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6张PPT。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一、传统工业区一般在煤、铁资源丰富的地区大型化高度集中,以降低运费和能耗发展基础工业部门生产规模工业分布以纺织、钢铁、机械、煤炭、化工为主1、传统工业区的特点存在问题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等。美国东北部英国中部德国鲁尔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 2、传统工业区的分布 德国--中西部案例分析---德国鲁尔区---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德国鲁尔区的概况 德国工业的心脏传统工业区(以鲁尔区为例)衰落的
鲁尔区兴盛的
鲁尔区整治后
的鲁尔(19世纪中叶)(20世纪50年代后)(20世纪60年代后)
1.阅读P65--66,试分析德国鲁尔工业区有哪几方面优越的区位条件?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土地、水源、原料、能源等
政策、劳动力、市场、交通等
活动 鲁尔区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地质储量是2190亿吨,占全国总储量3/4A、丰富的煤炭资源 法国东北部洛林铁矿鹿特丹港运进铁矿B、离铁矿区较近莱茵河利珀河鲁尔河 C 、 充足的水源---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D、便捷的水陆交通 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E.广阔的市场三、鲁尔区的衰落 20世纪50年代以后, 鲁尔区经历了约一个世纪的繁荣之后,经济开始衰落。P67 2、分析归纳鲁尔区衰落的原因。活动 1) 集中在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五大传统工业部门
2) 其中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是全区经济的基础A、生产结构单一①20世纪50年代以后,石油、天然气广泛使用,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所占比重减少。②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B、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产钢、出口钢越来越多经济危机、钢替代品的广泛使用 美国、日本、韩国及欧洲的一些主要产钢国兴起,存在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 C、世界性钢铁过剩德国作家Heinrich Boll 1958年形容魯尔区(3)综合整治(20世纪60年代开始)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世界性钢铁过剩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环境不断恶化A、调整产业结构B、调整工业布局C、发展第三产业D、优化环境产业结构的调整为核心E、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寂静街道清澈河流整治前的发电厂整治后的发电厂P67
3、参考鲁尔区综合整治的经验,在分析我国辽中南传统工业区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为它的改造献计献策。
(1)辽中南工业区
有哪些区位优势? 煤、铁、石油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接近市场。活动 (2)影响辽中南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比较辽中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区区位条件的异同。 与德国鲁尔区相比,两个重工业区煤炭资源、交通、市场条件都很优越,但是鲁尔区内铁矿资源不丰富,辽中南水源供应紧张。 资源条件是辽中南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新工业区“新”在哪里?二、新工业区二、新工业区时间新:地区新: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不接近原料地、不接近市场形式新:企业规模以中小型为主以灵活多变的中小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20世纪50年代后(第三次技术革命)2、代表性工业:高技术工业、传统轻工业1、概念和特征 1.意大利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的地理位置?
2.新工业区发展的主要条件?
3.意大利新工业区的特点?
4.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模式及其优势?阅读课文思考问题:(二)意大利新工业区(二)案例④—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西北部:
传统工业区东北部和中部:
新兴工业区南部:工业
化尚未普及“第三意大利”1、分布2、区位条件图4.15 意大利新工业区形成条件(二)意大利新兴工业区(1)生产规模:(2)工业部门:3、特点以中小企业为主以轻工业为主(3)生产过程:大多是分散的,或实行家庭包工(4)生产高度专业化:从事单一的专业化生产(5)工业分布:大多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成为“分散型工业化”地区以大型企业为主以中小型企业为主重工业轻工业集中分散高低集中分散意大利新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比较萨斯索罗的生产——销售——服务网络骨干企业
瓷砖生产支柱性企业
设备制造服务性企业
专业咨询公司、金融企业、专业仓储运输公司、商业营销企业辅助性企业
生产模具、釉料、包装材料等服务性机构
专业研究中心、工业联合会、培训机构4、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发展模式及其优势4、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发展模式及其优势(1)发展模式——工业小区
优势:1.实现了规模经济生产;
2.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重视专业分工和团结协作(1)区位优势A、丰富的煤炭资源D、便捷的水陆交通B、离铁矿区较近C、充足的水源德国鲁尔工业区E、广阔的市场A、生产结构单一(煤炭、钢铁工业)B、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气的使用,炼钢需煤量下降,鲁尔区煤炭减少) C、世界性钢铁过剩(钢铁生产国和出口国增多,钢铁替代品的广泛使用)D、新技术革命的冲击2、分析归纳鲁尔区衰落的原因。E、环境污染、用地紧张、交通拥挤(3)综合整治(20世纪60年代开始)A、调整产业结构B、调整工业布局C、发展第三产业D、优化环境E、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1.意大利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的地理位置?
2.新工业区发展的主要条件?
