,…,x30的平均数是20,则x1,x2,…x30的平均数是( )
A.10 B.20 C.15 D.
5.如表为初三(1)班全部43名同学某次数学测验成绩的统计结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成绩(分) 70 80 90
男生(人) 5 10 7
女生(人) 4 13 4
A.男生的平均成绩大于女生的平均成绩 B.男生的平均成绩小于女生的平均成绩
C.男生成绩的中位数大于女生成绩的中位数 D.男生成绩的中位数小于女生成绩的中位数
6.甲、乙两组各有12名学生,组长绘制了本组5月份家庭用水量的统计图表,如图,
甲组12户家庭用水量统计表
用水量(吨) 4 5 6 9
户数 4 5 2 1
比较5月份两组家庭用水量的中位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组比乙组大 B.甲、乙两组相同 C.乙组比甲组大 D.无法判断
7.根据下表中的信息解决问题:
数据 37 38 39 40 41
频数 8 4 5 a 1
若该组数据的中位数不大于38,则符合条件的正整数a的取值共有(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8.一组从小到大排列的数据:a,3,4,4,6(a为正整数),唯一的众数是4,则该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
A.3.6 B.3.8 C.3.6或3.8 D.4.2
9.某校有甲、乙两个合唱队,两队队员的平均身高都为160cm,标准差分别是S甲、S乙,且S甲>S乙,则两个队的队员的身高较整齐的是( )
A.甲队 B.两队一样整齐 C.乙队 D.不能确定
10.抢微信红包成为节日期间人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对某单位50名员工在春节期间所抢的红包金额进行统计,并绘制成了统计图.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红包金额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20,20 B.30,20 C.30,30 D.20,30
11.甲、乙、丙、丁四名射击运动员在选拔赛中,每人射击了10次,甲、乙两人的成绩如表所示.丙、丁两人的成绩如图所示.欲选一名运动员参赛,从平均数与方差两个因素分析,应选( )
甲 乙
平均数 9 8
方差 1 1
A.甲 B.乙 C.丙 D.丁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2.某校组织学生参加植树活动,活动结束后,统计了九年级甲班50名学生每人植树的情况,绘制了如下的统计表:
植树棵数 3 4 5 6
人数 20 15 10 5
那么这50名学生平均每人植树 棵.
13.已知一组从小到大排列的数据:2,5,x,y,2x,11的平均数与中位数都是7,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
14.2017年5月28日全国部分宜居城市最高气温的数据如下:
宜居城市 大连 青岛 威海 金华 昆明 三亚
最高气温(℃) 25 28 35 30 26 32
则以上最高气温的中位数为 ℃.
15.小亮练习射击,第一轮10枪打完后他的成绩如图,他10次成绩的方差是 .
16.已知二组数据xi和yi满足yi=3xi﹣4(i=1,2,…,n),若yi的平均值为5,方差为18,则xi的平均值与标准差分别为 , .
17.八年级某同学进行社会调查,随机抽查了满城城区20个家庭的年收入情况,并绘制了统计图,如图所示,请根据统计图给出的信息回答:这20个家庭的年平均收入为 万元.
三.解答题(共8小题)
18.在实施城乡清洁工作过程中,某校对各个班级教室卫生情况的考评包括以下几项:黑板、门窗、桌椅、地面.一天,两个班级的各项卫生成绩分别如下表:(单位:分)
黑板 门窗 桌椅 地面
一班 95 85 89 91
二班 90 95 85 90
(1)两个班的平均得分分别是多少;
(2)按学校的考评要求,将黑板、门窗、桌椅、地面这四项得分依次按15%、10%、35%、40%的比例计算各班的卫生成绩,那么哪个班的卫生成绩高?请说明理由.
19.如图,反映了被调查用户用甲,乙两种品牌空调售后服务的满意程度(以下称:用户满意程度),分为很不满意,不满意,较满意,很满意四个等级,并依次记为1分,2分,3分,4分.
