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初中科学复习(1)测量
一、内 容 提 要
二、要 点 解 析
1、问:怎样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答: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可用五个字加以概括,即“认、放、看、读、记”.
(1)认,就是认识刻度尺.首先,观察它的零刻线是否磨损.其次,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若零刻线磨损时,不可再把它的零刻线作为测量的起点,这时可在刻度尺上任选一刻度线作为测量的起点线. 分度值越小,准确程度越高.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就是由刻度尺的分度值决定的.
(2)放,即尺的位置应放正.一是使刻度尺的零刻线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二是刻度尺应与被测物体的边平行,即沿着被测长度;三是对于较厚的刻度尺,应使刻度线贴近被测物体.
(3)看,即视线不能斜歪,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4)读,即读数,除读出分度值以上的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估计值).
(5)记,指记录.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2、问:通过你对停表的观察和使用,你能总结一下停表的正确使用步骤吗?
答:第一次按下按钮是启动,停表开始计时,第二次按下按钮是停表,停表停止计时,正确读出时间,第三次按下按钮是回零.
3、问:用哪些特殊的方法可用来测量某些物体的长度?
答:1).累积法: 把数个相同的微小量放在一起测量,再将测量结果除以被测量的个数就得到一个微小量的长度.
2).化曲为直法:用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做好两端的记号,然后轻轻地把线拉直,用刻度尺量出长度,就是曲线的长度.
3).滚轮法:可用轮子沿曲线或直线滚动,记下轮子的滚动的圈数,测出轮子的周长,用轮子周长乘以圈数就得到被测曲线或直线的长度.
4、问:什么叫误差?它跟错误有什么不同?
答:(1)误差的定义:测量值跟其实值的差异叫误差,误差是测量中不可避免的,它跟测量的错误有区别.测量错误是可以避免并且必须避免的.
(2)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测量误差.
5、问:怎样理解质量的概念?
答:物体是在空间中占有一定位置的形体,如放在地面上的一个铁球,而构成物体的材料叫物质,如铁球是由铁这种物质构成,而质量代表这种物质的多少,如大铁球的质量就大于小铁球的质量.“质”指物质,“量”是多少的意思,即物质的多少.物理学中的“质量”与日常生活中表示产品优劣的那个“质量”含义是完全不同的.物理学中把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组成其物质的多少是不会改变的,只要这个物体还是它自己,而没有变成其他物体,它的质量是确定的.即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地理位置而改变.所以说物体的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6、问:如何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答:天平是一种测质量的仪器,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2)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3)将被测物体轻放在左盘上,估测物体的质量,将适当的砝码轻放在右盘上;
(4)增减砝码,并移动标尺上的游码,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5)算出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再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即得出左盘中被测物体的质量,然后将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注意使用天平不能超出它的最大称量值,用镊子去取砝码时要轻拿轻放,另外要保持天平的干燥、清洁.
7、问:使用天平时,为什么要把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内,如果二者颠倒了,应怎样得出物体的质量?
答:因为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游码是放在横梁的左端零刻度线处,添加砝码和移动游码,最后可使左盘物体和右盘的砝码共同使得横梁平衡,因游码向右移动相当于在右盘内增加砝码,所以物体的质量由砝码和游标读数之和决定,若物体质量为 ,砝码质量为 ,游码所示质量为 ,那么有 .如果左右盘放颠倒那么会有 ,所以物体质量变为 .也就是说如果左右盘放颠倒了,这时物体的质量就为砝码的质量减去游码所示的质量.
8、问:如何测量微小物体的质量?
答:可采用“聚少成多,测多算少”的方法.如课本上提到的如何称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可采用以下步骤: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②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④将100根相同的大头针放在左盘里.
⑤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位置使天平再次平衡.
⑥右盘中砝码总质量与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之和就是100根大头针的质量m.
⑦求出一根大头针的质量m1= m/100.
⑧将砝码放入盒中,整理仪器.
9、问:怎样测量液体的质量?
答:可按以下步骤进行:①用天平称出容器的质量m1.②将容器灌上适量的液体后,用天平称出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2.③液体的质量m液=m2-m1.
如果先测容器与液体的总质量,倒去液体后再测容器的质量,那么由于容器内还有残留的液体,测量误差就较大,因此这种方法一般不可取.
