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第三章复习课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下第三章复习课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9-02-16 08:30:00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人的健康与环境复习课复习目标:
1、了解现代人健康的含义。
2、理解细菌、病毒对人的威胁。
3、理解人对微生物的抵抗能力。
4、了解肿瘤、冠心病等非传染性疾病。
5、了解平衡膳食、食物中毒、毒品和吸烟的危害以及一些急救常识。
6、了解血型和输血原则。基础知识要点1、健康指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者处于最佳状态,包括______健康、______健康、________健康。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生理心理社会关系2、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1)一些微生物(细菌、病毒等)可使人患传染病。
细菌:细菌直接侵入细胞,或细菌产生的毒素破坏细胞。细菌的细胞结构中____________细胞核。
病毒:__细胞结构,__独立生活,营____生活。无成形的无不能寄生(2)传染病
(1、传染病:由_____引起,具有____性、____性、____性。传染病的传播需要三个环节:_______、_______、______。病原体传染流行免疫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2、传染病控制的措施:______传染源、______传播途径、_______易感人群。传染病的类型有消化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性传播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控制切断保护——由细菌引起的常见疾病 炭疽病 炭疽杆菌 主要是皮肤体表——由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组成,阻挡或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的功能。
第二道防线,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等组成,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产生抗体,
消灭病原体(抗原),叫特异性免疫。3、身体的防卫
(1)抵抗微生物的三道防线(2)免疫包括:________免疫和______免疫非特异性特异性特异性免疫包括:______免疫和_____免疫体液细胞细胞外的体液中出现病原体B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消灭抗原B淋巴细胞加以识别和记忆病原体侵入人体细胞内T淋巴细胞消灭和清除异物释放淋巴因子直接人体的免疫功能第一个方面,抗感染免疫的功能.(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维护人体的健康)
第二个方面,免疫监视的功能.(随时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
第三个方面,自我稳定的功能.(及时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及损伤的细胞)过敏反应---免疫功能过强自身免疫病—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免疫缺陷病--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思考:肿瘤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呢?它与前面所学的传染病引起的原因是否一样?其特点是什么?1、肿瘤是一种细胞性疾病;3、肿瘤细胞特点:能不间断地进行分裂,产生许多与自己相同的肿瘤细胞;2、引起的原因:肿瘤细胞由正常细胞转变而来的。4、肿瘤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细胞只在原发部位不间断地进行分裂细胞不仅能不间断地进行分裂,而且
能转移并侵犯新的组织(并在病人体内广泛播散。)4、非传染性疾病
(1)肿瘤
(2)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
(3)糖尿病的病因和预防5、照顾好你的身体
(1)防中毒:1)环境毒物和中毒
2)食物中毒:非细菌性食物中毒
和细菌性食物中毒食物中毒 (2)平衡膳食
(3)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吸烟、不吸毒、不酗酒
(4)急救常识
急救:首先排除致死因素,然后进行口对口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血型和输血:血量为体重的7-8%。血型由红细胞上的_______种类决定,血型种类较多,最常用的是A、B、O血型系统。输血原则是___________,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可适当输异型血。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法凝集原输同型血1、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顺便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