(1)分别求甲,乙两种品牌用户满意程度分数的平均值(计算结果精确到0.01分);
(2)根据条形统计图及上述计算结果说明哪个品牌用户满意程度较高?你愿意购买哪种品牌的空调?
20.某公司共25名员工,下表是他们月收入的资料.
月收入/元 45000 18000 10000 5500 4800 3400 3000 2200
人数 1 1 1 3 6 1 11 1
(1)该公司员工月收入的中位数是 元,众数是 元.
(2)根据上表,可以算得该公司员工月收入的平均数为6276元.你认为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中的哪一个反映该公司全体员工月收入水平较为合适?说明理由.
21.某环保小组为了解世博园的游客在园区内购买瓶装饮料数量的情况,一天,他们分别在A、B、C三个出口处,对离开园区的游客进行调查,其中在A出口调查所得的数据整理后绘成图.
(1)在A出口的被调查游客中,购买2瓶及2瓶以上饮料的游客人数占A出口的被调查游客人数的 %.
(2)试问A出口的被调查游客在园区内人均购买了多少瓶饮料?
(3)已知B、C两个出口的被调查游客在园区内人均购买饮料的数量如表所示.若C出口的被调查人数比B出口的被调查人数多2万,且B、C两个出口的被调查游客在园区内共购买了49万瓶饮料,试问B出口的被调查游客人数为多少万?
出 口 B C
人均购买饮料数量(瓶) 3 2
22.甲班有41名学生,乙班有40名学生.在一次科技知识竞赛中,甲班学生的平均分为86分,中位数为80分;乙班学生的平均分为85分,中位数为85分.
(1)求这两个班81名学生的平均分?(精确到0.1分)
(2)若规定成绩在80分以上(包括80分)为优秀,则两个班81名学生中达到优秀的人数至少有多少?
(3)甲班的平均分与中位数相差较大,其原因是什么?
23.甲、乙两名队员参加射击训练,成绩分别被制成下列两个统计图:
根据以上信息,整理分析数据如下:
平均成绩/环 中位数/环 众数/环 方差
甲 a 7 7 1.2
乙 7 b 8 c
(1)写出表格中a,b,c的值;
(2)分别运用表中的四个统计量,简要分析这两名队员的射击训练成绩.若选派其中一名参赛,你认为应选哪名队员?
24.为了了解某学校初四年级学生每周平均课外阅读时间的情况,随机抽查了该学校初四年级m名同学,对其每周平均课外阅读时间进行统计,绘制了如下条形统计图(图一)和扇形统计图(图二):
(1)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求m值.
②求扇形统计图中阅读时间为5小时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③补全条形统计图.
(2)直接写出这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25.某校举办了一次成语知识竞赛,满分10分,学生得分均为整数,成绩达到6分及6分以上为合格,达到9分或10分为优秀,这次竞赛中,甲、乙两组学生成绩分布的折线统计图和成绩统计分析表如图所示.
(1)求出下列成绩统计分析表中a,b的值:
组别 平均分 中位数 方差 合格率 优秀率
甲组 6.8 a 3.76 90% 30%
乙组 b 7.5 1.96 80% 20%
(2)小英同学说:“这次竞赛我得了7分,在我们小组中排名属中游略偏上!”观察上面表格判断,小英是甲、乙哪个组的学生;
(3)甲组同学说他们组的合格率、优秀率均高于乙组,所以他们组的成绩好于乙组.但乙组同学不同意甲组同学的说法,认为他们组的成绩要好于甲组.请你写出两条支持乙组同学观点的理由.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已知小华上学期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平均分为92分,他记得语文得了88分,英语得了95分,但他把数学成绩忘记了,你能告诉他应该是以下哪个分数吗?( )
A.93 B.95 C.94 D.96
【分析】设他的数学分为x分,由题意得,(88+95+x)÷3=92,据此即可解得x的值.
解:设数学成绩为x分,
则(88+95+x)÷3=92,
解得x=93.
故选A.
