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章 第二单元 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
重点:
1. 了解植物茎的分类和结构,能说出各部分构造的功能。
2. 了解导管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了解筛管对有机物的运输。
3. 了解植物叶片的解剖结构及其各部分构造的功能。
4. 了解保卫细胞及气孔的组成、分布和作用。
5. 理解蒸腾作用对植物生长的意义。
6. 了解土壤污染及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
难点:
1. 正确区分各类茎及观察茎的结构。
2. 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际运用。
3. 正确分析农业、工业、生活等方面引起土壤污染的因素以及对土壤的危害,制定出最佳防治污染的措施。
知识要点:
(一)茎:
1、茎的类别:
(2)茎按生长方式可分为:
茎的类别 特点 代表植物 茎与环境的关系
直立茎 茎较坚硬,能直立,最常见 果树,甘蔗,白菜 茎的生长都能使叶更好地伸展在空中,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或使根更好地吸收水分和养料
攀援茎 用卷须等攀他物上升的茎 葡萄,黄瓜等
缠绕茎 借茎本身缠绕他物上升的茎 牵牛,常春藤,菜豆
匍匐茎 平卧于地,四周蔓延,长不定根 草莓
2、茎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由内到外)
树皮: 作用
韧皮部:内有 ,运输
双子叶植物的茎 形成层:属_______组织,细胞能分裂增生,使茎加粗
木质部:内有_______,运输_______和_______
髓:由薄壁细胞构成,有贮藏营养物质的作用
3、茎的功能:
茎具有支持、 的功能。
(1)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①输送的方向:自下而上向枝端运输。
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进入根部输送到叶
②输送的组织: 。它位于 部。
③水分输导的动力:其中主要的是蒸腾拉力。
(2)有机物的运输:
①输送的方向:自上而下向根运输
②输送的组织: 。它位于 部。
(二)叶:
1、蒸腾作用:根从土嚷中吸收的水中只有很少部分用于植物的生命活动,其中的99%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发出去了。
(1)含义:叶将根吸收的水经气孔以 形式向大气散发的过程。
(2)器官∶
(3)影响蒸腾作用的环境因素: 、 、湿度等。一般气孔周围的湿度小,气温较高,光照强,则植物的蒸腾作用就强,反之就比较弱。
(4)蒸腾作用的意义:
①是根吸水的动力 ②能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③可降低叶面的温度
2、叶的结构:分为表皮(上有由保卫细胞组成的 )、叶肉和叶脉。
(1)保卫细胞和气孔:表皮细胞是一种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的细胞。无叶绿体,对叶起保护作用。表皮上还有成对的半月形细胞,叫做保卫细胞,内有叶绿体。两个保卫细胞之间的小孔就是气孔,是二氧化碳和氧气进出叶片的门户,也是蒸腾作用散水的通道。
(2)气孔和蒸腾作用的关系:
气孔可以张开或闭合,由保卫细胞控制,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失水萎缩,气孔闭合,以此调节植物的蒸腾作用。当植物体水分较多时,气孔张大,蒸腾作用加强;当植物缺水时,气孔关闭,蒸腾作用减弱。
(三)保护土壤:
1、目前土壤资源最大的威胁来自于土壤的 和过度开发。
2、土壤污染主要有:农药化肥污染、工业三废(废水、废渣、废气)污染、生活垃圾污染。
3、我国的土壤资源并不充裕,因此保护土壤更是非常重要。保护土壤,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典型例题】
