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一讲 光的分解与合成\
第二讲 凹凸镜的妙用
第三讲 热胀冷缩
第四讲 分子世界
第五讲 静电现象
第六讲 磁现象
第七讲 大气压强
第八讲 水的表面张力
第九讲 奇幻的声音
第10章 趣味游戏
第十一讲 身体里的魔术
第十二讲 力的世界
第十三讲 变化莫测的光与色
第一讲 光的分解与合成
前面的话:
夏天的雨后,天空中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像一条彩带挂在空中。但是在自然界中,这个美景却很不容易见到。其实只要你愿意,我们也可以变出一道彩虹。
老师的问题:有人说,彩虹是仙女们的衣裳,你觉得呢?光有颜色吗?我的问题:
实验操作:
实验一 纸上的彩虹
实验准备:
一只手电筒、一个水盆、一面方形的镜子、一张白纸、清水
实验步骤:
1、在水盆中注入适量的水,然后把镜子斜靠在水盆中;
2、打开手电筒,让光线照射在镜子浸在水里的部分;
3、把白纸放在镜子前面,让光刚好可以反射在白纸上面。
思考:
彩虹为什么能出现在纸上呢?
实验二 透明胶带颜色之迷
透明胶带里会产生五彩缤纷的颜色,这里面究竟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如果不亲眼看看,那么就太可惜了!
实验准备:
一卷透明胶带、一片透明塑料板、两片偏光板
实验步骤:
1、将透明胶带裁成适当长度,随意贴在塑料板上;
2、用两块偏光板夹住塑料板,使它们重叠在一起;
3、将重叠的板子放在阳光下观察,会看到五彩斑斓的颜色;稍微移动两片偏光板,颜色会不断变化。
思考:
透明胶带为什么会变得五彩缤纷呢?
实验三 会变色的陀螺
考你一个问题:七彩的陀螺旋转时看起来会是什么颜色的呢?现在就动手验证你的答案吧,结果很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的!
实验准备:
一张厚纸板、一把剪刀、一盒彩色铅笔、一把圆规
实验步骤:
1、用圆规在厚纸板上画一个圆,用剪刀剪下,并用铅笔把它分成七等份;
2、用彩色铅笔在这七等份中分别涂上红、橙、黄、绿、青、蓝、紫7种颜色;
3、把笔芯从圆纸板的圆心穿过,做成一个陀螺。旋转陀螺。
思考:
陀螺转起来以后为什么会变成白色的呢?
实验四 流淌的光
把光线像流水一样倒出来,找一个朋友和你一起分享这奇妙的景象吧。
实验准备:
一个矿泉水瓶、几张报纸、一只手电筒、一把锤子和几根钉子、一个脸盆、橡皮泥
实验步骤:
1、 用钉子在矿泉水瓶子的瓶盖上钉一个大洞,在瓶底上钉出一个小洞。
2、 用橡皮泥把两个小洞暂时封住,然后向瓶中灌水至3/4处,盖好瓶盖。接下来,打开手电筒,放在矿泉水瓶的底部,使光线可以钻过瓶子。
3、 与你的同学一起用报纸把矿泉水瓶与手电筒卷好,然后进入一间黑屋子,去掉橡皮泥,倾斜瓶子,将水倒入一个事先准备好的脸盆中。这时,光线和水就一起流淌而出了。如果将手指插到瓶口的光流中,光线就变得像一条瀑布一般,随水流弯曲着流淌而出。
思考:
为什么光弯曲了呢?
实验五 变脸
纸张也可以变魔术,能够让你的脸一半变黑一半变白哦!
实验准备:
一张白纸、一张黑纸、一只手电筒、一面镜子
实验步骤:
1、 来到一个没有光线的房间,可以关上电灯或者拉上窗帘。
2、 坐到镜子前面,然后打开手电筒,并把手电筒放在脸的左边,让光线照在你的鼻子上。
3、 把黑纸放在脸的右边,正对着手电筒的光,可以看到镜子中你脸的右边几乎一片漆黑。再把白纸放在脸的右边,从镜子中可以看到你的脸被照亮了。
提问:
为什么你的脸一会黑一会白呢?
老师小结: 彩虹是气象中的一种光学现象。当阳光照射到半空中的雨点,光线被折射和反射,在天空中形成拱形的七彩的光谱。彩虹的七种颜色从外至内分别为:红、橙、黄、绿、青、蓝、紫。我的收获:
课外科学家:
制作万花筒
用三片大小完全一样的长条形镜子,把它们镜面向内,长边相接形成一个正三棱柱,然后在三棱柱的一头用透光但不透明的纸或者塑料封口,再往三棱柱里面放些五颜六色的碎纸屑(如果用透明的彩色塑料片效果会更好),把三棱柱的另一头用纸或者塑料封上,并在纸或者塑料中间留一个小孔,小孔上面覆盖一层透明的塑料或者玻璃。这样,一个万花筒就做好了。玩的时候可以把用作透光的一头对准亮的地方,然后从留的小孔往里面看,边看边转。
第二讲 凹凸镜的妙用
前面的话:
《哈特拉斯船长历险记》这部小说里,介绍了在零下 48 摄氏度的南极,当旅行家们失落了打火器后,克劳波尼博士灵机一动,带领大家用冰磨制了一块像放大镜一样的冰块。博士拿着冰块迎着太阳,把阳光聚集到干草上,一会儿,干草就着了火。
老师的问题:冰真的能取火吗?大家见过哈哈镜吗?为什么哈哈镜里的人会变得很奇怪?我的问题:
实验操作:
实验一 用水点燃火柴
我们都知道水火不相容的道理。水是火的克星,怎么可能点燃火柴呢?没有不可能,只有想不到,试了你就知道啦!