2.某中学举行校园歌手大赛,7位评委给选手小明的评分如下表:
评委 1 2 3 4 5 6 7
得分 9.8 9.5 9.7 9.8 9.4 9.5 9.4
若比赛的计分方法是: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其余分数的平均值作为该选手的最后得分,则小明的最后得分为( )
A.9.56 B.9.57 C.9.58 D.9.59
【分析】去掉一个9.8和一个9.4分,然后根据五个数的平均数即可.
解:根据题意得小明的最后得分==9.58(分).
故选C.
3.某单位招聘,总成绩由笔试的70%和面试的30%两部分组成.已知甲应聘者笔试x分,面试y分,乙应聘者笔试y分,面试x分,而他们的总成绩相差4分,则|x﹣y|的值为( )
A.8 B.10 C.12 D.16
【分析】甲应聘者总成绩为0.7x+0.3y,乙应聘者的总成绩为0.7y+0.3x.由题意|0.7x+0.3y﹣(0.7y+0.3x)|=4,化简整理即可解决问题.
解:甲应聘者总成绩为0.7x+0.3y,乙应聘者的总成绩为0.7y+0.3x.
由题意|0.7x+0.3y﹣(0.7y+0.3x)|=4,
∴|0.4x﹣0.4y|=4,
∴|x﹣y|=10,
故选B.
4.若x1,x2,…,x10的平均数是10,x11,x12,…,x30的平均数是20,则x1,x2,…x30的平均数是( )
A.10 B.20 C.15 D.
【分析】先求出总数,再求出平均数即可.
解:∵若x1,x2,…,x10的平均数是10,x11,x12,…,x30的平均数是20,
∴总数为10×10+20×20=500,
∴x1,x2,…x30的平均数是=,
故选D.
5.如表为初三(1)班全部43名同学某次数学测验成绩的统计结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成绩(分) 70 80 90
男生(人) 5 10 7
女生(人) 4 13 4
A.男生的平均成绩大于女生的平均成绩
B.男生的平均成绩小于女生的平均成绩
C.男生成绩的中位数大于女生成绩的中位数
D.男生成绩的中位数小于女生成绩的中位数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定义分别求出男生与女生的平均成绩,再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分别求出男生与女生成绩的中位数即可求解.
解:∵男生的平均成绩是:(70×5+80×10+90×7)÷22=1780÷22=80,
女生的平均成绩是:(70×4+80×13+90×4)÷21=1680÷21=80,
∴男生的平均成绩大于女生的平均成绩.
∵男生一共22人,位于中间的两个数都是80,所以中位数是(80+80)÷2=80,
女生一共21人,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是80,所以中位数是80,
∴男生成绩的中位数等于女生成绩的中位数.
故选A.
6.甲、乙两组各有12名学生,组长绘制了本组5月份家庭用水量的统计图表,如图,
甲组12户家庭用水量统计表
用水量(吨) 4 5 6 9
户数 4 5 2 1
比较5月份两组家庭用水量的中位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组比乙组大 B.甲、乙两组相同
C.乙组比甲组大 D.无法判断
【分析】根据中位数定义分别求解可得.
解:由统计表知甲组的中位数为=5(吨),
乙组的4吨和6吨的有12×=3(户),7吨的有12×=2户,
则5吨的有12﹣(3+3+2)=4户,
∴乙组的中位数为=5(吨),
则甲组和乙组的中位数相等,
故选:B.
7.根据下表中的信息解决问题:
数据 37 38 39 40 41
频数 8 4 5 a 1
若该组数据的中位数不大于38,则符合条件的正整数a的取值共有(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分析】直接利用a=1、2、3、4、5、6分别得出中位数,进而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解:当a=1时,有19个数据,最中间是:第10个数据,则中位数是38;
当a=2时,有20个数据,最中间是:第10和11个数据,则中位数是38;
当a=3时,有21个数据,最中间是:第11个数据,则中位数是38;
当a=4时,有22个数据,最中间是:第11和12个数据,则中位数是38;
当a=5时,有23个数据,最中间是:第12个数据,则中位数是38;
当a=6时,有24个数据,最中间是:第12和13个数据,则中位数是38.5;
故该组数据的中位数不大于38,则符合条件的正整数a的取值共有:5个.
