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生物与环境(一)
基础题
1.“今天夜里到明天,宁波全市范围内有中到大雨”、“宁波四季分明,盛夏炎热,夏秋多台风”,这两句话描述的分别是宁波的
A.气候、天气B.气候、气候 C.天气、气候D.天气、天气 (06宁波)
2.为控制流感疫情,下列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A.发现流感患者,及时治疗 B.用醋酸对教室进行消毒
C.建议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D.医院为自愿接种的学生注射流感疫苗(06宁波)
3.今年人春以来,我国西北地区沙尘暴发生早,次数多,强度大。下列关于沙尘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改善地表、减少裸露沙源是治理沙尘天气的有效措施
B.沙尘暴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使人易患呼吸道疾病
C.沙尘暴能促进自然界的碳循环和氧循环
D.沙尘天气的频发跟气温偏高、雨水偏少及气旋活动等因素有关(06宁波)
4.“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中蕴涵了反射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一反射是先天性的 B.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c.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小脑 D.这一反射活动必须经过大脑皮层(06宁波)
5.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倡导“绿色奥运”。“绿色”的含义包括“绿化城市、绿色生活、绿色消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内容。“绿色奥运”需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绿色”理念的是
A.废旧电池随意乱扔
B.人走不忘关电灯,手洗不忘关龙头
C.尽量减少一次性木筷、餐巾纸、塑料袋等物品的使用
D.同学间发电子贺卡代替赠纸质贺卡 (06浙江省)
6.下列生物中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A.草履虫 B.熊猫 C.桃树 D.草鱼 (06浙江省)
7.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不可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需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A.缺少生产者 B.没有消费者 C.分解者很少 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06浙江省)
8.要使同一株苹果树上结出不同品种的苹果,可采用的繁殖方法是
A.压条 B.扦插 C.嫁接 D.种子繁殖(06浙江省)
9.我们在看电视、读书、看报等方式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处理这些信息的主要部位是
A.脊髓 B.小脑 C.脑干 D.大脑(06浙江省)
10.细细咀嚼米饭一段时间后,我们会感觉到甜味,这是因为
A.米饭本来是甜的 B.米饭中部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C.米饭中部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D.米饭中部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06浙江省)
11.地球上的生物种类非常之多,构成生物(病毒除外)结构的基本单位都是
A.组织 B.器官 C.细胞 D.系统 (06衢州)
12.电影《爸爸的爱》中的小主人翁得了白血病,在没有找到匹配移植骨髓之前,只有靠输血维持生命,如果该主人翁的血型是A型,应该输何种血型为原则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06衢州)
13.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在水循环中,不断地在大气和地表之间运动,如图表示水循环的一部分,图中标着X、Y和Z的地方表示水循环中的三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阶段是蒸发,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
B.X阶段是蒸腾,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
C.X阶段是凝结,Y阶段是蒸发,Z阶段是凝固
D.X阶段是降水,Y阶段是蒸腾,Z阶段是凝结 (06衢州)
14.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某人的眼睛象父亲、鼻子象母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那么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是
A.染色体 B.基因 C.DNA D.蛋白质 (06衢州)
15.南瓜中有许多瓜籽,是因为在南瓜的一朵雌花中有许多
A.花粉 B.胚珠 C.子房 D.雌蕊 (06衢州)
16.人体有恒定的体温,主要是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能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在某状况下的产热统计图,据图表判断他们所处的状况
A.甲处在安静状态,乙是运动状态 B.甲、乙都处在安静状态
C.甲处在运动状态,乙是安静状态 D.甲、乙都处在运动状态 (06衢州)
17.食品安全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误食下列物质会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是( )
A.河豚鱼 B.变质牛奶
C.残留有机磷农药的蔬菜 D.工业用盐(亚硝酸钠) (06舟山)
18.下列关于生物病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B.生物病毒具有遗传物质
C.计算机病毒属于生物病毒 D.生物病毒不能独立生活 (06舟山)
19.下列动物中,以胎生方式生殖的是( )
A.鸟类 B.哺乳类 C.鱼类 D.爬行类
20.艾滋病已成为世界流行的传染病.死亡率高。它主要通过性行为、血液和母婴传播。下列行为可能使人感染艾滋病的是( )
A.和艾滋病患者握手
B.和艾滋病患者一起吃饭
C.剃须刀、牙刷等自备专用
D.混用注射器 (06舟山)
21.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以下做法,①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②推广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③过量使用化肥、农药,④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其中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06舟山)
22.移栽树木的枝叶被大量剪去.其主要目的是( )
A.降低植物的光合作用 B.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
C.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D..减小质量,有利于搬运 (06舟山)
23.在同一个草场,牛吃草长牛肉,羊吃草长羊肉。牛和羊吃了同样的食物却表现出不同的性状,其根本原因是
A.牛和羊新陈代谢的方式不同 B.牛和羊的消化吸收功能显著不同
C.牛和羊细胞中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同 D.牛和羊的细胞大小和形状不同(06杭州)
24.下列有关人类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青春期男孩出现遗精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B.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结构是输卵管
C.胎儿从母体产出的过程叫分娩