实验准备:
一个无色透明的圆形烧瓶、水、一些火柴棒、一张小纸板。
实验步骤:
1、在烧瓶内装满了水,放在太阳光下,使阳光透过烧瓶;
2、移动放在烧瓶后面的纸板,使阳光在上面汇焦出最清晰的亮点;
3、把火柴头对准亮点,不要移动烧瓶,过一会儿,火柴就自己燃起来了。
思考:
水为什么能把火柴点燃呢?
实验二 水滴放大镜
小小水滴摇身一变,就变成了放大镜,这是怎么回事呢?快来试试看,你是否能够揭穿它的戏法。
实验准备:
一张透明薄膜、一张硬纸板、水、一把剪刀、一本书、一卷胶带。
实验步骤:
1、在硬纸板中间剪一个小洞,把透明薄膜盖在小洞上,用胶带把薄膜的四个角粘在硬纸板上;
2、小心地在薄膜上滴几滴水,这样,水滴放大镜就制成了。把这个水滴放大镜放在书上,观察书上的字有什么变化。
思考:
水滴为什么能当放大镜呢?
实验三 摸不着的小球
明明就在眼前的一个小球,却怎么也摸不着。不相信的话,你就来试试看吧,到时可不要吃惊得合不拢嘴巴哦!
实验准备:
一个塑料小球、一面凹透镜、一只手电筒、几根钉子、一把锤子、一个纸盒、一把剪刀、一卷胶带、一根细棉绳
实验步骤:
1、把木条钉牢,做成一个夹子,把凹面镜固定在上面;
2、把盒子一侧剪掉,用胶带和线把秋吊在纸盒顶上,打开手电筒,让光线照着小球的侧面;
3、关上灯,调整凹面镜的位置,直到看见小球出现。用手去摸一摸。
思考:
为什么小球摸不着呢?
实验四 箭头指向何方
箭头会自动改变方向,你相信吗?不是你眼睛的幻觉,而是有道理的呦。还是自己动手试一试吧!
实验准备:
一张白色卡通制片、一只彩色笔、一个透明的水杯、水
实验步骤:
1、 在卡通制片上画一个箭头向右的粗箭头。
2、 在玻璃杯中注入一半量的水,放在一边备用。
3、 把纸片放在水杯后面,此时再注意观察箭头方向。
提问:
为什么箭头指向了左边呢?
实验五 会变魔术的小鹦鹉
这里有一只会变戏法的魔术小鹦鹉,和你的朋友一起来见识见识它的魔力吧!
实验准备:
1、 在纸上用彩色铅笔画一只可爱的小鹦鹉,然后用胶水把小鹦鹉粘在托盘里。等到胶水干了以后,把托盘放在桌子上。
2、 请你的朋友向后退,直到看不见托盘中纸片上的小鹦鹉为止。然后你用水壶慢慢的向托盘中倒水。
3、 随着托盘中水位的升高,小鹦鹉也好像慢慢长高了,你的朋友又看见这只鹦鹉了。
提问:
为什么又能看到小鹦鹉了呢?
老师小结: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镜面,我们把表面平平的叫做平面镜,表面凹进去的叫做凹面镜,如 、 、 等;表面凸出来的叫做凸面镜,如 、 、 等;我的收获:
课外科学家:
喜欢玩哈哈镜吗?哈哈镜实际上就是凹面镜和凸面镜的组合,它的表面凹凸不平,这是哈哈镜的奥秘哦。其实生活中也充满了这样的哈哈镜,比如光亮的纽扣、灯泡、罐头盒、汽车的后视镜等,请你找一找、照一照,记录在你的观察本上,看看谁的发现最有趣!
第三讲 热胀冷缩
前面的话:
叠在一起的两个杯子(上口大杯底小)分不开时,可以将外面的杯子泡在热水中,它们就能分开了;踩扁了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凹下去的地方会慢慢鼓起来。热与冷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在热能世界中我们一起来揭秘那些眼花缭乱小魔术的奥秘吧。
老师的问题:猜一猜,杯子与乒乓球的变化会和什么有关系?2、装着热水的瓶子,扭紧盖子,过一会儿瓶子瘪了,你能解释吗?你的问题:
实验操作:
实验一 伸缩的气球
实验准备:
一个小气球、一个玻璃瓶、热水与冷水各一盆;
实验步骤:
1、 将空玻璃瓶放入热水中3分钟,拿出来后迅速将气球套在瓶口,观察气球的变化;
2、 3分钟后再将套着气球的玻璃瓶迅速放在冷水中,将看到的现象记录到实验操作记录表中。
思考:
气球为什么会忽大忽小呢?
实验二 伸缩自如的硬币
摸起来硬邦邦的硬币也能忽大忽小、伸缩自如,好像不太可能吧?既然他身怀绝技,就让它来给我们一显身手好了。
实验准备:
一枚硬币、一盒火柴、两根长钉子、一块泡沫、一把镊子、一根蜡烛;
实验步骤:
1、把硬币放在泡沫上,然后紧贴硬币边缘,相对插上两根钉子;
2、点燃蜡烛,用镊子夹住硬币在火上烧一会儿;
3、把硬币放在两根钉子之间,看一看能不能通过两颗钉子;
4、等硬币冷却之后,再把它放到两根钉子之间,观察又有什么变化。
思考:
硬币为什么会忽大忽小呢?
实验三 会吹泡泡的瓶子
实验准备:
一个玻璃瓶、肥皂水、热水
实验步骤:
1、 用玻璃瓶在肥皂水中蘸一蘸,使瓶口被肥皂水覆盖。
2、 把玻璃瓶放到热水中,观察瓶口的肥皂水。
3、 再把玻璃瓶放到冷水中,观察瓶口的肥皂水。
思考:
为什么玻璃瓶会吹泡泡呢?
