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八年级科学(下)基础知识能力测试
( 第二章1~ 3节)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 ,共 40 分)
1、在组成空气的各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夏天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 )
A、 二氧化碳 B、稀有气体 C、二氧化硫 D、水蒸气
3、人们制霓虹灯时需充入稀有气体,这是因为稀有气体 ( )
A、密度比较小 B、在空气中比较多
C、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能制造低温环境
4、最早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这一结论的科学家是 ( )
A、瑞典化学家舍勒 B、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C、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 D、瑞典化学家诺贝尔
5、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很多种有害物质,除尼古丁、焦油、 一氧化碳外,还含有一种是
光合作用的原料,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 检验的气体,该气体是 ( )
A.N2 B.O2 C.CO2 D.CO
6\、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在相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 B、鱼儿能在水中呼吸,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C、降温加压条件下,氧气可变成淡蓝色的液氧 D、常温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7、如图所示的演示实验,可以确定集气瓶中的气体是 ( )
A、CO2 B、 O2 C、 H2 D、 N2
8、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
A、臭氧 (O3 ) B、氯化氢 C、水 D、碳酸钙(CaCO3)
9、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硫气体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碳
C.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白雾是五氧化磷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10、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地震造成一列含有12节油罐车的货运列车在宝成铁路109号隧道里起火,消防人员迅速采取封堵隧道口、注水冷却等措施进行灭火,其灭火原理是 ( )
A.清除可燃物 B.隔绝空气 C.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D. B C均是
11、有道是:水火无情。一旦你被困在火灾区域时,要冷静地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求生措施。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 )
A、拨打火警电话并到窗口呼救 B、用湿毛巾或口罩捂住口鼻
C、直立身子朝有火光的方向逃生 D、蹲下或匍匐前行逃生
1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于谦的《石灰吟》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诗句“烈火焚烧若等闲” 形象地描述了化学反应:
高温
CaCO3 ====== CaO+CO2↑,该反应的类型是 ( )
A.化合反应 B.氧化反应 C.分解反应 D.以上都不是
13、下列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 )
A、氧化钙+水氢氧化钙 B、酒精 + 氧气二氧化碳+水
C、氢气 + 氧气水 D、氯化氢 + 氨气氯化铵
14、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C+O2CO2 B、Mg+O2MgO2 C、P2+O5P2O5 D、2Al+3O=Al2O3
15、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之一。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A.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C.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D.化学反应的快慢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暂时存放氧气时,应将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
B、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C、过氧化氢只有与二氧化锰混合时,才会分解。
D、高锰酸钾加热用排水法收完氧气后应先将酒精灯熄灭,然后从水中取出导管
17、据报道,美国宇航局的专家发明了“月球制氧机”,这种“月球制氧机”利用聚焦太阳能产生的高温使月球土壤发生化学反应制取氧气,据此可推测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
( )
A.氧元素 B.氧气 C.水 D.氯酸钾
18、化学方程式2A+B === C+2D中,A、B、C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分别为103、71、160,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
A.58.5 B.117 C.114 D.14
19、右图形象地表示了某一化学反应,由此得出的下列信息不正确的是 ( )
A. 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B.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C.反应后,分子的数目不变
D. 该反应过程中,原子发生了重新组合
20、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镁比参加反应的铁重的原因是 ( )
A、违反了质量守恒定律 B、氧化镁的密度比镁大
C、镁原子数量增加了 D、氧化镁的质量是燃烧的镁及所消耗氧气的质量之和
二、简答题(本题有10小题 ,共30 分)
1、固态二氧化碳又称 ,是一种制冷剂,可用来 。
2、从 a.氧气、 b.二氧化碳、 c.硫 、 d.五氧化二磷、 e.四氧化三铁 中
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1)黑色固体物质有 ;(2)能支持燃烧,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
(3)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并产生大量空气污染物的气体的是 。
3、把下列各项的标号填入以下短文的空格中。
A.自燃 B.缓慢氧化 C.燃烧 D.爆炸
(1)在人的呼吸作用和食物腐烂过程中都包含着 ;(2)物质在缓慢氧化过程中会不断放出热量,柴草、秸杆等如果堆放不合理,空气不流通,时间长了会引起 ;(3)把系在细铁丝上的木柴点燃后,等木柴快燃完时,缓慢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铁丝剧烈 (4)当空气中混有汽油蒸汽,接触明火时就有 的危险。
4、仔细观察右边实验过程,请问哪只试管的白磷能燃烧?(白磷的着火点为40℃) 答: ,同时此实验还告诉我们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1) ;(2) 。
5、在化学反应:过氧化氢————→水+氧气 中,反应物是 。
二氧化锰被称为 。若反应前二氧化锰的质量为1.5克,则反应后它的质量 (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1.5克。