D.用母乳喂养比用普通奶粉喂养更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 (06杭州)
25.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是
A.大力提高以汽油为燃料的汽车的人均持有量 B.不随意丢弃废旧干电池,防止重金属污染土壤
C.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 D.在生活中节约用水 (06杭州)
26.“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下列措施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是
A.为了避免捕鱼的速度大于鱼类繁殖的速度,在海洋渔场进行限量捕捞
B.为了确保一定的耕地资源,在占用耕地进行建设时应开发荒地为耕地
C.为了避免对土壤造成污染,将一次性塑料料饭盒倒入江河
D.为了充分利用农作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将农作物秸秆用于沼气池发酵和培养食用菌
(06湖州)
27.具有保护细胞和控制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细胞结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06湖州)
28.“母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说明的生物现象是
A、遗传 B.变异 C.进化 D.适应 (06湖州)
29.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创造了空前的物质财富。与此同时,能源
的过度开发和消耗导致全球性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从原料来源和对环境的影响考虑,
下列能源中,最具开发前景的能源是
A.煤 B.石油 C.太阳能 D.天然气 (06湖州)
30.某人在年幼时由于激素分泌不足而出现反应迟钝,智力低下,身材矮小等症状。则分泌
不足的激素是
A.甲状腺激素 B.生长激素 C.胰岛素 D.性激素 (06湖州)
31.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下列不属于青春期身休发育特征的是
A.大脑兴奋性较弱 B.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 C.出现第二性征 D.长出腋毛 (06湖州)
32.叶是绿色植物的营养器官,在叶这种器官中
A.只能进行光合作用 B.只能进行呼吸作用C.只能进行蒸腾作用 D.既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06湖州)
33.人体必须的营养素主要有水、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纤维素和粗纤维等,其中糖类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在正常情况下,糖类主要来自我们日常膳食中的。
A米饭 B.蔬菜 C.肉类 D.豆制品 (06嘉兴)
34.如图是2005年台风“珊瑚”移动的路线图。台风是向
A.东北移动 B.西北移动
C.东南移动 D.西南移动(06嘉兴)
35.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各种基因工程技术的深入开展,人们对基因有了更多的了解。下列有关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的一个细胞内基因数目很少 B.只有高等生物才有基因
C.基因主要位于细胞内的染色体上 D.每种生物的基因都是相同的(06嘉兴)
36.许多同学都设计制作过各种小生态瓶。评价其设计制作的水平,主要标准应该是
A.生态瓶维持稳定的时间长短 B.生态瓶中生物数量的多少
C.生态瓶中有机物的积累速度 D.整个生态瓶的美观程度(06嘉兴)
37.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下列做法不符合这种精神的是
A.电视机只用遥控器关机而未断开电源 B.洗手时水流开小一点
C.教室中使用电灯做到人走灯灭 D.推广使用沼气能源 (06丽水)
38.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能减少传染病的传播,下列行为有利于减少传染病传播的是
A.饭前便后洗手 B.随地吐痰 C.乱丢垃圾 D. 在墙角树丛处小便(06丽水)
39.三年的初中生活,同学们学到了许多知识,身体也长高了、长壮了。从新陈代谢的角度看,长高长壮是由于
A.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 B.异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
C.只进行同化作用 D.只进行异化作用 (06丽水)
40.在一个特制的鱼缸中,先开灯再投食饵,多次作用于金鱼。一段时间后只要灯一亮,金鱼就会游到食饵投放处,此时金鱼对灯光的反应属于
A.非条件反射 B.条件反射 C.本能 D.免疫(06丽水)
41.用显微镜观察蛙蹼内血管,可以看到红细胞在有些血管内只能单行通过。这些血管是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都有可能(06丽水)
42.爱思考的小松针对社会上偶尔发生的农药中毒事故,设想了一些预防和抢救措施。以下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取用农药时戴上橡胶手套 B.农药溅入眼睛,立即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C.对误服农药者进行催吐 D.发现农药中毒病人后,让他静卧休息(06丽水)
43.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战地医生对大量失血的伤员进行输血,结果有些伤员得救,有些伤员却在输血后更快死亡。伤员输血后更快死亡的原因是
A.红细胞凝集 B.感染疾病
C.人体脱水 D.代谢废物无法及时排出 (06丽水)
44.右图是瓯江口附近海域污染标准指数示意图,此海域的主要污染物是氮、磷及油污。氮和磷大量排入水域后,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污染,形成赤潮。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可采取许多措施来防止赤潮的发生。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A.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
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C.未经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D.科学使用氮肥、磷肥(06丽水)
45.下列是公交车上常见的警示图,属于提醒乘客防止因惯性造成后果的是
(06绍兴)
46.甲、乙两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两个视野,分别被放大了100倍和400倍。则观察时镜头的组合分别是
A.甲10倍和10倍、乙10倍和40倍
B.甲10倍和10倍、乙5倍和40倍
C.甲5倍和lO倍、乙10倍和40倍
D.甲5倍和10倍、乙10倍和10倍(06绍兴)
47.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当前经济建设中的热门话题。从提高生活水平出发有人认为发展经济最重要,也有人认为保护环境才是最重要。题中漫画反映的观点是
A.经济比环保重 B.环保比经济重
C.经济与环保等重 D.经济与环保都不重(06绍兴)
48.萝卜存放时间长了会空心,这是因为存放期间
A.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氧气 B.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水分
C.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有机物 D.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二氧化碳(06绍兴)
49.下列使幼嫩植株向右上方生长(如图)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花盆右侧的土壤中多浇水施肥
B.把花盆放在窗台让其单侧照光
C.人工控制植株按要求的方向生长
D.把花盆在室外空旷处横放一段时间后再正放 (06绍兴)
50.人们都说“吃在温州”。温州有许多美味的水产品,下列水产品中,属于鱼类的是
A.黄鱼 B对虾 C.梭子蟹 D.墨鱼 (06温州)
