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2课时 PPT+Word)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2课时 PPT+Word)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3-21 11:27:29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课件16张PPT。第7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第1课时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01  知识管理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含  义:指大自然中氧气的含量会由于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物质的燃烧等减少,但又会随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如图:
注  意:(1)自然界中的氧气在一定时期内由于氧循环而保持相对稳定;(2)自然界中的氧循环是指氧元素的循环。
氧气的产生:自然界中氧气产生的途径是光合作用。
氧气的消耗:自然界中消耗氧气的途径有生物的呼吸、物质的燃烧及微生物的氧化分解。
氧气的积累: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气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气的需要,其余的都以气体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
                  
02  基础题
1.与氧循环无关的是(D)
A.生物呼吸 B.物质燃烧
C.光合作用 D.氟利昂破坏臭氧层
2.根据氧循环的原理,在室内,下列方法不可能使空气清新的是(C)
A.开窗 B.在阳台上种花
C.在屋内多种点花 D.装上空气清新装置
3.自然界中氧循环如图所示,在A处不参与该循环的是(C)
A.生物的呼吸作用
B.含碳燃料的燃烧
C.发展利用氢燃料
D.微生物氧化分解
4.辩论:空气中的氧气会耗尽吗?正方的观点:“空气中的氧气会减少直至耗尽”。下列论点不应成为正方论据的是(B)
A.汽车越来越多,消耗的氧气越来越多
B.太阳能、风能、核能等能源的开发利用将耗去空气中的大量氧气
C.有证据表明,在远古时代的原始空气中氧气含量达30%
D.随地球人口的增多,呼吸、燃料燃烧等耗氧也越来越多
5.科学家在分析被密封在琥珀中的远古时代的空气成分时发现,当时大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35%,而现在仅为21%,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D)
A.大量岩石风化消耗氧气
B.海水中溶解氧增加
C.生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D.气候变迁引起森林大量减少
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制做了以下4个密闭的玻璃瓶,放在一定的环境中。请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判断哪个瓶中生物的生存时间最长(B)
      
A      B     C     D
                  
03  中档题
7.提高植被覆盖率对保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有重大意义,这是因为绿色植物能通过(A)
A.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B.光合作用吸收氧气和二氧化碳
C.呼吸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D.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和二氧化碳
8.某公园的一个水上运动项目,封闭塑料球内充有3立方米左右的空气,小朋友可以漂浮在水中玩耍,但在球内时间不能太长。下列选项中,影响小朋友待在球内时间长短的关键因素是(C)
A.人体的含水量 B.球内二氧化碳含量
C.球内氧气含量 D.球内的明暗程度
9.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氧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B)
A.植物→呼吸作用→氧气→光合作用→氧气
B.植物→光合作用→氧气→呼吸作用→二氧化碳
C.植物→呼吸作用→氧气→光合作用→二氧化碳
D.植物→光合作用→氧气→呼吸作用→水
10.电子消毒柜放电时将空气中的少部分氧转化为臭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O2===2O3,再利用臭氧消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B.O2和O3是不同的物质
C.O2和O3都由氧元素组成
D.相同质量的O2和O3所含分子的数目不同
11.有人曾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把密闭的玻璃罩放在有光照的适宜环境下。
A图是把一支蜡烛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罩中燃烧,不一会,蜡烛熄灭了;
B图是把一只小白鼠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罩中,几个小时后小白鼠也死了;
C图是把一支蜡烛放在装有绿色植物的密闭玻璃罩中,蜡烛不熄灭;
D图是把一只小白鼠放在装有绿色植物的密闭玻璃罩中,小白鼠仍然存活。
请探究下列问题:
(1)B图中小白鼠死亡的原因是缺氧。
(2)D图中小白鼠能够存活的原因是光合作用制造氧气供小白鼠呼吸。
(3)A图对于C图来说起对照作用。
(4)上述实验说明了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
12.氧气在自然界中存在非常广泛,并不断循环转化。请回答以下问题:
(1)如图是自然界中氧的部分循环示意图,从①~⑥中选择数字序号填空,消耗氧气的有①②④⑤,产生氧气的有③⑥。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d(填字母序号)。
a.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永远不变
b.空气中的氧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c.每个人都在参与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d.氧在自然界中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
e.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越高越好
(3)在地壳中存在氧元素的物质有二氧化硅、碳酸钙等,而在空气中存在氧元素的物质有氧气、二氧化碳(至少写出2种)等。人体内存在的化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的是水。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填字母标号)。
A.任何情况下呼吸纯氧均有益于人体健康
B.氧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
C.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均是氧化剂
D.氧气有百利而无一害
04  拓展题
13.自然界中物质的循环形成了自然界中物质的平衡。下图所示是氧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循环途径。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所示的大气中产生氧气的三种主要来源是①⑤⑥(填编号),空气的主要成分中没有参与图中循环的气体是氮气(填名称)。
(2)在图所示的循环涉及的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O2、O3。
(3)大气中的氧气除了供给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外,消耗氧气的主要途径是某些物质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而消耗。
(4)臭氧和氧气从物质组成上看,相同点是都是由氧元素组成。
第2课时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温室效应
01  知识管理 
1.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含  义: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被消耗,又随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以及生物腐烂分解等过程,源源不断地重新释放出来,结果使大气中消耗二氧化碳的量与重新释放出的量大致相等。
途  径:
影响因素:人类大量燃烧煤和石油等燃料,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碳,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从而破坏碳在自然界的平衡。
2.温室效应
含  义: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使地球上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的含量迅速增加,导致气温上升,产生类似温室的保温效应叫温室效应。
产生的原因:(1)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2)乱砍滥伐造成森林面积的不断减少。
温室气体:除二氧化碳之外,还包括水蒸气、臭氧、氧化亚氮、甲烷、氯氟烃、全氟碳化物及六氟化硫等。
减缓措施:(1)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2)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等;(3)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退耕还林、还草等。
                  