三、中 考 撷 要
最近三年,中考题中对测量的知识中的知识点考得较少,主要考查长度的正确测量方法与读数、特殊的长度测量、误差的性质及减小误差的方法、常见长度的认识、单位换算等.多出现在填空与选择题中,其他题型较少.中考试题中出现的质量的考点比较多.对本节知识的考查,出现最多的题型是实验题,其次是填空与选择题.正确使用天平测量质量是考查的重点
四、典 型 例 题
题型一 本组题主要考查你对长度单位的认识以及长度单位的换算问题
例1 一名粗心的学生的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他的记录数据中,哪一个数据的单位是m
A.一支新铅笔的长度:0.175 B.一名同学的高度:1.64
C.一枚壹角硬币的厚度0.24 D.一本外文字典的厚度1.35
知识点 关于长度的单位的具体概念,能估测一些常见长度
闯关点拨 本组题考查了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估测长度的能力首先应对1m、1dm、1cm、1mm等形成具体的模型,然后根据时间情况将相应的长度与长度单位进行比较.
解 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0~20cm,0.175m=17.5cm,因而A选项是正确的:B、C、D若以m为单位,显然是不符合生活常识,是错误的.
答 选A
例2 下面是小虎同学做的长度单位换算的几个算式,请指出他在换算过程中的错误,并写出正确的算式.
(1)5.2m=5.2m×100cm=520cm
(2)6.5×106μm=6.5×106×10-6=6.5m
(3)36μm=36μm×1000=36000nm
(4)480mm=480÷1000m=0.48
知识点 单位换算
闯关点拨 进行单位换算时,正确的格式是数字不变,把相应 的单位作等量代换.
解 四个算式最后的结果都是正确的,但中间的格式都不对.(1)式中用“100cm”代换了前面的“m”,所以中间的“m”就不应该有了;(2)式中中间没写单位;(3)式中前面的等式显然是不成立的;(4)式用了除法.正确的算式应为:
(1)5.2m=5.2×100cm=520cm
(2)6.5×106μm=6.5×106×10-6m=6.5m
(3)36μm=36×1000nm=36000nm
(4)480mm=480×m=0.48m
题型二 本组题主要考查你能否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例1 如图11-23所示,用刻度尺测量A、B两小木条的长度,其中对木条 的测量是正确的,这个木条的长度是 cm.
知识点 考查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的实验技能及读数、记录的能力.
闯关点拨 在读数前,要认清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零刻度.
解 使用刻度尺 时,应将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所以对A的测量是不正确的,对B的测量是正确的.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mm,所以读数要准确到mm,B的起始端对准刻度尺 的11.00cm处,末端对准13.58cm处,所以长度L=13.58cm-11.00cm=2.58cm.
例2 某同学测量一块木块的长度,将一把木质刻度尺如图11-24放置,其错误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 刻度尺的正确放置与读数
闯关点拨 注意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①对准零刻线;②尺要放正;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被测物体边缘所队的刻度线.
答 (1)被测物体边缘没有对准零刻度线.
(2)刻度尺没有与被测物体平行.
(3)视线没有与尺面垂直.
例3 某同学用卷尺测自己的身高为1.724m,那么这卷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数据中的准确值是_________,如果改用cm作单位,该同学的身高应记为_________cm.
知识点 长度测量中的读数环节与记录
闯关点拨 本题考查了怎样正确读数和记录实验结果,读数时应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所以最后一位是估读数.
解 倒数第二位数2是表示2cm,所以分度值是1cm,准确值是1.72m,若用cm作单位,该同学的身高应记为172.4cm.
题型三 会用一些特殊方法测量长度
例1 现有一卷粗细均匀的细铜丝,要求测出它的直径.试一试,并把测量步骤和方法写出来.
知识点 微小长度的测量方法
闯关点拨 细铜丝的直径很小,而常用的测量工具达不到这样的准确程度,不能直接测量,只能用累积法(积多求少法)间接地测量.
解 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n圈,如图11-25所示,用分度值为mm的刻度尺测出线圈的总长度为L,则细铜丝的直径.
[拓展题] 现有只有两支相同的铅笔,一卷已知直径为1mm细铜丝,请设法测出另一卷细铁丝的直径。
析 本题只有两支铅笔和已知直径的细铜丝,没有刻度尺,要直接测出另一卷细铁丝的直径是比较困难的,只能另僻蹊径,可以利用已知直径的细铜丝和铅笔制作一个简易的刻度尺,即将已知直径的细铜丝紧密排绕在一支铅笔上,并记录下细铜丝排绕的圈数N1。再在另一支铅笔上紧密排绕相同线圈长度的细铁丝,并记录下相等线圈长度的细铁丝的圈数N2,则可以测出细铁丝的直径.