51.2006年2月浙江省出现人感染禽流感的病例。下列关于禽流感病毒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个体微小 B.有遗传物质
C.寄生生活 D.有细胞结构(06温州)
52.小明将一根新鲜的黄瓜切成若干薄片后,分别提泡在清水和浓盐水中(如右图所示),则哪种液体中的黄瓜薄片会失水变软
A.只有清水 B.只有浓盐水 C.两者都会 D.两者都不会(06温州)
5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制作了以下4个密闭的玻璃瓶,放在一定的环境中。请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判断哪个瓶中生物的生存时间最长
(06温州)
54.生活小窍门:在养有金鱼和水草的鱼缸内投放几只田螺,可以减少换水次数。原来软体动物田螺能把金鱼的排泄物吃得一干二净,起到净水作用;田螺的排泄物含有肥水成分,使水草长得更好;水草既能供金鱼食用,还能产生氧气,为金鱼的生存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1)鱼缸中金鱼、田螺、水草等所有的生物可以称为一个______
(2)田螺的加人使一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能力增强。(06宁波)
55.依据联合国《京都议定书》公约,要求限制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环境污染,保护人类居住的地球。
(1)如果大气中CO2等气体的含量过高,会引起全球气候变暖,这种现象称为___效应。
(2)为减少大气中CO2的含量,下列建议可行的有________(请选序号)。
①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②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
③开发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的含量。
(3)为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难题,近年来科学家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用到“组合转化”技术:将CO2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 H4)和一种常见的氧化物,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02+6 H2—C2 H4+4__。(06宁波)
56.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食物中七类营养物质,必须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和吸收,才能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把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组织中去。
(1)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 。
(2)血液在一次完整的血液循环过程中要流经心脏两次,可以分为体循环和 ▲ 。
(06衢州)
57.发展生态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某年轻农民在驻村干部的帮助下,在自家菜园搞了一个小型农业生态系统:地面养蘑菇,空中架箱养蚯蚓,顶上搭架种葡萄,同时用蚯蚓养鸡,鸡粪喂猪,猪粪汇集沼气池,沼气作燃料,沼渣当肥料,最大限度的实现了物质资源化。
(1)此生态系统中,蘑菇、蚯蚓属于 ▲ (填“生产者”、“分解者”或“消费者”)
(2)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把太阳能固定在生物群落中是通过 ▲ 作用完成的(06衢州)。
58.人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具有多种功能。
(1)组织细胞中所需要的氧气主要是通过血液中的__▲__来运输的。
(2)当人体某处受伤感染时,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就会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在感染处,吞噬病菌。机体的这种保护性生理功能称为__▲__(选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 (06湖州)
59.湖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的气候特点是__▲__(选填“高温多雨”或“寒冷干燥”)。 (06湖州)
60.科学研究中经常需要进行分类,分类时首先需要确定分类的标准。现有五种动物,小明依据“水生还是陆生”的标准将它们进行了如表甲所示的分类。
对于同样的事物,若分类的标准不同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请你按照“有无脊椎骨”的标准对上述动物进行分类。(06嘉兴)
61.如图是我市某住宅小区内的公园一角。公园内的所有生物、环境因素组成了一个小的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 ;由于生物种类较少,因而该生态系统自动调节生态平衡的能力 (填“较强”或“较弱”)。所以,我们更要自觉爱护公园的一草一木。(06丽水)
62.下表是某人的原尿和尿液的主要成分:
尿液中物质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尿酸 无机盐
各物质质量分数% 原尿 90-93 7-9 0.1 0.3 0.004 0.72
尿液 96.6 0 0 2 0.05 1.3
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尿液中 的质量分数明显低于原尿。(06丽水)
参考答案
1.C 2.B 3.C 4.D 5.A 6.C 7.C 8.C 9.D 10.B 11.C 12.A 13.A 14.B 15.B
16.A 17.B 18.C 19.B 20.D 21.A 22.C 23.C 24.B 25.A 26.C 27.B 28.B 29.C 30.A 31.A 32.D 33.A 34.B 35.C 36.A 37.A 38.A 39.A 40.B 41.C 42.D 43.A 44.C 45.B 46.A 47.A 48.C 49.A 50.A 51.D 52.B 53.B
54. (1)群落(生物群落)(2)自动调节
55. (1)温室(2)①③(3)H2O
56. (1)小肠 (2)肺循环
57. (1)分解者 (2)光合
58.(1)红细胞(或血红蛋白) (2)非特异性免疫
59.高温多雨
60.见表
61.绿色植物(或小树、草);较弱。
62.蛋白质、葡萄糖。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生物与环境(二)
稍难题
1.甲用显微镜做“观察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发现目镜上有污点.用自带的餐巾纸擦拭镜头
B.用左眼观察物像时,闭上右眼以防止干扰
C.为看清物像,先调节细准螺旋再调节粗准焦螺旋
D.观察物像时,先用低倍物镜观察,再用高倍物镜观察 (06舟山)
2.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功能类似于胰岛素的化合物.这一发现为治疗糖尿病的研究开启了一个全新之门,它能使糖尿病患者将来只通过口服该化合物而不必注射胰岛素成为可能。关于该化合物的推侧,肯定错误的一项是( )
A.能促进血糖合成肝糖元 B.口服后可能不需要消化就能被吸收进人血液
C.能促进血糖氧化分解 D.与胰岛素一样都是大分子蛋白质(06舟山)
3、下列何者不属于反射动作( )
A.因过敏而打喷嚏 B.遇到强光眨眼睛 C.仇人相见,怒目相视 D.吞咽动作(06慈溪)
4、如图所示表示每次呼吸肺内气量的变化曲线。与此相适应,符合肺内气压变化的曲线是( )(06慈溪)
5.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种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下列各种生物的特征有利于减小摩擦的是
A.泥鳅体表的黏液 B.壁虎脚上的刷状肉垫
C.人手指上的螺纹 D.蛇体表的粗糙鳞片(06嘉兴)
6.下面是小王在医院做的血常规检查报告单的部分内容。由此判断小王可能患有
A.贫血 B.炎症 C糖尿病 D.白血病(06嘉兴)