A、特异性免疫、抗原
B、特异性免疫、抗体
C、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D、非特异性免疫、抗体A2、人体免疫有3道防线:第1道是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第2道是吞噬细胞和体液的杀菌作用;第3道是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和淋巴因子的清除病原体作用。这3道防线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第1道 B、第2道
C、第3道 D、第1、2道C3、某病人失血过多需要输血,在血型鉴定中,发现与A标准血清发生凝集,而与B型标准血清不发生凝集,则该病人的血型为 ,应该考虑输
型血,不得已也可输 型血。B型BO4、下列除哪项以外均属于非细菌性食物中毒( )
A、食用动物甲状腺引起中毒
B、食用毒蕈引起中毒
C、食用酸败脂肪引起中毒
D、食用超过保质期食品引起中毒 D 5、对农药中毒病人应采取急救措施,下列不当的是( )
A、把病人抬到通风良好处平躺
B、误食农药者立即催吐
C、尽快将病人送医院急救
D、对农药溅入眼睛者立即包扎D 第三章复习学案
1、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顺便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
A、特异性免疫、抗原 B、特异性免疫、抗体 C、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D、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2、人体免疫有3道防线:第1道是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第2道是吞噬细胞和体液的杀菌作用;第3道是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和淋巴因子的清除病原体作用。这3道防线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第1道 B、第2道 C、第3道 D、第1、2道
3、某病人失血过多需要输血,在血型鉴定中,发现与A标准血清发生凝集,而与B型标准血清不发生凝集,则该病人的血型为 ,应该考虑输 型血,不得已也可输 型血。
4、下列除哪项以外均属于非细菌性食物中毒( )
A、食用动物甲状腺引起中毒 B、食用毒蕈引起中毒
C、食用酸败脂肪引起中毒 D、食用超过保质期食品引起中毒
5、对农药中毒病人应采取急救措施,下列不当的是( )
A、把病人抬到通风良好处平躺 B、误食农药者立即催吐
C、尽快将病人送医院急救 D、对农药溅入眼睛者立即包扎
6、据报道,我国每年有9万人死于滥用抗生素,卫生部已将抗生素类药物列入处方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购买与服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青霉素是一种常见抗生素,它能杀灭一切病原菌 B、滥用抗生素会破坏人体内正常的细菌群
C、滥用抗生素使病菌耐药性增加而导致某些疾病无药可医 D、抗生素是某些微生物产生的
7、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疾病是( )
A、恶性肿瘤 B、心血管疾病 C、艾滋病 D、乙型肝炎
8、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共同之处是( )
A、产生抗体 B、免疫记忆 C、中和毒素 D、等量存在
9、现在医院用的都是一次性注射器,即用一次就销毁。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此项措施是为了( )
A、切断传播途径 B、控制传染源 C、保护易感人群 D、消灭病原体
10、班氏试剂在加热的情况下能使葡萄糖氧化,生成红色或黄色沉淀。现将甲、乙、丙、丁四人的尿液与班氏试剂以1:10比例制成混合液,加热至沸腾,出现现象如下表。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尿样




混合液颜色变化和沉淀物生成
红↓
蓝色和蓝灰色
橘黄色↓
黄色↓
A、甲、丙、丁的尿液都是糖尿 B、只有乙是糖尿 C、只有甲和丁是糖尿 D、只有丙是正常健康者
11、美国流行乐坛天王级巨星黑人迈克·杰克逊,为了迎合白人的口味,在自己的面孔和身体的其他部分移植白种人的皮肤,但身体对移植的皮肤产生了排异性,他只能靠药物来消除这种排异性。
(1)这种“排异”现象属于( )
A、免疫监视 B、防御感染 C、免疫缺陷病 D、过敏反应
(2)皮肤移植后,由于_______细胞释放___________,从而出现“排异”现象。这属于特异性免疫反应中的_______免疫。
【中考试题精选】
1、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能减少传染病的传播,下列行为有利于减少传染病传播的是( )
A、饭前便后洗手 B、随地吐痰 C、乱丢垃圾 D、在墙角树丛处小便
2、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战地医生对大量失血的伤员进行输血,结果有些伤员得救,有些伤员却在输血后更快死亡。伤员输血后更快死亡的原因是( )