解 将已知直径的细铜丝紧密排绕在一支铅笔上,并记录下细铜丝排绕的圈数N1。再在另一支铅笔上紧密排绕相同线圈长度的细铁丝,并记录下相等线圈长度的细铁丝的圈数N2
细铁丝的直径 d=1mm N1/ N2.
例2 如图11-26所示,是一个三角形,三角形的几条边满足如下关系:BC2=AB2+AC2
现有一块标准建筑用砖如图11-27所示,如果仅用一只量程足够的刻度尺,测量砖块上最远两点(如图中所示的 A、B两点)(砖块数量不限)。
图11-27 图11-28甲
图11-28乙 图11-28丙
知识点 结合数学知识间接测量长度
闯关点拨 本题是过程和结论开放性试题。由于刻度尺不能直接插入AB两端之间进行直接测量,所以,应采用替代法或排除法等方法达到测量AB的目的。
解 方法一:用刻度尺测量砖块高BC,记为h,再测出砖块最大面的对角线 AC长,记为l,如图11-28甲所示,通过题目中提示的数学关系式,可以得到:AB=。
方法二:用排除法,使AB两点能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将三块相同的砖一字排开在地面上,再取走中间一块,如图11-28乙虚线处所示,就可以用刻度尺直接测出AB长。也可以用图11-28丙方法,将三块相同的砖块叠成阶梯形,就可以用刻度尺直接测出AB长。
例3 “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从中卫县南长滩(A)入境,至石嘴山市头道坎(B)出境,流经宁夏长度L。已知图11-29中单位长度表示60km,估计L长约 km。
知识点 用“化曲为直”的方法来测量曲线的长度
闯关点拨 本题是一道联系宁夏地理位置、社会经济的开放题,涉及数学、物理和地理等学科知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该题把物理上的特殊测量方法和估测宁夏境内黄河长度结合起来,命题独具匠心,对引导学生注意培养综合能力有一定的意义。本题考查学生能否用“化曲为直”的替代方法来测量待测长度,此题“化曲为直”的方法有多种。
解 方法一:用刻度尺量出60km的线段长为l0,以此为单位长,沿图中黄河AB段量折线段,数出折线段的个数为6,则L=6×60km=360km。
方法二:以60km的线段为单位长,用圆规截取单位长,并量出图中黄河AB段有n个单位长,则L=60nkm。
方法三:用细线或纸条的CD段与图中黄河AB段重叠,然后再用刻度尺量出CD长为lcm,再量出图中60km线段长为l0cm,则L=60l/l0(km)
答 黄河在宁夏境内长为397km.(本题估测值在350km至450km之间,均在误差范围内,都可算正确.)
友情提示 借助一些辅助器材(如圆规、硬币、滚轮、不易拉长的棉线等)把不能直接测量的曲线变为直线,再用刻度尺测量,这就是“化曲为直”的替代方法。譬如:要测量某曲线长,可用不易拉长的棉线先使它与待测曲线完全重合,然后将软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棉线的长度即为曲线长度;或用硬币沿着曲线从一端无滑动地滚动到另一端,记下硬币滚动圈数,再测出硬币直径,算出硬币周长,则曲线长等于硬币周长乘以圈数。
题型四 本组题主要考查你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和时间单位的换算问题
例1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1.2h= min= s.
(2)1d= min.
知识点 时间单位的换算
闯关点拨 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是:1天(d)=24h,1h=60min,1min=60s.
解 (1)1.2h=1.2×60min=72min=72×60s=4320s
(2)1d=24h=24×60min=1440min
答 (1)72;4320 (2)1440
例2 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 )
A.人眼睛迅速一眨 B.人心脏跳动一次
C.人正常呼吸一次 D.人打一个呵欠
知识点 考查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时间的熟悉程度
闯关点拨 本题考查你对1s的感性认识.
解 根据生活经验,人迅速一眨用时小于1s,而人正常呼吸一次或一个呵欠的时间大于1s,故选B.
题型五 本组题型考查对质量概念的理解,对质量单位的认识
例1、一根铜棒,在下列情况下,其质量会变化的是( )
A.把铜棒扎成一薄铜片 B.把铜棒加热到300℃
C.宇航员将铜棒带到月球上 D.钳工用锉刀对它进行加工
知识点 质量的初步概念
闯关点拨 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的大小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而与物体的温度、形状、状态和地理位置无关.本题中A形状变了,B温度变了,C地理位置变了,但都没有改变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故质量不变.当钳工用锉刀对铜棒进行加工时,铜棒中所含的铜在减少,其质量将变小,故选项D是正确的.