7.在探索地球上生命起源的活动中,美国科学家米勒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把甲烷、氢气、氨气和水蒸气等混合成一种和原始大气成分基本一致的气体,放人真空密闭的玻璃容器中进行模拟实验。一个星期后,他惊奇的发现仪器中有数种氨基酸生成。下列关于米勒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没有发生物理变化 B.发生了化学变化
C.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D.形成了原始生命(06嘉兴)
8、把棉花装在培养皿内,豌豆的种子放在上面,装置四组,给予不同的条件,数天后记录发芽情形如下表:
装置 场所 温度 棉花状态 发芽情况
甲 日光下 23℃ 潮湿 全部发芽
乙 日光下 23℃ 干燥 没有发芽
丙 黑暗下 23℃ 潮湿 全部发芽
丁 黑暗下 23℃ 干燥 没有发芽
由表的哪几组装置可知种子发芽时不需要光照( ) (06慈溪)
A. 甲和丙 B. 甲和丁 C. 乙和丙 D. 乙和丁
9.生物的生殖方式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下列个体的产生是通过有性生殖形成的是
A.克隆绵羊 B.组织培养的小麦幼苗
C.嫁接的柑桔 D.试管婴儿 (06衢州)
10.图中的A,B、C为人体某器官内的血管,其中毛细血管是________。如果血液流经该器官后,尿素等代谢废物的含量减少,则该器官是_____;如果该器官是肺,血液流经后,氧的含量变化情况:_______。(06宁波)
11.在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甲、乙两位同学在视野中看到如图物像。
(1)物像位置调节较好的是_______同学。
(2)为使另一位同学也能获得较好的观察效果,我们建议他把装片
向_______移动(请选“左”或“右,’)。(06宁波)
12.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情况,取两株大小基本代致、发育相近的健壮的天竺葵苗,分别放在等质量的A;B两瓶液体中培养,其中A瓶装蒸馏水,B瓶装土壤浸出液。经过一段时间后,A,B两瓶植株在质量和长势上的变化如下表:
(1)B瓶植株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植株进行________作用,合成了有机物。
(2)A,B两瓶植株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过_作用散失到空气中,因此,植树造林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调节气候。
(3)经测定每升B瓶溶液中含美沙乙素的质量是1.12克,那么我们在配制此溶液时,在每升水中应加人多少克NH4N03?(假设溶液中的氮元素全部由NH4N03提供,溶解过程中忽略体积变化) (06宁波)
13.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如图表示某地男女身高增长速度变化的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表示的是 ▲ (选填“男”或“女”)性身高增长速度的变化曲线。
(2)甲和乙在青春期出现的外表上的不同变化称为第 ▲ 性征。
(3)专家建议青少年要多吃含 ▲ (选填“蛋白质”、“糖类”或“脂肪”)丰富的食品,因为它是人体细胞生长及修补组织的主要原料。(06浙江省)
14.如图是根据生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分类的图示。例如,甲类生物的共同点有:终生用肺呼吸;乙类生物的共同点有: ▲ (选填“胎生”或“卵生”)。(06浙江省)
15.研究豌豆种子萌发时,将豌豆种子放在培养皿内的棉花上,设置如下四组实验,数天后记录发芽情况:
实验 场所 棉花状态 温度(℃) 数天后的发芽情况
甲 黑暗 干燥 23 没有发芽
乙 黑暗 潮湿 23 全部发芽
丙 光照 干燥 23 没有发芽
丁 光照 潮湿 23 全部发芽
(1)选择 ▲ 两组做对比实验,可以研究豌豆种子萌发是否需要水分。
(2)由这四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豌豆种子发芽时肯定不需要
▲ 。 (06浙江省)
16.在做“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甲、乙两位同学各自制作临时装片,并在低倍镜下观察,观察到的物像如图所示,
▲ 同学的观察效果较好;另一位同学观察效果不好,是因为在临时装片中留有 ▲ 。(06浙江省)
17.衢州日报报道:2006年3月l0日,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巨化股份”)迎来了JMD跨国公司,无偿帮助巨化股份进行环保技改,并把减少的二氧化碳废气排放权统统买走。该项目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笔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根据“京都议定书”有关要求,世界各地纷纷采用多种措施和新技术,限制CO2的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把工业上排出的二氧化碳气体采用“组分转化”技术,将CO2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6H2→X+4H2O。请写出X的化学式 ▲ 。
(2)为了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下列建议中,目前可行的是 ▲ (填序号)。
①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②公交车上推广使用压缩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CH4)]作燃料,使用天然气作燃料能从根本上避免温室效应的发生
③更多地利用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④禁止使用煤、石油等矿物能源 (06衢州)
18.某县在实施现代化农业示范区的建设中,实现了工厂化育苗,提高工厂化育苗萌发率的关键是确定育苗所需的最适宜条件。为能找出某水稻优良品种萌发的最适宜温度,某小组通过查阅了解到一般种子萌发的最高温度(40℃)和最低温度(10℃),然后在它们之间选择了7个温度点进行实验,取7个相同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分别放在相应的温度环境中(其他条件相同),在不同温度下生长了7天后,种子的萌发率如下:
温度(℃) 10 15 20 25 30 35 40
萌发率 10% 20% 60% 85% 80% 45% 30%
(1)根据实验数据得出该水稻种子的最适温度是 ▲ 左右。
(2)除了温度高低会影响种子的萌发率外,根据所学的知识请再写出一条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因素 ▲
(3)你认为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由 ▲ 提供(填“胚乳”或“子叶”)。(06衢州)
19.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生物,谙观察并回答如下问题:
(1)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存在的食物关系,请写出图中的一条食物链: ▲
(2)图中还有2种生态系统的成分没有体现,一种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另一种是 ▲ (选“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 (06舟山)
20.航天技术的发展为科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
(1)纯黄色玉米种子,由太空返回后进行种植,长成高大植株,经过自花传粉后出现从未有过的“红色”性状.这是由于细胞核中 ▲ 改变引起的。
(2)火星大气与地球的原始大气很相似,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科学家想使人类在未来移居火星成为可能,必须改变火星大气的组成,提高氧气含量。为此,请参照地球的进化历程,你认为在细菌、真菌、蓝绿藻(原核生物,体内含有叶绿体)、樟树四种生物中,.适宜被送上火星进行实验的是 ▲ 。 (06舟山)
21.为了调查某湖泊的水质污染状况,某校科技活动小组在该湖泊的3 个主要水源入口处采集水样,并在显微镜下观察水样中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结果如下:
水样编号 植物种类和数量 动物种类和数量
1 号 没有植物 种类单一,数量较多
2 号 没有植物 没有动物
3 号 有浮游植物,数量很多 动物较少
根据上表请回答:
(1)污染最严重的水样是______(填编号).