A、红细胞凝集 B、感染疾病 C、人体脱水 D、代谢废物无法及时排出
3、电影《爸爸的爱》中的小主人翁得了白血病,在没有找到匹配移植骨髓之前,只有靠输血维持生命。如果该小主人翁的血型是A型,应该输何种血型为原则( )
A、AB型 B、O型 C、B型 D、A型
4、艾滋病已成为世界流行的传染病,死亡率高,它主要通过性行为、血液和母婴传播。下列行为可能使人感染艾滋病的是( )
A、和艾滋病患者握手 B、和艾滋病患者一起吃饭 C、剃须刀、牙刷等自备专用 D、混用注射器
5、为控制流感疫情,下列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
A、发现流感患者,及时治疗 B、用醋酸对教室进行消毒
C、建议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D、医院为自愿接种的学生注射流感疫苗
6、医生给一位肾功能衰竭的患者移植了一个健康的肾脏,尽管手术做得相当顺利,但几周后,这个移植的肾仍然坏死了,这是人体免疫反应所造成的。在这个免疫反应中,移植的肾属于( )
A、抗原 B、抗体 C、病原体 D、吞噬细胞
7、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主要有水、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纤维素和粗纤维等,其中糖类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在正常情况下,糖类主要来自我们日常膳食中的( )
A、蔬菜 B、肉类 C、米饭 D、豆制品
8、人的血液属于______组织,具有多种功能。
(1)组织细胞中所需要的氧气主要是通过血液中的_______来运输的。
(2)当人体某处受伤感染时,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就会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在感染处吞噬病菌。机体的这种保护性生理功能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
9、下表是小傅同学的血液常规检验单,请根据表格呈现的信息回答:
⑴.由该报告单可以判断小傅同学可能患有_____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⑵.若某人的血清与小傅同学的红细胞能发生凝集反应,则此人可能的血型是_________________。
⑶.若小傅同学感染了甲型肝炎病毒,则其血液中会产生特定的_______物质来消灭甲肝病毒。通过给易感者接种_________________,可以使他(她)在健康状况下获得针对甲型肝炎的特异性免疫力。
成 分
血浆
尿液
(毫克/100毫升)
葡萄糖
150
40
10、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指出:不科学的生活方式会影响人体健康,甚至会引发癌症、心血管病、糖尿病等疾病。
(1)2006年5月,法国研究机构对市场出售的200多种染发剂进行试验,结果证明90%有致癌性,染发的人群与不染发的人群相比患乳腺癌的危险性高5倍。癌症是一种________性疾病(选填“传染”或“非传染”);
(2)近年来,碳酸类和果汁类等软饮料备受人们喜爱。小明妈妈也酷爱软饮料,右表是她血浆、尿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化验数据。据表分析,小明妈妈可能患有__________病;
组 别
雄性大鼠数(只)
体重增长量(g)
精子畸形率(%o)
对照组
8
86.32±14.08
38.5
辐射组
8
31.25±11.48
99.3
(3)一些同学沉溺于电脑网络游戏,长时间的电脑电磁辐射对他们的身体有没有伤害呢?有人做了这么一个实验:将雄性大鼠随机分成两组,相同喂养。一组为对照组,置于正常环境中;另一组为辐射组,置于通电电脑前35cm处。实验60天后获得数据如下表。根据这个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知,长时间电磁辐射对雄性大鼠造成的伤害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周 星期 本周第 课时 累计课时 节
课题 第三章复习课
主备人 郑洁茹 审核
教学目标:
1、了解现代人健康的含义。
2、理解细菌、病毒对人的威胁。
3、理解人对微生物的抵抗能力。
4、了解肿瘤、冠心病等非传染性疾病。
5、了解平衡膳食、食物中毒、毒品和吸烟的危害以及一些急救常识。
6、了解血型和输血原则。
重点、难点:
健康的含义,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传染病的特点、传播的三个环节及预防措施,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引起冠心病、肿瘤及糖尿病等疾病的主要因素及其预防,建立平衡膳食的观念,吸烟的危害,急救常识。
教学思路:
1、健康:
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
社会关系健康
2、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3、身体的防卫
4、非传染性疾病
5、照顾好你的身体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投影复习目标:
1、了解现代人健康的含义。2、理解细菌、病毒对人的威胁。3、理解人对微生物的抵抗能力。
4、了解肿瘤、冠心病等非传染性疾病。5、了解平衡膳食、食物中毒、毒品和吸烟的危害以及一些急救常识。6、了解血型和输血原则。