实验四 自己动手设计试验
在百宝箱中任选材料,设计一个热胀冷缩的实验。把实验步骤与结论写在下表中。
百宝箱:
玻璃瓶、塑料瓶、热水、冷水、乒乓球、气球、石头、绳子
实验题目: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1、 2、 3、 4、 5、 实验结论: 。
老师小结:热胀冷缩是物体的特性。物体在一般(常温常压)状态下,受热会膨胀,受冷会缩小。我的收获:
课外科学家:
还有什么物体也会有热胀冷缩现象呢,在家亲自动手做一做实验吧。
第四讲 分子世界
前面的话:
我们周围的物体都是由分子组成,它是一种用肉眼看不见的小粒。分子世界中的成员每个都不安分,它们逮到机会就四处乱窜。做做游戏,让我们来看看它们到底是怎么乱窜的吧。
老师的问题:你觉得分子是什么样的?你想了解分子的什么?2、为什么打开一瓶香水很快就能闻到香味?我的问题:
实验操作:
实验一 四处乱窜的分子
实验准备:
一瓶红墨水、一只滴管、两个透明玻璃杯、热水和冷水;
实验步骤:
1、 在一个玻璃杯里装入冷水,在另一个玻璃杯里装入热水;
2、 用滴管吸入部分红墨水;
3、分别在两个杯子中快速的滴入1滴红墨水。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将看到的现象记录到实验操作记录表中
思考:
为什么红墨水在冷水与热水中窜的速度会不一样呢?
实验二 装在瓶子里的云
天上的云飘来飘去,变化莫测,真是有趣。如果把云装在瓶子里,这像不像一个神话呢?现在,让我们来制造这个神话吧。
实验准备:
带盖的塑料瓶、一盒火柴、一把剪刀、一块橡皮泥、一根吸管;
实验步骤:
1、用见到在瓶盖上穿一个洞,把吸管插入瓶盖,并用橡皮泥封号;
2、在瓶子里倒入冷水,摇晃瓶子,然后把水倒出来;
3、点燃一根火柴,吹灭后把冒着烟的火柴放在瓶口,让烟进入瓶子;
4、迅速拧上瓶盖,通过吸管往瓶中吹气,然后松开吸管。你看到了什么?把看到的现象记录到实验操作记录表中
思考:
瓶子里为什么会生成云朵呢?
实验三 滴水不漏
用铅笔尖在装水的塑料袋上戳一个洞,袋里的水居然没有流出来!亲自动手试试,你就会知道这是千真万确的事。
实验准备:
一个透明塑料袋、一支铅笔、一个长方形托盘、水
实验步骤:
1、 拎着装有水的塑料袋,手捏住袋口,把长方形托盘放在正下方;
2、 手拿铅笔,用尖锐的笔尖快速刺穿袋子。让铅笔留在袋子上,看一看铅笔周围会不会漏水;
3、 取下铅笔,观察塑料袋里的水会有什么变化。
思考:
为什么塑料袋被刺穿时不漏水呢?
老师小结: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无时无刻都在做不规则运动。热能使分子运动的更剧烈。我的收获:
课外科学家:
你知道吗?刚摘下来的香蕉都是绿色的,还不成熟,被催熟后才变成黄灿灿的熟香蕉。其实催熟橡胶的方法非常简单哦!下面我们来做做催熟香蕉的实验吧。
实验准备:
两根未成熟的绿色香蕉、一个纸袋、一根细绳
实验步骤:
1、 把其中一根香蕉放进纸袋里,然后用细线把袋口系紧,放在桌子上;
2、 把另一根香蕉也放在桌子上;
3、 三天以后,你会发现袋子里的香蕉已经成熟了,变成了黄色,而没有放进袋子里的那根香蕉还是绿色的。
第五讲 静电现象
前面的话:
谈到电,很多同学会闻之色变。其实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没有电,生活将会陷入瘫痪。今天我们要带领大家去近距离接触电、制造电、了解电的一些科学常识。
老师的问题:1、冬天的时候,睡觉前脱毛衣的时候会有响声,有时候还能看到火花,这是为什么? 2、在日常生活中,你了解哪些关于电的安全常识呢?我的问题:
实验操作:
实验一 带电的报纸
不用胶水、胶布等粘合的东西,报纸就能贴在墙上掉不下来。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实验准备:
1支铅笔、1张报纸;
实验步骤:
1、 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
2、 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
3、 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观察报纸会发生什么现象;
4、 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有什么声音。
思考:
还有什么能像报纸一样粘到墙上?
实验二 带电的气球
两个气球什么情况下会相互吸引, 什么情况下会相互排斥 来做做下面的实验就知道啦!
实验准备:
打好气的气球2个、线绳1根、硬纸板1张;
实验步骤:
1 、将两个气球分别充气并在口上打结;
2 、用线将两个气球连接起来;
3 、用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
4 、提起线绳的中间部位,记录两个气球的变化;
5 、将硬纸板放在两个气球之间,观察气球的变化。
思考:
你能用其它小实验说明气球带电吗?
实验三 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
不小心把厨房里的佐料:胡椒粉和盐巴混在一起了,有没有好方法将它们分离开呢?
实验准备:
胡椒粉、盐巴、塑料汤勺、小盘子;
实验步骤:
1、将盐巴与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2、用筷子搅拌均匀。
3、塑料汤勺在衣服上摩擦后放在盐巴与胡椒粉的上方,看看哪一种物体先粘附在汤勺上。
4、将塑料汤勺稍微向下移动一下,观察发生的变化。把看到的实验现象记录到实验操作记录表中
思考:
你能用这种方法将其它混合的原料分离吗?
实验四 口渴的气球
我们知道气球摩擦后,会吸引纸屑等微小物体。那么,它会吸引水吗?