(2)为了解决该湖泊的严重污染,请提出你的合理建议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06舟山)
22.鲜荔枝是水果中的佳品,它的果皮中存在着一种酶,采摘后能够促使果皮变成褐色,影响保鲜效果。为了探究温度对这种酶活性的影响,小明选择产地、品种相同,大小、成熟度基本一致,且无损伤的新鲜荔枝,分成数量相同的6 组装人保鲜袋中,贴好标签,分别放人不同温度的恒温箱中。5 天后,取出荔枝,测定褐变面积并制成柱状图(如图)。
请根据实验回答:
(1)荔枝果皮内这种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
(2)为提高荔枝的保鲜效果,选择的温度范围宜在______(填字母)之间.
A.5℃ ~15℃ B.15℃ ~25℃ C.25℃~30℃ (06舟山)
23.学习小组为了调查校园不同区域空气中的细菌含量,选择了三天中的同一时间段,在相同条件下用培养皿在不同区域内进行采样,分别在室温下恒温培养48 小时,观察培养皿中长出的乳白色菌落(一个细茵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点数后,将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菌落平均个数
教室内 28 25 26 26
绿化区 3 5 2 3
食堂 20 24 2l 22
运动场 7 9 7 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四个区域中空气细菌含量最低的是_________。
(2)教室内空气细菌含量较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3)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易发季节,常用质量分数为0.3%的消毒液对空气进行消毒。现有质量分数为6%的消毒液0.5千克,可配制质量分数为0.3%的消毒液多少千克?
(06舟山)
24.某人在木棉花开的季节常会发生气喘现象,依你对免疫学的了解回答下列问题:
(1)这是一种 ▲ 。一般在遭遇第 ▲ 次同类物质时,会发生这种反应。
(2)造成此现象的原因 ▲
A.木棉花的花粉刺激气管纤毛的摆动,因过于快速而发生气喘
B.由于抗原与抗体结合的反应,使花粉释出组织胺等化学物质,刺激气管使发生气喘
C.这是由于细胞免疫的结果
D.由于发生抗原、抗体结合反应使该处组织释出组织胺等化学物质,使气管平滑肌收缩而发生哮喘 (06慈溪)
25.为了探究某种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小帆同学将不同含水量的该种植物种子置于22℃的条件下进行萌发,实验时保持其它环境条件适宜并相同。记录7天后植物种子的萌发情况,结果如下表所示。
种子含水量/% 20 30 40 50 60 70 80
种子萌发率/% 8 16 33 56 73 86 81
据表中的数据所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2℃
B.在环境温度为22℃时,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含水量约为70%
C.在环境温度为22℃时,该植物种子含水量越大,萌发率越高
D.该实验数据表明,该植物种子的萌发率与氧气浓度无关 (06杭州)
26.(6分)为了验证植物呼吸作用的原料和产物,东东同学按以下步骤进行了实验:①将一定量吸干水的新鲜豆芽分别装入1只塑料袋和1只大口塑料瓶中;②在塑料袋口连接上导管和橡皮管,扎紧塑料袋口,并用夹子夹紧橡皮管,将大口塑料瓶的盖子拧紧,不使外界空气进入;③在黑暗处放置12小时。请回答:
⑴.在黑暗处放置12小时后,将夹子移去,让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这个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
⑵.在黑暗处放置12小时后,用温度计测量豆芽的温度,结果高于周围环境的温度,这个现象说明了全_________________。
⑶.在黑暗处放置12小时后,打开大口塑料瓶的瓶盖,将点燃的蜡烛放人瓶内。预计应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⑷.本实验中将豆芽放置在黑暗处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06杭州)
27.(5分)下表是小傅同学的血液常规检验单,请根据表格呈现的信息回答:
血液常规检查报告单
项目 正常范围参考值 单位 结果 项目 正常范围参考值 单位 结果
红细胞 3.5~5 ×1012/L 3.8 血小板 100~300 ×109/L 220.0
血红蛋白 110~150 g/L 130 淋巴细胞 0.7~4 ×109/L 2.5
白细胞 3.5~10 ×109/L 12.9 血型 / / B型
⑴.由该报告单可以判断小傅同学可能患有_____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⑵.若某人的血清与小傅同学的红细胞能发生凝集反应,则此人可能的血型是_________________。
⑶.若小傅同学感染了甲型肝炎病毒,则其血液中会产生特定的—生物质来消灭甲肝病毒。通过给易感者接种_________________,可以使他(她)在健康状况下获得针对甲型肝炎的特异性免疫力。 (06杭州)
28.(5分)右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⑴.根据_________________作为分类依据,可将图中的消费 者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食虫鸟、蛇、青蛙、鼠,另一类是蜘蛛、食草昆虫。
⑵.图中共有_________________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
⑶.若人们大量捕捉鸟类和青蛙,则该生态系统最初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的数量将会增加,这可能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
⑷.动物行为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两大类,青蛙捕食昆虫的行为属于________________。(06杭州)
29.癌症是严重危害人体生命和健康的疾病。
(1)右图是根据调查所获得的引起癌症的因素所占比例的示意图。由图可知,我们应采取最重要的预防癌症的措施是良好的饮食习惯和__▲__。
(2)癌症属于__▲__(选填“非传染性疾病”或“传染性疾病”)。(06湖州)
(1) 禁止吸烟 (2)非传染性疾病
30.2006年4月,2日国家环保总局召开新闻通气会,公布了2005年全国开展酸雨监测的676个城市中出现酸雨的357个城市,湖州市安吉县城是其中之一。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取刚降到地面的酸雨,测定其pH,以后每隔10分钟测定一次,共测定4次,数据如下:
测定次数 第1次 第 2次 第3次 第4次
PH 4.92 4.82 4.76 4.75
(1)从测定的数据可知,降到地面的酸雨的酸性逐渐__▲__(选填“减弱”或“增强”)。
(2)酸雨PH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酸雨小的亚硫酸(化学式是H2SO3)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硫酸的缘故。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酸雨主要是由__▲__燃烧和金属冶炼厂释放的二氧化硫气体造成的。
