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滑向世界大战的深渊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一 滑向世界大战的深渊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3-14 18:34: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同学们,让我们开始一段新的学习历程!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这个模块“着重反映的是20世纪
战争与和平运动发展的重要内容”。zxxk导 言
进入20世纪不久,数千年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性大战降临,把人类拖进了苦难的深渊。战争远远超出了发动者的预想,按照自身的规律展开。第一次世界大战在空间上以欧洲为主战场,亚洲、非洲、美洲和澳洲也被卷入,在时间上长达四年之久,许多文明的成果毁于一旦,留下了一串触目惊心的破坏数字。
惨烈的战争不能不引起人们认真的思考:是什么原因引发前所未有的世界大战?是否应该把战争作为解决国家矛盾的手段?如何才能防止类似悲剧重演?(1914—1918)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战知多少?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间? 7.一战的导火线是什么事件?2.一战是哪两大阵营之间的战争?4.协约国由哪几个国家组成?
核心国是哪个国家? zxxk
3.同盟国由哪几个国家组成?
核心国是哪个国家?5.三国同盟成立的时间? 6.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 成的标志?1914-1918协约vs同盟德意奥 德英法俄 英1882英法、英俄签约结盟 萨拉热窝事件材料1、英法美德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1870-1913年)一、帝国主义时代的来临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1 4 2 5以上材料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什么客观规律?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走上了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但毕竟政治民主化的发展程度不一致,有两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类是以英法美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较为健全;第二类是以俄德日为代表,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较为浓厚。资本主义政治发展不平衡!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造成世界动荡的根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特点是
①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
②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还未形成
③对外以商品输出为主
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④
D在19世纪下半期,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至20世纪初,世界已被基本瓜分完毕,但没有一个列强是知足的。它们不“知足”的根本原因是
A.每一个国家都已装备起强大的陆军
B.这些国家的领导人特别贪婪
C.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广大的殖民地
D.基督教徒们需要更广阔的传教地域C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力量对比突变)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霸权斗争更激烈 三对基本矛盾出现 zxxk
( 法德矛盾、俄奥矛盾和英德矛盾)英世界市场 、殖民地、制海权巴尔干问题欧洲列强之间的基本矛盾二、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1、根本原因:2、实质:3、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争夺殖民地,争夺霸权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剑拔弩张的两大军事集团 第一次世界大战“最重要的背景有四个: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冲突的联盟体系和势不两立的民族主义愿望”。——《全球通史》 德国的目的是实现世界霸权,还要摧垮英国的
海上垄断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奥匈帝国的
目的是奴役巴尔干,使塞尔维亚沦为附属国,英国
是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打败最大的竞争对手德国,
瓜分德国的殖民地和德国舰队,法国是收复阿尔萨
斯和洛林,进而夺取德国的萨尔区,树立法国在欧
洲大陆的霸主地位。俄国是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
巴尔干的势力,确立自己的统治。日本的参战,是
为了夺取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属地和攫取在山东的权
益。意大利则要在地中海建立霸权。(英国)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 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
利益。 ----英国首相帕默斯顿 1、英国传统的外交政策是什么?含义如何?原因?政策:“光荣孤立” 。
含义 :不同任何国家结成持久固定的同盟
原因: 1)经济实力雄厚,军事尤其是海军实力强大,是海上霸主;
2)英国为岛国,为了免受战争威胁,保证自己安全;
3)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大国法俄德等国都有矛盾。不愿加入任何一方。3、20世纪初英国又为什么要放弃“光荣孤立”政策?英德矛盾激化,自身实力下降,欲寻求盟友2、长久以来英国对欧洲奉行怎样的政策?大陆均势 (根本原因-国家利益决定对外政策)俄 国三国同盟的形成 (1882年)下列不符合19世纪晚期世界历史发展特点的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B.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殖民地斗争激烈
C.欧洲开始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
D.英国调整与法、俄的关系,正式结成三国协约
一战前几个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形成重新瓜分世界的局势,其主要原因是
A.英德矛盾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B.世界决大部分领土已瓜分完毕
C.各国垄断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
D.各国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原来的力量对比DD1879年德国迈出了构筑同盟体系的第一步——与奥匈帝国签订同盟条约,主要是为了
A.实现日耳曼民族统一 B.防止法国东山再起
C.共同对付俄国的威胁 D.抗衡英国的均势政策
三国同盟建立时所针对的敌国是 A.俄国和法国 B.俄国和英国
C.英国和法国 D.英国和日本 CA俄 国三国协约的形成1892年法俄协定欧洲开始出现两大 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1907年)欧洲最终形成两大 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英国政治家帕默斯顿说:“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下列事件不能体现这句话中政治意义的是英国
A.签订《英法协约》 B.签订《英俄协约》
C.放弃“光荣孤立”政策 D.签订《三国同盟条约》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A.“英日同盟”的缔结??
