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二章
在试卷中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N:14 C:12 S:32 Cl:35.5 F:19 K:39
一、选择题
1、某同学对一些科学符号中数字的含义有如下的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
A.O2:可表示一个氧气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 B.2C:可表示两个碳原子
C.S2-:可表示一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D.NH3:可判断出该物质中N、H元素的个数比为1:3
2.右图中甲、乙两图分别是地球和火星的大气组成(体积分数)示
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O2的体积分数相同
B.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都有N2
C.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CO2的体积分数相同
D.地球和火星的大气组成完全相同
3、、据报道,科学家已经研制出世界上最薄的材料——碳膜片,其厚度只有一根头发的二十万分之一。如右图所示,这种碳膜片形状如蜂巢,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六边形单元向外延展而成。下列有关碳膜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碳膜片属于单质 B、碳膜片与C60是同一种物质
C、碳膜片属于人工合成的化合物
D、碳膜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和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不同
4、对各下列符号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
A.Mg2+:1个镁离子 B.2H:2个氢分子
C.N2:2个氮原子 D.2O2-:2个氧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5、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①将高锰酸钾粉末加入试管中;②用铁夹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加热试管;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熄灭酒精灯;⑦导气管移出水面。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A、①②③④⑤⑦⑥ B、③②①⑤⑥⑦ C、②①③④⑤⑥⑦ D、③①②④⑤⑦⑥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B、臭氧层能阻挡和削弱过强的紫外线
C、含碳燃料大量使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加剧的原因之一
D、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7、在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8 2 20 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0 8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X的质量为6g 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X、Y
C.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是1:3 D. Y、Q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1
8、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实验是 ( )
9、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3.2克某有机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克CO2和3.6克H2O,则该有机物中 ( )
A. 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B. 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C. 一定含有C、O两种元素,可能含有H元素 D. 只含有C、H两种元素,不含有O元素
10、隐形眼镜洗液的主要成分是H2O2(双氧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H2O2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H2O2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H2O2是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D、H2O2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构成的
11、某市《空气质量周报》,是环保部门对某地区空气污染程度所作的监测报告,主要有①可吸入颗粒物、②二氧化硫、③氮的氧化物 三项量化指标。下列情况中,能直接引起①②两项指标变差的是( )
A、随意扔弃难以分解的塑料垃圾 B、用煤炭做燃料放出大量烟气
C、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中 D、农业上滥用化肥和农药
12、下面是某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图表文字(I为碘元素符号)。由此,你得到的信息和做出的推测是( )
A.此食盐是纯净物
B.“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碘元素
C.1 kg此食盐中合碘酸钾(35±15)mg
D.“菜未烧熟不宜加入碘盐”的原因不可能
是碘酸钾受热不稳定
13、如图,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过了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房间逃离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湿毛巾捂住鼻子 (B) 淋湿衣服爬出
(C)伏低身子逃出 (D)成站立姿势跑出
14.下列说法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a克水受热形成a克水蒸气 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的质量比铁大
C、10克食盐溶于70克水得到80克食盐水 D、湿衣服晾干后,质量变小
15. 如图,某同学用红磷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1/5,对此,你认为下列做法或想法不可取的是( )
A、检查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B、可能红磷的量不足,没有除尽氧气
C、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进入瓶内的水减少
D:将红磷改成足量的木炭,重新实验
16.2008年世界环境日我国的主题为“绿色奥运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响应这一主题,下列建议中,不可取的是( )
A.购买不含“氟里昂”的绿色环保冰箱 B.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
C.提倡使用手帕,减少纸巾的使用 D.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处理
17、某金属元素R,它的氢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它的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则该金属元素R的化合价为( )