3.意大利新工业区的特点?
4.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模式及其优势?阅读课文思考问题:(二)意大利新工业区以大型企业为主以中小型企业为主重工业轻工业集中分散高低集中分散意大利新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比较4、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发展模式及其优势(1)发展模式——工业小区
优势:1.实现了规模经济生产;
2.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重视专业分工和团结协作课本P70活动,讨论后归纳:
温州乡镇企业的发展与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发展有什么异同? 1、主要条件相似:大批廉价劳动力
经济高度开放
政府大力支持相同点:2、生产特点相似:以中小企业为主
以轻工业为主
资本集中程度低
工业多分散在城镇、乡村不同点:没有形成产、供、销网络系统,企业间没有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而是彼此间成为竞争对手。(1)加强技术投入、企业之间联系和协作,杜绝恶性竞争
(2)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3)提高生产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建议(三)高技术工业的发展--美国硅谷 美国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分布图苹果电脑公司英特尔公司惠普公司高低高低快慢短长多少1、高技术工业特点(三)高技术工业的发展--美国硅谷 (1)位置2、刺激“硅谷”崛起的主要因素(2)气候宜人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临近旧金山航空港
高速公路贯穿全境(3)便捷交通 (4)全世界的人才高地 斯坦福大学 斯坦福大学是一所私立大学,其声誉和水平与哈佛不相上下,所以它有“美国西部哈佛”之称。它的建校年代正是美国西部开发、工业革命蓬勃向前发展的时期。 为了使一流的学者、科学家和教授们开展世界领先的科研项目,斯坦福大学建造了许多良好的科研设施。在理科方面,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和电子工程在全美居领先地位。蜚声世界的“硅谷”之兴起,斯坦福大学在当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人说:“没有斯坦福大学,就没有硅谷的今天”。斯坦福大学简介(5)市场稳定(6)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美国微电子装配工业在图示地区布局的原因是什么? 充分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土地、住房等条件。思考:“硅谷”企业的扩散P72 活动1高技术产品轻工业产品为主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研究开发费用高。生产过程分散或家庭承包,资本集中程度低。高等院校周围、
环境优美的地区。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 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廉价劳动力军事定货政府的大力支持传统工业区
地区:煤铁资源丰富
工业类型:煤炭、机械、钢铁、化工、纺织
企业规模:大型为主
典型:德国鲁尔(煤丰富,但缺铁)新工业区(类型1)
地区: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
工业类型:轻工业为主
企业规模:中小型为主
典型: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新工业区(类型2)
地区:高等院校
工业类型:高技术工业
企业规模:中小型为主
典型:美国“硅谷”小 轻 同 专 散 10.下列工业分散现象中受廉价劳动力因素驱动的是(??? )A.“硅谷”的一些企业在东南亚设分厂B.鲁尔区的钢铁企业在荷兰沿海建炼铁厂C.上海的纺织业在新疆建纺织厂D.美国的汽车企业在瑞士建齿轮厂A广东东莞本地人口约150万,外来人口约200万,其中港澳台同胞70万人,海外侨胞20万人。现在东莞地区集中了近3 000家外商投资为主的电脑外围设备中小企业,其中属海外华人华侨投资的占有很大比例。据此回答14~15题。
14.外商在东莞大量投资电脑外围设备生产企业的主要原因是( )
A.科技人才集中 B.工业惯性影响
C.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D.环境优美清洁
15.在广东省内华人华侨投资比例大的主要原因是( )
A.解决就业 B.投资者的个人偏好
C.利用自然资源 D.利用科技优势下表是我国四个地区建厂的区位优势比较(其中★的多少代表此区域在地方的优越程度)。据此回答5~6题
5、最适宜发展原料导向型工业的地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某高科技跨国公司若要建立自己的子公司最有可能选在(
A.甲 B.乙 C.丙 D.丁13、下面四幅工业区位图中,最合理的是( )
某企业于20世纪末在呼和浩特建立乳品加工厂,产品销往全国各地。21世纪初,该企业又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分厂。据此回答20~22题
20、与北京、上海等地相比,呼和浩特建乳品加工厂的优越条件是
A.原料供应充足 B.交通运输便捷
C.市场庞大 D.技术领先
21、吸引该企业在北京、上海建分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原料产地 B.廉价劳动力
C.消费市场 D.先进技术23.下图是某工业城市示意图,该市拟在适当的位置新建化工厂、自来水厂、钢铁厂、水泥厂,请根据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同时考虑对环境的保护,选择合适的区位,布局相关企业。
(1)化工厂宜布局在 处,理由是
(2)自来水厂宜布局在 处,理由是
(3)钢铁厂宜布局在 处,理由是
(4)水泥厂宜布局在 处,理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