(4)硫酸工厂排放的废气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可大大减少二氧化硫的含量。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5)控制酸雨是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保护湖州的蓝天碧水的要求。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控制酸雨 __▲__。 (06湖州)
31.土壤是在岩石经过长期的风吹雨打、冷热交替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渐形成的,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1)土壤除了能固定植物体外,还能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空气和__▲__。
(2)选择干燥的土地,取棱长为10厘米的一块立方体土壤和棱长为10厘米的一块立方体铁块,把它们分别放人两个大烧杯中,沿烧杯壁缓慢向烧杯内注水,直到水面把土壤和铁块全部浸没为止,然后比较所加入的水量。此实验的目的是__▲__。 (06湖州)
32.据报道,食道癌是世界上最为普遍的癌症之一,全球每年新发现的食道癌病例超过40万。右图是研究人员对1200名食道癌患者发病原因调查所得到的数据。从调查结果可知, ▲ 是导致食道癌的两个最主要原因。
(06嘉兴)
33.如图,甲和乙是两个农业生态系统的模式图。
(1)分析这两个生态系统,你认为其中的生产者是 ▲ 。(2)从提高生态效益的角度看,图中哪一个生态系统的能量能够充分被人类所利用?
▲ (06嘉兴)
34.人们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会产生大量污水,这些污水直接排人河流和湖泊后会产生严重的污染。那么该如何来处理这些污水呢 右图是某中学环保小组的同学设计的污水处理流程图。 (1)初步处理时,让污水流经沉淀槽,使一些较大的颗粒沉人底部形成矿泥。在这一处理中,应该让污水的流速 ▲ (填“快”或“慢”)一些。
(2)用于再处理的处理槽底部有一层厚厚的沙,这样可以除去一些不溶于水的物质,这种方法被称作 ▲ 法。
最后再通过追加处理以除去污水中的诸如重金属离子等有害成分。(06嘉兴)
35.人体血液的无机盐质量分数约为0.9%。研究表明,30亿年前原始海水的无机盐质量分数也约为0.9%。对此,下列观点不可取的是
A.人类的祖先可能是从原始海洋中的原始生命逐渐进化而来的
B.人体血液和原始海水的无机盐质量分数相同纯属巧合
C.人体血液和原始海水之间存在着某种尚未被认识的关系
D.人体血液仍然带有原始海水的某些印痕(06丽水)
36.为做好人类禽流感的预防控制工作,卫生部要求各地努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从预防传染病角度分析,上述措施属于________。某男子与一位重症禽流感患者有过接触,医生检查发现该男子体内有相应的抗体出现,但除了体温有升高,没有出现其他症状。从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分析,体温升高是由于___________所至,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_中。(06绍兴)
37.西藏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援藏人员进藏前都要进行体检,其中有一中年男性的部分血检结果如表所示。根据这个检查结果,你认为他的身体状况适合到西藏工作吗 并说明理由: 。(06绍兴)
项目 结果 正常范围参考值 单位
红细胞 3.0 4.5~5.5 ×1012个/L
血红蛋白 90 120~160 g/L
38.某兴趣小组为探究碱性条件对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图中序号表示各实验步骤次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将试管置于37℃水浴中保温是因为_________;
(2)B的实验步骤②和③能否对调 __________;
(3)预计加碘液后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是A试管的溶液_______,B试管的溶液变蓝。
实验发现A试管的结果与预计相符,B试管的溶液却不显蓝色。他们猜想:可能是唾液淀粉酶在碱性条件下也可以水解淀粉。为此,他们重做实验,只在步骤⑤中用斐林试剂(在加热条件下遇淀粉的水解产物会产生砖红色沉淀)代替了碘液,结果A试管中产生砖红色沉淀,B试管中没有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唾液淀粉酶在碱性条件下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水解淀粉。通过进一步查阅资料知道,碘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第一次实验时B试管的溶液不显蓝色。(06绍兴)
39.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莫使旱地变荒漠”。为了研究植被对土壤的保护作用.小红做了以下实验:把泥土按30°的坡度分别堆在玻璃箱的两侧,在A坡种上草皮(如图),用洒水壶以相同水量、相同速度先后对两个坡面洒水。
(1)实验过程中,小红观察到A坡汇人引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少,B坡的比较多。这说明植被可以减少 ▲ 流失;
(2)我国土地荒漠化现象相当严重,华北、西北地区频繁发生沙尘暴,导致 ▲ 污染;
(3)温州土壤资源短缺,请你提出一个保护土壤的措施 ▲ 。(06温州)
4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了如下实验来研究温度、光照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①取4个同样大小的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土壤,并编号。
②将一个刚出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相同的4块.每块马铃薯上都带有芽眼。将这4块马铃薯分别埋进4个花盆的土壤中,处于适宜的、相同的深度。
③将这4个花盆分别放在不同的环境中(见表),进行观察并记录。
请问:(1)从新陈代谢的角度分析.马铃薯不断长大,是同化作用 ▲ 异化作用的结果(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将1号和3号花盆进行比较,可以研究 ▲ 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3)这个实验在设计上还存在一些缺陷。请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 。(06温州)
参 考 答 案
1.D 2.D 3.C 4.D 5.A 6.A 7.B 8.A 9.D
10.B、肾脏、增加
11.(1)乙(2)左
12. (1)光合(2)蒸腾(3)NH4N03的质量是3.2克
13. (1)男 (2) 二 (3) 蛋白质
14. 胎生
15. 甲乙(或丙丁) 阳光
16. 甲 气泡
17.(1)C2H4 (2)①③
18.(1)25 (2)水分(或空气) (3)胚乳
19. (1) 草 鼠 鹰 (或草 鼠 蛇 鹰 或草 蝗虫 青蛙 蛇 鹰)
(2)分解者
20. (1)遗传物质(或DNA或基因)(2)蓝绿藻
21. (1)2号 (2)入湖污水预先进行处理(答案合理均可)
22. (1)在5~30℃(或在一定温度下),温度越高,酶的活性越强 (2) A
23. (1)绿化区 (2)室内空气流通不好(或人员太多)(3)10㎏
24. (1)过敏反应 (写出“过敏”就给分) 二 (2)D
25. B