例1. 玉米的茎长成后不能增粗,而桃树的茎能年年变粗,从茎的结构分析,能不能变粗的根本原因是( )
A. 茎内有无韧皮部 B. 茎中有无形成层
C. 茎内有无木质部 D. 茎内有无髓
分析:茎能否增粗决定于有无形成层,形成层细胞能够分裂增生,属于分生组织;向外分裂产生的细胞生长形成韧皮部,向内生长形成木质部,所以双子叶植物的茎能逐年加粗。而单子叶植物如玉米、小麦、水稻、竹类等植物因为没有形成层,因此它们的茎不能加粗。
答案:B
例2. 小明和小刚两人到刚砍伐过树木的山上去观察茎的结构,观察到茎的切面中从里到外有许多同心圆,两个人都数了同一棵树横切面上的同心圆,小明发现树皮由内到外有17个同心圆,小刚从里数到最外面发现有20个同心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棵树可能已生存了17年 B. 这棵树可能已生存了37年
C. 这棵树可能已生存了20年 D. 这棵树一定已生存了17年
分析:年轮:茎生长时前一年的晚材(秋材)和后一年早材(春材)间的分界线,是指木质部的生长。春天外界的气温适宜,水分充足,茎生长快,排列疏松,颜色较浅;入秋后雨量少,气温低,生长慢,排列紧密,颜色较深。每年生成一轮,不包括木质部外的形成层、韧皮部、皮层、周层等环状结构,所以小刚的数法是错误的。而因树的种类不同,有的树一年里可以出现多个年轮,所以答案D是错误的
答案:A
例3. 如图所示的爬山虎的茎能产生不定根,能在竖直的墙壁上生长,你认为按生长方式分析,爬山虎的茎属于( )
A. 攀援茎 B. 缠绕茎
C. 直立茎 D. 匍匐茎
分析:根据生长分式不同,茎可分为攀援茎、缠绕茎、直立茎、匍匐茎四类,四类茎按是否能向上可以区别出匍匐茎;根据向上生长是否需借助他物可以区分直立茎、攀援茎、缠绕茎;根据借助他物向上生长是否利用变态茎、叶结构附着他物,可以区别攀援茎和缠绕茎。
答案:D
例4. 如图是双子叶植物茎的横切面图,分析图示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图中A、B、C分别表示什么结构:
A B C
(2)其中C 中有 ,可以输送水分和无机盐。A 中有 ,可以输送有机物。
(3)图示的茎 (填“能”或“不能”)逐年增加,是因为A 和C 之间有 ,能 。
分析:双子叶植物的茎由外到内依次为树皮、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髓构成。其中树皮内侧是韧皮部,形成层也只是由几层细胞构成,而体积最大也是最主要的部分是木质部,木质部再往里就是髓。髓由薄壁细胞(细胞较大,管壁较薄)构成,有贮藏营养物质的作用。木质部内有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韧皮部内有筛管,运输有机物。茎能否增粗决定于有无形成层。细胞能分裂增生,使茎加粗
答案:(1) A. 韧皮 B. 髓 C. 木质部
(2)木质部;导管;韧皮部;筛管;
(3)能;韧皮部;木质部;形成层;分裂产生新细胞,向外增补韧皮部,向内增补木质部。
例5. 在两棵小树之间,拴上铁丝用来晾衣服,日子久了结果发现小树形成节瘤。这是由于破坏了( )
A. 韧皮部 B. 木质部 C. 形成层 D. 木纤维
分析:在小树上拴铁丝,日子久了,由于小树的茎会不断长粗,而铁丝不会变长,铁丝会破坏小树的树皮,相当于将树皮环割。我们知道:内树皮的韧皮部由筛管组成,担负着把叶制造的有机物运输到根和其他植物器官的功能。所以小树被环割后,运输的通道被阻断,小树环割部位的上方就因积蓄大量的有机物而形成节瘤。
答案:A
例6. 小明在摘甜桃时,发现桃树的树干上粘有紫色的粘稠物。他想:“粘稠物是如何产生的,它是什么物质呢?”他询问桃园主人,桃园主人告诉他桃干碰伤或遭虫咬后,都有粘液流出,久后变成粘稠物质粘在树干上。小明猜想粘稠物可能是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也可能是叶合成的有机物。他选取了一条将被整枝割掉的生长旺盛枝条,做了以下实验,在整枝处对枝条进行环割处理,观察到环割上端的树皮处有少量粘液流出,一周后观察到环割处出现图所示的现象,环割的上端出现较多紫色粘稠物。根据上述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在摘甜桃时提出的问题是:
(2)他提出的科学猜想:猜想一:
猜想二:
(3)根据实验,你和小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对小明的探究实验运用了哪些过程