实验准备:
一只气球、一条干毛巾、水池
实验步骤:
1、 吹大气球,将它与干毛巾相互摩擦。
2、 打开水龙头,放出一小股水珠,慢慢的让气球靠近水流。
3、 注意观察,当气球靠近时,水流被吸引。当气球差不多碰到水流时,一些水滴就会飞起,溅落在气球上。
提问:
为什么气球想喝水呢?
实验五 自己动手设计实验
运用生活中的材料,自己设计一个有关于静电摩擦的实验,并把实验步骤与结论写在下表中。
实验题目: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1、 2、 3、 4、 5、 实验结论: 。
老师小结: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电,这个过程叫做摩擦起电。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规定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 ( http: / / baike. / view / 345932.htm" \t "_blank )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推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我的收获:
课外科学家:
气球被摩擦之后居然变得“口渴”,想要喝水了。会有这么奇怪的气球?快来看看是怎么回事吧。
实验准备:
一只气球、一条干毛巾、有水龙头的水池
实验步骤:
1、 把气球吹大,并把口扎紧,然后把它和干毛巾互相摩擦;
2、 轻轻将水龙头拧开一点,将气球靠近细细的水柱;
3、 水流回想着气球倾斜,当气球快要碰到水柱时,水滴就会飞到气球上面。
第六讲 磁现象
前面的话:
把硬币放在录音机的旁边,声音怎么没了呢?难道是被硬币吃了吗?汤匙怎么变成磁铁的呢 想知道答案吗?一起来看看吧。
老师的问题:录音机为什么能播放音乐?所有的铁都能变成磁铁吗?我的问题:
实验操作:
实验一 汤匙变磁铁
汤匙变成了磁铁就永远成了磁铁了吗,它的磁力会消失吗?
实验准备:
金属汤匙、磁铁、铁钉、曲别针;
实验步骤:
1、 用金属汤勺去吸铁钉、曲别针;
2、 准备一支金属汤匙,手里拿一块磁铁慢慢地在汤匙上来回摩擦后再去吸铁钉、曲别针;
3、 将汤匙在桌子上一敲,再次尝试吸铁钉、曲别针。
思考:
汤匙变成了磁铁就永远成了磁铁了吗,它的磁力会消失吗?
实验二 吃声音的硬币
把硬币放在录音机的旁边,录音机就没有声音了,或者是无法听清,难道是磁带坏了吗?我们一起来揭秘吧。
实验准备:
一盘录音带、一台录音机、一枚硬币;
实验步骤:
1、 把录音带放进录音机,按下播放键;
2、 停止播放,然后把硬币放在录音机上录音带插口一侧的上方;
3、 再次按下播放键,你发现了什么,把看到的现象记录到实验操作记录表中
思考:
是什么能把声音吃掉了?
实验三 巧串钢珠
不用针也不用线,你有办法把一串钢珠串在一起吗?现在教你用一个最简单的办法,把这些钢珠串成一串美丽的珠链。
实验准备:
10个小钢珠、一块磁铁
实验步骤:
1、 左手拿起磁铁,先吸起一个钢珠;
2、 用右手把钢珠一个接一个小心地附着在上一个钢珠上;
3、 试一试这样可以串起多少个钢珠。
思考:
钢珠为什么被串起了呢?
实验四 无法漏掉的牛奶
沿着漏斗向瓶中倒入牛奶,牛奶却不漏下去,这是怎么回事呢?
实验准备:
一个其水平、一个漏斗、橡皮泥、一盒牛奶
1、 把漏斗插入汽水瓶中。
2、 用橡皮泥在瓶口处粘一圈,不要让瓶口与漏斗之间有空隙。
3、 稳住瓶子,将然后慢慢的漏斗里面倒入适量的牛奶。观察牛奶超下流的速度。
提问:
为什么牛奶后来不流下去了呢?
实验五 悬在空中的可乐
不要堵住吸管的下端,你有办法让吸管中的可乐不下落吗?自己动手来设计一个实验吧。
百宝箱:一只透明习惯、一杯可乐
实验题目: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1、 2、 3、 4、 5、 实验结论: 。
老师小结:磁铁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称为磁性。电与磁可以相互转化。我的收获:
课外科学家:
奇怪的小球
这个小球可真奇怪,明明没有任何东西去碰它,它却在电视机屏幕前自动荡起了秋千。这是为什么呢?
实验准备:
一台电视机、一个塑料小球、一根结实的棉线、一卷胶带
实验步骤:
1、 用胶带将塑料小球黏在面线上;
2、 打开电视机,将小球靠近电视机屏幕,你会发现,小球被吸到了屏幕上;
3、 过了一会儿,小球又自动跳离了电视机的屏幕。
第七讲 大气压强
前面的话:
1654年5月8日,在德国马德堡市的广场上,马德堡市市长、德国著名科学家葛利克正在做一个科学实验。他把两个半径约20厘米的中空铜制半球紧密结合成一个大大的圆球,并抽去球内空气。这时,许多人使劲也拉不开。然后,市长叫人拉来16匹精力旺盛、充满活力的马,分成两队使劲地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两个铜制半球总算被拉开了。这个实验就是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
老师的问题:1、圆球为什么难以拉开?2、吹气球时,吹的越大会觉得越费力,这是为什么?3、为什么气球会被吹爆 我的问题:
实验操作:
实验一 蜡烛吹不灭
用力吹燃烧的蜡烛,却怎么也吹不灭,你知道怎样做到这一点吗?
实验准备:
1根蜡烛、打火机、1个漏斗、1个平盘
实验步骤:
1、点燃蜡烛,并固定在平盘上。
2、使漏斗的宽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小口对着火焰用力吹气。
3、使漏斗的小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宽口对着火焰用力吹气。把看到的现象记录到实验操作记录表中
思考:
蜡烛为什么吹不灭?
实验二 掉不下去的纸板
盛水的杯子上覆盖纸板,杯口朝下时,纸板会掉下来吗?