6、在化学反应X+Y→Z中,5克X和足量的Y充分反应生成8克Z,则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是 ,若要得到16克Z,则需要 克X。
7、在各项中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答案代号,回答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注意事项:
A.导气管一有气泡放出时 B.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后
C.防止水沿导管回流,引起灼热试管炸裂 D.加热时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①用一团棉花放在靠近试管口的地方,目的是( )
②将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开始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 )
③装药品的大试管口应朝下,目的是( )
8、我国去年检测出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冒充蛋白质含量。三聚氰胺俗称蜜胺、蛋白精,
含氮量很高,是一种化工原料。它是用尿素CO(NH2)2制取的,其化学方程式为
6CO(NH2)2 === 1□ + 3CO2 + 6NH3 , 则可知三聚氰胺的化学式为 。
9 、配平: ① Na2O2 + CO2 == Na2CO3 + O2
② Fe + H2O == Fe3O4 + H2
10、根据下列图示实验,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3小题 ,共 20分)
1、将等容积等质量(包括瓶塞、导管、燃烧匙)的两个集气瓶置于天平左右两盘,并调至平衡,然后分别放人等质量的白磷和木炭如右图,关闭a、b,使二者充分燃烧后,冷至室温,此时打开弹簧夹a、b。
(1)打开弹簧夹a、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A.甲中进水 B.乙中进水
C.甲、乙二者都进水 D.甲、乙二者都不进水
(2)此时的天平( )。
A.处于平衡状态 B.偏向左 C.偏向右 D.无法确定
2、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指出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② ③
(2)已知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
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其发生装置是 ,
收集装置是 。
(3)在(2)中用波浪线把氨气的物理性质划出来。
3、下图所示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全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铁丝前端为什么要系一根火柴 。
(2)集气瓶内为什么要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3)某同学取了一段纱窗网上的细铁丝,来做这个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应有的实验现象。请分析此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
四、分析计算题(本题10 分)
将25克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到不再放出气体时,可得15.4克固体混合物:
求:(1)生成多少克氧气?
(2)有多少克氯酸钾分解?
(3)15.4克物质中含有哪些物质各多少克?
八年级科学(下)基础知识能力测试
( 第二章1~ 3节)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 ,共 40 分)
1、在组成空气的各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B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夏天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 D )
A、 二氧化碳 B、稀有气体 C、二氧化硫 D、水蒸气
3、人们制霓虹灯时需充入稀有气体,这是因为稀有气体 ( C )
A、密度比较小 B、在空气中比较多
C、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能制造低温环境
4、最早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这一结论的科学家是 ( B )
A、瑞典化学家舍勒 B、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C、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 D、瑞典化学家诺贝尔
5、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很多种有害物质,除尼古丁、焦油、 一氧化碳外,还含有一种是
光合作用的原料,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 检验的气体,该气体是 ( C )
A.N2 B.O2 C.CO2 D.CO
6\、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B )
A、在相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 B、鱼儿能在水中呼吸,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C、降温加压条件下,氧气可变成淡蓝色的液氧 D、常温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7、如图所示的演示实验,可以确定集气瓶中的气体是 ( B )
A、CO2 B、 O2 C、 H2 D、 N2
8、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C )
A、臭氧 (O3 ) B、氯化氢 C、水 D、碳酸钙(CaCO3)
9、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
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硫气体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碳
C.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白雾是五氧化磷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10、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地震造成一列含有12节油罐车的货运列车在宝成铁路109号隧道里起火,消防人员迅速采取封堵隧道口、注水冷却等措施进行灭火,其灭火原理是 ( D )
A.清除可燃物 B.隔绝空气 C.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D. B C均是
11、有道是:水火无情。一旦你被困在火灾区域时,要冷静地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求生措施。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 C )
A、拨打火警电话并到窗口呼救 B、用湿毛巾或口罩捂住口鼻
C、直立身子朝有火光的方向逃生 D、蹲下或匍匐前行逃生
1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于谦的《石灰吟》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诗句“烈火焚烧若等闲” 形象地描述了化学反应:
高温
CaCO3 ====== CaO+CO2↑,该反应的类型是 ( C )
A.化合反应 B.氧化反应 C.分解反应 D.以上都不是
13、下列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 C )
A、氧化钙+水氢氧化钙 B、酒精 + 氧气二氧化碳+水
C、氢气 + 氧气水 D、氯化氢 + 氨气氯化铵
