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课件(共5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藤野先生》课件(共5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3-16 08:24: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0张PPT。藤野先生
鲁迅我们已经学过了鲁迅的几篇文章: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社戏》
《阿长与山海经》

内容简介 这是一篇散文,写于1926年,收在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
记叙了作者从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经历,回忆了自己的恩师藤野先生.我所了解的鲁迅先生鲁迅(1881—1936)
生于浙江绍兴,原
名周树人,字豫才,
自第一篇小说《狂
人日记》开始用鲁
迅作笔名。
著名作品集有《野
草》、《朝花夕拾》
《呐喊》、《彷徨》《华盖集》、《坟》
等。本文选自散文
集《朝花夕拾》。鲁迅生活的绍兴河埠 阅读课文提示及注释,了解文章写作年代及时代背景。 课文写于1926年,回
忆了1902—1906年留
学日本的片段。
1926年8月底,由于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迫害,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藤野先生》这篇散文就是鲁迅离别藤野先生20年后,于1926年10月12日在厦门大学写的,回忆了他1904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时的生活片段。鲁迅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但后来却弃医从文了,我们在本课的学习中会认识到作者思想变化的原因。
写作背景鲁迅留学日本的经历1902年4月到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
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在《自题小像》诗中发
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两年后弃医
从文,想以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1906年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翻译介绍外国文
学作品,并写出《文化偏至论》等一系列论文。1908年从章太炎学《说文解字》,加入光复会。1909年8月,从日本回国。绯红 油光可鉴
发髻 瞥
畸形 杳无音信
花梗 芋头 掌握重点字词音义
fēi jiàn jì piē jī yǎo gěng yù
这里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
镜子一样可以照人。鉴,照。
油光可鉴:
标 致:
掌 故:
匿 名:
诘 责:
深恶痛疾:
漂亮。这里是反语,用来讽刺。 最厌恶最痛恨。恶,厌恶。疾,痛恨。
质问并责备。
不署名或不写真实姓名。匿,隐藏。
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这里指学校里发生过的一些事情课文写了哪些重要事件,速读后用自己的话概括。朗读思考1、“清国留学生”的生活情况
2、我在仙台的生活情况
3、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4、匿名信事件
5、看电影事件
6、我与藤野先生告别
7、我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在仙台在东京离开仙台藤野先生交流交流吧
找出描写藤野先生外貌的句子,
体会其作用。


“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讲课是“缓慢而很有顿挫”,衣着“模胡”,“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
课文如何描写藤野先生的形象?目睹印象——耳闻亲见——治学严谨生活俭朴学者形象藤野严九郎文中具体写了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哪几个典型事例,表现了藤野先生的什么思想品质?添改讲义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循循善诱、尊重科学关心解剖实习真诚关怀、热情了解裹脚认真求实的精神
严谨的治学态度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治学严谨 思考
其他事件与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促使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什么? 匿名信事件 看电影事件A、“匿名信事件”
讥刺“我”得了教员漏出来的题目,才考试合格的。揭露了日本“爱国青年”的荒谬逻辑,表达作者对此的愤恨和抨击。
B、“看电影事件”
做侦探的中国人被日军枪毙,别的中国人在围观,日本观众在欢呼。反映出作者难以抑制的激愤!