实验准备:
玻璃杯一个、水、硬纸板一块
实验步骤:
1、 将玻璃杯里装满水;
2、 用硬纸板盖好杯口;
3、 一只手扶杯子、另一只手按住纸板;
4、 用手扶住,将杯口翻转过来,使杯口朝下;
5、 扶着纸板的手轻轻放开,把看到的现象记录到实验操作记录表中。
思考:
为什么纸板掉不下来?
实验三 能抓住气球的杯子
实验准备:
气球、塑料杯、热水
实验步骤:
1、 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
2、 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
3、 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
4、 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
5 、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
思考:
为什么杯子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老师小结: 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层包围着,这层空气叫大气层。空气由于受重力作用,而且能流动,因而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我的收获:
课外科学家:
来去无踪的墨水
用下面游戏中的墨水写的字能够消失、出现、再消失,到底是什么墨水这么神奇呢?
实验准备:
柠檬汁、面粉、碘酒、一杯水、一张纸巾、一个盘子、一把汤匙、两根棉签
实验步骤:
1、 把面粉和水搅成糊状;用棉签蘸面粉糊在纸巾上写字,晾干;
2、 再取一根棉签,蘸上碘酒,擦拭刚才写过字的地方,字迹渐渐清晰起来;
3、 过一会儿,把柠檬汁滴在写字的部分,字迹又渐渐模糊了。
第八讲 水的表面张力
前面的话:
清晨,滚动在树叶、草间的露珠晶莹可爱;雨天,打落在玻璃窗上的雨水会形成一个个的小水珠。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你细心观察过吗?它们也会蕴含科学知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老师的问题:露水、雨珠都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在一个倒满水的杯子里,你还可以加入些什么?我的问题:
实验操作:
实验一 漂浮的针
实验准备:
一碗水、针、一张纸巾、液体清洁剂
实验步骤:
1、 在杯子里倒一杯清水;
2、 将一张纸巾轻轻放在水面上,小心地把一根针放到纸巾的上面;
3、 过一会纸巾沉入水中后,针将会浮在水面上;
4、 向水里滴一滴清洁剂,观察试验变化,填写实验操作记录表中。
思考:
针为什么会漂浮在水中?清水换成糖水可以吗?
实验二 神奇的牙签
放在水里的牙签,会随着放在水里的方糖移动,还是随着放在水里的肥皂游动?
实验准备:
牙签、一盆清水、肥皂、方糖
实验步骤:
1、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
2、把方糖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远的地方观察牙签移动的方向;
3、换一盆水,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把肥皂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近的地方,观察牙签移动的方向。
思考:
请你试一试,如果把糖和肥皂换成其他物质,牙签会向哪个方向游去。
实验三 有孔纸片托水
实验准备:
瓶子一个、大头针一个、纸片一张,有色水一满杯
实验步骤:
1、 在空瓶内盛满有色水;
2、 用大头针在白纸上扎许多孔;
3、 把有孔纸片盖住瓶口;
4、 用手压着纸片,将瓶倒转,使瓶口朝下。
思考:
把纸换成其他材料如塑料垫板可以吗?
实验四 不漏水的杯子
杯子与杯子口对口的连接在一起,竖起杯子,结果杯口向下的杯子里的水居然没有流出来,仍然留在杯内,这是怎么回事呢?
实验准备:
一个脸盆、两个形状完全相同的玻璃杯、一枚硬币、水
实验步骤:
1、 在盆中倒入大半盆水,把两只杯子完全浸在脸盆中。
2、 将玻璃杯里充满水,等气泡消失后,将两只杯子口对口放在一起。竖立起来,小心的拿到脸盆外。
3、 非常小心的将一枚硬币塞进两个杯子口间的缝隙,你可以观察到没有一滴水漏出来。
思考:
为什么水漏不出来?
实验五 “抢救”落水硬币
一枚硬币掉入小口瓶里的水中,不能把水掉到,不能把瓶子摔碎,你有什么好办法把硬币取出来吗?
实验准备:
一个小口玻璃瓶、一枚硬币、一只吸管、水
实验步骤:
1、 在玻璃瓶中注入适量的水,把硬币放入玻璃瓶中。
2、 把吸管插入玻璃瓶中,对准硬币。
3、 用力吸气,一边吸气一边慢慢的把吸管向上提起来。
4、 可以发现,硬币粘在吸管上被提了起来。
思考:
为什么吸管能提起硬币
老师小结:雨滴和露水都是圆球形,这是因为水的表面被一种强大的拉力聚拢在一起,使得水看上去好像周围又一层薄而又有弹性的 “表皮”,这种力就是水的表面张力。我的收获:
课外科学家:
柠檬魔术师
切开的苹果总是很快就被氧化成色泽暗淡的样子,有什么办法能保持原来的色泽呢?答案居然是柠檬汁。
实验准备:
一个柠檬和一个苹果、一台榨汁机、一把水果刀、两个盘子、一个玻璃杯
实验步骤:
1、 将柠檬榨成汁;用水果刀切几小块苹果,分别放在两个盘子里;
2、 在其中一个盘子的苹果上洒一些柠檬汁,放置几个小时;
3、 经过观察,洒柠檬汁的苹果保持原色,而另一盘苹果却变成了褐色。
第九讲 奇幻的声音
前面的话:
声音是奇妙的,各种各样的音乐给人们带来了愉悦;声音又是魔幻的,它神奇的力量让人惊讶。一个个游戏向你展示声音王国的一场场小型音乐会,让我们一同来见证吧。
老师的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通过什么传播的?是按直线传播吗?声音会拐弯吗?回音是怎么一回事?我的问题:
实验操作:
实验一 会发生的绳子
动物和人会发出声音,汽车、电视会发出声音,可是,你听说过绳子也会发出声音吗?
