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光合作用(二氧化碳)
[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二氧化碳之所以能够灭火,是因为( )
① 密度比空气大 ② 能溶于水 ③ 一般情况下,它不能燃烧
④ 一般情况下,它不支持燃烧 ⑤ 能使紫色石蕊液变色
A.②③④ B.①④⑤ C.③④⑤ D.①③④
2.去除热水瓶胆内的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
A.敲击后用大量的水冲洗 B.在煤气炉上煅烧
C.加适量热的食醋浸泡后用水冲洗 D.加入石灰水浸泡
3.实验室制备大量二氧化碳气体时一定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滴液漏斗 B.锥形瓶 C.酒精灯 D.集气瓶
4.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该气体的密度( )
A.一定比空气大 B.一定比空气小
C.可能比空气大也可能比空气小 D.应与空气密度相近
5.实验室用双氧水催化分解制氧气和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相比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都不需要加热 B.反应原理都是分解反应
C.前者用排水法收集后者只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D.所用药品的状态完全相同
6.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
A.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
C.向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D.用肉眼观察
7.下列装置是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的是( )
8.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通常有以下几个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连接装置 ③加入大理石 ④加入稀盐酸 ⑤收集 ⑥验满
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④③⑤⑥
C.②①③②④⑤⑥ D.②③④①⑤⑥
9.为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某校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在同样条件下,你预测数天后植物生长最茂盛的是( )
10.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
B.用向上排气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观察二氧化碳的颜色
C.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显酸性
D.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可以看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人呼出气体中有二氧化碳
二、填空题
11.如图是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仪器名称:
a: b:
c: d:
(2)瓶b中装的固体药品是 ;仪器a中装的液体药品是 ;
(3)该收集气体的方法称之为 ,这是因为二氧化碳 ,要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已经收满,采取的措施为 。
12.二氧化碳本身 毒性,但当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超过正常含量时,就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浓度大时甚至会使人 死亡。因此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要注意换气通风。如进入二氧化碳含量可能超标的地窖时应进行 试验。
13.有以下四种装置:
从图中选择适当的仪器组装成符合要求的成套装置。
(1)用 和 组合成高锰酸钾制氧气装置,用该装置制氧气,待实验结束时应先将 ,然后再 。
(2)用 和 组合成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若需要在实验过程中随时加入盐酸,需要在装置中添加 (填仪器名称)。
14.将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依次通过右下图所示的装置,写出A、B两装置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得出的结论。
A装置:现象 ;
验证的性质 。
B装置:现象 ;
验证的性质 。
[思维拓展]
三、选择题(每题有1~2个正确答案)
15.为了鉴定集气瓶中充满的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以下几个实验可行的是( )
A.集气瓶正放在桌子上,瓶口盖有玻璃片,观察瓶内气体为无色
B.将点燃的木条伸入瓶内,木条立即熄灭
C.用醮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在集气瓶口,过一会儿石灰水变浑浊
D.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紫色石蕊试液,振荡后,石蕊试液变红色
16.点燃四支蜡烛,放在如下四只烧杯的环境中,其中燃烧持续时间最短的是( )
17.为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代谢作用产生的,某校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左下图所示装置,你认为该装置应选用的试剂组是(足量)( )
A B C D
瓶I 澄清石灰水 水 稀盐酸 澄清石灰水
瓶Ⅱ 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 稀盐酸
第3题图 第4题图
18.根据上图来回答:经数小时后,U型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假设:①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小白鼠的生命活动;②瓶口密封且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③NaOH溶液可完全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
A.A处上升,B处下降 B.A、B两处都下降
C.A处下降,B处上升 D.A、B两处都不变
19.鉴别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必要的方法有( )
A.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B.测三种气体的密度
C.将三种气体分别通入石灰水 D.检验三种气体的溶解性
四、填空题
20.如右图,水槽内盛有少量新制的澄清的石灰水,点燃阶梯上的蜡烛,将玻璃钟罩倒扣在水槽内,观察到 蜡烛先熄灭,原因是 ;这个实验还观察到 , 。说明氮气具有 和 性质。
21.据《健康报》报道,1999年2月,河南省正阳县有位50多岁的农妇,到自家地窖中拿红薯时,不幸身亡。经分析确认:该农妇是因地窖内含二氧化碳较多使其缺氧而窒息死亡。以下是某中学化学课外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取出地窖内气体样品,并用仅有的澄清石灰水、水以及下图中的仪器,做窖内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回答下列问题:
(1)组装测定窖内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实验装置时选用的仪器编号是 ;
(2)充分反应后,打开装置中的开关,观察到的现象是 ;
(3)此事提醒我们进入地窖或深洞时,一定要携带 ,先行检验地窖或深洞中二氧化碳含量是否过高。
A.木棍 B.手电筒 C.燃着的蜡烛 D.电灯
22.为研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小欣同学在查阅资料获知NaOH溶液更易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后,设计如下图所示装置。
A B C D
试回答:
(1)A瓶内溶液的作用是 ;
(2)B瓶内溶液的作用是 ;
(3)D瓶内溶液的作用是 ;
(4)为什么要用不透光的玻璃罩罩住植物?
