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 专题复习与巩固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节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 专题复习与巩固训练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3-22 18:21: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节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 专题复习与巩固训练
【要点整理】
知识点1: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1.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作用
(1)呼吸: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整个过程称为 。呼吸的第一个环节是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又称肺的通气,是由呼吸系统通过呼吸运动完成的。
(2)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作用
如图所示,人体呼吸系统由 和 组成,其中 是气体交换的器官,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其组成器官及作用如下:
呼吸系统的组成 各器官的作用
呼吸道 鼻 阻挡和粘住灰尘、细菌,还能温暖、湿润空气,感受气味刺激
       前后略扁的管道,是空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喉 由软骨做支架,保持气体畅通
气管和支气管 支气管管壁覆盖着有纤毛的黏膜,能分泌黏液,粘住灰尘和细菌
             主要的呼吸器官,由大量的肺泡组成,肺泡壁、毛细血管壁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肺泡周围布满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2.呼吸运动
呼吸运动是膈肌和肋间肌协同活动的结果,它包括 和 两个过程。
(1)吸气过程:在吸气时,膈肌收缩,横膈膜 (变得扁平),肋间外肌收缩,肋间内肌舒张,肋骨向上、向外移升,胸腔体积增大,肺随之扩张,此时肺内气压 (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21cnjy.com
(2)呼气过程:在呼气时,膈肌舒张,横膈膜恢复拱形,肋间外肌舒张,肋间内肌收缩,肋骨向 、向内移动,胸腔体积减小,肺恢复原状,此时肺内气压 (大于外界大气压),气体从肺内排出体外。
3.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一般指的是 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1)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肺泡肺泡外毛细血管
肺泡内的气体和血液中的气体存在浓度差:肺泡内氧气的浓度大于毛细血管内血液中氧气的浓度,所以肺泡内的氧气通过扩散作用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肺泡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低于毛细血管内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所以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通过 作用离开血液进入肺泡内。
(2)肺泡适用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
①肺泡数目较多;
②肺泡外包绕着大量的 ;
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
例1 如图为肺泡与血液间气体交换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不同的血管,a、b表示不同的气体,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或气体进出的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和b分别表示二氧化碳和氧气
B.甲内流的血比丙内流的血含氧量低
C.与甲相比,丙内的血液含有更丰富的营养物质
D.乙和肺泡的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知识点2: 呼吸作用
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由呼吸作用提供。
(1)呼吸作用的概念: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与氧气反应,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或其他产物,同时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称为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人体内的一种 进行的氧化反应。21·cn·jy·com
(2)呼吸作用反应式:
葡萄糖 + 氧气 + 水 +
C6H12O6 O2 CO2 H2O
(3)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4)条件: 内。
(5)意义: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呼吸作用一旦停止,生命活动就将结束。
例2 人体通过呼吸作用吸入体内的氧气的最终去向是( )
A.到达肺         B.进入人体的血液
C.构成细胞的一部分    D.组织细胞
知识点2: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1.动物的呼吸作用
动物跟人一样,也要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因此,动物也要通过呼吸,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2.植物的呼吸作用
植物也会呼吸。植物通过和空气之间的气体交换,得到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植物的呼吸和高等动物用呼吸器官的呼吸不同,植物吸收氧气和释放二氧化碳主要是通过气孔的 作用,没有一呼一吸的过程。【版权所有:21教育】
例3 某生物兴趣小组欲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过程中是否有二氧化碳产生,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装置A的作用是 ;装置B的作用是 。
(2)装置C选用不透光玻璃罩的原因是 。
(3)能表示这个探究实验成功的两个主要现象是 和

【易错点拨】
易错点:空气中含氧量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例4 为了探究“小鼠生命活动释放热量的快慢与空气中氧气含量有怎样的关系”,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
①取图甲所示的三个相同装置。
②取大小相近、年龄相同、新陈代谢旺盛的小鼠若干只,按图乙设置实验。
③将三个装置放在相同的适宜环境中进行实验。
(1)针对小明探究的问题,提出一个可检验的假设:

(2)本实验可通过液柱移动的快慢来比较小鼠生命活动释放热量的快慢,请分析其原理:

(3)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可从哪些方面对实验进行改进?
。(写出2点)
例5在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实验中,所用的保温瓶已作灭菌处理,保温瓶内的环境条件适宜。将适量、等质量的正在萌发和煮熟过的种子分别装入两个保温瓶后密闭,多次测定有关的量,并绘制成如图曲线。下列判断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www.21-cn-jy.com
A. 若y表示瓶内温度,则a表示萌发的种子
B. 若y表示瓶内氧气量,则c表示煮熟过的种子
C. 若y表示种子的质量,则b表示萌发的种子
D. 若y表示瓶内二氧化碳量,则c表示煮熟过的种子
【巩固提升】
1. 2月,全国多地、多日出现雾霾天气,致使空气中PM2.5严重超标。部分PM2.5颗粒能通过呼吸道和肺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PM2.5到达肺的途径正确的是( )
A.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B.鼻→喉→咽→气管→支气管
C.鼻→咽→喉→支气管→气管   D.鼻→喉→咽→支气管→气管
2.如图所示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示意图。当处于b到c段时,比较人的气管、肺泡和外界气压的大小为( )2·1·c·n·j·y
A.外界>肺泡>气管
B.外界=气管=肺泡
C.外界>气管>肺泡
D.外界<气管<肺泡
3.近年来我国多地雾霾频发,PM2.5污染程度进一步升高。雾霾不仅对城市的运行产生了影响,更重要的是人体的健康也受到了威胁。人体呼吸时,外界的空气经过呼吸道进入肺,下图中能正确模拟吸气时肺和膈肌活动情况的是( )21*cnjy*com
4.小亮同学参加中考1000米跑体能测试,如图中能分别表示该过程中他体温变化和单位时间内耗氧量变化的曲线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A. a和c B. a和d C. b和c D. b和d
5.人体吸入与呼出气体的成分如图,将它们以相同方式分别通入到等质量、等浓度的澄清石灰水中,若先变浑浊的,则其是 ,导致两者各成分含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人体细胞进行了 作用。21*cnjy*com
6.林伟同学在探究种子呼吸作用时,将萌发种子装入一个密闭的实验装置中,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内部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并将结果绘制成曲线(如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表示氧气变化的曲线是 ,说明萌发种子在呼吸作用过程中能
(填“释放”或“吸收”)氧气。
(2)另一条曲线表示温度的变化,说明萌发种子在呼吸作用过程中能 (填“释放”或“吸收”)能量。2-1-c-n-j-y
7.甲图是测量种子萌发时锥形瓶中气体体积变化的实验装置。锥形瓶中放的种子事先用水浸泡过并在稀释的消毒剂中清洗过(不影响种子生命力)。实验开始时U形管左侧与右侧液面相平,每隔半小时利用标尺量出右侧管内的液面高度变化,实验结果见乙图。回答下列问题:【来源:21cnj*y.co*m】
(1)此实验的实验目的是测定种子萌发时吸收 的速率(填“二氧化碳”或“氧气”)。
(2)种子为什么要在稀释的消毒剂中清洗? 。
(3)本实验存在的问题是没有设计对照实验,因此实验数据不能准确反映真实情况。请设置此实验的对照实验:             

8.为探究豌豆种子萌发过程中能量变化(以温度变化为参照),设置了甲与乙一组对照实验。在A—D四幅坐标图中,能正确表达实验结果的是( )
9.用保鲜袋封装新鲜水果可以大大延长水果的贮藏时间。保鲜袋的主要作用是 ( )
A. 保持袋内适宜的温度 B. 减少水果的水分散失
C. 抑制水果的呼吸作用 D. 减少水果的表面损伤
10.如图是小柯探究种子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用手握住装置乙的试管外壁,观察红色水滴能否移动,这是为了检查装置的 性。设置乙装置的作用是 。www-2-1-cnjy-com
(2)小柯认为用天平分别称出甲、乙整个装置的质量,若前后质量有变化即可证明种子进行了呼吸作用。你认为他的想法正确吗? 。
(3)甲装置内因 导致气压减小,红色水滴会向右移动。
11.“番薯窖内多水珠”,说明了植物的呼吸作用能够产生 ;“萝卜放久了会空心,吃起来口感不好”(即营养成分减少了),说明了植物的呼吸作用需要分解 ;新鲜的蔬菜、潮湿的粮食堆久了会发热,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能够产生 。
12.合理储藏有利于水果保鲜。科研人员为了探究某因素对蓝莓保鲜的影响,测定了蓝莓在密闭容器内产生CO2的速率,结果见图甲和图乙。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的假设是 会影响蓝莓的呼吸作用,从而影响水果的保鲜。
(2)分析图甲或图乙可知,随着蓝莓储藏时间的增加,产生CO2的速率均有下降。原因是密闭容器内的CO2浓度会逐步 ,从而抑制了蓝莓细胞的呼吸作用。
(3)某同学拟验证上述实验结果,设计如下方案:
①将两等份同一品种、成熟度相同的蓝莓分别装入甲、乙两只相同的烧杯中;
②将甲、乙两烧杯分别置于25℃和-5℃条件下观察,每隔一段时间测定CO2浓度;
③重复上述过程,记录实验数据并分析。
有同学认为他的实验方案不合理,请你指出其中的一处 。
第5节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 专题复习与巩固训练参考答案
【要点整理】
知识点1:呼吸 呼吸道 肺 肺 咽 肺 吸气 呼气 下降 减小 下 增大 肺泡 扩散 毛细血管 例1 C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知识点2:缓慢 二氧化碳 能量 活细胞 例2 D
知识点3:扩散 例3 (1)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验证二氧化碳是否除尽(2)避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影响实验结果 (3)装置B中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装置D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易错点拨】
例4 (1)空气中氧气含量越高,小鼠生命活动释放热量越快(其他合理的表述也可) (2)小鼠生命活动释放热量越快,温度升高越快,导致玻璃泡内气体膨胀越快,液柱移动越快(其他合理的表述也可) (3)增加小鼠数量、换用更细的导管(其他合理的表述也可)
例5 A
【巩固提升】
1—4. ACAD
5. 呼出的气体 呼吸
6. (1)B 吸收 (2)释放
7. (1)氧气 (2)防止微生物呼吸作用对实验的干扰 (3)用等量消毒液杀菌过的死种子代替实验组中的活种子,其他与实验组相同进行实验21教育网
8.A  9.C
10. (1)气密 对照或对比 (2)不正确 (3)种子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又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21·世纪*教育网
11. 水 有机物 热量
12. (1)温度 (2)增大 (3)在敞口的烧杯中进行实验(没有在密闭容器内进行实验)或乙烧杯置于-5℃条件下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