答 选D
题型六 考查操作托盘天平的技能,掌握托盘天平的调节和称量质量的方法
例1、小明同学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首先取来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如图10-2所示情况.
(1)他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平调节平衡后,小明按图10-3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小华立即对小明说:“你操作时至少犯了两个错误.”小华所说的两个错误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虚心地听取了小华的建议,重新进行操作.在称量过程中,又出现了如图10-2所示的情况,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平再次平衡后,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10-4所示,那么小明所称量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_g.
知识点 托盘天平的调节和称量质量的方法
闯关点拨 (1)天平调节分水平调节和横梁调节两步.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应通过调节平衡螺母来实现.图10-2显示天平的左端下沉,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称量时,必须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内,在右盘内增减砝码,而且砝码应该用镊子夹取,轻拿轻放.因此,图6-2中小明犯了两个错误:①用手拿砝码;②物体和砝码放反了托盘.
(3)称量过程中使天平平衡是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来实现的.出现了如图10-2情况,显示物体质量偏大,应向右盘内增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内增加小砝码).应注意的是,此时不能调节平衡螺母来使天平的横梁平衡,否则,天平称量前的平衡被破坏,测出的质量就不对了.
(4)天平平衡后,右盘内砝码的总质量加游码指示的左边的质量值即为被测物体的质量.因此,称量物体的质量是m物=20 g+20 g+5 g+2.4 g=47.4 g.
答 (1) 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①用手拿砝码;②物体和砝码放反了托盘.
(3)应向右盘内增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
(4)47.4 g
[变形题] 小明在练习使用天平称物体质量时,怎么也想不通老师为什么反复强调:
(1)调节横梁平衡时,要把游码放在横梁左端的零刻度线;
(2)物体与砝码的放置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
他想了许久,针对老师强调的两点,进行了如下实验:
(1)按天平正确操作程序测物体的质量m物,天平平衡时,砝码个数与游码位置如图10-5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故意将游码放在0.2 g的位置,再调节平衡后,继续对此物体进行称量.天平平衡后,砝码个数与游码的位置如图10-6所示.
(3)天平调节平衡后,故意将此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内.天平平衡后,砝码个数与游码位置如图10-7所示.
图10-5 图10-6 图10-7
请你帮小明分析—下,为什么第二次和第三次测量时砝码总质量与游码所指示的质量值与第一次不同
闯关点拨 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强调“左物右码”的原则是因为:游码向右移动,相当于直接给右盘加小砝码.因此,如果按要求操作,物体的质量就直接等于m码+m游.
第一次测量的物体的质量为m物=20g+10 g+5 g+1.6 g=36.6 g.
调节天平平衡时,若游码未归零,而是故意将游码放在0.2 g的位置,则游码的真正零点应在 0.2 g处.读数时应将游码指示的质量值减去0.2g.
如将两者放反,实际也能测量物体质量,理解游码的作用后,不难得到m物=m码-m游
答 (1)36.6g
(2)第二次测量的物体的质量为m物=20g+10g+5 g+1.8 g-0.2 g=36.6 g,结果与第一次测量值相同.
(3)第三次测量的物体的质量为m物=(20 g+10 g+10 g)-3.4 g=36.6 g,与第一次测量值相同.
说明 虽然实验的第二、第三步也能称出物体的质量,但却很不方便,且容易出错.为保证能快速、准确地称量出物体的质量,请你仍按照天平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题型七 会熟练使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例1 某同学使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采用了如下步骤: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点上;
(2)调节天平横梁右端螺母;
(3)将被测物体放在右盘里
(4)根据估计,用手拿砝码放在左盘里,再移动游码直到横梁平衡
(5)计算砝码的总质是,并观察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得出所称物体的质量
(6)称量完毕把砝码放回盒内
以上有三个步骤中各有遗漏,请在下列横线前的括号内写出这些遗漏和错误步骤的序号,并在横梁上加以补充或纠正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 会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步骤和天平的使用方法,
闯关点拨 对于天平的横梁平衡调节,要说出横梁平衡的标志;对于物体和砝码放置的位置,要注意不能颠倒,另外,取砝码时,不能直接用手拿取.