B.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
C.法、俄军事协定的缔结?
D.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的签订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的三对主要矛盾是
①法德矛盾 ②法意矛盾 ③英德矛盾 ④俄奥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DDC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英德矛盾
法德矛盾
俄奥矛盾 从三大矛盾的对立 到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三大矛盾发展同盟国: 德意奥
协约国: 英法俄两大集团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 Europe became a “powder keg”, waiting for the spark that Make it explode. (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二、巴尔干火药桶1、巴尔干与奥斯曼土耳其的矛盾;
2、巴尔干内部的矛盾;
3、巴尔干各国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4、帝国主义国家争夺巴尔干的矛盾。(最主要的原因)三、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奥匈皇储斐迪南大公偕夫人到新被吞并的波斯尼亚检阅军事演习,并访问其首府萨拉热窝。这次演习是以塞尔维亚做为假想敌人的,引起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的极大愤怒,他们组织暗杀小组。6月28日皇储车队经过萨拉热窝街头时,19岁青年普林西普冲出人群射杀了斐迪南夫妇,即震惊世界的“萨拉热窝事件”,它成为一战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一战的导火线普林西普 普林西普被审陈述:“我毫不后悔,因为我坚信我消灭了一个给我们带来灾难的人,做了一件好事。······我看到了我们的人民每况愈下。······而且,我还知道他是德国人,是斯拉夫民族的敌人。······
作为未来的君主,他会阻止我们联合,实行某些显然违背我们利益的改革。”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一阵枪响,打出一段疯狂与悲怆的历史战争的爆发: 事后不久,德奥即欣喜若狂叫嚣:“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1914年7月28日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随后德、俄、法、英等国相继投入战争。一战爆发的历史背景(含根本原因、具体和直接原因) 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矛盾斗争萨拉热窝事件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新老帝国主义为争夺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引起的。一、根本原因:二、具体原因:三、直接原因:(导火线)本课小结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 军国主义与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 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经形成
全球各地区成为一个整体。1. 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为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2. 可能条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 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3. 现实条件: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zxxk
为什么人类发展到20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三对基本矛盾两大军事
集团形成一战 有人说,一战是一次偶然的灾难,假如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不刺杀奥匈帝国皇储夫妇,一战就不会爆发。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如今,大多数历史学家已能分清曾在数十年里一直起作用的背景原因和在1914年6月28日弗兰兹·斐迪南大公被刺后的紧张的数星期中开始起作用的直接原因。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四个: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冲突的联盟体系和势不两立的民族主义愿望。
——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拓展思考:还有哪些因素能够导致战争?史料精读 材料一:一战期间战斗机、远程大炮、坦克、装甲车、舰艇等新式武器纷纷投入使用,给双方以巨大的杀伤。
材料二:1915年4月22日,“毒气战”首次用于一战战场。它的发明者留在身后的则是两张交互隐现的脸庞:一张是“奠定现代氮肥工业基础”的科学天使,一张是开“毒气战”先河的战争魔鬼。他就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兼战犯:德国物理化学家、合成氨的发明者弗里茨·哈伯。 对阅读材料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科技发展的认识。 反思1.要通过正当的经济手段促成自身的发展
2.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各国不承担战争义务
3.要正确应用科技成果为人类造福
4.要警惕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的泛滥 问题探究 通过学习,你从中可得到哪些启示?
1907年,欧洲各国在海牙召开了第二次和平大会,其主要任务是制定“尽可能人道”的战争行为准则。从以后十年的历史看,这样的“准则”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A.阻止战争的爆发
B.承认了战争的合法性
C.阻止了不人道的武器的研发
D.有力地宣传了人道主义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