故选:C.
8.一组从小到大排列的数据:a,3,4,4,6(a为正整数),唯一的众数是4,则该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
A.3.6 B.3.8 C.3.6或3.8 D.4.2
【分析】根据众数的定义得出正整数a的值,再根据平均数的定义求解可得.
解:∵数据:a,3,4,4,6(a为正整数),唯一的众数是4,
∴a=1或2,
当a=1时,平均数为=3.6;
当a=2时,平均数为=3.8;
故选:C.
9.某校有甲、乙两个合唱队,两队队员的平均身高都为160cm,标准差分别是S甲、S乙,且S甲>S乙,则两个队的队员的身高较整齐的是( )
A.甲队 B.两队一样整齐 C.乙队 D.不能确定
【分析】根据标准差是方差的算术平方根以及方差的意义,方差越小数据越稳定,故比较方差后可以作出判断.
解:因为S甲>S乙,
所以S甲2>S乙2,
故有甲的方差大于乙的方差,故乙队队员的身高较为整齐.
故选C.
10.抢微信红包成为节日期间人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对某单位50名员工在春节期间所抢的红包金额进行统计,并绘制成了统计图.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红包金额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20,20 B.30,20 C.30,30 D.20,30
【分析】根据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就是众数,把一组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中间那个数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中位数.
解:捐款30元的人数为20人,最多,则众数为30,
中间两个数分别为30和30,则中位数是30,
故选:C.
11.甲、乙、丙、丁四名射击运动员在选拔赛中,每人射击了10次,甲、乙两人的成绩如表所示.丙、丁两人的成绩如图所示.欲选一名运动员参赛,从平均数与方差两个因素分析,应选( )
甲 乙
平均数 9 8
方差 1 1
A.甲 B.乙 C.丙 D.丁
【分析】求出丙的平均数、方差,乙的平均数,即可判断.
解:丙的平均数==9,丙的方差=[1+1+1=1]=0.4,
丁的平均数==8.2,
丁的方差为[0.04×5+0.64×2+1.44×2+3.61]=0.797
∵丙的方差最小,平均成绩最高,
∴丙的成绩最好,
故选C.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2.某校组织学生参加植树活动,活动结束后,统计了九年级甲班50名学生每人植树的情况,绘制了如下的统计表:
植树棵数 3 4 5 6
人数 20 15 10 5
那么这50名学生平均每人植树 4 棵.
【分析】利用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解:平均每人植树(3×20+4×15+5×10+6×5)÷50=4棵,
故答案为:4.
13.已知一组从小到大排列的数据:2,5,x,y,2x,11的平均数与中位数都是7,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5 .
【分析】根据平均数与中位数的定义可以先求出x,y的值,进而就可以确定这组数据的众数.
解:∵一组从小到大排列的数据:2,5,x,y,2x,11的平均数与中位数都是7,
∴(2+5+x+y+2x+11)=(x+y)=7,
解得y=9,x=5,
∴这组数据的众数是5.
故答案为5.
14.2017年5月28日全国部分宜居城市最高气温的数据如下:
宜居城市 大连 青岛 威海 金华 昆明 三亚
最高气温(℃) 25 28 35 30 26 32
则以上最高气温的中位数为 29 ℃.
【分析】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
解:题目中数据共有6个,按从小到大排列后为:25,26,28,30,32,35.
故中位数是按从小到大排列后第3,第4两个数的平均数,
故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28+30)=29.
故答案为:29.
15.小亮练习射击,第一轮10枪打完后他的成绩如图,他10次成绩的方差是 5.6 .
【分析】首先计算成绩的平均数,再根据方差公式计算.方差S2=[(x1﹣)2+(x2﹣)2+…+(xn﹣)2].
解:数据的平均数=(4+10+8+4+2+6+8+6+8+4)=6,
方差=[(4﹣6)2+(10﹣6)2+(8﹣6)2+(4﹣6)2+(2﹣6)2+(6﹣6)2+(8﹣6)2+(6﹣6)2+(8﹣6)2+(4﹣6)2]=(4+16+4+4+16+4+4+4+4)=5.6.