(5)如果将绿色植物换成萌发的种子,实验装置有何调整? 结果如何?
[创新能力]
23.(02桂林市)某校课外活动小组,欲测定一待旅游开发的岩洞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假设洞内空气中不含除二氧化碳外的其他酸性气体)。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样。他们准备从岩洞的底部取样,请你设计用广口瓶从洞中取回一瓶空气样品的方法: ;
(2)测定用150mL的注射器从广口瓶中抽取100mL气样,按上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若乙装置中NaOH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且实验结束后,量筒内水的体积为99mL,此数据是 的体积数(用序号填写)
A.二氧化碳 B.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 C.空气中除二氧化碳外的所有气体
(3)计算:洞底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 ;
(4)为营造更好的旅游环境,让岩洞向游客开发,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降低该岩洞内二氧化碳的含量: 。
24.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是否相同,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
(1)第一步如何操作
(2)下表是他们的探究方案,请你填写完整:
探究内容 实验方法 判断依据
二氧化碳含量是否相同
氧气含量是否相同
水含量是否相同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10 D C C C B A B C A B
二、填空题
11.(1)滴液漏斗 锥形瓶 导管 集气瓶 (2)大理石 稀盐酸 (3)向上排空气法 比空气重 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观察是否熄灭
12.没有 窒息 灯火
13.(1)B C 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熄灭酒精灯 (2)A D 滴液漏斗
14.石蕊试液变红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蜡烛自下而上熄灭 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且不可燃不支持燃烧
思维拓展
三、选择题
15-19 C D A A AC
二、填空题
20.上面 蜡烛燃烧消耗氧气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温度较高,上面蜡烛先与氧气隔绝 石灰水变浑浊,石灰水进入钟罩约占1/5 难溶于水且不与石灰水反应 不支持燃烧
21.(1)ABE (2)B中的水经E装置的导管流入A瓶 (3)C
22.(1)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2)检验通过的空气中是否有二氧化碳 (3)检验有无二氧化碳气体存在 (4)测定呼吸作用而不能存在光合作用 (5)C装置可以透光
创新能力
23.(1)装满水,在洞内倒水并擦干,瓶口向上,盖好瓶盖 (2)C (3)1% (4)向洞内通风,在洞内放上二氧化碳气体的吸收装置(如澄清石灰水或NaOH溶液)
24.
(1)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外再收集两瓶空气。
(2)
探究内容 实验方法 判断依据
二氧化碳含量是否相同 将澄清的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根据石灰水浑浊程度的不同判断二氧化碳含量不同
氧气含量是否相同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根据木条燃烧情况的不同判断氧气含量不同
水含量是否相同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呼气 根据玻璃片上水雾的不同判断水含量不同
a
b
c
d
石灰水
NaOH溶液
石灰水
不透光
玻璃罩
A
B
D
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