分析:粘稠物只能是两种成分:水分、无机盐或有机物。其中水分和无机盐是由根吸收的,并且是由木质部的导管运输的;而有机物却是由叶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并且由树皮内侧的韧皮部自上而下输送的。所以若树皮割裂后有液体流出,则流出的液体是有机物,反之则是水分和无机盐。
答案:(1)桃树在干上附着的粘稠物是如何产生的?它是什么物质?(2)粘稠物是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粘稠物是叶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3)桃树干上的粘稠物是叶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4)小明的实验过程包含了提出问题、科学猜想、试验设计、得出结论等四个方面。
例7. 如图是研究环境因素对蒸腾作用影响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1)在春天的阳光下,水银柱会 (填“上升”或“下降”),原因是
(2)如果把这一装置放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结果发现水银柱上升十分缓慢,这说明了
(3)如果把这一装置放在夏天的烈日下,结果发现水银柱几乎不动,则说明了:
(4)如果在实验室里,用电吹风吹叶片,结果发现水银柱上升也十分迅速,则说明了
也影响了植物的蒸腾作用。
(5)以上几种实验结果说明了植物的蒸腾作用强弱与环境因素关系密切。主要与 、 和 有关。
分析:蒸腾作用能促进水分的吸收和运输,蒸腾作用的强弱则由气孔开度决定。而气孔开度主要受温度影响,一般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在30℃左右达到最大气孔开度,35℃以上的高温会使叶片过度失水,气孔会关闭,使蒸腾作用减弱。若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由于光照不足,湿度大,所以植物的蒸腾作用也减弱。一般气孔周围的湿度小,气温较高,光照强,则植物的蒸腾作用就强,反之就比较弱。
答案:(1)上升;植物具有蒸腾作用。
(2)光照强弱和湿度的大小,与植物的蒸腾作用强弱有关。
(3)光照太强反而会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
(4)温度
(5)光照、温度、湿度
例8. 我们经常发现在城市绿化带上,园林工人摸黑将剪去部分枝叶、根部用草绳捆扎有较多泥土的移栽植物种植在花坛上、浇足水,罩上黑色的防晒网。阅读上述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将短文中园林工人为提高植物成活率而采用的措施用短线画出。
(2)上述措施中,为了使蒸腾作用减弱的是
分析与答:移栽植物提高成活率最重要的是使植物体内有充足水,种植应做到两点:一是利于吸水;二是减弱蒸腾。所以园林工人提高成活率的措施是剪去部分枝叶、根部用草绳捆扎有较多泥土的移栽植物种植在花坛上、浇足水。其中使蒸腾作用减弱的措施是:傍晚摸黑栽种,减去部分枝叶、罩上黑色的防晒网。
例9. 把泥土按30度的坡度在一侧为玻璃的箱子内堆好(如图),在低处安上引水沟,放好接水桶。在其中A坡上种上草皮。用洒水壶以相同水量、同样快的速度分别对两个坡面洒水。两个坡面的水流运动和水沟的汇水情况如下表所示:
水流运动 汇入引水沟的水量 汇入引水沟的泥沙量
A 较慢 较少 较少
B 较快 较多 较多
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 对土壤有重要的保护作用。植物的根系把土壤颗粒紧紧地粘结在一起,植物的树冠或茎叶可以减缓雨水直接冲击土壤,大大减轻了 流失。而裸露的地面没有 的保护,就容易发生 。
(2)水土流失现象往往与人们 等不合理的利用方式密切相关,因此这些行为必须加以制止。
(3)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的洪水对国家和人民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灾后,我国政府决定严禁砍伐长江上游的天然林,几万林业工人由伐木者变为育林者。这项措施对上游地区来说,主要是为了( )