14、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A、C+O2CO2 B、Mg+O2MgO2 C、P2+O5P2O5 D、2Al+3O=Al2O3
15、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之一。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D )
A.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C.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D.化学反应的快慢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A、暂时存放氧气时,应将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
B、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C、过氧化氢只有与二氧化锰混合时,才会分解。
D、高锰酸钾加热用排水法收完氧气后应先将酒精灯熄灭,然后从水中取出导管
17、据报道,美国宇航局的专家发明了“月球制氧机”,这种“月球制氧机”利用聚焦太阳能产生的高温使月球土壤发生化学反应制取氧气,据此可推测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
( A )
A.氧元素 B.氧气 C.水 D.氯酸钾
18、化学方程式2A+B === C+2D中,A、B、C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分别为103、71、160,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
A.58.5 B.117 C.114 D.14
19、右图形象地表示了某一化学反应,由此得出的下列信息不正确的是 ( B )
A. 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B.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C.反应后,分子的数目不变
D. 该反应过程中,原子发生了重新组合
20、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镁比参加反应的镁重的原因是 ( D )
A、违反了质量守恒定律 B、氧化镁的密度比镁大
C、镁原子数量增加了 D、氧化镁的质量是燃烧的镁及所消耗氧气的质量之和
二、简答题(本题有10小题 ,共30 分)
1、固态二氧化碳又称 干冰 ,是一种制冷剂,可用来 人工降雨 。
2、从 a.氧气、 b.二氧化碳、 c.硫 、 d.五氧化二磷、 e.四氧化三铁 中
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1)黑色固体物质有 e ;(2)能支持燃烧,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a ;
(3)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并产生大量空气污染物的气体的是 c 。
3、把下列各项的标号填入以下短文的空格中。
A.自燃 B.缓慢氧化 C.燃烧 D.爆炸
(1)在人的呼吸作用和食物腐烂过程中都包含着 B ;(2)物质在缓慢氧化过程中会不断放出热量,柴草、秸杆等如果堆放不合理,空气不流通,时间长了会引起 A ;(3)把系在细铁丝上的木柴点燃后,等木柴快燃完时,缓慢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铁丝剧烈 C (4)当空气中混有汽油蒸汽,接触明火时就有 D 的危险。
4、仔细观察右边实验过程,请问哪只试管的白磷能燃烧?(白磷的着火点为40℃)
答: 3 ,同时此实验还告诉我们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1) 要有充足的氧气 ;
(2) 温度达到着火 。
5、在化学反应:过氧化氢————→水+氧气 中,反应物是 过氧化氢 。
二氧化锰被称为 催化剂 。若反应前二氧化锰的质量为1.5克,则反应后它的质量 等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5克。
6、在化学反应X+Y→Z中,5克X和足量的Y充分反应生成8克Z,则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是 3克 ,若要得到16克Z,则需要 10 克X。
7、在各项中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答案代号,回答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注意事项:
A.导气管一有气泡放出时 B.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后
C.防止水沿导管回流,引起灼热试管炸裂 D.加热时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①用一团棉花放在靠近试管口的地方,目的是( D )
②将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开始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 B )
③装药品的大试管口应朝下,目的是( C )
8、我国去年检测出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冒充蛋白质含量。三聚氰胺俗称蜜胺、蛋白精,
含氮量很高,是一种化工原料。它是用尿素CO(NH2)2制取的,其化学方程式为
6CO(NH2)2 === 1□ + 3CO2 + 6NH3 , 则可知三聚氰胺的化学式为 C3N6H6 。
9 、配平: ① 2 Na2O2 + 2 CO2 == 2 Na2CO3 + 1 O2
② 3 Fe + 4 H2O == 1 Fe3O4 + 4 H2
10、根据下列图示实验,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3Fe + 2O2 点燃 Fe3O4
② 2H2O 通电 2H2↑ + O2↑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3小题 ,共 20分)
1、将等容积等质量(包括瓶塞、导管、燃烧匙)的两个集气瓶置于天平左右两盘,并调至平衡,然后分别放人等质量的白磷和木炭如右图,关闭a、b,使二者充分燃烧后,冷至室温,此时打开弹簧夹a、b。
(1)打开弹簧夹a、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A )。
A.甲中进水 B.乙中进水
C.甲、乙二者都进水 D.甲、乙二者都不进水
(2)此时的天平( B )。
A.处于平衡状态 B.偏向左 C.偏向右 D.无法确定
2、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指出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② 集气瓶 ③ 锥形瓶
(2)已知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
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其发生装置是 A ,
收集装置是 C 。
(3)在(2)中用波浪线把氨气的物理性质划出来。
3、下图所示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全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铁丝前端为什么要系一根火柴 引燃 。
(2)集气瓶内为什么要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3)某同学取了一段纱窗网上的细铁丝,来做这个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应有的实验现象。请分析此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 铁丝生锈
四、分析计算题(本题10 分)
将25克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到不再放出气体时,可得15.4克固体混合物:
求:(1)生成多少克氧气?9.6克
(2)有多少克氯酸钾分解? 24.5克
(3)15.4克物质中含有哪些物质各多少克
氯化钾 14.9克 二氧化锰 0.5克
二氧化锰
二氧化锰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