回顾基础知识要点:
1、健康指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者处于最佳状态,包括______健康、______健康、________健康。
2、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1)一些微生物(细菌、病毒等)可使人患传染病。
细菌:细菌直接侵入细胞,或细菌产生的毒素破坏细胞。细菌的细胞结构中____________细胞核。
病毒:__细胞结构,__独立生活,营____生活。
(2)传染病
(1、传染病:由_____引起,具有____性、____性、____性。传染病的传播需要三个环节:_______、_______、______。
(2、传染病控制的措施:______传染源、______传播途径、_______易感人群。传染病的类型有消化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性传播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
——由细菌引起的常见疾病
疾病
致病细菌
主要感染途径
细菌性痢疾
痢疾杆菌
粪—口传播
青春期肺结核
结核杆菌
飞沬传播
破伤风
破伤风杆菌
接触(伤口)传播
霍乱
霍乱杆菌
水、食物传播
淋病
淋病双球菌
性接触
炭疽病
炭疽杆菌
主要是皮肤体表
——由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
疾病
致病病毒
主要感染途径
病毒性肝炎
肝炎病毒
甲肝:粪—口传播
乙肝:血液、性、母婴
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病毒
粪—口传播
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炎病毒
飞沬传播
生殖器疱疹
疱疹病毒Ⅱ型
性接触
天花(水痘)
天花病毒
体表接触传播
流感
流感病毒
空气、飞沫等传播
AIDS
HIV
血液、性、母婴
SARS
冠状病毒
飞沬等传播
3、身体的防卫
(1)抵抗微生物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组成,阻挡或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的功能。
第二道防线,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等组成,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
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抗原),叫特异性免疫。
人体的免疫功能
第一个方面,抗感染免疫的功能.(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维护人体的健康)
第二个方面,免疫监视的功能.(随时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
第三个方面,自我稳定的功能.(及时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及损伤的细胞)
过敏反应---免疫功能过强
自身免疫病—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
免疫缺陷病--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思考:肿瘤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呢?它与前面所学的传染病引起的原因是否一样?其特点是什么?
4、非传染性疾病
(1)肿瘤
(2)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 的病因和预防
(3)糖尿病
5、照顾好你的身体
(1)防中毒:1)环境毒物和中毒 2)食物中毒:非细菌性食物中毒和细菌性食物中毒
种类
原因
后果
预防
细菌性食物中毒
食物被病原菌污染,含活菌或毒素
死亡率低
保管好食物,不吃霉变食品
非细菌性食物中毒
化学物质中毒
有毒化学物质污染食物,如砷、锌、亚硝酸盐等
死亡率高
要妥善保存食品
农药中毒
农药污染食物
死亡率高
安全使用农药,加强家庭对农药的保管
动、植物本身有毒
有毒植物:毒蕈、木薯、苦杏仁、马铃薯芽
有毒动物:河豚鱼、酸败脂肪、动物甲状腺
死亡率高
注意识别有毒动植物
(2)平衡膳食(3)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吸烟、不吸毒、不酗酒
(4)急救常识 急救:首先排除致死因素,然后进行口对口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血型和输血:血量为体重的7-8%。血型由红细胞上的_______种类决定,血型种类较多,最常用的是A、B、O血型系统。输血原则是___________,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可适当输异型血
课堂小结
练习
各抒己见:
第三章复习学案参考答案
1、A 2、C 3、B型,B,O 4、D 5、D 6、A 7、B 8、B 9、A 10、A
11、(1)A (2)T淋巴,淋巴因子,细胞
【中考试题精选】
1、A 2、A 3、D 4、D 5、B 6、A 7、C
8、结缔(1)红细胞(2)非特异性免疫
9、(1)炎症,白细胞含量过高(2)A型或O型(3)抗体,甲肝疫苗
10、(1)非传染(2)糖尿(3)影响雄性大鼠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