实验准备:
一根细线、一个有两个孔的纽扣
实验步骤:
1、 将绳子穿过纽扣的两个孔,在末端打结,把纽扣放在绳子中间;
2、 把纽扣两端的绳子各套在两只手的食指上,朝同一个方向转动绳子,直到绳子绕成一团;
3、 分开手,把绳子拉紧,然后将手收拢再分开。反复进行,直到绳子解开为止,纽扣会快速扭转到相反方向,这个过程中注意倾听听到的声音。
思考:
绳子为什么能发出声音呢?
实验二 碗中的回音
用两只碗,就能让离你有一定距离的声音变得很近很近。这是什么道理呢?
实验准备:
两只相同的碗、一块能发出滴答声的手表
实验步骤:
1、把一只碗放在桌上,另一只罩在一只耳朵上;
2、把手表放入桌上的碗中,悬空提着,距碗底约3厘米;
3、身体前倾,使罩着碗的这只耳朵刚好处在桌子上那只碗的上方,注意倾听手表的声音。
思考:
为什么手表的滴答声像是从耳边的碗中发出来的?
实验三 演奏乐曲的高脚杯
让我们来做一个高脚杯乐器组合,来弹奏一段悦耳的音乐。其实,这种方式和钢琴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实验准备:
8个高脚玻璃杯、水、一只滴管、一只筷子
实验步骤:
1、 把8个高脚杯排成一字型,以最左边的空杯子作为高音DO,依次向右加水开始调音;
2、 音阶越低,杯中的水就加得越多。为了精确,可以用滴管少量加水,进行调音;
3、 调好音后,用筷子敲击高脚杯,就可以弹奏出悦耳的音乐了。
思考:
为什么装了水的高脚杯可以弹奏乐曲呢?
实验四 水球魔音
在气球内灌上水,它就能清晰的给你传音,听起来好像水球自己在发出奇怪的声音。真的非常好玩,你不想试一试吗?
实验准备:
两只气球、水、两根细线
实验步骤:
1、 吹起一只气球,用细线将口扎好。
2、 将第二只气球的吹嘴套进水龙头,慢慢的注入水。当这只气球的大小跟第一只气球差不多时,停止注水,用细线将口扎好。
3、 将两只气球放在桌上,用手指弹叩桌面。用耳朵贴着两只气球仔细倾听弹叩声,会发现盛水的气球能传出比较清晰的声音。
思考:
为什么有水的气球声音清晰呢?
实验五 自制电话机
用两个易拉罐就可以制出一个简易电话机,多神奇啊。邀你的朋友一起试试吧。
实验准备:
两个易拉罐、一把锤子、两根钉子、一根长线
实验步骤:
1、 把两个易拉罐上面的盖子去掉。
2、 用钉子和锤子在两个易拉罐的底部各凿一个小孔,穿进长线。在伸入易拉罐内部的长线上打个结,使之不易脱落。
3、 你和你的朋友各拿一个易拉罐,然后对着它说话,双方就可以听到彼此的说话声了。
4、
思考:
为什么穿一根长线就能听到声音呢?
老师小结: 声音是由物体的震动产生的,它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声音也有反射,比如我们都听到过的回声现象。我的收获:
课外科学家:
雕花鸡蛋
在脆弱的蛋壳上雕出花纹,同时鸡蛋保持完好无损,真的能办得到吗?动手实践一下就知道了。
实验准备:
熟鸡蛋、彩色画笔、玻璃杯、白醋
实验步骤:
1、在鸡蛋壳上绘制图案,把鸡蛋放入玻璃杯,加入白醋,让白醋把鸡蛋全部浸没;
2、2个小时后,把玻璃杯里的白醋倒出来,再加入新鲜的白醋,让鸡蛋在白醋中再浸2个小时;
3、把鸡蛋拿出来,用水清洗后,发现画在鸡蛋壳上的图案清晰地“雕”在了上面。
第11章 趣味游戏
实验操作:
实验一 反应测试
想不想知道自己的反应速度是快还是慢呢?找位同学来帮忙测试一下,就能知道答案了。
实验准备:
30厘米长的直尺、彩笔、铅笔、硬白纸、剪刀、胶水
实验步骤:
1、 把硬白纸剪成尺子状,间隔5厘米分成6份,一次涂成紫、绿、黄、橙和红色;
2、 在紫、绿、红色部分分别写上“慢速反应”、“中速反应”、“快速反应”,把0纸粘在尺子上;
3、 让一个同学用一只手拿住尺子,红色边缘处于另一个同学的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突然放开尺子时,用最快速度抓住的是尺子的哪一部分,就代表相应的反应速度。
思考:
为什么这样可以测出反应速度呢?
实验二 热还是冷
同样是放在同一盆温水里,你的两只手却一个感觉冷,一个感觉热,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实验准备:
一盆热水、一盆冷水、一盆温水
实验步骤:
1、 将左手浸泡在冷水中,右手泡在热水中;
2、 两分钟后,拿出双手并同时浸泡在温水中,将实验感受及体会记录下来并分析原因。
思考:
泡在同一盆水中的双手为什么感觉会不同呢?
实验三 大力食指
你知道吗?我们的食指比整个拳头还要有力,不信我们就找个同学来一起试试看吧!
实验准备:
找一个同学配合
实验步骤:
1、 让你的同学将两只胳膊伸直,用力握紧拳头,并且将两个拳头上下重叠;
2、 用你的两个食指轻轻按住朋友两只手的手臂,然后向里推,试一试要用多大的力气。
思考:
为什么食指会胜过拳头呢?
实验四 钩住的回形针
两枚回形针为什么会神奇的购在一起呢,它们之间有种魔力吗?