26. ⑴.石灰水变浑浊(1分),豆芽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1分)。
⑵.豆芽呼吸作用过程中能释放热量(1分)。
⑶.火焰熄灭(1分),豆芽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导致大口瓶内缺氧(1分)。
⑷.在黑暗处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这样就排除了光合作用对实验的干扰。(1分)
27. ⑴.炎症(1分) 白细胞含量过高(1分)
⑵.A型或O型(1分)
⑶.抗体(1分) 甲肝疫苗(1分)
28. ⑴.有无脊椎(1分)
⑵.5(1分),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1分)
⑶.蜘蛛和食草昆虫(1分)
⑷.先天性行为(1分)
29. (1)红细胞(或血红蛋白) (2)非特异性免疫
30. (1)增强 (2)2H2SO3+O2====2H2SO4 (3)含硫燃料(煤和石油)
(4)2NaOH+SO2===Na2SO3+H2O
(5)对原煤进行加工减少硫的含量;开发和使用低硫燃料;改进燃烧技术,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产生;采用烟气脱硫装置;改进汽车发动技术,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等(答出一点即可)
31.(1)无机盐(矿物质)(2)证明土壤中有空气
32. 酗酒和吸烟
33. (1)农作物 (2)乙
34. (1)慢, (2)过滤
35.B
36. 控制传染源 产热多于散热
37. 不合适 因为他患有贫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运送氧气的能力低。
38. (1)唾液淀粉酶在正常体温(37℃)条件下催化效率最高(2)不能 不变蓝 不能
39. (1)水土(或土壤) (2)大气(或空气、或环境)
(3)植树造林(或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壤、或严禁乱砍滥伐)
40. (1)大于(或>) (2)温度
(3)每组中应增加马铃薯块的数量(或增加高温实验组,或增加光照强弱实验组)
呼 吸
呼 吸
呼 吸
呼 吸
甲
乙
身高增长速度(厘米/年)
2
4
6
8
1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年龄(岁)
0
狗
马
鹰
甲
乙
甲
乙
培养基
28℃条件下培养24小时
甲洗手
甲不洗手
1号
1号
2号
2号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九年级下第二章生物与环境检测试题卷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60分)
1、在一森林公园内有一群灰喜鹊,是这个森林公园里马尾松的“保护神”,这一群灰喜鹊是一个--- ( )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2、一座小山上,生长着许多草、树木、鸟、昆虫、蛇等生物,这些生物统称为--------------( )
A.生物群落 B.生态因素 C.生态系统 D.生物种群
3、沙漠地区的植物,一般都有发达的根系。造成这种特点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阳光 B.水 C.温度 D.土壤
4、下列属于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关系的是 -----------------------------------------------( )
A. 青蛙捕食昆虫 B .松鼠吃蘑菇 C .蛇捕食青蛙 D. 兔吃草
5、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强弱,取决于生态系统的------------------------------------( )
A.区域大小 B.生物数量多少 C.外来干扰程度的轻重 D.成分的复杂性和生物种类的多少
6、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于---------------------------------------------------------( )
A.阳光 B.生产者 C.消费者 D.分解者
7、一个生态系统中不能缺少的是-------------------------------------------------------( )
A.生产者与消费者 B.生产者与分解者 C.消费者与分解者 D.消费者与非生物因素
8、人工森林比天然森林害虫多,原因是------------------------------------------------( )
A.人工森林适合害虫生长 B.人工森林对环境适应性比强
C.人工森林抑制害虫能力差 D.人工森林自动调节能力差
9、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通过各种关系而彼此联系,其中最主要的是--------------------( )
A.生态关系 B.食物关系 C.物质关系 D.能量关系
10、下列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中属于人为因素的是----------------------------------( )
A.地震、火山爆发 B.台风、水灾
C.泥石流、草原过度放牧 D.乱砍滥伐森林、过度捕捞海洋鱼类
11、某一生态系统中有绿色植物、细菌、真菌、鼠、蛇、鹰,其中属于消费者的是------------( )
A.细菌、真菌 B.绿色植物 C.鹰、细菌 D.鼠、蛇、鹰
12、根据生态学原理,要使能量流经食物链的总消耗量降到最低,人们应采取下列哪一种食物结构---------------------------------------------------------------------------------( )
A.以淡水养殖的鱼类为主 B.以家畜的肉类为主
C.以谷类和植物蛋白为主 D以禽类的肉和蛋为主
13、下列生物和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都有适应任何生活环境的能力 B.每个生物个体是其他生物的环境因素
C.生物只有适应环境,不能影响环境 D.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指阳光、大气、水、土壤
14、近年来,北京市冬春季节常发生沙尘天气,成为举办奥运会的不利条件,人们发现沙尘主要来自内蒙古地区,那么形成沙尘现象的起因可能是----------------------------------------------( )
A.华北地区气候变化 B.近年我国气候异常 C.毁林开荒造成 D.草原过度放牧
15、池塘生态系统中有鱼类、浮游动物、绿色水生植物、真菌等生物,则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是从哪类生物开始的-------------------------------------------------------------( )
A.绿色水生植物 B.浮游动物 C.鱼类 D.真菌
16、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并增加土壤肥力,这说明--------------------------( )
A.生物可以影响环境 B.生物必须适应环境
C.生物个体间的互助现象 D.生物个体间的竞争现象
17、一个湖泊中澡类、水蚤、虾、鲤鱼、莲等各种生物的总和可以看成一个------------------( )
A.种群 B.生态系统 C.群落 D.食物链
18、下列生物的分布、形态和生理受温度影响的是-----------------------------------------( )