A. B. C. D.
18、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该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a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
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该装置不能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
二、简答题
1、在A+B=C+D的反应中,若20克A和10克B正好完全反应生成5克C,则4克A和 克B完全反应可生成 克D,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5,则A的相对分子质为 。
2、下列这些物质中:①氧气、②一氧化碳、③水、④空气、⑤澄清石灰水、⑥硫粉。
属于单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 ___。
3、、鸡蛋腐败时会产生一种无色、有臭鸡蛋味的硫化氢(H2S)气体,它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点燃完全燃烧时,生成SO2和水,把H2S通入浓硫酸中,发生的反应为:H2S+H2SO4(浓)=SO2+X +2H2O
(1)上述内容中,属于H2S物理性质的是
(2)H2S与H2SO4(浓)反应时,生成物中X的化学式是
4、(1)“纳米材料”特指微粒直径为1~100nm(1nm=10-9m)的颗粒。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作催化剂,使汽车尾气中的CO与NO反应转化成为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气体可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另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据《化学世界》期刊介绍,最近我国著名化学家徐辉碧教授,根据众多实验事实,提出硒(元素符号Se)与艾滋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硒的一种化合物是K2SeO4,已知K2SO4叫硫酸钾,则K2SeO4的名称叫 。
5、如图所示,广口瓶内盛有适量澄清石灰水,内放一株绿色植物,并用瓶塞塞紧,在黑暗中放置较长时间,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是因为瓶内的 气体与Ca(OH)2发生了反应,该种气体主要是由植物的 作用释放出来的。
6、右图是某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请回答:
(1)曲线AB段表示__ __ 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填“吸气”或“呼气”)
(2) 在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腔的体积__ __ 。(填“增大”或“减小”)
7、小明在田间发现一株白化的水稻苗,即有部分叶片是不含叶绿素的,呈白色,如图所示。小召将植株带回,经48小时饥饿处理后(即黑暗中放置48小时),然后在阳光下放置8小时,分别取绿叶和白色叶进行实验,结果发现只有绿叶中有淀粉存在,这可以证明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因素是 。“饥饿”处理的目的是 。
8、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从外至内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层。将一根火柴梗横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l秒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处在火焰的最外端先被烧焦(如右图所示)。
结论:蜡烛火焰的__ __层温度最高。
再将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如左图所示)。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石蜡中一定含有__ __元素。
9.“嫦娥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成功发射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的发射过程包括火箭发射、入轨、变轨、奔月、绕月等过程。
(1)“嫦娥一号”运载火箭的部分动力由液氢和液氧反应提供,该反应中,液氢的燃烧产物是__ __
(2)“嫦娥一号”的任务之一是估算月壤中氦--3的含量。每百吨氦--3核聚变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氦--3原子的质子数是2,中子数是1,则其核外电子数是__ __
10.我校实验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点燃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②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⑵待红磷熄灭冰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可观到 现象。
11.如图甲、乙为人的呼吸模式图,其中表示呼气的是图 。小明为了证明人呼出的气体比吸进的气体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了,他收集了两瓶气体(如图丙),请你帮他选择一种方法加以验证 。
12、为保证长时间的潜航,在潜水艇里要配备O2的发生装置,有以下几种制备O2的方法:①加热高锰酸钾 ②电解水 ③在常温下Na2O2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氧气O2
(1)写出③的化学反应式 (2)你认为最适合在潜水艇里制O2的方法是
(3)与其它两种方法相比,这种方法的优点是: 、
13、沼气是当今已开发和使用的最洁净的气体燃料之一,使用沼气是解决农村能源不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图7是沼气的产生和应用示意图。
(1)图示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
(2)沼气中除含有甲烷外,还含有二氧化碳及少量的氢气、氮气、硫化氢、一氧化碳、水蒸气等。沼气略带臭味,你分析臭味可能来自__________气体。
(3)从安全方面考虑,使用沼气时一定要防止沼气中混入_____________。
14.如图所示装置用于测定蝗虫呼吸作用的速率,
图中的NaOH溶液能够充分吸收瓶中的CO2气体,
据图回答问题:(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蝗虫
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
⑴该装置可测定蝗虫呼吸作用过程中吸收O2的速率还是释放CO2的速率? ;
⑵15分钟后,U形管左右两侧的管内液面位置有何改变? 。
⑶B瓶有什么作用? 。
15、如图,这是一瓶用排水法收集好的无色气体.据此,请你写出与这种气体相关的物理性质(“无色气体”除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1.小明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实验一 将氯酸钾加热至融化,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复燃 氯酸钾受热要分解产生氧气。 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 加热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不复燃 二氧化锰受热不产生氧气。
实验三 木条迅速复燃 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
(1)请你帮小明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要验证化学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是否发生了变化。
2.氟利昂是一种常见的制冷剂。氟利昂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分解出氯原子破坏臭氧层,其破坏臭氧的循环示意图如下:
(1)臭氧与氧气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
是_ __;
(2)经过①②③的反应后,氯原子的个数_ ___(填“减少”或“增加”或“不变”);
3、某学生为了证明植物呼吸时放出二氧化碳,设计了如下左图的实验装置,其中绿色植物生长旺盛。将装置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后观察结果。试分析:
(1)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后,容器内溶液的PH值
(增大、减小),容器内溶液出现的现象是 ;
(2)该装置放在黑暗中的作用 ;
4.2008年5月8日9时17分,年轻的藏族女火炬手次仁旺姆在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顶将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高高举起。一团以“梦想”命名的火焰。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把人类的梦想变成现实。火炬要在-40℃低温、空气稀薄、大风环境下顺利燃烧,在不改变外观的条件下科技人员对火炬进行了必要的改造。其中之一是将火炬平常使用的丙烷气体燃料改制为特殊配方的固体燃料。请回答:
(1)丙烷(C3H8)属于有机物,已知一个碳原子中有6个电子,则一个丙烷分子中共有个 电子。
(2)从燃烧的条件考虑,你认为这种特殊配方的固体燃料要能在珠峰顶上顺利燃烧,应具有的性质是着火点 (高、低),配方中除可燃物外还应有在受热条件下能 (放出、吸收)氧气的物质。
5、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对光合作用进行了探究。他们用氧一18同位素分别标记水和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使它们分别成为氧一18水和氧一18二氧化碳。
然后分两组进行实验,两组实验所用的植物、光照及其他条件都相同,结果如下表:
水 二氧化碳 生成的氧气
第一组 H2O C18O2 O2
第二组 H218O CO2 18O2
注:H218O——氧—18水 C18O2 ——氧—18二氧化碳 18O2 ——氧—18氧气
(1)该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光合作用释放的 中的元素究竟是来自水还是二氧化碳?