答 (2)使指针对准标尺中央的红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3)将“右”改为“左”
(4)将“手拿”改为“镊子夹”,将“左”改为“右”
例2 用天平称量出100 g的水步骤如下,其顺序合理的是 ( )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2)调节横梁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3)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位置使天平可以平衡
(4)将空杯放在右盘里
(5)右盘中砝码总质量与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之和就是空烧杯的质量
(6)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
(7) 在右盘内放入100 g的砝码
(8)在左盘烧杯内加水,直到天平平衡
A.(1)(2)(3)(4)(5)(6)(7)(8) B.(1)(6)(2)(4)(3)(5)(7)(8)
C.(1)(3)(2)(4)(5)(6)(7)(8) D.(1)(2)(5)(4)(3)(6)(7)(8)
知识点 会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
闯关点拨 要称量一定质量的水,即液体的质量作了限制,可在称完空杯子的质量后,在右盘内直接放入100g的砝码,再在左盘烧杯内加水,直到天平平衡,则左盘烧杯内水的质量即为100g.
答 选B
题型八 会用天平测量微小物体的质量
例1 用天平称一粒米的质量,下列方法中相对比较简便而又正确的是…( )
A.先测出100粒米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
B.把一粒米放在一只杯子中,测出其质量,再减去杯子的质量
C.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里仔细测量
D.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里,反复测量,再求平均值
知识点 会用间接测量的方法测量微小的质量
闯关点拨 利用天平测量一些细小物体的质量,是一类既有思考性又有趣味性的问题.一架托盘天平的感量是有限的.所谓感量即天平能直接测出的最小质量数,常见的有0.1 g、0.2 g或0.5 g几种,一粒米显然不足天平的感量,所以不管怎样仔细、反复测量单粒米的质量,肯定是不准确的,也没有意义.因此选项C、D不正确;而选项B提示的方法也不可行,有无一粒米的杯子质量几乎没有差别.联系“测多算少”的思路,选项A方案是可行的.答 选A
说明 测一张邮票的质量,测一根大头针的质量,测1cm长的棉线的质量等,方法类似.
[变形题] 有一盒大头针,估计有几百枚.你能只利用一架天平就知道这盒大头针的确切数目吗 请把你的做法告诉大家.
闯关点拨 一枚大头针的质量较小,用普通天平不能准确测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要想准确测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可采用累计法.
答 方法一:先数出20枚大头针,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m(g),则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就是m/20.再用天平测出一盒大头针的总质量M(g),则这盒大头针的个数为:N=20M/m(枚).
方法二:数出50枚大头针,放在已调节好的天平的左盘,在右盘内放大头针,直到天平平衡,这时右盘内的大头针的个数就是50枚.如此继续下去,经N次直到天平不能平衡时为止,再数出盘内大头针的个数n.这盒大头针的总个数为:50N+n(枚).
说明 此法可以扩展到测量数量很多的钮扣粒数、书的本数、面值相等的钱数、衣服件数等.
五、中考典题精析
考题1 以下数据,最接近一间普通教室的天花板距该教室地面的高度的是( )
(辽宁省大连市2004年中考题)
A.5.5m B.3.5m C.2.0m D.1.5m
闯关点拨 一个初中学生的身高可取1.6m(也可大些或小些),手向上伸直可达2m.通过目测可以发现,一个人将手向上伸直,离顶还有较大一段距离(约1m),故可以判断天花板高度应在3m左右.
答 选B
考题2 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估测、粗测是日常生活、生产中经常使用的测长度的方法.小伟同学的家距学校约1.5km的路程.请你写出粗测这段路程的两种方法:是:
(1) ;
(2) .
(山东潍坊市2004年中考题)
闯关点拨 测一段曲折又较长的路程时,应采用“测少算多”的基本方法.显然这里的“少”是一步长,这里的“多”是总步长.由于路程在1.5km左右,按常规大约要走2500步左右,这样用计数的方法显然很容易发生错误,因此还可运用s=υt的关系,先测出正常步行的速度,再测整段路程运动的时间.除了步行方法外,还可以运用自行车轮胎周长作为“少”代步长或测自行车正常骑行速度.
解 (1)测步长和步数 (2)测步行速度和时间
考题3 质量为1.8mg的物体,可能是下列的( )(江苏省2003年盐城市中考题)
A.一头大象 B.一位小学生
C.一只鸡 D.一颗小铁钉
闯关点拨 解答本题要求你对质量的单位有感性化的认识和对日常物品的质量大小有定性的了解.可以先把所给的质量换算成我们较为熟悉的kg,1.8mg=1.8kg.一头大象的质量远大于1.8kg,一位小学生的质量肯定也大于1.8kg,一只鸡的质量有可能是1.8kg,而一颗小铁钉的质量远小于1.8kg.这样可以排除A、B、D三个选项.