实验准备:
两枚回形针、一张纸币
实验步骤:
1、 把纸币弯成“S”形。
2、 用一枚回形针别住纸币中的一个双层,再把纸币的另外两层用另一枚回形针别住。
3、 抓住纸币的两端向外拉,结果,两枚回形针不再夹着纸币,而是跳出来,奇迹般地钩在了一起。
思考:为什么钩在一起了呢?
课外科学家:
麦比乌斯带
把一个纸环沿着同一个方向剪成两半后,你还是只有一个纸环,真是怪事!赶紧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吧。
实验准备:
一张纸、一把剪刀、一把直尺、一支铅笔、胶水
实验步骤:
1、 用直尺在纸上量出15厘米的长度,然后用剪刀把量好的纸条剪下来,将一端扭转180°,用胶水把纸两端粘在一起,形成一个环;
2、 在纸环中央沿线画一条线,直到碰到起点,再沿线把纸环剪开;
3、 剪完后,你还是只有一个环,但它却是原来的两倍长。
知识角:
这个环是19世纪德国数学家费迪南德·麦比乌斯首次发现的,所以以他的名字命名为麦比乌斯带。它只有一面,不分上和下,沿着其中心画一条线,画过全部纸面后,便会回到起点。
第十一讲 身体里的魔术
人的身体就像一台神奇而复杂的机器,这台机器的各个零件还会像魔术师一样会玩戏法。就拿手来说吧,手臂不仅能轻松伸长,而且能无痛缩短;将手放在头顶上,无论如何别人也拉不下来;在另一种情况下,手又会不由自主的抬起来……你说奇怪不奇怪。
实验一 错觉游戏
你只要凝视纸板,就可以使它移动。当然这只是一种错觉。
实验准备:
一张7.5×12.5厘米的白色硬纸板
实验步骤:
1、 将硬纸板对折放在桌子上,折痕在上面,让硬纸板的侧面对着你。
2、 让眼睛稍稍高于硬纸板的顶部,闭起一只眼睛,凝视折痕的中点。
3、 凝视一段时间以后,你会感觉硬纸板突然立了起来。
4、 继续盯着硬纸板站立起来的幻象,慢慢的左右转动你的头,发现硬纸板似乎在前后摆动。
思考:
为什么纸板感觉移动了呢?
实验二 不能相遇
试着做一做,看看你能否使两只铅笔尖碰在一起。
实验准备:
两只削好的铅笔
实验步骤:
1、 两手各拿一支削尖的铅笔,让笔尖相对,距离60厘米左右。
2、 闭上一只眼睛,将两支铅笔尖慢慢向中间靠拢,试试能否使它们相碰。
3、 结果,两支笔尖总是错过,没有碰在一起。
4、 请你的朋友和你一起,两人各拿一只铅笔,两人都闭上一只眼睛,然后慢慢将笔尖靠拢,再试试能否使它们相碰。
思考:
为什么总是错开呢?
实验三 踮不起的脚
任何人都会垫脚,但这次你却做不到,不信?试试看吧。
实验步骤:
1、 打开房门,在门的边缘站立,鼻尖和腹部轻轻的接触门扉,双脚放在门的两边。
2、 试着踮起脚,但脚跟却离不开地面。
3、 让你的朋友重复步骤1和步骤2,发现你的朋友也无法踮起脚。
提问:
为什么踮不起脚呢?
实验四 手指识字
盲人无法用眼睛阅读,那他们是怎么学习的呢?
实验准备:
一根可以遮住眼睛的布条、一张硬纸片、一枚针、一支笔
试验步骤:
1、 在硬纸片上写“趣味科学”几个字,不能让你的朋友看见。
2、 用针从反面在这些字上扎洞。
3、 拿布条将朋友的眼睛遮起来,请他用手指摸字。
4、 结果,即使看不到纸片,他也能认出这几个字。
提问:
为什么不看也能识字呢?
实验五 味同嚼蜡
试试下面的游戏,你会发现你连梨、苹果、洋葱的味道都不能分辨。令人无法置信,不过这是真的。
实验准备:
一个梨、一个苹果、一个洋葱、一把水果刀、一根可以遮住眼睛的布条
实验步骤:
1、 用水果刀将梨、苹果、洋葱切成同样大小的小片。
2、 拿布条蒙住眼睛,捏住你的鼻子,。让你的朋友把一小片梨、洋葱或是苹果放在你的舌头中心。不要嚼,试着用你的舌头去辨别它们。
3、 结果,你分辨不出它们分别是什么。
提问:
为什么分辨不出来味道了呢?
第十二讲 力的世界
力与运动的世界非常神奇,力无处不在,它时时刻刻发挥着作用;而运动是由力引起的,所有的物体都在运动,它时我们生活中最亲近的朋友。
实验一 鸡蛋“缩骨术”
你能把一个熟鸡蛋完整的放进瓶口比鸡蛋小的瓶子里吗?
实验准备:
一个煮熟并剥去壳的鸡蛋、一个瓶口比鸡蛋略小的空瓶、沸水
实验步骤:
1、 小心的将沸水灌进瓶子里,摇动瓶子。
2、 将鸡蛋放在瓶口上。
3、 仔细观察,发现鸡蛋在不断的往瓶里滑,最后滑入了瓶子里面。
思考:
为什么鸡蛋掉进瓶子里了?
实验二 吹气球比赛
这里有一个气球你总也吹不大,相信吗?试试就知道了,可以与你的朋友一起比一比。
实验准备:
一只气球、一个汽水瓶
实验步骤:
1、 先吹大气球,确认气球时完好的,然后再把气放掉。
2、 把气球放进汽水瓶里,并将气球口套在汽水瓶口上。
3、 此时,你就可以吹气球啦,用力向瓶内的气球吹气,可是无论多大力气,气球都不会膨胀起来。
思考:
为什么气球吹不大呢?