A. 改善大气质量 B. 改善植被结构,防止水土流失
C. 保护当地珍惜野生动植物资源 D. 降低当地气温的日较差,从而减少洪灾
分析:本题通过实验探究了植物对土壤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它能减少土壤水分的流失。但由于人类长期以来对森林的过度采伐,忽视了森林的生态功能,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答案:(1)植物;水土;植物;水土流失(2)乱砍滥伐 (3)B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60分钟)
1. 如图所示,表示缠绕茎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双子叶植物的茎能不断的加粗是由于这些植物具有( )
A. 形成层 B. 生长区 C. 韧皮部 D. 木质部
3. 下列哪一个过程符合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途径( )
A. 叶→根→茎 B. 根→叶→茎
C. 叶→茎→根 D. 根→茎→叶
4. 植物的年轮存在于植物体茎的哪个结构中( )
A. 外树皮 B. 髓 C. 形成层 D. 木质部
5. 收集橡胶胶乳时往往要割橡胶树,为使胶乳顺利流出,正确的割胶方式是应该割到橡胶树的哪个部位( )
A. 木质部 B. 内树皮的韧皮部
C. 形成层 D. 外树皮的韧皮部
6. 植物体内的淀粉等有机物是( )
A. 根从土壤中吸收而来的 B. 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的
C. 植物呼吸作用形成的 D. 茎通过导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的
7. 在树干近地面处环割树皮一圈,环割处就会长出树瘤,树会逐渐死亡,这是由于( )
A. 水不能向上运输,光合作用不能进行
B. 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不能运输到根部
C. 根吸收的无机盐不能运输到叶片
D. 形成层被破坏,细胞停止分裂
8. 如图所示,薄膜上的水珠主要是因为( )
A. 土壤中的水分蒸发出来的 B. 植物蒸腾作用产生的
C. 植物呼吸出来的 D. 空气中的水分凝结而成的
9. 下列关于蒸腾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蒸腾作用利于有效地降低叶片温度
B. 蒸腾作用对根部吸水产生动力
C. 蒸腾作用促进溶于水中的无机盐运输到茎、叶中去
D. 蒸腾作用能促进根对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10. 下列方法能加强蒸腾作用的是( )
A. 选取生长旺盛的阔叶植物 B. 放在阳光下照射
C. 放在通风处 D. 以上方法都可以
11. 制作麻袋用的材料取自于植物体的( )
A. 根的韧皮部 B. 茎的韧皮部
C. 叶片 D. 茎的形成层
12. 把带叶的茎插入红墨水中,被染成红色的应是( )
A. 韧皮部的导管 B. 韧皮部的筛管
C. 木质部的导管 D. 木质部的筛管
13. 灌溉不久的植物,气孔开闭和蒸腾作用的情况应是( )
A. 气孔闭合,蒸腾作用加强 B. 气孔张开,蒸腾作用加强
C. 气孔闭合,蒸腾作用减弱 D. 气孔张开,蒸腾作用减弱
14. 在发生洪灾时,农作物被水淹没当洪水退去后农民通常要洗苗,洗去作物上的泥沙。这主要是为了( )
A. 防止作物受重压倒伏 B. 清除洪水带来的污染物
C. 增强光照 D. 保证气孔的通畅
15. “大树底下好乘凉”的科学解释是( )
A. 由于树木遮挡了太阳辐射的缘故 B. 主要是由于树木的蒸腾作用
C. 前两个选项合并起来 D. 空气不流通,降低了温度
16. 移栽树木时,往往要剪去部分枝叶,且常在阴天或傍晚进行,其主要目的是( )
A. 降低树木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
B. 降低树木的光合作用,减少水分消耗
C. 以利树木生长,有利于受损的根恢复
D. 因根毛大量受损,必须减少蒸腾作用