答 选C
考题4 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下图所示,其中的错误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苏省泰州市2004年中考题)
闯关点拨 本题考查天平的使用规则. 由天平的构造设计原因,在移动游码时,相当于给天平的右盘添加了质量等于游码所对刻度值的一个砝码,所以使用天平必须遵守“左物右码”的原则.
解 使用天平测量时,应先把游码放在“0”位置,被测物体应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中放砝码.在加减砝码时,应使用镊子,而不能直接用手拿砝码.
答
六、复 习 训 练
基础知识训练(1)
1.36mm= dm,900s= min.
2.某同学进行测量记录时因粗心漏掉了单位,请你补上:物理教科书的厚度为8.2 ,课桌的宽度为0.65 .
3.图11-30是测量一木块长度的示意图。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_______cm。
4.请你将下列长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填序号)
A.太阳的直径为7×1011cm B.原子核的半径为2×10-15m
C.人高度为1.7×103mm D.珠穆朗玛峰高度为8.84813km
E.万里长城全长为6.7×1012μm F.课桌长为1m
5.请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将以下活动所需时间由长到短排列(填序号)
A.去操场做一节广播操 B.到隔壁教室去借一本书
C.到距离家3km的学校上学 D.眨一下眼睛
6.某学生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忘记写单位,试判断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厘米”( )
A.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1 B.茶杯的高度是11.2
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5
7.以下数据,最接近一间普通教室的天花板距该教室地面的高度的是( )
A.5.5m B.3.5m C.2.0m D.1.5m
8.李明同学测量课本宽度的4次结果如下,其中记录错误的一次是( )
A. 17.31cm B. 17.32cm C. 17.52cm D. 17.30cm
9.如图11-31,在测物体长度时,有以下几种方式,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
10.木铅笔是同学们天天用到的工具。你判断一下,小宇对木铅笔的下列估测哪个有误,请你把它找出来( )
A.铅笔的质量约为5kg B.铅笔的长度约为 20cm
C.铅笔的截面积约为0.5cm2 D.铅笔芯的直径约为 1 mm
11.某同学为了测定物理课本内一张纸的厚度,采用了如下步骤:
a.量出一本书的厚度,记录L;
b.选用学生用三角尺并检查零刻度线是否磨损(设:没有磨损);
c.翻看物理书最后一页的页码,记录n;
d.用L/n 表示物理书内每张纸的厚度,记录d;
(1)上述各措施中错误的步骤是 ,应分别改为 ;
(2)实验措施改正后,正确的实验步骤应该为(填字母序号) 。
12.如图11-32所示,是一棵百年银杏树,小明想知道此树的树干A处的有多粗,可是小明身边只有直尺没有软皮尺,请你帮助小明设计一个测量A处直径大小的方案。
要求:说明所需的辅助器材,并写出简要的操作步骤。
综合提高训练(1)
1.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某同学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如图11-33所示,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得这32圈的总宽度为 cm,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 mm。
2.某校探究学习小组,为了研究蚯蚓在粗糙面上爬得快,还是在光滑面上爬得快,他们用一条蚯蚓在相同条件的外界下,分别让它在不同的表面上爬行,为了比较蚯蚓在不同表面上爬行的快慢,必须算出蚯蚓爬行的 ,为了准确测出蚯蚓爬行的路程,在确定蚯蚓的爬行起点和终点时,他们应该选择蚯蚓的 (填头部或尾部)作为观察对象,因蚯蚓爬行的路程是弯曲的,为了测出它的爬行的路程,除了使用棉线外,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 。
3.有两项实验:①用刻度尺测细铜丝直径: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派绕50圈;然后用刻度尺量出线圈的总长度再除以50;②测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先测出100个大头针的总质量,再除以100。这两项实验的思想方法是相同的,两个实验遇到问题的共同特点是:
,解决办法的共同特点: 。
4.实验室的常用秒表,长针走一圈是 s,估计一下自己的身体的“生物钟”——脉搏跳动10次大约 s。
5.“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nm=10-9m,纳米技术是以0.1—100nm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目前我国在对纳米技术的研究方面已经跻身世界前列,1.76×109nm可能是( )
A.一个人的身高 B.物理课本的长度
C.一座山的高度 D.一个篮球场的长度
6.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如果测量方法都是正确的,那么不论是哪个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都应得到相同的结果B.两个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出的数值不同,其中一定有一人的测量方法不正确
C.物体的真实长度是一定的,只要测量方法正确一定不会有误差
D.物体的真实长度是一定的,即使测量方法正确也会产生误差
7.有一叠纸,怎样测得某中一张纸的厚度?