02  基础题
1.所谓地球的“温室效应”是指(C)
A.频频发生的森林大火,使地球温度升高
B.用塑料大棚提高棚内温度,使之适宜农作物生长
C.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大,使气温升高
D.地球上空臭氧层遭到破坏,使阳光中的紫外线易穿过大气层照射在地球上
2.造成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和缓解温室效应危机的重要措施分别是(B)
A.人造含氟制冷剂的泄漏;采用无氟制冷剂
B.煤、石油、天然气大量燃烧;营造森林绿地
C.汽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收取排污费,限令整改
D.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种植苔藓类植物吸收二氧化硫
3.下列哪项不属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的环节(D)
A.大气中二氧化碳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到植物体内
B.动物通过直接或间接地摄食植物使碳进入到动物体内
C.所有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工业排放,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得到补充
D.大雨使二氧化碳越来越多
4.下列做法不能减轻温室效应的是(B)
A.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B.大量使用酒精、沼气,可解决能源紧张问题
C.提倡乘坐公交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D.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5.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引起温室效应,下面关于大气中二氧化碳主要来源的说法中,最合理的一种是(D)
A.完全来源于煤的燃烧
B.全球人口增多后呼出的二氧化碳
C.植物呼吸作用的结果
D.含碳燃料的大量使用
6.温室效应有功有过,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CO2,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A)
A.CO2是光合作用的唯一原料
B.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低碳”是指较低的CO2排放
D.温室效应为人类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温度
7.自然界除了水循环和氧循环之外,还有一种重要的物质循环——碳循环。以下是有关碳循环的图解,图中CO2代表二氧化碳,H2O代表水。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分别代表两种重要的生理作用。
①代表的是光合作用;②代表的是呼吸作用。
(2)图中③④分别代表哪类生物?
③代表的是动物;④代表的是细菌、真菌。
(3)图中哪类生物不需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就能生存? 绿色植物。
                  
03  中档题
8.自然界中存在许多循环现象,下列自然界中的四种循环所发生的变化主要为物理变化的是(D)
A.碳循环 B.氧循环
C.氮循环 D.水循环
9.“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B)
A.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D.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10.自然界中有几千万种含碳物质,并循环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碳循环
B.森林的减少对碳循环没有影响
C.金刚石中碳原子间没有间隔
D.地下的煤中碳原子是静止不动的
11.关于温室效应,有下列说法:①温室效应有利也有弊;②温室效应的加剧是大气层中臭氧层受到破坏引起的;③温室效应的加剧主要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引起的;④发展太阳能、水能以代替煤、石油等燃料,可以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⑤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恒定,适于动植物生存;⑥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所以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可以消除温室效应。其中正确的是(B)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
12.碳的耗用量称为“碳足迹”,如图,一般情况下,排放的二氧化碳越多,碳足迹就越大。碳足迹的计算包括一切用于电力、建设、运输等方面的能源以及我们所使用的消耗品,以下做法可以减小“碳足迹”的是(A)
A.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
B.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
C.将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
D.以私家车出行代替公共交通工具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13.如图所示,如果甲是H2O和CO2,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乙是呼吸作用,丙是有机物和O2,丁是光合作用
B.乙是光合作用,丙是有机物和O2,丁是呼吸作用
C.乙是呼吸作用,丙是H2O和CO2,丁是光合作用
D.乙是光合作用,丙是H2O和CO2,丁是呼吸作用
14.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流动,如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D)
A.图示中“大气”的成分是氧气
B.图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方向是动物到植物、微生物到动物、微生物到植物
C.生理过程②③④均表示生物的呼吸作用
D.过程②的意义不仅在于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还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04  拓展题
15.下图A~D是四个大小完全相同的装置,同时放在阳光下,过一段时间后我们观察到A~D四瓶中b端液面升高最明显的是(D)
16.“水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两大重要循环,结合你所学到的科学知识回答下面有关问题。
(1)从微观的角度看,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2)从宏观的角度看,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从分子、原子及元素的角度看,地球表面的“水循环”主要是由水分子的运动引起的,自然界“碳循环”中的“碳”是指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