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科学》第二章《空气与生命》1-3节复习练习(一)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下《科学》第二章《空气与生命》1-3节复习练习(一)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9-04-09 21:4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科学》第二章《空气与生命》复习练习(一)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每一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瓶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 )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2.2008年背景奥运会若用大型遥控飞艇做广告,为了安全,飞艇内充入的气体最好是( )
A.氢气 B.氧气 C.氦气 D.二氧化碳
3.2008年5月8日北京奥运火炬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为解决登顶人员的呼吸困难,应携带的物质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
4.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2 B.CO C.KCl03 D.CH3COOH
5.“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实现了我国首次航天员出舱行走。运载火箭的发动机中使用了液氧,液氧的作用是( )
A.支持燃料燃烧 B.冷却发动机 C.做燃料 D.供给航天员呼吸
6.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可以制取氧气
B.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
C.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D.镁条能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7.当你收到来自不良环境的威胁时,必须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如被困在火灾现场时,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①打119火警电话求救 ②烟很大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③有烟雾的地方要蹲下或匍匐前进 ④立即打开所有的门窗
A.①④ B.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8.我国新一代气象卫星“风云三号”于今年5月27日成功发射,运载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用R表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R+2N2O4 3N2+4H2O+2CO2。则偏二甲肼的化学式是 ( )
A.C2H8N2 B.N2H4 C.CH4 D.C6H7N
9.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4P+5O2 点燃 2P2O5 B.Fe+CuSO4=== FeSO4+Cu
C.CaCO3 点燃 CaO+CO2↑ D.Na2CO3+Ca(OH)2=== CaCO3↓+2NaOH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11.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B.图示中共有4种物质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12.利用下列原理制取氧气,具有反应快、操作简便、能耗小、无污染特点的是( )
A.2KClO3 2 KCl + 3O2↑ B.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C.2H2O2 MnO2 2H2O + O2↑ D.2HgO △ 2Hg + O2↑
13.今年我国“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绿色奥运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标识如右图)
(1)北京奥运会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与“绿色奥运”理念无关的是: 。(填序号)
①招募志愿者为奥运会提供服务;②在奥运场地使用新型清洁燃料汽车;③奥运工程建设中,应用太阳能、地热等能源。
(2)“祥云”火炬的燃料是丙烷(C3H8),丙烷在空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符合“绿色奥运”的要求,其化学方程式为 。
(3)汽车尾气中含有CO和NO,消除这两种物质对大气污染的方法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器”,使它们发生反应生成两种参与大气循环的气体。这两种气体是: 和 。
14.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15.某同学为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他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着火点为40℃ ,红磷着火点为240℃ ,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会生成刺激呼吸道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他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对比实验:
(1)用图A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再用图B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不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
(2)根据燃烧的条件.选择填空:用扇子扇炉火不会熄灭,而是越扇越旺,原因是 ;用扇了扇蜡烛的烛火一扇就立即熄灭,原因是 (填序号)。
A.可快速地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
B.空气流动虽带走热量,但温度未降到着火点以下
C.主要是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3)图A与图B所示实验相比,符合环保要求的是 。
(4)为探究实验后溶液的性质,在图B烧杯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说明五氧化二磷与水反应所得溶液呈 。
16.如果用电解水的方法来制取2千克氢气,则需要多少千克水?同时得到氧气多少千克?
17.先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反应前混合物的质量为25克,加热到不再放出气体时,得到剩余固体混合物15.4克。
(1)生成了多少克氧气?(2)原混合物中有氯酸钾多少克?
答案
1-12. CCBBA DCACD BC
13.(1)① (2)C3H8+5O2 点燃 3CO2+4H2O (3)N2 CO2
14.(1)酒精灯 铁架台 (2)B 催化 (3)2KMnO4 K2MnO4+MnO2+O2↑
(4)氧气密度略大于空气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15.(1)需要充足的氧气 温度达到着火点
(2)A C (3)图B (4)酸性
16.需要水18千克,生成氧气16千克
17.生成氧气质量9.6克 24.5克的氯酸钾

MnO2
PAGE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