“清国留学生”的生活情况
我在仙台的生活情况
匿名信事件
看电影事件——所作所为使我失望,促使我离开,为后文与藤野先生的相见埋下伏笔。由藤野先生订正讲义而来。用部分日本青年的狭隘来反衬藤野先生的正直无私和心胸广阔。
——为后文藤野先生更加感人的教诲与关怀作陪衬。——是我与藤野先生分别的原因。小结本文看似散乱,但实际上都是围绕着歌颂与怀念藤野先生这一中心来选择和组织材料。
形散神聚学习本文“写人抓特征”,几笔勾勒出藤野先生
外貌的白描手法,写出自己的外貌或典型性格特征。
教师收齐后打乱,再分发给同学,大家根据所
写的特征推断这是哪位同学。请几位同学交流,然后研究为什么猜(不)中
的原因,明确写人必须抓住特征。猜猜我是谁语文活动返回在 东 京所见所闻——清国留学生的丑态修辞:夸张、比喻、反语 所 感—— 厌恶之极,不屑与之为伍不学无术思想腐朽爱 国去 仙 台去仙台日暮里:水户:触发忧国之情反清志士客死之地爱国弃医从文的原因 匿名信事件 看电影事件 ——思想受到
极大震动,民族自尊心受
到严重挫伤 ——个人与
祖国的尊严受到侵犯爱国离开仙台,怀念先生直抒怀念之情——热情赞颂高度评价怀念付诸行动——藏讲义挂照片写文章怀念之情化为斗
争的勇气和力量爱国自我小结两条线索四个典型事例一次思想的转变两种真挚的感情学会整理以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
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暗线。 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实习了解裹脚弃医从文怀念,爱国品味文章语言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无非”是“只不过”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东京“清国留学生”的恶浊生活的憎恶、失望和不满。这群人生活空虚、无聊,不是去逛上野公园,就是在会馆里学跳舞。 2、“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实在”是“的确”的意思,“标致”是“漂亮”的意思,用“实在”修饰“标致”,说思想腐朽的清国留学生“的确漂亮”,这是反语,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表达了作者对他们极端憎恶的感情。

“大概”有猜测、估计之意,表示似有此事,又不能完全肯定。与“罢”合用,更加强调了不敢肯定的语气。从字面上看是仙台“还没有中国的学生”,鲁迅当算第一个。但这不是受优待的根本原因。作者用“大概”一词诙谐而含蓄地猜测其根本原因可能是出于日本人民的善良心地和对中国留学生的友好之情。3、“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
4、“居然睡安稳了。”“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想不到.前面说这个客店居住条件不好,不易安睡,但出乎意料的睡安稳了,表露作者对生活环境的恶劣不以为意. “居然”一词加强了句子的幽默感.5、怎样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 这句话不是直接、正面表述作者的愤慨,而是以日本人的心理来写,这种出于偏见而武断作结论,侮辱人格的做法引起作者极大的愤慨,这种愤慨不仅是因个人的人格遭受侮辱,更因民族衰弱在列强面前遭到歧视而产生的悲哀.话中表达了作者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盼祖国强盛的愿望.6、“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句中的“何尝”是什么意思?“何尝”与“不”连用,以反诘的语气加强肯定,说明他们无一例外的幸灾乐祸,麻木不仁.强烈表达了作者对人们精神麻木的极其沉痛的情感.“酒醉似的喝彩”原指日本学生看到中国人被枪毙时兴高采烈的表现.句中的“他们”指麻木的中国人.课堂小结 本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的线索,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作者采用白描手法,写人抓住特征,几笔勾勒,甚为传神。
巩固练习阅读第38段,思考:
“良心发现”指
“增加勇气”指
“正人君子”指作者热爱祖国、勇于斗争的思想受到触动. 作者长期遭受反动势力的迫害,一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中国的希望,便增加了勇气.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反动政府的御用文人.这句话有什么意思?这样的结尾有何作用? 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决心以笔做刀枪,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中国的光明继续奋斗.