17. 废弃的塑料制品成为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
A. 因为它们都是有毒物质 B. 它们因不能自然分解而破坏土壤结构
C. 它们减少土地的使用面积 D. 它们分解后产生有毒物质
18. 小张同学在做糖番茄时加入了大量的白糖,过了一会儿发现碗中出现大量的水分。请你分析一下这些水分的来历( )
A. 是因为番茄细胞大量失水引起的
B. 是因为空气中的水分进入引起的
C. 是因为番茄细胞大量吸水引起的
D. 是因为番茄细胞大部分变成了水
19. 小李同学在家中移植树木的过程中不小心弄破了树皮,他发现有许多的液体流出。经过分析这些液体为有机物,说明树木运输有机物的部位是 。
20. 人们在很早以前就会利用植物为人类服务,平时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木制家具和木制的课桌椅主要是利用茎的 。
21. 移栽后的植物,因为折断了纤细的幼根和根毛,往往出现 现象,因此,移栽植物应该在幼苗期,而且要尽量 移栽。
22. 同学们在节假日去公园的时候是否发现每到夏季的时候园林工人在公园中忙于用割草机割草。请从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的角度考虑,这样做的目的是 。
23. 常见的茎有直立茎、攀援茎、 和 等四种形态。
24. 桔子树枝顶端的桔子往往比较小,而枝条下部的桔子比较大。这是由于桔子形成过程中的有机物是由叶片提供的,而叶片制造有机物在植物体内是通过 内的 由上往下运输的。
25. 将植物的茎横切后发现分为明显的三层。由外至内分别是 、木质部、 。
26. 种子植物叶片中叶脉有多种作用,其中一项作用就是运输水分、无机盐和 。
27. 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两千多年前人们已经生活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但是长期的开荒种地和过度的放牧,历代朝廷的大量伐木建造宫殿丘陵以及战争的影响,使茂密的森林丧失贻尽。目前,我国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非常严重,许多地区土地被沙漠覆盖,此现象说明了绿色植物有 的作用。
28. 某同学做了如图实验:
(l)十几小时后,植物的茎变红的部位是
(2)从实验中可知,植物体负责运输功能的是根、 茎、叶中的导管和筛管。其中导管位于 , 负责运输 ,筛管位于 ,负责运输 。
(3)纵切枝条,观察发现红色越往上越浅是因为( )
A. 上面水太多了,把红色冲淡
B. 下面的红色随水分蒸腾了
C. 水分是从下往上运输的,越上就越浅
D. 这是枝条自身的一个特点,不是水分引起的
(4)如果想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
A. 放在黑暗环境中 B. 放在阳光下照射,加快植物叶片的蒸腾作用
C. 让红墨水的浓度稍大一些 D. 放在通风的环境中
(5)实验中把枝端削成平整的斜面,是为了 导管切口截面积,有利于
和 的运输。
29. 观察图回答下列问题:
(l)图中植物可能处于萎蔫状态的是 ,因为此时
(2)在图中有叶绿体分布的是 ,起保护作用的是 ,气孔是氧气和二氧化碳出入叶片的 。
(3)你能简单地用实验证明一般情况下叶片的下表皮的气孔比上表皮多吗?
30. 根据图填空:
(1)图中1表示植物体的__细胞从土壤中吸收 和
(2)图中2的结构为茎木质部的 ,它把从根部吸收的物质运输到叶等器官;
(3)图中3表示叶片纵切面图,通过 将水分和光合作用产生的 释放到大气中。
【试题答案】
1~5:BADDB 6~10:BBBDD 11~15:BCBDC 16~18:DBA
19. 筛管 20. 木质部 21. 萎蔫;带土 22. 减少蒸腾作用
23. 缠绕茎;匍匐茎 24. 韧皮部;筛管 25. 树皮;髓
26. 有机物 27. 减少土壤水分流失
28. (1)导管 (2)木质部;水分和无机盐;韧皮部;有机物
(3)C (4)A (5)增加;水分;无机盐
29. (1)A;气孔关闭(2)保卫细胞;表皮细胞;门户(3)略
30. (1)根毛;水;无机盐;(2)导管(3)蒸腾作用;氧气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