故填5.6.
16.已知二组数据xi和yi满足yi=3xi﹣4(i=1,2,…,n),若yi的平均值为5,方差为18,则xi的平均值与标准差分别为 3 , .
【分析】根据yi=3xi﹣4(i=1,2,…,n),可得xi=(i=1,2,…,n),把一组数据做相同的变化,数据的倍数影响平均数和方差,而后面的加数影响平均数,不影响方差.
解:∵yi=3xi﹣4(i=1,2,…,n),
∴xi=(i=1,2,…,n),
∵yi的平均值为5,方差为18,
∴xi的平均值为=3,xi的方差为=2,
∴xi的标准差为.
故答案为:3,.
17.八年级某同学进行社会调查,随机抽查了满城城区20个家庭的年收入情况,并绘制了统计图,如图所示,请根据统计图给出的信息回答:这20个家庭的年平均收入为 1.67 万元.
【分析】利用条形图提供的数据计算平均数.
解:平均收入=0.6×5%+0.9×5%+1×10%+1.1×15%+1.2×20%+1.3×25%+1.4×15%+9.7×5%=1.6(万元).
故填1.67.
三.解答题(共8小题)
18.在实施城乡清洁工作过程中,某校对各个班级教室卫生情况的考评包括以下几项:黑板、门窗、桌椅、地面.一天,两个班级的各项卫生成绩分别如下表:(单位:分)
黑板 门窗 桌椅 地面
一班 95 85 89 91
二班 90 95 85 90
(1)两个班的平均得分分别是多少;
(2)按学校的考评要求,将黑板、门窗、桌椅、地面这四项得分依次按15%、10%、35%、40%的比例计算各班的卫生成绩,那么哪个班的卫生成绩高?请说明理由.
【分析】(1)、(2)利用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先求出所有数据的和,然后除以数据的总个数即可求出答案.
解:(1)一班的平均得分=(95+85+89+91)÷4=90,
二班的平均得分=(90+95+85+90)÷4=90,
(2)一班的加权平均成绩=95×15%+85×10%+89×35%+91×40%=90.3,
二班的加权平均成绩=90×15%+95×10%+85×35%+90×40%=88.75,
所以一班的卫生成绩高.
19.如图,反映了被调查用户用甲,乙两种品牌空调售后服务的满意程度(以下称:用户满意程度),分为很不满意,不满意,较满意,很满意四个等级,并依次记为1分,2分,3分,4分.
(1)分别求甲,乙两种品牌用户满意程度分数的平均值(计算结果精确到0.01分);
(2)根据条形统计图及上述计算结果说明哪个品牌用户满意程度较高?你愿意购买哪种品牌的空调?
【分析】(1)由条形统计图可求得:甲、乙品牌被调查用户数,然后根据平均数的求法求甲、乙品牌满意程度分数的平均值;
(2)从计算的数据中可知:因为乙品牌满意程度分数的平均值较大,所以用户满意程度较高的品牌是乙品牌,且由统计图知,乙品牌“较满意”、“很满意”的用户数较多,愿意购买乙品牌.
解:(1)甲品牌被调查用户数为:50+100+200+100=450(户)
乙品牌被调查用户数为:10+90+220+130=450(户)
甲品牌满意程度分数的平均值=≈2.7
乙品牌满意程度分数的平均值=≈3.0
答:甲,乙品牌满意程度分数的平均值分别是2.7,3.0;
(2)用户满意程度较高的品牌是乙品牌,因为乙品牌满意程度分数的平均值较大,
且由统计图知,乙品牌“较满意”、“很满意”的用户数较多,愿意购买乙品牌.
20.某公司共25名员工,下表是他们月收入的资料.
月收入/元 45000 18000 10000 5500 4800 3400 3000 2200
人数 1 1 1 3 6 1 11 1
(1)该公司员工月收入的中位数是 3400 元,众数是 3000 元.