这一结尾把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与爱国主义精神统一起来,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政治斗争结合起来,从而深化了主题,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同样是写老师的回忆录,试比较本文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两文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作者对三味书屋中施行封建教育的先生只是“很恭敬”;而《藤野先生》则表现了作者对毫无民族偏见,热心诚恳地关心、帮助“我”的藤野先生真诚的感激和深切的怀念.这是藤野先生给鲁迅添改过的讲义 这是日本上野樱花烂漫的时节(2)去仙台水户:反清志士客死之地 日暮里:触发忧国之情类文阅读 《我的老师》贾平凹
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他不漂亮,也少言语, 平时不准父母杀鸡剖鱼,很有些良善,但对家里的所有来客却不瞅不睬,表情木然,显得傲慢。开始我见他,只逗着他取乐,到后来便不敢放肆,并认了他作我的老师。
幼儿园的阿姨领了孩子们去郊游,他也在其中。阿姨摘了一抱花分给大家,轮到他,他不接,小眼睛翻着白,鼻翼一扇一扇的。阿姨问:“你不要?”他说:“花儿疼不疼?”人们对于美好的东西,往往不加爱惜,只想占有,甚至加以残害。孙涵泊却视一切都有生命,加以怜悯、爱惜和尊重。我想,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晚上看电视,七点钟,当中央电视台开始播放国歌时,他就要站在椅了上,不管在座的是大人还是小孩,是惊讶还是??? A,目不旁视,双手打起节拍。……孙涵泊,孙老师,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街上两人发生了争执,先是对骂,再是拳脚,一个脸上就流下血来,遂抓起了旁边肉店案上的砍刀,围观的人轰然走散。他爹牵他正好经过,他便跑过立于两人之间,大喊:“不许打架!打架不是好孩子!”现在的人,多半是胆小怕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孙涵泊不顾个人安危, 敢于挺身而出,显得十分神勇。一点不假,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有一次,我在他家书写条幅,许多人围着看,一片叫好,他也挤了过来,头歪着,一手掏着耳朵。他爹问:“你来看什么?”他说:“看写。”再问: “写的什么?”说:“字。”又问:“什么字?”说:“黑字”。还有一次,朋友带了他去一个同事家拜年。同事家墙上新挂了印有西方诸神油画的年历,神是裸着或半裸着,来客没人时都注目偷看,一有旁人就神情严肃。同事也觉得年历不好,用红纸剪了小裤兜贴在那裸体上,大家都嗤嗤发笑起来。有人故意指着仍裸着的胸脯问他:“这是什么?”他玩变形金刚, 玩得正起劲,看了一下,说:“妈妈的奶!”说罢又忙他的操作。孙涵泊无视权威,不瞧脸色,不转弯抹角,说话直奔事物的根本,没有丝毫的虚伪和做作,大大方方,自自然然。的的确确,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我的老师话少,对我没有悬河般的???? B,不布置作业,他从未以有我这么个学生而得意过,却始终表情木然,样子傲慢。我是诚心诚意地待我的老师的,他使我不断地发现着我的卑劣,知道了羞耻。我相信有许许多多的人接触了我的老师都要羞耻的。所以,我没有理由不称他是老师!我的老师也将不会只有我一个学生吧?! 1. 文中A和B处应该选择的词语是(??????? )和(?????? )(2分)
A处.①讥笑??? ②嗤笑??? ③哂笑????
B处.①教育??? ②教诲??? ③教导
2、文章以“我的老师”为题,实则描写的是一个三岁半的孩子,可见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老师。文中反复出现“他真该做我的老师”这句话有什么作用?(3分)②? 相对心灵被污染的世俗成人世界,纯真可爱的儿童的确有许多宝贵的品质值得我们大人学习,反复强调起到了强化主题的作用。3、文中划线的文字描写十分精彩,请简析它的作用和表达效果。(3分)
4、请从外部特征和内在品质两个方面简要分析“我的老师”这个人物形象。(4分) 细节描写十分生动形象传神,表明他对大人摘花行为的不理解和强烈不满,突出了“我的老师”的爱心。外部特征:少言语,表情木然,显得傲慢。内在品质:善良? 富有爱心? 坦诚? 勇敢 5、文中结尾“我的老师也该不会只有我一个学生吧?”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作者相信意识到儿童可以作为成人老师的应该不只是作者一个人,同时表达了他的良好愿望,希望更多的人都来向儿童学习,少一些庸俗、势利、胆怯和虚伪,多一些坦诚、爱心和勇气。 谈谈我们的感想吧!俯首甘为孺子牛横眉冷对千夫指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