A.仙人掌叶变成刺 B.蝶类在白天活动
C.柑橘不能在北方栽种 D.人参只能在密林下层生长
19、分解者是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分,下列哪种生物不属于分解者?--------------( )
A.乳酸菌 B.酵母菌 C.蚯蚓 D.草履虫
20、海洋生态系统中,对海洋生物影响最敏感的非生物因素是------------------------------( )
A.阳光、水 B.温度、水 C.水、土壤 D.阳光、温度
21、春天,森林中往往生长着许多蘑菇,蘑菇生长的能量直接来自于------------------------( )
A.太阳 B.分解者 C.土壤 D.生产者或消费者
22、下列生物可被称为生产者的是------------------------------------------------------( )A.衣澡 B.草履虫 C.香菇 D.细菌
23、人们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设法使能量尽可能多地-------------------( )
A.流向消费者 B.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C.经分解者释放 D.保留在生产者体内
24、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中,只有约10%的能量从上一营养级流到下一营养级,主要原因是-( )
A.下一营养级吃了上一营养级 B.上一营养级因死亡而损失能量
C.上一营养级因各种生命活动而消耗能量 D.下一营养级因生命活动而消耗能量
2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类的生产活动一定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因此人们一定要限度生产活动
B. 人类的生产活动会破坏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但也可以建立新的稳定性
C. 人类社会工业化表明人类活动肯定对生态系统造成消极影响
D. 森林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因此人们不能砍伐森林
26、近年来,我国政府陆续出台有关政策,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实施退耕还林措施,这是因为-------( )A、我国耕地数量太多,没有必要拥有过多的耕田
B、长江中下游地区存在乱砍乱伐现象,打破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的木材数量太少,急需更多的木材
D、长江中下游地区土壤退化,种粮食不如种树木
27、如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生产者 B、乙是消费者 C、丙是分解者 D、丁是生产者
28、有的螳螂的成虫的翅展开像鲜艳的花朵,若虫的足像美丽的花瓣,可以诱使采食花粉的昆虫飞近,从而将这些昆虫捕食。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被称为---------------------------------------( )
A.变态 B.保护色 C.警戒色 D.拟态
29、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生物圈 B.陆地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30、某河流生态系统共有四种生物,分别以a、b、c、d表示,一年输入这四种生物的能量数值如下表:
种 类 a b c d
能量(J·m-2) 1.41×10-3 1.29×10-4 1.18×10-5 13. 2×10-3
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 )
A.a B.b C.c D.d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18分)
31、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___ ____而形成的联系,叫做食物链。它们彼此交叉连接形成一种网状联系,叫做____ ___。它们是生态系统中__ ___和_ ____流动的渠道。
32、森林中的植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结构。上层为_____ ___,中层为___ ____,下层为_______,底层是苔藓地衣层。
33、研究种群的特征,主要包括 、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出生率和 等方面。
3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反映了生物之间的一种食物关系,写出其食物链: 。
35、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有两类。2004年12月印度洋海啸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属于 的作用;而黄土高原从几百年前的茂密森林到如今的荒山秃岭,两类因素都有作用,但主要是 的作用。
36、草原上的屎壳郎既能吞食动物的粪便,同时分解粪便后的物质能助长植物的生长。这表明生物在环境中既能 环境,又能 环境,并成为其他生物的 因素。
37、右图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流动的示意图, ③
④号代表的成分是 。 ① ④
①号代表的成分是 。 ②
三、分析题(每空2分,共16分)
38、下左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食物网中有__ __条食物链。属于生产者的是__ ___,属于初级消费者的有__ ____。
(2)假设草固定的能量不变,则猫头鹰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 。
(3)要构成一个生物群落,还缺少的成分是 。
39、在以植物→美洲兔→猞猁为食物链的生态系统中,美洲兔和猞猁的数量变化曲线如右上图:
(1)图中曲线表明猞猁与美洲兔的关系是( )
A.寄生 B.共生 C.捕食 D.竞争
(2)猞猁大量被捕杀后,美洲兔的数量变化曲线会出现( )
A.先上升后下降 B.先下降后上升 C.不断上升 D.不受影响
(3)图中所示的数量变化曲线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程度的_________能力。
40、实施西部大开发,要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土壤沙化等。(6分)
(1)根据生态因素分析,要在沙漠地区种植植物,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必须首先解决的最主要的非生物因素是 ;
(2)“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学原理是为了提高生态系统的 ;
(3)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关键是保护 (填“动物”“植物”“细菌”);
(4)专家认为,生态林不应是单一林,种树应多样化,乔木树下应有灌木,灌木下应有草,实行乔、灌、草结合,其原因是 ;树种多样化可以引鸟回林,同时也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请你写出植物、鸟、昆虫之间的食物链: ;
丁
甲
乙
丙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