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教材版本:人教版必修五表达交流
授课学生:高二
授课题目:《注重创新,学习写得新颖》
授课教师:苏振峰
工作单位:河南省巩义中学
学习目标:
1.学习并掌握从立意、题材、形式方面进行作文创新的思路和途径。
2.能运用所学方法,准确把握材料,写出较新颖的立意或标题。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①透过现象
深入本质
②揭示问题
产生的原因
③观点具有
启发作用 ④材料丰富
⑤形象丰满
⑥意境深远 ⑦词语生动,句式灵活
⑧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⑨文句有意蕴 ⑩见解新颖,
材料新鲜,
构思精巧
⑾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⑿有个性特征
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发展等级20分
什么是新颖呢?
别人没看到的,你看到了,这是新;别人看到了,没有想到,你看到又想到了,这是新;别人看到、想到了,但没写到,你看到、想到又写到了,这还是新。 ——浩然
如何让你的作文新颖?
题材新
形式新
立意新
经典引路:
据说宋徽宗时,有一次招考画工,主考官出了个题目:“深山藏古寺”,让考生们挥笔作画。考生们个个全神贯注,精心构思,一心一意地作画。画作好后,都交到主考官那里去了。主考官拿起一幅画。只见上面画着一片连绵的高山峻岭,山下有一座古庙,主考官不禁摇了摇头,认为没有新意。再拿起第二幅,上面画的是林木繁茂的高山上,有一条幽僻的山径,山径通往林木深处,闪现出一个古庙的塔顶,主考官仍感到不满意,深山、古寺在画中体现出来了,可就是没有创意。主考官再拿起一幅,这幅画既没有画古庙,也没有画塔顶,画的却是高山上云雾缭绕,山脚下一条清澈的溪流,溪流旁边,一个老和尚在汲水。
你认为哪一幅画最好?为什么?
领悟方法
(一)立意新
对同一事件或事物,要有自己独到的观点与看法,要能发掘其中最新、最有特色的内涵;要能挖掘出问题中隐含的更新、更有现实意义的观点,能给人以新的启示。
央视一个栏目邀请了相关市长做访谈。主持王小丫问杭州市长:“杭州的景色很美,不知在市长先生心中,最佩服的前位市长是哪位?” 市长先生稍作思考后,却斯文地作了回应。“我最佩服的前任市长有两位:一是唐代的白居易,一是宋代的苏东坡。两位市长一前一后,不仅为我们的后人建设了美丽的杭州,留下了白堤与苏堤,还吟作了200多首脍炙人口、宣传杭州的广告词”。巧妙风趣的应答,迎来了一阵掌声。 请思考:市长的回答为什么迎来了一阵掌声?
思维故事:
一般人在思考时,
只能在有限的时空中回转。然而这位市长却一破常规思维,来个反其道而行之。选出了唐代刺史白居易,点击了宋代知州苏东坡。刺史也好,知州也罢,彼此同是掌管杭城的衣食父母官,他们不也就是昔日的市长吗?于是现任市长来个及远不就近,说古不道今,回避了该要回避的难点,作了充满智慧的回答。
这是运用了反向思维。
思维方法
方法一:逆向思维,体现思想
同样一个材料,避开一般同学的构思和立意,“人褒我贬,人贬我褒”,巧妙地从相反或相对立的角度去立意。
寻常祝寿词: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天增岁月人增寿,福满乾坤春满堂。
纪晓岚创新寿词:
这个婆娘不是人 ,好似南海观世音。
生个儿子去做贼, 偷得仙桃献寿星。
方法二:发散思维,变换角度
对同一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会有不同的见解、新的认识,得出不同的结果。比如,以“滥竽充数” ,除了批评南郭先生不懂装懂的恶劣作风外,还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
①批评齐宣王的“大锅饭”政策,联系现实谈改革平均主义的必要性;
②批评南郭先生的同事互相包庇,抨击现实社会中官官相互的腐败现象;
③肯定南郭先生的自知之明,批评现实生活中不学无术却空占位置的无赖作风;
④赞颂齐王不墨守成规,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
3.深入分析,挖掘本质
在人们普遍认同的认知习惯或传统观念基础上,继续深入挖掘,就象做x光透视一样,揭示出事物的本质,从而形成全新的见解。
如台湾著名作家柏杨文章《讲真话不是美德》,乍看起来让人怀疑是不是写错或印错了。读罢全文才恍然大悟,原来作者认为:讲真话不是一个人的美德,讲真话是一个基本的做人态度。一旦讲真话成为美德的时候,这个社会就会扭曲。见解新颖,立意深刻,发人深省。
要尽量避免选用大家都熟知的材料、事例,从现实生活中积极发现最富有时代特色的新材料,通过思考发现与新生活、新事物、新思想密切相关的新材料。
从“旧”材料中发掘出新精神、新意识,选用身边的那些活生生的材料,以真实、独特体现出“新”。
(二)题材新
如一个考生从《西游记》中借用猪八戒、孙悟空、天帝等人物形象,将他们置于现代生活大潮中去演绎发展,围绕八戒下界后的变化,通过创设跨国公司、掌上电脑、体育彩票、第27界奥运会等广阔的现代生活情境,来反映人间科技的巨大进步,既切合“科技”话题主旨,又妙趣横生,收到了出人意料的效果。
(三)形式新
文章的思想、材料都不算新,如果表现形式有特色,例如构思新巧、语言优美,运用了与众不同的形式,也会吸引读者。
1.文体新
2.标题新
3.语言新
1.只注重事物的一个方面
注意事项
2.为创新而创新,忽视真实
3.杂糅各种文体,忽视问题特点
1.只注重事物的一个方面
事物总有着两个方面,这也是事物矛盾对立的统一。但作文时学生往往使用所谓的 “逆向思维”,忽略了事物的整体,只从偏向方面入题。比如高考四类文《且慢讲诚信》这样写到:“诚信”害死人,俗话说,兵不厌诈,诸侯争霸时宋襄公讲诚信,结果落得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又列举今天讲诚信吃亏的例子,试图证明“诚信”未必真需要。虽然语言简练典雅,但让人感到有些强词夺理。这种执著一说,看似新颖,如果立场不正确,反而弄巧成拙。
2.为创新而创新,忽视真实
作文需要联想和想象。但学生作文的创新过程中,有的同学胡思乱想,甚至乱用术语,胡编乱造,贻笑大方。例如杜撰名人名言,企图蒙混过关,特别喜欢外国名字,主人公都是“露司”“乔”或者干脆是英文,然后开始杜撰主人公的惊险生活和动人故事。有的同学试图在文体上创新,有的杂糅戏剧、小说、诗歌和散文,写出一些不伦不类的文章,让人莫名其妙。
3.杂糅各种文体,忽视问题特点
文体自选,要求学生能自选一种能发挥自己优势的文体。这种方法能促进个性发展,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所以,应该选择自己熟悉的文体,掌握文体的规律,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小结:
如何注重创新,写得新颖?
材料要新
形式要新
立意要新