8.要测出一幢12层住宅楼的高度,请你提出三种方法.
9.意大利的比萨斜塔600多年来“斜而不倒”. 300多年前物理学家伽利略在塔上做了著名的自由落体实验,使其更加充满了神奇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斜塔究竟有多高呢?图11-34为比萨斜塔的正面照片,请你仔细观察图片,利用图片所提供的信息,推断测算出斜塔实际高度,并简单说出推断理由.
10.为了探究误差产生的原因,小名和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
(1)找出几把不同的刻度尺(可以是分度值不同,也可以是制作材料不同),从中取出两把不同的刻度尺,将它们的零刻度线对齐,再看看它们的10cm或15cm刻度线是否还对齐;换用其它尺子仿照上述方法再做两次。
(2)在一张白纸上画了一根直线,由几个同学独立测量直线的长度,注意:使用的是同一把刻度尺,并将零刻度对准直线的起点。
现在请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①15cm的刻度线不再对齐说明了:
②不同的人测量的结果的最后一位不完全相同,说明了:
③通过上述实验,你认为引起误差的原因有哪些?
11.在观察如图11-35小球摆动时,小涛发现小球每摆一个来回的时间似乎都相同。于是他产生了猜想,小球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
① 可能跟小球质量m有关;
② 可能跟绳子长度l有关;
③ 可能跟小球移开的距离s有关;
为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在竖直的木板上画出方格,用瓶子代替
小球,并在瓶内装大米以改变质量,则:
(1)除图11-35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 、 ;
(2)在测出不同条件下,瓶子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后,得到表中的数据。则:为了研究t与l关系,应选择序号为 的数据进行分析;
序号 瓶质量m/g 移开距离s/格 悬线长度l/格 来回时间t/s
1 20 3 12 2.1
2 40 3 12 2.1
3 60 3 12 2.1
4 60 2 12 2.1
5 60 1 12 2.1
6 60 3 9 1.9
7 60 3 6 1.5
(3)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初步的结论:t与 无关,与 有关(填写字母)。
(4)实验中发现,瓶子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很难测准,请你帮他想一个更准确的测量方法: 。
基础知识训练(2)
1.在实验室里用________测物体的质量,在某次实验中所用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0-8所示,那么该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g.
2.中国赠送给联合国的“世纪宝鼎”质量是1.6t,由中国运抵联合国总部,其质量______,神州号飞船将一面质量为500g的国旗载入太空,在太空中,国旗的质量将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一只普通鸡的质量大约是2.0_______;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___________;一张邮票的质量约为0.06__________.
4.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当把一只最小的砝码加入右盘时嫌多,而取出这只最小的砝码又嫌少,这时应通过___________使天平平衡,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
5.下面是用托盘天平称石块质量的实验步骤,请按正确的顺序重新排序,并将实验步骤的标号写在横线上.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②将被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右盘放砝码,调节游码位置,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
③将游码拨到标尺左侧零刻线上
④调节横梁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⑤计算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刻度值得出物体质量
正确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个物体的质量大小取决于 ( )
A.物体的形状 B.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C.物体所在的位置 D.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和它的形状
7.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一物体的质量,将天平调节平衡后,估计这物体的质量约为50g,就把物体和砝码分别正确地放入盘中,发现指针明显地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那么他应该( )
A.减少砝码 B.增加砝码
C.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动 D.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动
8.下列质量中,最小的是 ( )
A.1.19×10-7t B.125 mg C. 0.13 g D.0.000 12 kg
9.托盘天平横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是( )
A.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代替指针用来指示平衡
C.相当于在左盘中加小砝码 D.相当于在右盘中加小砝码
10.1kg的棉花和1kg的铁块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棉花所含物质较多 B.铁块所含物质较多
C.棉花和铁块所含物质一样多 D.无法比较棉花和铁块所含物质的多少
11.一架天平的称量范围为0~1000g,用它可称下列哪个物体的质量( )
A.一个铅球 B.一个苹果 C.一位学生 D.一袋大米
12.某同学用天平称2cm长的棉线的质量,他先将棉线与铁块一起称,后将棉线拿掉,只称铁块质量,这样测量的结果,棉线的质量等于零,你认为应该怎么称?