(2)根据上表,可以算得该公司员工月收入的平均数为6276元.你认为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中的哪一个反映该公司全体员工月收入水平较为合适?说明理由.
【分析】(1)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起来,找出最中间一个数即可;根据众数的定义找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即可;
(2)根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回答.
解:(1)共有25个员工,中位数是第13个数,
则中位数是3400元;
3000出现了11次,出现的次数最多,则众数是3000.
故答案为3400;3000;
(2)用中位数或众数来描述更为恰当.理由:
平均数受极端值45000元的影响,只有3个人的工资达到了6276元,不恰当;
21.某环保小组为了解世博园的游客在园区内购买瓶装饮料数量的情况,一天,他们分别在A、B、C三个出口处,对离开园区的游客进行调查,其中在A出口调查所得的数据整理后绘成图.
(1)在A出口的被调查游客中,购买2瓶及2瓶以上饮料的游客人数占A出口的被调查游客人数的 60 %.
(2)试问A出口的被调查游客在园区内人均购买了多少瓶饮料?
(3)已知B、C两个出口的被调查游客在园区内人均购买饮料的数量如表所示.若C出口的被调查人数比B出口的被调查人数多2万,且B、C两个出口的被调查游客在园区内共购买了49万瓶饮料,试问B出口的被调查游客人数为多少万?
出 口 B C
人均购买饮料数量(瓶) 3 2
【分析】(1)根据条形统计图即可求得总人数和购买2瓶及2瓶以上的人数,从而求得购买2瓶及2瓶以上所占的百分比;
(2)根据加权平均数进行计算;
(3)设B出口人数为x万人,则C出口人数为(x+2)万人.
根据B、C两个出口的被调查游客在园区内共购买了49万瓶饮料,列方程求解.
解:(1)由图可知,购买2瓶及2瓶以上饮料的游客人数为2.5+2+1.5=6(万人),
而总人数为:1+3+2.5+2+1.5=10(万人),
所以购买2瓶及2瓶以上饮料的游客人数占A出口的被调查游客人数的.
(2)购买饮料总数位:3×1+2.5×2+2×3+1.5×4=3+5+6+6=20(万瓶).
人均购买=.
(3)设B出口人数为x万人,则C出口人数为(x+2)万人.
则有3x+2(x+2)=49,
解之得x=9.
所以B出口游客人数为9万人.
22.甲班有41名学生,乙班有40名学生.在一次科技知识竞赛中,甲班学生的平均分为86分,中位数为80分;乙班学生的平均分为85分,中位数为85分.
(1)求这两个班81名学生的平均分?(精确到0.1分)
(2)若规定成绩在80分以上(包括80分)为优秀,则两个班81名学生中达到优秀的人数至少有多少?
(3)甲班的平均分与中位数相差较大,其原因是什么?
【分析】(1)直接利用平均数的定义求解.
(2)根据中位数的概念分析出两个班的优秀人数.
(3)平均分受到极端值的影响很大,所以甲班学生的平均分与中位数相差较大,说明甲班同学的成绩两极分化比较严重,有一部分学生得分较高,同时也有近一半的同学的成绩小于或等于80分.
解:(1)这两个班81名学生的平均分=(86×41+85×40)≈85.5;
(2)甲班学生成绩的中位数为80分,即至少有21人得分大于或等于80分;乙班学生成绩的中位数为85分,即至少有20人得分大于或等于85分.这样两个班81名学生中达到优秀的人数至少有41人;
(3)甲班学生的平均分与中位数相差较大,说明甲班同学的成绩两极分化比较严重,有一部分学生得分较高,同时也有近一半的同学的成绩小于或等于80分.(只要说法合理即可)
23.甲、乙两名队员参加射击训练,成绩分别被制成下列两个统计图:
根据以上信息,整理分析数据如下:
平均成绩/环 中位数/环 众数/环 方差
甲 a 7 7 1.2
乙 7 b 8 c
(1)写出表格中a,b,c的值;
(2)分别运用表中的四个统计量,简要分析这两名队员的射击训练成绩.若选派其中一名参赛,你认为应选哪名队员?
