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人口的合理容量 同步学案-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1.3人口的合理容量 同步学案-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必修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8-03-07 21:03: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核心突破】
【核心要点】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归纳总结】
1.环境的限制性——资源问题
产生的原因
(1)世界人口急剧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2)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各种资源的人均消耗量显著增加;(3)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资源问题的表现
土地资源
(1)人均土地拥有量大幅度下降,土地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2)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显著减少
矿产资源
正迅速减少,甚至趋于枯竭
水资源
需求量增大,不合理利用及水体污染,导致短缺
森林资源
大面积毁坏导致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耕地沙化加快,大气污染加重,气候反常
限制性要求
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建立良性循环关系,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
2.人口的合理容量
(1)人口合理容量: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2)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3.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两者关系如下表所示:
环境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概念?
区别?
参考角度?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经济、社会发展、消费水平?
体现的意义?
生存?
发展?
人口数量?
大?
小?
共同点?
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的特点。在不同的人类历史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各异,人类生产水平高低不均,人口消费水平有巨大差异,从而造就了人口容量的巨大变化。在一定的历史阶段,由于技术水平、资源基础相对稳定,生活消费水平变化不大,人口容量又是相对确定的。
【方法技巧】
1.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区别
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容量意义相近,但并不相同。环境承载力多用于研究某一种资源与供养人口的关系,如土地人口承载力指的是在保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土地提供的食物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在实际中,为了简便,往往用某一种或几种资源的承载力,作为环境人口容量。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一个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及人们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对人口容量的影响较大。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因素?
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
资源丰富程度?
正相关?
资源越丰富,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科技发展水平?
正相关?
科技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经济发达程度?
正相关?
经济越发达,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人口受教育水平?
正相关?
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地区开放程度?
正相关?
地区开放程度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生活消费水平?
负相关?
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环境承载力?
人口合理容量?
考虑的基础?
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
人口与生态系统协调,与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估算的角度?
仅从自然资源的角度估算,把人均消费压缩到最低,所估算的最大抚养人口容量?
根据现有的消费水平,参照可预见的生活及生产力水平、资源储量和消费量变动情况,估算的未来某一时期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规模?
意义?
体现的是人口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存”,是一个警戒值?
体现了人口“发展”层面上的意义,更具有现实意义?
4.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

(1)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环境允许的最大人口数量(极限人口),即能养活多少人,而人口合理容量代表了合理生活的最大人口数量、国家发展与安全的最小人口数量(最佳人口),即最适合养活多少人。资源、科技、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有很大影响。
(2)人口合理容量不仅反映了人口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而且体现了人口数量与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相适应性,是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我国的国情,我们必须谋求人口的合理容量,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典题探究】
【例1】下图是人与环境关系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环境人口容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其中________、________发展水平、人口的文化和生活________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影响最大,而________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2)下列各项中对环境人口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是________。
A.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B.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环境人口容量在不断加大
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但是人口数量不能超越当前环境人口容量
D.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3)图中不同时间出现了两个环境人口容量,说明了环境人口容量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征,简述为什么具有这两种特征?

【答案】(1)资源 经济 消费 资源
(2)BC
(3)不确定性 相对确定性 因为资源总数不确定,经济水平和消费水平是不断变化的,所以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但是在比较短的一段时期内,经济水平、资源的基础和潜力相对稳定,在人口消费水平变化不大的条件下,可以对环境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的估计,所以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
【例2】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问题。
(1)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②P′为环境承载力 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④P为环境承载力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2)图示反映了( )
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③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 ④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1)A (2)D 第(1)题,图中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第(2)题,当人口规模超过人口最佳合理容量时,人口再增长,生活质量就会下降;而当人口规模小于人口最佳合理容量时,人口再增长,生活质量会相应提高。

【学以致用】
1.漫画中的地球为什么流眼泪?

【参考答案】地球的人口过多,对地球上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2.13亿是一个忧虑的数字。13亿人要吃饭、要穿衣、要上学、要就业、要住房……,消费的需求乘以13亿,就是一个庞大的数目。中国的耕地、水资源、森林以及矿产资源本来就稀缺,再除以13亿,就少得可怜。平均每人耕地面积只有1.4亩,水资源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中国的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人口却不断增长,这一增一减,使得中国人均物质水平更加捉襟见肘,粮食安全、环境资源难以承受人口的增长。
(1)材料反映我国面临什么样的问题?

(2)学者们估计的我国人口的合理容量为多少?
【参考答案】8~9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