综合提高训练(2)
1.一颗尘埃微粒的质量是6.7×10-10kg,一个氢原子质量为1.67×10-24g,那么一颗尘埃的质量相当于________个氢原子的质量.
2.若天平所配备的砝码盒中备有下列砝码:200g1个,100g2个、50g1个、20g2个、10g1个、5g1个、2g2个、1g1个.天平标尺上游码所示的刻度如图10-9所示,天平的最大称量是____________g,它能达到的精确度是______g,用此天平称量某物体的质量时,当天平右盘放20g砝码各1个,2g和1g砝码各1个,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天平横梁平衡时,被测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10-10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如下两项实验:①刻度尺测细钢丝直径: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50圈,然后用刻度尺量出线圈总长度再除以50;②测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先测出100个大头针的总质量,再除以100.上述两项实验的思想方法是相同的,这两项实验遇到的问题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决办法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同学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发现砝码已经磨损,则测量结果与真实值相比较 ( )
A.偏小 B.相等 C.偏大 D.无法确定
6.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一物体的质量,测量完毕后才发现错误地将物体放在了右盘,而将砝码放在了左盘,因无法重测,只能根据测量数据来定值,他记得当时用了50g、20g二个砝码,游码位置如图10-11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 ( )
A.68.0g B.72.0g C.72.5g D.67.5g
7.工厂里生产的薄铁皮是卷成圆筒形的,为了计算铁皮的总长度,先剪下长为l的一段铁皮,称得它的质量为m,再称得整筒铁皮的总质量为M,那么铁皮的总长度L应为( )
A. M/m B.M/(ml) C.Ml/m D.Ml/m
8.一架托盘天平砝码的质量和个数见下表,天平的游码标尺如图10-12所示,调节该天平平衡后,用它称某物体的质量,将被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中放入20g、10g和5g的砝码各一个后,横梁指针停在右图所示位置.问:
(1)用下列哪一步骤可正确称出该物体的质量?答______(填入选项前的字母)
A.将平衡螺钉母向左旋
B.将平衡螺母向右旋
C.将游码向右移一些
D.在天平右盘加一个砝码
(2)该物体质量可能在35g与________g之间,(选填:30、40或55)
9.测盐水的质量,小明设计如下实验步骤:
A、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旋动天平横梁右端螺母,使指针正对分度盘中央;
C、把盐水装入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右盘中添加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读出质量数m;
D、取下砝码放入砝码盒内,整理好仪器;
E、把空烧杯放右盘,在左盘先加小砝码再加大砝码使天平平衡,读出质量数m.
试分析:(1)哪些步骤错误,错在哪?(2)漏的重要步骤是什么?(3)改正、补漏后合理的操作顺序是什么?
10.某实验室有一架托盘天平(带有一盒砝码)横梁上的调节螺母已无法旋动,其他元件均保持完好,天平的等臂性没有改变,将它放在水平桌面上观察横梁的平衡时,指针总偏向分度盘的左端,调换左、右两盘的位置也无法改变这种状况,请你使用这架天平,测出一个小金属块的质量,要求简述测量过程,表达出测量结果.(可以选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11.某试卷按30份一袋分装,在试卷分装结束后,发现多出10份,经分析原因是装好的某试卷袋中少装了10份.现要求在不拆开已密封的试卷袋的情况下,想出一种科学准确的方法在这批试卷中找出只装了20份试卷的那一袋(需要的仪器,保证提供).
12.托盘天平是实验室里常用的测量工具,根据你对天平的了解,请你列举托盘天平的几个缺点,并针对这些缺点找到改进方法.
测 量
长度的测量
时间的测量
误 差
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正确使用刻度尺
特殊方法
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正确使用钟表测时间
质 量
初步概念、单位及换算
天平的使用
固体质量测量
液体质量测量
友情提示:在事先没有给定刻度尺时,还要根据测量的要求选择恰当的刻度尺.
又叫“积多求少”法.
千万注意:此时不能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这是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
注意:单位换算过程中都用乘法,且确保等式前后相等.
注意:起点不是“0”.
图11-23
图11-24
图11-25
A
B
C
图11-26
图11-29
图10-2 图10-3 图10-4
可简记为:指针左偏,螺母右调;指针右偏,螺母左调。
小助手:当称取所需质量一定的液体或固体时,应先在右盘放上所需质量的砝码。
这样主要是为了防止因砝码生锈而使它的质量发生变化.
图11-30
图11-31
图11-32
图11-33
图11-34
图11-35
图10-8
图10-9
图10-10
10-11
图10-12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