(2)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3)两组实验所用的植物、光照及其他条件都相同,是为了 。(填“控制变量”或“增加变量”)
6.无土栽培是把植物所需的无机盐。按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来栽培植物.科学兴趣小组选用三株大小和长势相似的四季海棠,分别栽培在盛有不同培养液的三个栽培盆中,放在自然光下照射。15天后四季海棠的生长情况记录如下。
A B C
蒸馏水 营养液1 营养液2
基本不生长,叶片边缘发黄 生长缓慢,基本无分枝.叶片增加少,且较薄 生长迅速,分枝多,叶片增加多,且较厚
(1)15天内C栽培盆中的四季海棠长势最好。这个实验说明了植物的生长离不开____
(2)要使实验设计更加合理,除了选择的植株大小和长势相似外,你认为还应该控制哪些
变量 (写出一点)。
(3)该小组配制的一种营养液,是在每升水中溶解KCl:气3.3克、 NH4N03:1.8克、
Ca(HPO4)2 :4.5克、 MgSO4 : 1.6克。
若用NH4HCO3代替NH4NO3,每升水需要多少克NH4HCO3 (要求列式计算)
7、如图是两种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取装置。请回答:
(1)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若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来制取甲烷时,应采用__ __装置。
(2)将6.5g 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MnO2)的混合物装入大试管中,加热制氧气。待反应完毕后,冷却试管后称量,剩有4.58g固体物质。求: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钾(KCl)质量多少克?(要求列式计算)。
8、10克铜放在空气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固体质量增加了1.6克,求生成了氧化铜多少克?
9、高炉中炼铁主要是利用一氧化碳与赤铁矿(主要成分是反应为Fe2O3)反应来得到铁,其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现用足量的一氧化碳与1.25克不纯的氧化铁发生反应,将反应中生成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1.64克。求氧化铁粉末的纯度。
10、某研究学习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矿石样品,并取稀盐酸200克,平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 1 2 3 4
加入样品的质量 5 10 15 20
生成CO2的质量 1.76 3.52 4.4 m
求:(1)哪几次反应中矿石有剩余? (2)上表中m的数值是
(3)试计算这种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009年八年级科学期中测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A A D A C A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B B D B D B B C
二、简答题
1、2 3 50
2、①⑥ ②③
3、无色、有臭鸡蛋味的气体 S
催化剂
4、CO+2NO===== N2+ CO2 硒酸钾
5、CO2 呼吸
6、吸气 减小
7、叶绿素(或“叶绿体”) 排除原来储存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8、外 碳和氢
9、水( H2O) 2
10、⑴ 使瓶中的氧气能完全反应 ⑵ 水被吸进集气瓶中
11、乙 向两瓶气体中分别倒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澄清石灰水摇晃使其充分反应,观察两者的浑浊程度是否相同。(其它合理答案亦可)
12.⑴ 2 Na2O2+ 2CO2==2Na2CO3+O2 ⑵ 3 (3) 略(
13.⑴ 热 ⑵ 硫化氢 (3) O2
14.(1) 呼吸作用吸收氧气的速率, (2) 左高右低 (3) 对照作用
15、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 气体不易(难)溶于水
三、实验探究题
1将MnO2与KClO3的混合物加热 第一方面:比较MnO2在KClO3分解前后的质量
2、分子结构不同 不变
3.解:(1)减小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避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对实验产生干扰(3)B
4、26 低 放出
5.氧气(或O2)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中的元素来自于水 控制变量
6、 无机盐 三种培养液等量(或“光照时间相同”、“控制温度相等”、“控制生长条件相同’’等均可) 3.6 g(或“3.55 g")
7、甲 2.98
8. 解:设生成了氧化铜x克
2Cu+O22CuO
128 160 160-128=32
x 1.6
x=8克
9、设:参加反应的氧化铁的质量为x。
根据:Ca(OH)2+CO2=CaCO3↓+H2O和3CO+Fe2O32Fe+3CO2 可得关系式:
Fe2O3~3CO~3CaCO3
160 300
x 1.64克
x≈0.875g;则氧化铁粉末纯度为
10、解:(1)3和4 两次 (2)4.4
(3)设5克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1.76g x= CaCO3%=
Ar(氩气)等
图甲
N2
O2
死去菌的蝗虫
活蝗虫
NaOH溶液
生物能→化学能
↗ 光能
↘ 能
图乙
N2
CO2
水
Ar(氩气)等
B瓶
A瓶
第26题图
绿叶
白色叶
NaOH溶液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