【分析】(1)利用平均数的计算公式直接计算平均分即可;将乙的成绩从小到大重新排列,用中位数的定义直接写出中位数即可;根据乙的平均数利用方差的公式计算即可;
(2)结合平均数和中位数、众数、方差三方面的特点进行分析.
解:(1)甲的平均成绩a==7(环),
∵乙射击的成绩从小到大重新排列为:3、4、6、7、7、8、8、8、9、10,
∴乙射击成绩的中位数b==7.5(环),
其方差c=×[(3﹣7)2+(4﹣7)2+(6﹣7)2+2×(7﹣7)2+3×(8﹣7)2+(9﹣7)2+(10﹣7)2]
=×(16+9+1+3+4+9)
=4.2;
(2)从平均成绩看甲、乙二人的成绩相等均为7环,从中位数看甲射中7环以上的次数小于乙,从众数看甲射中7环的次数最多而乙射中8环的次数最多,从方差看甲的成绩比乙的成绩稳定;
综合以上各因素,若选派一名队员参加比赛的话,可选择乙参赛,因为乙获得高分的可能更大.
24.为了了解某学校初四年级学生每周平均课外阅读时间的情况,随机抽查了该学校初四年级m名同学,对其每周平均课外阅读时间进行统计,绘制了如下条形统计图(图一)和扇形统计图(图二):
(1)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求m值.
②求扇形统计图中阅读时间为5小时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③补全条形统计图.
(2)直接写出这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分析】(1)①根据2小时所占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确定其所占的百分比,然后根据条形统计图中2小时的人数求得m的值;
②结合周角是360度进行计算;
③求得总人数后减去其他小组的人数即可求得第三小组的人数;
(2)利用众数、中位数的定义及平均数的计算公式确定即可.
解:(1)①∵课外阅读时间为2小时的所在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90°,
∴其所占的百分比为=,
∵课外阅读时间为2小时的有15人,
∴m=15÷=60;
②依题意得:×360°=30°;
③第三小组的频数为:60﹣10﹣15﹣10﹣5=20,
补全条形统计图为:
(2)∵课外阅读时间为3小时的20人,最多,
∴众数为 3小时;
∵共60人,中位数应该是第30和第31人的平均数,且第30和第31人阅读时间均为3小时,
∴中位数为3小时;
平均数为:=2.75小时.
25.某校举办了一次成语知识竞赛,满分10分,学生得分均为整数,成绩达到6分及6分以上为合格,达到9分或10分为优秀,这次竞赛中,甲、乙两组学生成绩分布的折线统计图和成绩统计分析表如图所示.
(1)求出下列成绩统计分析表中a,b的值:
组别 平均分 中位数 方差 合格率 优秀率
甲组 6.8 a 3.76 90% 30%
乙组 b 7.5 1.96 80% 20%
(2)小英同学说:“这次竞赛我得了7分,在我们小组中排名属中游略偏上!”观察上面表格判断,小英是甲、乙哪个组的学生;
(3)甲组同学说他们组的合格率、优秀率均高于乙组,所以他们组的成绩好于乙组.但乙组同学不同意甲组同学的说法,认为他们组的成绩要好于甲组.请你写出两条支持乙组同学观点的理由.
【分析】(1)由折线图中数据,根据中位数和甲权平均数的定义求解可得;
(2)根据中位数的意义求解可得;
(3)可从平均数和方差两方面阐述即可.
解:(1)由折线统计图可知,甲组成绩从小到大排列为:3、6、6、6、6、6、7、9、9、10,
∴其中位数a=6,
乙组学生成绩的平均分b==7.2;
(2)∵甲组的中位数为6,乙组的中位数为7.5,而小英的成绩位于全班中上游,
∴小英属于甲组学生;
(3)①乙组的平均分高于甲组,即乙组的总体平均水平高;
②乙组的方差比甲组小,即乙组的成绩比甲组的成绩稳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