实验三 吹鸡蛋
不用手,你可以把一个杯子里的鸡蛋吹到另一个杯子里吗?在这个游戏中你就可以做到。
实验准备:
一个生鸡蛋、两个同样大小的高脚杯
实验步骤:
1、 把两个高脚杯并列靠在一起,放在桌子上。
2、 把生鸡蛋放入其中的一个杯子。
3、 从上向下用力向高脚杯中的鸡蛋吹气,可以发现鸡蛋慢慢升起来,最后掉进了另一个高脚杯中。
思考:
为什么鸡蛋能被吹到另一个杯子里呢?
实验四 泡泡魔术
用一支吸管可以吹出两个泡泡,大的泡泡越变越大,而小的泡泡越来越小。有些神奇哦,还是自己动手试试吧!
实验准备:
一只吸管、一把剪刀、肥皂水
实验步骤:
1、 把吸管的一段剪开四个切口,然后把切口外翻。吸管的另一端也做同样处理。
2、 在吸管的中间见一个小切口,不要剪断,然后从切口处折弯。
3、 把管子的一段浸一下肥皂水然后拿起来,从中间的切口处吹起,你可以看到浸肥皂水的那一端管子上面出现了一个泡泡。
4、 一同样的方法,把管子的另一端浸在肥皂水中,然后吹气。可以看到第二个泡泡,同时,第一个泡泡变大了。
5、 用手指堵住泡泡管子的中央切口,你会发现较小的第二个泡泡变得更小了,而第一个泡泡变得更大了。
思考:
为什么不一起变大呢?
实验五 自制降落伞
让我们制作一个小降落伞,啦看看空降员时怎样从飞机上安全降落到地面上的。
实验准备:
一块手帕、一根结实的细线、一把剪刀、橡皮泥、一卷胶卷
实验步骤:
1、 把细线剪成四根一样长的线。
2、 然后在手帕的四个角上用胶带分别粘好一根细线。
3、 把四根线集中在一起,用胶带粘好,然后在上面粘一小块橡皮泥,当成小降落员。于是,小降落伞就做成了。
4、 把做好的降落伞扔向空中,可以看到手帕逐渐展开,降落伞慢慢降落到地面上
第十三讲 变化莫测的光与色
绚烂多彩的晚霞、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光与色披着绚丽的衣裳,给我们营造了一幕幕神奇美妙的景象,它们变化流转,神秘莫测,让我们掀开光神秘的面纱,在轻松简单的游戏与实验中获得新的知识体验,感受光与色的世界中光怪陆离、五彩缤纷的景象吧。
前面的话:
光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个地方中,它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喜欢到处跑。在光的旅程中,会碰上很多好朋友。
老师的问题:1、光在哪里?2、请你猜一猜,光会碰上哪些好朋友?3、用手捂住眼睛还能看见东西吗?光线是怎样进入眼睛的?我的问题:
实验操作:
实验一 透光性
器材准备:
透明玻璃薄片、半透明塑料片、不透光厚纸片、手电筒、激光电筒。
实验步骤:
分别用手电筒、激光电筒照射透明玻璃薄片、半透明塑料片、不透光厚纸片,观察有什么现象。记录在实验操作记录表中。
思考:
影子是怎么形成的,你现在能解释了吗?
实验二 光的传播
实验准备:
大可乐瓶、卫生香、激光小手电、红墨水、饮料吸管、
实验步骤:
1.点燃卫生香对准开口朝下的大可乐瓶,让瓶内充满烟雾,盖上盖子。对可乐瓶射出激光小手电, 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线;
2.用激光小手电照射弯折的饮料吸管,观察光在饮料吸管内空气中的传播路线;
将饮料管拉直,观察光在直管道内空气中的传播路;
3.在可乐瓶中倒满水,滴入红墨水,对可乐瓶射出激光小手电, 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路线;
4、将观察结果及实验结论记录在实验操作记录表中。
思考:
光在空气、水中是怎样传播的?
实验三 小球变色
颜色各异的小球放进盒子之后,竟然无法分辨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好奇不如行动,快来动手探个究竟吧。
实验准备:
红色、蓝色、绿色的小球各一个;一个大纸盒;8张红色玻璃纸。
实验步骤:
1、取下纸盒的盖子,把红色、蓝色和绿色的小球放入盒子;
2、把8张红色玻璃纸叠在一起做成过滤膜,盖在盒子上;
3、透过红色玻璃纸观察,记录在实验操作记录表。
思考:
小球为什么会变色?
实验四 硬币的“隐身术”
当同学们到你家来玩的时候,你想不想在他们面前“露一手”?现在我们就来学一招让硬币隐身的本事。
实验准备:
一枚一元的硬币、一个透明玻璃杯、一个装满水的水盆。
实验步骤:
1、把硬币放进水盆里,再把玻璃杯斜扣在硬币上;
2、把玻璃杯从水盆里取出来;
3、把玻璃杯直接扣在硬币上,再从侧面观察有什么变化。
思考:
硬币为什么会从有到无呢?
实验五 铝箔镜子
亮晶晶的铝箔可以当镜子照,不过,它却是一次性的镜子。有点奇怪吧?快来验证一下,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
实验准备:
一把剪刀、一张镜子大小的铝箔。
实验步骤:
1、剪下一张铝箔观察,观察它的正面;
2、把铝箔揉成一团,然后展开,再照一照;
3、完成实验操作记录表。
思考:
为什么揉皱后的铝箔不能当镜子照呢?
老师小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会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反射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就形成了视觉。本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如 、 、 等;有些物体本身不能发光,但它可以反射其它物体的光,如 、 、 等;光在同一种均匀的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我的收获:
课外科学家:
通过这一节的实验,你学会这些小魔术了吗?现在请你也来设计一个魔术,按照上面的步骤把它写出来吧!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